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保險產品的購買要遵循哪幾點原則?

手機用戶105384783004


購買保險,首先還是得看需求。


有需求就買,沒需求就不買。


像是財險中的車險,有車的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肯定會買車險,至於需要買全險嗎,具體還得看個人的情況而定。


而人身險,肯定也是有需求才買的,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有這個需求。


人身險保障的對象是人,每個人都無法預料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每個人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而如果對家庭打擊造成巨大沖擊,超出個人承受範圍的,應該納為剛需保險。


接下來是看預算和保額。


比如:


1.小孩:
<strong><strong>

<strong>

一個家庭給孩子考慮保險保障的預算,建議不要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2%。


舉個例子,家庭年收入15w,給孩子的預算最好是1500~3000元,壓力越大則更要壓縮預算,具體可以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核定。


1~2%(兩、三個孩子也是這個比例),適合多數家庭作為參考,因為拿出這筆錢給孩子買保險,不會影響大人、老人的保險配置,同時也能買到合適的保障。


  • 重疾險:
<strong>


給孩子買重疾險,保額最低要買到50w,有條件的情況下,保額可以買到更高。因為小孩如果不幸罹患重疾,需要用到的錢非常多,對家庭財務影響很大,甚至對有些家庭是不能承受的。孩子年紀小,重疾險很便宜,不會對家庭財務帶來任何的負擔。

孩子重疾險,基礎保障年限是二三十年,當孩子成家後,大人就會卸下這份責任,交由孩子圍繞自己家庭去考慮保險保障規劃。

保障時間越長,保費就會越高,對應的始終還是預算,所以給大家作個參考,不同保障期限對應的大概保費:

0歲女寶,50w重疾保額,20年交費:

保30年:500元/年

保至70歲:1800元/年

保至終身:3500元/年

(男寶保費稍微高一點,每大1歲可按+100元保費參考)


  • 醫療險:


醫療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一般醫療險;一類是百萬醫療險。簡要介紹一下這兩類醫療險:

  • 一般醫療險:保額一般是3~20w,免賠額低(100~500元),報銷比例一般是90%,保費一年在200~1000元。比較實用,一般因疾病或者意外住院基本可以用到,作為醫保很好的補充。
  • 百萬醫療險:保額一般是100~600w,免賠額一般是1w,報銷比例100%,保費一年也是幾百元左右。如果發生嚴重疾病或嚴重意外,百萬醫療險可以起到更好的保障作用。

可優先考慮一般醫療險,因為實用性較高,對家庭來說需要性更高。如果有預算條件,可以再多買一份百萬醫療險,對大風險進行補充。


  • 意外險:
<strong>


如果考慮買意外險,可以稍微隨便挑選一份一年期的綜合意外險,基本所有意外風險可以覆蓋,一年保費幾十到一兩百元。


<strong>


2.成人:


<strong>

成人的保險保障預算在年收入6~10%,具體支出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核定。


一年拿出年收入6~10%的預算,基本能配置上不錯保障,覆蓋壽險、重疾、醫療、意外保障,同時這筆支出不會影響日常生活,造成壓力。


  • 定期壽險:


成年人的經濟責任主要是孩子成年前,或到退休,最擔心的也是這兩個時期內萬一身故,對家庭會造成較大的經濟風險,所以定期壽險的保障期限可以選擇:保20年,或保至60歲。

<strong>

經濟責任的多少與收入有直接關聯,所以定期壽險的保額選擇可以參考收入情況,一般建議配置年收入5-10倍


  • 重疾險:
<strong>
成年人購買重疾險,保額最低要買到30w,預算越高則要把保額買得更高。

因為,如果罹患重疾需要高額的治療費用,保額買低了,萬一不幸罹患重疾,無法彌補高額費用的缺口,造成風險;接下來一段時間無法正常工作,導致收入下降,會使生活變得窘迫,如果拿到重疾險的賠付,可以補償失能損失,這點非常重要。


重疾保障年限基礎是保到60歲,多數成年人是具備條件買到70歲,或者保障終身。


3.父母、老人:


<strong>

父母、老人年齡段在45~55歲,

我們預算比較充足、父母身體狀況良好的話,可以考慮補充一份消費型重疾險或者防癌險。重疾險優先於防癌險,因為防癌險保障範圍只是針對惡性腫瘤,重疾險保障範圍更廣。若身體欠佳,無法投保消費型重疾險,可看下防癌險是否可投,健康告知會相對寬鬆。


