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唐玄宗總共在位四十五年,這近半個世紀不光在唐朝數一數二,就是放眼整個中華歷史的長河,開元天寶的魅力也數一數二。

都知道,真正繁榮的時期不可能由皇帝一個人包打天下,開元盛世的出現主要還是依靠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號稱四大名相,可實際上他們都不是出自李旦和李隆基發掘,以這四個人的資歷,全是武周時期就湧現出來,甚至像張說還是武則天科舉選拔的人才,還受過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提攜。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姚崇滅蝗是非常有名的故事

像姚崇,在武周聖曆元年(698)就開始擔任宰相,十來年後睿宗李旦復位再次出山,從兵部尚書到中書令,睿宗時已經成為重臣,與宋璟搭檔默契。而宋璟小姚崇十二歲,也在高宗李治時就出任過監察御史。睿宗復位以後,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宰相之一,太平公主得勢時被貶為楚州刺史。開元初,宋璟先為廣州都督,幾年後回到長安接替姚崇。他刑賞無私,敢犯顏直諫,史稱“崇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於治”。宋璟一直到開元十七年(729)以右丞相退休,算是很受皇帝敬重的元老大臣。

姚崇宋璟功績赫赫,歷來都被推許為玄宗勵精圖治,善於提拔這一對好搭檔。可很少有人會注意,既然李隆基用人得力,宋璟為什麼還會忽然替代姚崇,而不是兩人繼續雙劍合璧?

從睿宗復位到玄宗繼位,姚崇為李隆基登位順利居功最大。當然這是從朝廷角度說,姚崇是屬於核心大臣,也一直力保李隆基的太子地位(從李隆基自己東宮團隊,一般認為貢獻最大的是劉幽求)。開元前四年,清除多餘冗職,興利除弊:如裁汰佛寺的舉動受到爭議,當時俗者多達萬餘人,這是因為姚崇重視農業,鼓勵更多人力從事生產,作為宰相以興農為本,也可以算是非常盡職盡責。

為何姚崇會如此?開元四年(716),發生一場歷史上有名的蝗蟲災害。本來發起在今天山東境內,後來擴散到河北、河南,民間百姓無知無識,認為蝗蟲不能捕殺,個別鄉村還認為這是“奇觀”,居然有人還焚香禱告膜拜,所以導致蟲災不斷蔓延。

姚崇處在中書令位上,選擇用火把、火堆焚燒驅趕,挖坑掩埋,還讓御史到民間指揮教導百姓滅蟲。引發朝野議論紛紛,姚崇勸皇帝堅定意志,他是一個有魄力的宰相,又是幾朝元老,李隆基不得不敬重,尤其姚崇在一些問題上敢於反駁李隆基,好比朝廷調整一些官職任用,對於一些事情處理意見,姚崇多次勸皇帝放手不管,建議把下層官員的任用權限交給宰相。李隆基儘管要給姚崇面子,但實際是非常讓皇帝焦慮的事情。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紀念姚崇的姚公祠

由於姚崇地位功勞很大,本來沒有辦法輕易挪開姚崇,湊巧他的兒子姚彝、姚異很貪婪,仗著姚崇袒護,漸漸有官員反映姚崇縱容兒子。有一點很奇怪,史書留下名字的三個兒子讀音都一樣——姚彝、姚異還有一個姚弈,就連姚崇的父親也是姚懿,他們一家人像是和yi這個音槓上了。

例如史書指明張說與姚崇關係不和睦,互相都看不慣。據說張說在姚崇為相期間,為了保住官位走岐王李範的門路。姚崇在一次退朝後藉口有足疾暗示皇帝:“岐王是陛下愛弟,張說是朝中輔臣,他秘密出入岐王家中,恐怕岐王要為張說所誤,所以我很擔憂。”唐玄宗將張說貶到相州,還有劉幽求、鍾紹京等一干當初參與過支持李隆基秘密行動的全被驅逐。姚崇為了肅清功臣干擾朝局,可謂費盡心機,就連自己最早舉薦的宰相之一魏知古,也被藉故調到東都洛陽。

姚崇膽敢如此魄力,除了能力之外,自然還有性格因素。姚崇出身武將世家,以史書所記,他們姚家來自南朝,先祖姚綱、姚宣業為陳國徵東將軍。曾祖姚安仁為隋朝青州、汾州二州刺史,祖父姚祥為懷州長史兼檢校函谷關都尉,父親姚懿在李世民打敗王世充的洛陽之戰中,勸說陝州(姚家從江南故鄉吳興遷居中原陝州,今河南陝縣)將領投靠了唐朝,獲得李淵和李世民的嘉獎。

