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5年不接電話,47歲第一次演女主角,49歲成為柏林影后

金雞獎華幕剛落,微博上討論的還是陶虹和袁泉的女神合體,王源手捧兩座獎盃以及哪個女明星又豔壓群芳……群星熠熠中也不應該忘了當晚最閃耀的女明星——最佳女演員詠梅。

她15年不接電話,47歲第一次演女主角,49歲成為柏林影后

繼柏林影后,詠梅憑藉《地久天長》中失獨母親“王麗雲”一角,再度拿下一座影后獎盃。

人們討論詠梅精湛的演技和兩座沉甸甸的影后獎盃時,可能會忘記,在演藝圈沉浮多年,這是當年47歲的詠梅第一次成為女主角。

外界看詠梅,她永遠是恬淡平靜,似乎是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但詠梅實際上一直在主動掌控人生,她15年不接電話,拒絕過度的商業包裝,不爭取角色但第一次當女主就當上影后。

1 從外貿職員到女演員:這個工作這麼自由 我待了下來

詠梅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大學就讀於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畢業後到深圳當了一名外貿公司職員。

在各該開發前沿的熱土上,詠梅一個月掙800元,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漂亮的衣服是種奢望。一個偶然的巧合,主持人許戈輝不願意拍戲,把出演電視劇的機會介紹給詠梅,從沒拍過戲的詠梅被相中了。

那部電視劇拍了45天,詠梅拿了一萬元的片酬。相比她之前的工作,工資翻了十多倍時間還更自由,她決定在這個行業裡待下來。

詠梅入行二十多年,從沒有主動爭取過一個角色。靠著在每一部戲裡每一個角色的鑽研,她片約不斷。2004年,詠梅出演大熱電視劇《中國式離婚》,飾演女二號肖莉。

她15年不接電話,47歲第一次演女主角,49歲成為柏林影后

雖然仍然是一個配角,但詠梅的表現和這部劇當年家喻戶曉的火爆,讓她一下子紅了。走在路上,若不戴墨鏡和帽子,總會被人認出來,甚至有人一把拽過她,“你是那個誰來著?”

2 15年不接電話 人生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

《中國式離婚》後,詠梅一下子炙手可熱。她的電話沒有停過,各種影視劇邀約、廣告代言一下子都湧來了。

與一般明星火了之後充分消費自己不同,詠梅對這些關注和利益看得很清。金錢和名譽上的膨脹,讓她的慾望也逐漸增長,擔心這樣的慾望會吞沒自己,影響自己判斷。

於是她把電話設置成呼叫轉移,只打不接,要找她的人只能通過短信。和打電話不通,短信的主權在詠梅這,她想回就回,不想回就不回。

我很喜歡詠梅的一點是她拎得清,她有自己的堅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從不推薦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如今她早就掌握了話語權。

詠梅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嫁給了一個搖滾歌手——黑豹樂隊主唱欒樹。兩人相愛二十多年,沒有孩子,不常秀恩愛,但大家都能看到兩人的感情。

她15年不接電話,47歲第一次演女主角,49歲成為柏林影后

有媒體問到她不要孩子的問題,詠梅並不願意多說。

“我沒有孩子,這是我的選擇。但這個話題,如果不可能深入談的話,就先別談。這會給人一個印象,或者一種引導——你看詠梅,49歲拿了獎,人家不要孩子,結婚很晚,還過得很好。這不是絕對的,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

詠梅拒絕別人給自己貼標籤,也不願意別人貼上自己的標籤。

3 人生沒有大器晚成 只有不斷修煉

大器晚成,很多人這樣評價詠梅。

47歲才第一次當女主角,49歲第一次獲影后,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她的確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若是“大器”,本沒有“早成”和“晚成”之分。如果不是二十多年的不斷修煉,對自我和對環境的清楚認知,詠梅不可能“成”。

很多不被認可的人總說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環境當然有環境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個人努力。如果詠梅沒有始終堅持表演,獲是在剛有些名氣時就揮霍自己,是絕不可能站在柏林和金雞的頒獎臺上。

前段時間《小歡喜》熱播,詠梅飾演的劉靜溫柔、優雅、善良,是喬英子的白月光,很多觀眾看劇之後都說,“羨慕季揚揚有個這麼好的媽媽。”

她15年不接電話,47歲第一次演女主角,49歲成為柏林影后

角色討喜,詠梅的演繹更為這個角色增分。

從沒有當過媽媽的詠梅演繹了兩個母親,一個經歷喪子之痛默默隱忍,另一個患癌後獨自扛著,看似不同時代不同境遇的兩個母親,在詠梅的演繹下,多了一分堅韌之感。

讓人不禁感嘆,這個女人真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