55歲以上就不太建議購買重疾險了,一是從經濟角度來看保費會比較高,槓桿比例低,通俗點說就是不划算。二是考慮到父母、老人年紀大了身體多少有些狀況,可能無法被承保。


另外要注意這裡的防癌險是指給付型的,確診保障範圍內的疾病,保險直接給付一筆保險金。比如保額是50萬,出險了保險公司就直接賠付50萬。在交費期間裡每年固定交一筆保費。


防癌醫療險則是報銷型的,實報實銷,花多少就按規定的比例賠付多少。一年一交,不保證續保,目前市面上的產品最長6年保證續保。



而買保險,同時也應該注意一下這些誤區:


1.拒絕消費型保險:


<strong>

有不少人偏愛返還型的保險,他們覺認為有事賠錢,沒事返還當作存錢。對消費型保險比較排斥,覺得不出險,買了會虧,覺得發生概率低,交的保費很可能打水漂。


但保險本來保的就是萬一,消費型保險用較低的保費撬動很高額度的槓槓,以小博大,萬一發生了,保險公司要賠付一大筆錢,所以誰都不虧。


2.不能買便宜的保險:


<strong>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便宜沒好貨,會有有很多坑,保險要買貴的,才有實際作用,他們認為:付出較高的價格可以買到更好的質量和更好的服務。


但是,便不便宜,貴不貴,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更要考慮是否合適的保障。


3.盲目購買:


<strong>

買保險,主要是為了防範風險,在風險面前,我們最好要有明確的需求,千萬不能盲目購買。這就好比生病要對症下藥才能起到更好的療效,而不是去藥店亂買一通藥。

<strong>

4.一定要經親戚朋友介紹才買:


<strong>

很多人買保險認為一定要找熟人買,他們認為熟人不會騙自己,推薦的東西會更好,值得信任,售後服務有保障。但是不能把這點作為買保險的第一要素,買保險前一定要問自己這款產品是否合適,性價比如何,能否解決問題。

<strong>

很多保險銷售人員的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找客戶銷售上,沒有過多地系統學習保險專業知識,找到意向用戶就趕快拉攏過來,讓他購買。


保險是比較複雜的金融產品,如果我們不加以學習瞭解,只是單靠信任,很難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發生這樣的後果:性價比不高,錢是花了很多,卻只得到一點保障;沒有如實告知,申請理賠被拒賠等等。




最後,有保險問題,找智囊保,點擊關注智囊保【專注解決保險問題,教你買對保險】


智囊保


很多朋友對於保險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也願意為自己的家庭配置保險保障,但有句俗話叫“隔行如隔山”,不是每個朋友都能真正了為自己的家庭配置合適的保險保障。那麼下面叫大家輕鬆4步為自己的家庭配置保險保障:

第1步:需求分析

人生面臨的風險無外乎疾病和意外這兩大類的風險,尤其是重大疾病,高昂的醫療費用,使很多家庭因病致貧,家庭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所以重疾保障一定要有。 其次,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發生意外或疾病風險會導致身故,使得整個家庭收入中斷,所以經濟支柱的人身保障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第2步:保額規劃

買保險其實就是買保障,所以,如果想真正的使保險起到保障作用,一定要合理規劃足額投保 。比如重大疾病一般的治療費用大概在20萬到30萬左右,3~5年的康復費用大概在20~30萬左右,5年的收入損失按照個人的收入確定。因此重疾保額至少要在30萬以上,否則起不到保障作用。而為家庭經濟支柱配置壽險保額,一定要根據家庭負債和所承擔的責任綜合計算保額,比如家庭有房貸100萬,子女教育30萬,父母養老20萬,3~5年日常生活開支10萬,其壽險保額不能低於160萬,這樣才能通過投保對沖人生風險。

第3步:保費規劃

購買保險是增強家庭的保險保障,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但如果保費支出過高,就會影響到家庭的日常生活開支,雖然買保險儘量是足額投保最好,但是也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家庭狀況,收入狀況,家庭所屬階段,合理規劃保費支出否則就會為家庭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得不償失。

建議一般家庭保費預算不能超過家庭年總收入的15%~20%,如果給孩子和老人買保險,不能超過家庭保費預算的10%~20,因為買保險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家庭的賺錢能力,也就是保障家庭的經濟支柱保費預算佔比應該佔到50~60%。

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家庭成員的實際收入佔比,規劃保險保障。比如張先生,家庭的年總收入是20萬,他的年收入為12萬,那麼他在家庭的收入佔比就是達到了60%,不管從保費預算還是保額上,至少要達到整體預算的60%這樣才是合理的保險配置。

第4步:產品規劃

在瞭解個人保障需求、做好保費預算,那麼下面就該選擇適合的保險產品。

1)如何選擇重疾險?

