朋友圈最扎心一幕:看你混的比我好,想方設法也要毀了你

朋友圈最扎心一幕:看你混的比我好,想方設法也要毀了你

01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剛開始起點一樣,過著同頻率的生活,那時你們的關係非常好。

可在時間的推移下,你在慢慢變好,而對方原地踏步,這時,兩者的關係發生了微妙變化,無論你做什麼,她都不再持以尊重的態度,反而走到哪兒都喜歡酸你幾句,把你詆譭的一無是處。

剛才看到好友雅舞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大致是說:在字節跳動工作很順利,希望自己能夠繼續往上走,還配了兩張高清圖。

發出去不到五分鐘,看到大洋回覆說:“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你可悠著點吧。”大洋曾是雅舞在大學時期玩得最要好的一個。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她總喜歡在雅舞朋友圈下面槓幾句,不認識的人看到還以為兩個人有多大仇恨似的。

大洋上學期間就沒什麼上進心,有時就連上課都懶得去,而雅舞則與她恰恰相反,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也很明確未來自己要活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於是,兩人相處時間長了,差距越拉越大。

考試成績一個考第一,一個全班倒數;一個年年拿獎學金到手軟,而另一個交不完的補考費;一個進入了大公司上班,一個卻在家待業,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些什麼。

仍記得那次雅舞得了8000元獎學金,她發了朋友圈為自己祝賀,大洋在底下評論說:“全校就那幾個名額,你是靠什麼手段爭取到的,你心裡沒點數嗎?”

過了一會,雅舞沒回她,她更放肆了,在人家朋友圈下面說了一大堆詆譭別人,抬高自己身價的話,我們這些共同好友看了甚是尷尬。

雅舞把你當朋友,你卻一心想把人家的名譽給毀了。

朋友圈最扎心一幕:看你混的比我好,想方設法也要毀了你

02

我這二十幾年,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獨來獨往,但對生活充滿著美好的期待。

一個人走在路上時,耳邊時常有過這樣的聲音:

就她?還不如選我呢?

憑什麼?為什麼會是她?

我不服,我一定要把她最不好的一面說出來。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這些?

老師選了你當代表,全班人圍過來攻擊你;

你學習成績好,整個寢室的人開始孤立你;

你聰明、情商高、自我保護意識強,這些優點從別人嘴裡說出來就是:你有心機,城府很深,不能和你多接觸。

我高中讀的寄宿制學校,見不到父母,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老師同學。那次為迎接國慶到來,學校舉辦演講比賽,每個班級推薦一名同學。

我記得當時我們班報名人數特別多,為公平起見,一個一個上臺演講,挑出最好的參加學校比賽。

或許真的像她們說的運氣好吧,最後選了我代表班級去參加。

就在比賽當天,我從衣櫃裡取出衣服準備換時,卻發現褲子被人剪了幾個洞,穿不了了,好在隔壁班的同學好心,把她的褲子借給我穿,讓我順利進行下去。

不得不說,人性最大的悲哀,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朋友圈最扎心一幕:看你混的比我好,想方設法也要毀了你

03

寫到這,我想起我媽曾給我講過的一個螃蟹的故事。

有一天,漁民去海邊抓螃蟹,那天他只抓到了一隻螃蟹,回到家後很小心的把螃蟹給蓋了起來。第二次去海邊時,他抓到了一堆螃蟹,回到家後,他並沒有把這些螃蟹蓋起來。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搖了搖頭。

因為如果只抓到一隻螃蟹,那螃蟹就會非常努力的往外跑,它想逃走;如果抓到一堆螃蟹時,裡面其中一隻想往外爬的時候,其他螃蟹看到就會伸出蟹爪把他拽下來,所以不用蓋蓋子。

這個故事像極了我們身邊很多人。

她們不會嫉妒隔壁班誰誰誰學習好,但作為室友的你,她會嫉妒你得了哪些榮譽、學了哪些技能、交了哪些朋友;

她們不會嫉妒網紅一年賺多少錢,但卻會恨你,長相普通,憑什麼你能吸引這麼多粉絲;

她們也不會嫉妒陌生人比她優秀、比她強,但一定會憎惡你過得比她好。

朋友圈最扎心一幕:看你混的比我好,想方設法也要毀了你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

中國人很多都見不得別人過好日子,自己沒的,若別人有自己就會心生恨,若別人正極力追求一個自己沒有卻也十分想要的東西便會極力攛掇:此物不好。

人都是混圈子的,你見不得別人好,說明你的圈子都是和你一樣格局小的人。

當然,如果你想要爬得更高,請務必遠離這些人,千萬不要讓他們把你“抓”下來。



朋友圈最扎心一幕:看你混的比我好,想方設法也要毀了你

04

沒有天生來的運氣,更沒有不勞而獲的好生活。

這個世界上,人都是守恆的,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你想要得到什麼,那就堅持下去,如果你放棄了,就不要去嫉妒他人。

生活本就不容易,沒有誰輕輕鬆鬆就擁有了你想要的東西。一味去比較、詆譭對方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你歡聲笑語的時候,人家在幹什麼?

不斷嫉妒他人,這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反而你只會越過越差。

我們要敢於承認別人比你強,接受事實,用讚美的言語給對方一個肯定,把心態放平,成全別人的時候,也在成全自己。

跟大家共勉一段我曾在朋友圈分享過的話: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層面越高,你就會發現越高端、越有教養的人大都互相支持、抱團發展,因為你好了,大家都好;

越低端、層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歡詆譭嫉妒,互相拆臺,因為我不好,我也不想讓你好;

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境界、思維和一群同樣有格局和思維的人前進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與其花費時間嫉妒詆譭他人,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審視自己。

多問自己“為什麼”,少跟人議論“憑什麼”。

只有明白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在哪,併為之而努力,才能減少抱怨,讓自己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