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二二〕梅聖俞《蘇幕遮》詞:“落盡梨花春事了,滿地斜陽,翠色和煙老。”劉融齋謂少遊一生似專學此種。餘謂馮正中《玉樓春》詞:“芳菲次第長相續,自是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得春歸,莫為傷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專學此種。

梅堯臣《蘇幕遮》詞:“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劉熙載在《藝概·詞曲概》認為秦觀一生似乎專門學這種。我認為馮延巳《玉樓春》詞:“芳菲次第長相續,自是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得春歸,莫為傷春眉黛促。”歐陽修一生似乎專門學這種。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梅堯臣《蘇幕遮·草》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庚郎年最少。萃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馮延巳《玉樓春》

雪雲乍變春雲簇。漸覺年華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開,南蒲波紋如酒綠。芳菲次第長相續。不奈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得春歸,莫為傷春眉黛促。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此則借秦觀對梅堯臣詞的師法和傳承,引出歐陽修對馮延巳詞的師法和傳承。從例舉的詞以及劉熙載《藝概·詞曲概》的論述來看,秦觀向梅堯臣學習的主要是深婉和幽趣。從王國維此前對馮延巳的評價“深美閎約”以及此則所例舉的馮詞來看,歐陽修向馮延巳學習的主要是深閎——情深意遠。劉熙載在《藝概·詞曲概》中講“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這裡王國維算是重述和例舉了一下。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二三〕人知和靖《點絳唇》、聖俞《蘇幕遮》、永叔《少年遊》三闋為詠春草絕調,不知先有正中“細雨溼流光”五字,皆能攝春草之魂者也。

人們知道林逋《點絳唇》、梅堯臣《蘇幕遮》、歐陽修《少年遊》三首詞是吟詠春草詞中最為傑出的作品,卻不知此前已有馮延巳的“細雨溼流光”五字,這些作品都是能夠攝取春草之魂的傑作。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林逋《點絳唇》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又是離愁,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歐陽修《少年遊》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

馮延巳《南鄉子》

細雨溼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倖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此則例舉的四人詞中,真正以春草為主來命意的是梅堯臣和林逋,而馮延巳和歐陽修只是以春草開頭作鋪墊而已。四首詞描述春草的句子各有特色,梅堯臣和馮延巳更細膩、工巧,而林逋和歐陽修更粗廣、疏闊。從十九則到此則,王國維一直在拿馮延巳之前的詩人和之後的詩人跟馮延巳對比,其實最終目的是想通過肯定馮延巳詞真景物、真感情,有境界,為自己的“境界說”理論作支撐。

〔二四〕《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詩經·蒹葭》一篇,最具有風人深遠的意趣。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趣比較接近《詩經·蒹葭》。只是前者灑脫磊落,後者悲傷壯闊。

《詩經·蒹葭》節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別離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風人深致”指的是什麼呢?《詩經·國風》多用比興手法,語言極其簡練,想象空間大,意味雋永。因為年代久遠以及審美趣味的變化,後代的讀者常讀常新,情意所指愈加豐富、厚重。王國維此則對晏殊《蝶戀花》中的詩句的評價比較中肯。結合王國維此前有關對“理想家”和“寫實家”的論述,《詩經·蒹葭》的作者更像一個“理想家”,在理想中寫實;而晏殊更像一個“寫實家”,在寫實中不乏理想。共同點是作品都有著深廣的意境,正符合王國維的“境界說”。

此則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想通過對比,拈出其中一種境界,為接下來王國維“三種境界”的論述作鋪墊。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二五〕“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詩人之憂生也。“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似之。“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詩人之憂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似之。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是詩人在為生命價值而憂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指與它相似。“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是詩人在為世事變化而憂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意指與它相似。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二十二至二十五則)


《詩經·小雅·節南山》節選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

陶淵明 《飲酒》節選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馮延巳《鵲踏枝》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裡無尋處。

上面所述的憂生、憂世是中國傳統詩人,尤其是不得志和身逢亂世的詩人們,經常表達的內容。此則的目的:一是通過對比,進一步肯定下晏殊和馮延巳的作品。二是強調作品應有的比興和寄託,這是沿襲常州詞派對詞藝的追求。三是對晏詞和馮詞評價作個結束,進而為“三種境界”的提出再作一次鋪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