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末代帝師,一首七律名作催人淚下,因王國維自殺而震動文壇

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只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他是末代帝師,一首七律名作催人淚下,因王國維自殺而震動文壇

有清一代,能被後人記住的文人墨客似乎並不多。在很多人印象中,清代詩壇似乎就是“納蘭性德”的專場,唯他一人獨領風騷。到了清末,風雲突變,國土淪喪,沒有了風花雪月的清代詩壇,似乎更加沒有什麼可以稱道的了。

然而,詩歌與歷史從來都是形影不離的。那些創作於極度動盪時期的詩歌,對後人而言,意義更加非凡。今天,筆者想與大家分享的詩作就是產生於清末民初的作品,晚清詩人陳寶琛的七律《落花》其四。

他是末代帝師,一首七律名作催人淚下,因王國維自殺而震動文壇

陳寶琛是清光緒皇帝和愛新覺羅.溥儀的老師,剛正耿直,學識淵博,深受清皇室敬重。身為末代帝師,陳寶琛並不一味愚忠,而是將國家民族放在第一位。面對晚清飄搖動盪的國勢,陳寶琛即傷感又痛心,這首《落花》便是他痛苦心情的寫照,催人淚下。

流水前溪去不留,餘香駘蕩碧池頭。燕銜魚唼寧相厚,泥汙苔遮各有由。

委蛻大難求淨土,傷心況是近高樓。庇根枝葉從來重,長夏陰成可小休。

他是末代帝師,一首七律名作催人淚下,因王國維自殺而震動文壇

陳寶琛的《落花》共四首,其中被後人引用最多的便是第三首和第四首。晚清著名學者王國維在自沉昆明湖之前,就曾題寫了《落花》其四中的“委蛻大難求淨土,傷心況是近高樓”一句,這首詩也因此震動文壇,在當時的文人心中引發強烈共鳴。

整首詩表面寫“落花”,實則寫“人事”,字字句句即切合詩題,又暗喻時事,委婉悽惻,極盡哀痛與落寞。作為“遺老”,陳寶琛的這首詩不僅引起了很多晚清舊派文人的共鳴,在一些進步詩人心中也引起了巨大反響。在那樣一個極度動盪的時代,國家和個人的命運不就像詩中的“落花”一樣嘛!

他是末代帝師,一首七律名作催人淚下,因王國維自殺而震動文壇

詩作開篇點出“落花”的命運:春天將逝,花朵在無可奈何中飄落水中,隨流水而去,只留一點香味飄蕩在世間。一個“去不留”點出了落花身不由己隨波逐流的無奈命運。晚清時期,清政府腐朽無能,面對西方列強的欺凌,束手無策,甘受屈辱。國猶如此,人何以堪?

在詩作第二聯中,詩人又進一步寫出了“落花”的身不由己。落花逐水而逝,本已傷感無奈。可即便這樣,同為“落花”,命運中還有更多無奈:有的被燕子銜去,有的被魚兒吃掉,有的落在汙泥中,有的被苔蘚覆蓋住。

他是末代帝師,一首七律名作催人淚下,因王國維自殺而震動文壇

這其中,被苔蘚遮蓋者幸好還有一方淨土,而其他的“落花”要麼被玷汙,要麼被燕兒帶到天涯,要麼葬身魚腹,命運更加悲慘。然而,無論是哪種命運,“落花”都無可奈何,都逃不掉時序的變化。國破家亡,在風雨飄搖中無可奈何的除了“落花”,還有每一個個體。

於是,在第三聯中,詩人不禁大聲哀嘆:“委蛻大難求淨土,傷心況是近高樓。”國家遭逢不幸,個人也難逃厄運。就像落花一樣,何處才能求得一方淨土。此時如果再登上高樓,怕只要更加傷心欲絕了。陳寶琛身位帝師,面對時代鉅變,他內心是矛盾的,複雜的。然而,亂世之下,哪有淨土?

他是末代帝師,一首七律名作催人淚下,因王國維自殺而震動文壇

既然如此,還不如退隱吧,在第四聯詩人說到“庇根枝葉從來重,長夏陰成可小休”,枝葉守護樹根,情深似海,到了長夏,樹木成蔭,應該可以功成身退了吧。陳寶琛即不能背棄清庭,又無法接受民國,進退兩難。或許此時歸隱是最好的選擇。

實際,陳寶琛歸隱以後,並不是如古代的士大夫一樣遊山玩水,享受生活,而是在家鄉福州大力興辦現代教育,併力舉實業。在家鄉福州賦閒的25年,陳寶琛完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蛻變,建鐵路,設書院,興實業,提倡女子教育,真是高山仰止。而這一切或許就是他詩中所說的“那方淨土”。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