如果家庭的經濟能力允許,可以購買終身型重疾險,解決未來終身保障問題;家庭經濟一般的話,可以選擇定期重疾,交20年保30年或者保持70歲,這樣保費預算少,保障高,而且不會造成家庭的經濟壓力;除此之外還可以組合投保,終身重疾險+定期重疾險既滿足了足額投保的要求又,降低了保費支出,而且擁有了長短結合的重疾保障。

在產品選擇上重疾險的保障範圍在同等保費條件下肯定是越多越好,如果包含輕症、中症雙豁免和多次賠付的話那就直接購買就行了!

2)如何選擇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保障責任非常簡單是因意外或疾病造成的身故或全殘,即可獲得保險公司的賠付。對於很多高淨值人群來說,可以選擇終身壽險來規避未來的人生風險,選擇指定受益人,從而合理的避稅避債,是財富傳承安全的一種選擇。那麼對於一些普通家庭來說,購買中心壽險的話壓力相對較大,建議選擇定期壽險,一般是交20年保30年,在自己責任最重的時候,通過定期壽險對沖人生風險。讓我們真正做到“留愛不留債”!

在產品選擇上,免責條款越少,健康告知寬鬆,免體檢保額高,覆蓋職業範圍廣,價格便宜的,那就直接選擇購買就行了!

3)如何選擇醫療險?

醫療險屬於報銷型的保險產品,根據因醫療或意外造成的實際的醫療費用支出進行報銷,那目前市場上關注度最高的就是百萬醫療險,高達數百萬的醫療保障,突破了醫保的限制,不限疾病,不限治療手段,不限用藥,免賠額以上報銷比例最高可達100%,保費最低可能只需要100多元,除此之外還提供了,比如醫療墊付服務,就醫的綠色通道服務,術後的康復服務,醫療糾紛的法律諮詢等等。

在產品選擇儘量選擇公司規模大,資金雄資金和實力雄厚,這樣我們才能持續擁有高達百萬的醫療保障,除此在同等保額寶貝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其附加值服務。一定要詳細閱讀產品講解或條款。



博爾量化


很多朋友對於保險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也願意為自己的家庭配置保險保障,但有句俗話叫“隔行如隔山”,不是每個朋友都能真正了為自己的家庭配置合適的保險保障。那麼下面叫大家輕鬆4步為自己的家庭配置保險保障:

第1步:需求分析

人生面臨的風險無外乎疾病和意外這兩大類的風險,尤其是重大疾病,高昂的醫療費用,使很多家庭因病致貧,家庭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所以重疾保障一定要有。 其次,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發生意外或疾病風險會導致身故,使得整個家庭收入中斷,所以經濟支柱的人身保障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第2步:保額規劃

買保險其實就是買保障,所以,如果想真正的使保險起到保障作用,一定要合理規劃足額投保 。比如重大疾病一般的治療費用大概在20萬到30萬左右,3~5年的康復費用大概在20~30萬左右,5年的收入損失按照個人的收入確定。因此重疾保額至少要在30萬以上,否則起不到保障作用。而為家庭經濟支柱配置壽險保額,一定要根據家庭負債和所承擔的責任綜合計算保額,比如家庭有房貸100萬,子女教育30萬,父母養老20萬,3~5年日常生活開支10萬,其壽險保額不能低於160萬,這樣才能通過投保對沖人生風險。

第3步:保費規劃

購買保險是增強家庭的保險保障,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但如果保費支出過高,就會影響到家庭的日常生活開支,雖然買保險儘量是足額投保最好,但是也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家庭狀況,收入狀況,家庭所屬階段,合理規劃保費支出否則就會為家庭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得不償失。

建議一般家庭保費預算不能超過家庭年總收入的15%~20%,如果給孩子和老人買保險,不能超過家庭保費預算的10%~20,因為買保險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家庭的賺錢能力,也就是保障家庭的經濟支柱保費預算佔比應該佔到50~60%。

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家庭成員的實際收入佔比,規劃保險保障。比如張先生,家庭的年總收入是20萬,他的年收入為12萬,那麼他在家庭的收入佔比就是達到了60%,不管從保費預算還是保額上,至少要達到整體預算的60%這樣才是合理的保險配置。

第4步:產品規劃

在瞭解個人保障需求、做好保費預算,那麼下面就該選擇適合的保險產品。

1)如何選擇重疾險?