姚崇雖然是文職官員,畢竟身上流淌的是武人世家的血脈,據說姚崇從小也練過武藝,還經常打獵,足見其個性。所以玄宗繼位還沒有正式任命人選,他就敢於向皇帝拋出所謂“十事書”,李隆基大吃一驚,上面說的全是宰相的見識,這個位子他是志在必得啊。

如此種種可以想見,為什麼才短短几年,姚崇為皇帝大刀闊斧整頓局面,開闢盛世之風氣,可也樹立不少對他不滿的對頭,加上自身做事頗有瑕疵,最終就被宋璟替換。

和姚崇不對路的張說,小姚崇十八歲,小宋璟也有六歲。他在武后、中宗時雖沒有做到宰相,但社會名聲卻很高。尤其張說不受張易之兄弟收買,面對武后責問,甘願受貶也不肯陷害魏元忠的一腔正直,很受朝野欣賞,這一點早被李旦記在心裡。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唐玄宗畫像

睿宗復位以後,就讓張說到太子李隆基身邊當侍讀,同時加拜為宰相,負責修史。因為有服務東宮這層背景,張說在推動李隆基監國,睿宗退位的環節起到重要一步。太平公主當時得勢,李隆基為了穩定大局不得不讓姚崇主事,但同時心裡也有意讓張說為宰相,所以成了姚崇的眼中釘,多番被排擠,兩人的恩怨來自於此。

蘇頲與姚崇搭檔,張說並不甘心,抬出與蘇頲父親蘇瑰(蘇家是西魏名臣蘇綽、蘇威後人,也是擁戴李旦的重要大臣)的關係,打動蘇頲向皇帝吹風,從荊州調到幽州,張說在邊事方面反而立功,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入宰相行列。

開元九年到十年,張說負責了一件大事,再一次遷居大量邊民安置,一次就遷徙降戶五萬多人,可見《舊唐書·張說傳》。唐朝前期邊疆有鎮兵六十多萬,張說以“時無強寇,不假師眾”為由奏請裁二十萬人,讓他們回鄉種地。原本也是重視農業經濟,也為大批軍卒能夠還鄉返家做一件大好事,沒想到這反而成為天寶以後出現危機的一大根源。

開元十一年(723),張說回長安拜為中書令,可時間也不長。總的來說,張說與姚崇的不和,可能問題在於他們有些方面很相似,兩人和同僚關係都不大和睦。《資治通鑑》記載,崔隱甫、宇文融和御史中丞李林甫後來一起指張說勾引術士占星、徇私舞弊、收受賄賂。皇帝命源乾曜與崔隱甫、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少卿明珪等在御史臺審訊,結果大多屬實。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張說的哥哥張光來宮中向玄宗鳴冤,皇帝感念張說畢竟是東宮舊人,讓高力士去探視,最後只罷免中書令,讓張說在集賢院負責修史編書,到開元十五年退休。幾年後病重時,玄宗每天派人去看望,還親自給張說寫藥方,開元十九年(731)病故,年六十四,玄宗親自寫神道碑予以紀念,可見和張說的關係。

張九齡是四大名相最小的一個,比張說還小四歲。其實也在武周長安二年就登進士第,起初到秘書省任校書郎,幾年裡無所作為。睿宗復位,李隆基為太子,才啟用張九齡為右拾遺,姚崇為相對他的諫言不感興趣,例如希望宰相可以“遠諂躁,進純厚”。開元四年,張九齡被趕出朝廷,在回嶺南途中過大庾嶺,深感交通不便,嚴重影響嶺南與內地來往,請示朝廷開闢道路。

這一建議得到朝廷批准,他趁冬季農閒時徵集民夫,親自到現場踏勘,指揮開路施工。大庾嶺並非完全沒有道路,但這一條驛道全長十幾公里,從嶺南的韶州通往贛州,路寬5-7米,路兩旁遍植松樹。路修成之後,唐代廣州港口聚集的海外商貿物資就可通往內地,南方海上絲路的交通就此達成,張九齡專門撰寫了《開鑿大庾嶺路序》。

張說一度在外放為官時就看過張九齡的詩文,非常欣賞,回長安出任中書令以後就提升張九齡為中書舍人。開元十四年,張說被宇文融、李林甫等參劾,張九齡也受牽連改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五年後才再回京師,擢秘書少監兼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張九齡塑像

這時,張九齡開始奉旨代撰敕文,幾乎信手拈來,深受皇帝倚重。在張九齡的文集中,代皇帝起草敕文多達114篇。開元二十年(732),當時五十五歲,張九齡已經開始申請退休。但皇帝離不開他,根本不放,只把他弟弟張九皋、張九章就近家鄉封官以便照顧老母。

張九齡算是開元時代最後一個賢相,但和幾個前輩一樣,同樣時間並不長,三年後,雖然張九齡還在位,牛仙客通過李林甫的舉薦開始“知政事”,皇帝已經對張九齡的諫言不耐煩,開始讓其他人分擔張九齡的工作。

開元時期的唐朝有多麼繁榮昌盛已經無需筆者一一多言,就像託老的一句俗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好的歷史階段原因總體都有一些共同點。但是某個歷史時期出了問題,卻往往不是歸納兩句皇帝任用小人壞人,昏庸無能可以概括,尤其像唐玄宗李隆基這樣明明是一個非常聰明、才華出眾的皇帝,如何會變得那麼糟糕?更不能簡單歸為這種情況。

事實上開元盛世之中已經存在一些問題。皇帝驕矜自滿,好大喜功的心態已經伴隨繁榮強盛顯得很突出。張九齡出任宰相,多次希望以“王道”替代“霸道”,提醒皇帝居安思危,強調保民育人,反對窮兵黷武;主張省刑罰,薄徵徭,扶持農桑;堅持整肅吏治,選賢擇能,主要用意自然是竭力維護“開元盛世”。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影視劇中武惠妃形象

但當時武惠妃設計要圖謀太子李瑛(為東宮妃子趙氏所生),命宮中官奴遊說張九齡,他為此據理抗爭,用歷史上驪姬、江充、賈南風與獨孤皇后等故事勸諫玄宗,皇帝一時沒有采取行動,不久張九齡被一個舉薦大臣不當的名義調去荊州,三年後病故,這時已經是開元二十八年,大唐盛世漸漸快到尾聲。

開元時期的確以四大名相的功績最為顯著,也各自有所長與用處,一起推動了開元盛世局面,總體來說,姚崇宋璟打下農本基礎,同時提倡法治,整肅吏治;張說和張九齡相對在文治方面更有成績,同時張說調整軍事制度,而張九齡後來在貫徹儒家寬仁思想方面做了努力。

正如筆者所提示,事實上他們四人實際負責都只有短短數年,以開元盛世的二十多年裡,李隆基確立的宰相班底,並不只重用他們四人,其他宰相同樣也不少。

如果仔細觀察,真正在宰相位上比較穩定的反而不是四大名相,相對冷門的是源乾曜(源氏不是漢人,而是鮮卑改的漢姓,以《宰相世系表》指,由南涼國主禿髮氏投奔北魏,因禿髮和拓跋是同源,所以拓跋改元氏,而禿髮就改為源氏),也是進士出身。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睿宗景雲和玄宗開元初期,源乾曜做姚崇屬下,一度出任京兆尹,把京畿地區治理的很好,然後提拔為宰相。從開元八年到開元十七年,因他辦事得當,開啟宰相享有封邑的先例,可見源乾曜在玄宗眼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源乾曜出身鮮卑士族,在一些研究者眼中代表北朝以來的關隴勳貴,好比他的兒子源潔與號稱宗室出身的李林甫關係就很密切。

另外,蘇頲本就是睿宗宰相蘇瑰的兒子,又有極好的文才。姚崇被撤下以後,蘇頲接著與宋璟搭檔,為維繫開元盛世盡過一份力量。從開元四年到九年,他任宰相四年多,之後調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巡視巴蜀各地,做了許多推動西南發展的實事,由於家世顯赫,他襲爵許國公,在文才方面也與張說並稱,號稱燕許手筆。

還有張嘉貞是過渡階段的宰相。張嘉貞也是武后時明經科出身,武則天親自面試過的人才,提拔為監察御史。玄宗讓張嘉貞接替宋璟和蘇頲,還升為中書令,還把他弟弟張嘉佑提升金吾大將軍,兄弟二人一時榮寵無比。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實際上,張嘉貞繼承宋璟整肅吏治的風格,主張嚴刑峻法,他向皇帝建議實施廷杖。例如王均為求官,送張嘉貞豪宅被揭發,皇帝十分氣憤,但張嘉貞害怕事情敗露,讓御史大夫韋抗、中丞韋虛心儘快將其杖斃,把罪責推給手下,使二人遭到貶黜。