如果家庭的經濟能力允許,可以購買終身型重疾險,解決未來終身保障問題;家庭經濟一般的話,可以選擇定期重疾,交20年保30年或者保持70歲,這樣保費預算少,保障高,而且不會造成家庭的經濟壓力;除此之外還可以組合投保,終身重疾險+定期重疾險既滿足了足額投保的要求又,降低了保費支出,而且擁有了長短結合的重疾保障。

在產品選擇上重疾險的保障範圍在同等保費條件下肯定是越多越好,如果包含輕症、中症雙豁免和多次賠付的話那就直接購買就行了!

2)如何選擇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保障責任非常簡單是因意外或疾病造成的身故或全殘,即可獲得保險公司的賠付。對於很多高淨值人群來說,可以選擇終身壽險來規避未來的人生風險,選擇指定受益人,從而合理的避稅避債,是財富傳承安全的一種選擇。那麼對於一些普通家庭來說,購買中心壽險的話壓力相對較大,建議選擇定期壽險,一般是交20年保30年,在自己責任最重的時候,通過定期壽險對沖人生風險。讓我們真正做到“留愛不留債”!

在產品選擇上,免責條款越少,健康告知寬鬆,免體檢保額高,覆蓋職業範圍廣,價格便宜的,那就直接選擇購買就行了!

3)如何選擇醫療險?

醫療險屬於報銷型的保險產品,根據因醫療或意外造成的實際的醫療費用支出進行報銷,那目前市場上關注度最高的就是百萬醫療險,高達數百萬的醫療保障,突破了醫保的限制,不限疾病,不限治療手段,不限用藥,免賠額以上報銷比例最高可達100%,保費最低可能只需要100多元,除此之外還提供了,比如醫療墊付服務,就醫的綠色通道服務,術後的康復服務,醫療糾紛的法律諮詢等等。

在產品選擇儘量選擇公司規模大,資金雄資金和實力雄厚,這樣我們才能持續擁有高達百萬的醫療保障,除此在同等保額寶貝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其附加值服務。一定要詳細閱讀產品講解或條款。



保險達人趙裕慶


首先:買什麼保險?

作為一個有子女、有父母的成年人,為自己配置4種保險,他的主要風險基本上就可以覆蓋了。它們是:醫療險、大病險、意外險、壽險。

① 醫療險:主要是醫療門診和住院的費用報銷。當然,門診花不了多少錢,關鍵的問題是住院——我感覺這種保險是最重要的,但它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

倆產品,普通醫療➕百萬醫療

② 大病險:它主要負責你得了“大病”,失去勞動能力期間的收入補償。

必須要有的重疾險

③ 意外險:由於意外而致殘、致死的收入補償和責任補償。

④ 壽險:用於死者的責任補償。

其次:買多少保額?

1.醫療險的保額

一個普通醫療1萬元➕百萬醫療就可以了,因為百萬醫療一般有1萬的免賠額,可以解決200萬及以上的醫療費,最重要的條款是:保證續保期間和費用報銷比例

2.大病保險的額度

如果對自己的規劃是5年,那麼按年收入來說的,假設自己原來每年的稅後收入是15萬元,為了保證自己及其一家人在這段時間生活質量不至於大幅度下降,那麼大病險的保險金額就應該是15×5萬,在75萬元左右。

重要的條款:看條款,單次賠付,多次賠付,是否分組,重疾分組是否合理,最好組合購買,節省保費!

3.假如身故怎麼辦?要計算未完成的責任

孩子的撫養費,父母的贍養費,個人負債,房貸,車貸等

例如孩子6歲,到18歲成年每年10萬,那麼就是160萬,父母65歲,到平均壽命85歲。每年2萬,40萬,房貸100萬,無其他負債,那麼需要的額度就是160+40+100=300萬的壽險額度,可以選擇終身壽險,也可以選擇定期壽險!