之後秘書監姜皎(此人是皇帝心腹)獲罪被廷杖,傷重而死。廣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獄,張嘉貞又要廷杖。張說出來反對,兩人矛盾十分突出。張說本是名臣,但張嘉貞佔據中書令,高出張說一頭,志得意滿,張說很有意見。後來張嘉貞兄弟問題被曝光,張說勸他服罪,然後自己接替中書令,張嘉貞調為幽州刺史。開元十二年(724),皇帝在中書省設宴,張嘉貞接任戶部尚書出席,《新唐書》稱他在席間趁酒謾罵張說(指責哄騙其服罪,然後升中書令),源乾曜與王晙(也是宰相)搶著出來排解才將張嘉貞勸走。

另外杜暹也是少見以邊功入朝為相,開元四年,十二年,他兩次前往安西都護府,成功阻止過一次於闐王聯絡小邦滋擾的事情,杜暹受西北各部族愛戴,因此升為宰相,但他和李元紘兩人關係不和,一同被罷免。

另一個有邊功的宰相可算蕭嵩。早年受姚崇賞識,從尚書左丞到兵部侍郎。開元十五年(727)吐蕃騷擾河西,蕭嵩升兵部尚書領河西節度使,判涼州事,將裴寬、郭虛己、牛仙客招至幕府,任命建康軍使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安定河隴地區。以此功勞升宰相,跟著升中書令,封徐國公,兒子蕭衡招為駙馬,玄宗見蕭嵩夫人往往直呼親家母,關係十分親近。他提拔的張守珪也成為北邊重要的大將,出任幽州節度使。

蕭嵩和源乾曜一樣,前後也任用達十年,偏偏張守珪在地方行為不檢,為了掩飾敗績而賄賂監察地方的內侍牛仙童(《舊唐書》稱遭下令凌遲處死,號稱史上第一個遭凌遲的人),結果被李林甫掌握揭發,蕭嵩受牽連罷免,但晚年過得還算滋潤。

由四大名相締造的開元盛世,為什麼他們實際任職時間並不長久?

通觀這一系列開元宰相的經歷,多少可以看到,唐玄宗對宰相這一位置的人事安排非常謹慎,基本是多人輪番替換,真正在位能長達十年的如源乾曜和蕭嵩,反而不一定是成績最突出,儘管他們本身品質還算靠得住。能力比較強的人,與同僚容易發生摩擦,像姚崇、張說可算是典型,差一些的張嘉貞、杜暹和李元紘等等也都互相鬧彆扭。

玄宗李隆基在武則天的制度基礎上再次對宰相進行了一番調整,也是唐朝前期最後的定型,同時由幾位宰相之間基本劃分權限,哪怕當了中書令,也沒有真正一個人說了算。好像姚崇、宋璟當時都需要通力合作,配合得好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搭檔不給力,或者鬧矛盾,帶來的影響就很糟糕。

李隆基不是不知道宰相班子存在的問題,為了調動三省官員的積極性,皇帝也做了許多努力。之所以設立多個宰相,也為了分別從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官員中提拔宰相,儘量使三省可以共同發力,但本質上畢竟皇帝不願意某一個宰相及其背後官僚團隊勢力獨大。

好比最得力的姚崇,多次希望皇帝只管大事,把一般事務和下級官員的任免直接放手交給宰相決定(可見吳宗國等學者在唐朝宰相制度變化方面的研究),李隆基雖然敬重姚崇,但內心是很惶恐的,所以姚崇沒當多久就被換掉了,李隆基任用宰相是很多的,他在不同時期信任的人也是不一樣的。

他以中書省為主打,尤其開元二十一年(733)將政事堂改中書門下,然後分為五房分別負責不同事務,如兵房、戶房、吏房是單獨的,然後刑禮為一房,另有中樞房,基本囊括六部事務,完全將尚書省地位下降在三省之末,連宰相用印都改刻為中書門下印,相當於去除之前尚書僕射的宰相地位,僅僅成為名義上的尊重了,即使享有宰相待遇,參與議事也都沒有多少話語權了。

再有,儲備集賢院等文才優秀的人士,算是後來所謂翰林學士分化宰相職權的一大徵兆,從開元二十六年為一個標誌。但玄宗畢竟還沒有給文士多少實際重用,頂多為皇帝和宰輔大臣起草文書,例如張說、張九齡、韓休這些宰相原本都是文才出眾。

不過,畢竟一切現象都是從制度發端的,一個契機是後來肅宗李亨在靈武奪位,因為地方簡陋,所有詔命基本都有翰林學士起草,而皇帝把翰林學士從顧問性質漸漸推動成為議事決議的一份子了;第二個契機是德宗涇源之變,也是逃亡在興元府,特別倚重翰林學士出身的陸贄,之後任命宰相也就特別傾向信賴這些身邊的文學人士,如此一來,翰林學士的地位在唐朝後期就完全改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