4.意外險

意外險的槓桿率特別高,費率差別不大,可以不用太計較保費,比如1400元左右就可以買100萬左右的意外險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豔輝經紀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公司品質:公司好不好?良好的公司品質是指:追求卓越的同時不作惡,保持服務精神,堅守品牌的承諾。

選擇一家優秀的保險公司並不在於大小,而在於保險公司的品質,例如理賠的響應速度、客戶的投訴率高低等。

這些指標很多都能在銀保監會官網上查到,我們在買保險之前可以先查查保險公司的底兒,如果查不到也可以找專業保險顧問諮詢哪家保險公司更優質。

服務水平:服務好不好?買保險,明面上是買一紙合同,但背後卻是大量的責任選擇、條款解讀、核保、保全、理賠等服務人員在提供支持,缺失了服務環節,保險就不是保險了。

產品責任:產品好不好?產品責任是一個保險產品最最本質的東西,卻是很多“知名”產品沒有做好的地方。

例如我們所說的純重疾,很多人吹噓純重疾性價比高,其實純重疾只是做了重疾和壽險等其他保障責任的拆分,要選擇什麼樣的產品,還是要看具體的保障範圍和價格差異。

核保尺度:好買不好買?每家公司核保能力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結果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同樣的一個投保者放在一家公司手裡是拒保,一家是延期,一家是加費,最後居然還能有標體承保的。

這些在經手了很多案例之後會有深刻的體會。

因此,對於非標體人群, 核保結論的好壞甚至優於產品責任本身

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股指漲停


保險做久了,慢慢感覺到:

保險因人而異,

沒有什麼原則。

🤓🤓🤓

不同的人

年齡不一樣,

健康狀況不一樣,

購買力不一樣,

喜歡的保險種類不一樣,(有人喜歡返還的、有人喜歡消費的)

所以無法套用公式。

🧐🧐🧐

買保險只要清楚一條:

自己想要什麼,

自己能承擔多少保費。

就ok了。

找一個靠譜的保險人。

量身打造。

😎😎😎

沒有最好的方案,

只有最合適的方案,

我是五年保險人。



五年保險人



柯莉華


1.自身能夠長期承擔的金額

2.最擔憂的問題

3.不偏信,客觀選擇


飆薩博


1、先買保障型保險(如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後買理財類保險(如養老金、教育金)

2、先保大人,後保小孩。孩子發生風險,還有大人可以依靠,大人發生風險,沒人依靠還要拖累孩子

3、先保大風險,後保小風險。對於自己無力承擔的風險要優先保障

4、先保第一家庭經濟支柱,再保第二經濟支柱

5、先看條款,後看公司。保險業是受國家強制監管的,不會輕易破產,保險也是嚴格按照合同條款來賠的,並不會因為買了知名公司的產品就多賠一些


保貝計劃


一般成人: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

如果是家庭經濟支柱,那再補上壽險。

提醒一點,很多家長是自己在“裸奔”,卻給小朋友買了一大堆保險。試問,要是你先出事,孩子的保費誰來交?

所以家庭買保險,必須先給大人買,再給小孩買。

第一步:定保額

意外險、壽險、重疾險的保額,都建議做到年收入的5-10倍。

但也不必機械執行,關鍵看你想給家庭設多久的緩衝期。

第二步:定預算

不超過家庭年結餘的10%-20%就好了,注意是年結餘!不是年收入。

第三步:定保障期限

保額和保費確定後,就知道該買終身還是定期了。

像壽險,選房貸車貸、子女教育、退休中時間較長的那個就行,一般保到60歲、70歲。

重疾險呢,保額高比保的久更重要。

比如買了10萬的終身重疾險,而癌症花了50萬,也沒用。

那折中下:

  • 經濟一般:買定期,比如保到70/80歲(目前中國人均壽命是76歲)。

預算夠:就終身重疾險;或者長險、短險組合,比如30萬終身的+20萬定期的。這樣保額夠,還少花錢。

第四步:定產品類型

意外險、壽險屬於基礎簡單的險種,一般沒啥大坑,價格合適,就能下手。

  • 定期壽險:唐僧保、定惠保、擎天柱、金鐘罩、小安定壽、華貴CP保、中荷顧家保、小蘑菇
  • 消費型重疾險:康惠保、達爾文1號、康樂一生C、瑞泰瑞盈、崑崙健康保、蓋世英雄、紫霞保、健康一生A
  • 儲蓄型重疾險(身故賠保額):哆啦A保、康樂一生B、泰康健康有約

醫療險:尊享e生、復星鋼鐵俠、平安e生保、微醫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