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韻懷化」曾仁元:黃溪古街巷子來歷

「文韻懷化」曾仁元:黃溪古街巷子來歷



繼 “七子流舟”之後,北宋政和三年,楊正堂四個兒子在沅水江畔的銅灣分夥渡分夥,三子楊才進居白巖青山下,配黃氏為妻,黃氏含辛茹苦,教子有方,長子楊文秀中進士,官至知縣,後來為頌揚並紀念黃氏,故將白巖改名黃溪,這是黃溪地名之始(本地方言:溪為“妻”音)。

楊姓子孫在這裡拓荒種地,圍溪造田,耕讀漁獵,繁衍生息,人丁興旺,時隔若干年,黃溪編為辰溪縣五都一甲,到清代雍正八年屬辰溪二都裡地,距今已有897年曆史,在這悠長歲月之中,黃溪不知歷經多少月落日出,多少風霜雪雨,多少滄海桑田,多少人事變故,而只有在青史典籍,世代傳承故事中去尋覓,去考證其真偽。

黃溪山青水秀,人傑地靈。宋末楊文秀零陵知縣,元代楊雲龍參知政事,明初楊祖發兵部侍郎,楊慶國子監祭酒,清末楊世珪參軍府參軍,這裡還是曾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祖籍地。

到明末清初時期,這裡已是南來北往,許多達官顯貴的歇腳投宿地,有街巷子多處,店鋪林立,酒斯,茶館,煙館,賭坊,妓寮,奇珍異寶,美食佳餚,琳琅滿目,不少文人騷客,慕名而來,那時候,黃溪素有“小南京”之稱。

從明末到民國初期八百多年間,黃溪崛起160餘棟窨子屋,其主要分佈在大院子、黃溪園、新屋場等自然村,規模宏偉,蔚為壯觀。

據說這還得益於明朝末年當地一位京官,此人叫楊祖發,系兵部侍郎。有一天,在京為官的楊祖發接到一封家書,書曰:不期,晚妹初嫁,汝當寄語。是父親寫給兒子的,祖發心裡明白:按當地習俗當喝“離娘酒”,呷“離娘飯”,“拔話一下”妹妹,待晚妹出閨那天還得揹她進花轎,而現在公務纏身,無法實現,只好如此這般。於是投書一封趕往湖湘會館,辦火票由驛官飛騎送去。

「文韻懷化」曾仁元:黃溪古街巷子來歷

約莫十天左右,家人收到信,在晚妹出嫁前天,親戚鄰居前來呷“壩子肉(方言指嫁女宴席)”,祖發的父親才將這封信的內容公開,那是一首詩,雲:

遙聞晚妹已初嫁

為兄送上一句話

尊老愛幼守本份

黃溪源頭出彩霞

自那以後黃溪人紛紛效仿,發奮努力,興建家園,重振家風,節儉治家,不惜一切供子女讀書,指望後代將來有出息。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精打細算,吃苦耐勞多掙錢,望子成龍,置業造屋,黃溪人至今還沿襲這一傳統。

黃溪人向來信風水,選陽地,擇陰地,安神臺,豎豬欄,都要看卜書,挑日子,相比之下,造一棟房子,那是百年大業,來不得半點馬虎,看風水當時十分盛行,先生吃香,擺弄羅盤擇宅基之後,便挑日子,跟主家生辰有無沖剋,這樣一來黃道吉日寥寥無幾,按照蘇杭重鎮建築模式設計,還得請專家,當時銅灣街上就有三位建築方面的設計師,他們受聘坐轎子來黃溪“露一手”,你也聘,他也請,經專家一番巧舌,原來宅基地範圍擴大了,與別人有了爭執,麻煩大,問題還不少,矛盾該如何化解。

眾所周知,楊祖發的父親德高望重,為人耿直,兒子是京官,靠背山高,請他老人家來調和再好不過。

果然老帥出馬,一個抵倆,楊祖發父秉公而斷:豎屋是好件事,不歪張不偏李,一碗水端平。更何況都是黃溪人,都是開山祖才進公後代,這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低頭不見抬頭見。經雙方協商,各讓三尺三寬,留出六尺六公用地,六六大順好彩頭。

這樣以來黃溪村在窨子屋拔地而起的同時,六尺六寬的巷道應運而生,修了豪宅,還將大門口的路鋪上青石板,方便走路人,贏得了好口碑。

「文韻懷化」曾仁元:黃溪古街巷子來歷

一條青石巷衚衕出來了,這就是人們在黃溪村所看到的多處窨子屋和青石巷,戶多了,人多了,要維持生計,便想到了以屋為市,或者附設一店,陶瓷缽皿器、胭脂妝臺、文房四寶、農家竹器,小商小販,行商坐賈,各行其道。

楊祖發算得上是第一個為家鄉建設指點迷津的人,那個國子監祭酒,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監事大臣四品官楊慶也許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令家鄉人引以自豪。

黃溪堪稱“世外桃源”,歷有“族人牽川”之說。據考,黃溪村先後有8支人馬牽往四川:第一支是楊氏族人楊光基,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秋九月攜妻張氏(今辰溪柿溪鄉人氏)及五個兒子昌仁、昌義、昌禮、昌X、昌智,最小的楊昌智時年才3個月,至於牽蜀原因《楊氏族譜》記載當時響應清朝 “湖廣填川” 號召,緣由:黃溪楊通輝(1599—1689)在四川為官,致仕歸裡(黃溪),家業興旺,傳聞長子光顯,次子光先俱殤,妣戴氏,劉氏憂卒,再娶陽氏生三子楊光基,不久陽氏亦卒,光基從小託好友四川嘉定州知州何仕龍(辰溪人)夫人王氏扶養,立室後26歲歸宗黃溪楊氏,再次攜家眷去四川潼南縣,後來通過交往查閱族譜和尋覓祖塋,已證實雙江、姬家壩等地楊姓人與黃溪楊氏同族同宗,無容置疑曾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為楊通輝第九代孫。

最後一支是乾隆六年,27歲楊昌言離黃溪赴川,比楊光基晚牽川五年。

我們不難想象,當時在黃溪這條老街巷子,左鄰右舍,甚至全村人對宗親本家楊光基家人和楊昌言遠行送別時的情形。

民國26年,貴州銅仁人謝鵬舉來銅灣發展紅幫“哥弟會”,黃溪楊宣明(草王),走出青石巷,徒步十里地前往銅灣街上加入紅幫“哥弟會”,與附近幾個頭人,歃血盟誓結拜把子,起事由頭:稱從寶慶那邊傳來一紙無字“天書”,逢值十五月圓時,熠熠生輝,發出“殺殺”聲音,結果傳得神乎其神,當時有“五山反三縣”之說,這五山就是黃溪的楊鳳山(楊宣明易名,號稱“草王”),覃家田的覃文山、新甸的楊隆山等人,後遭國民政府派兵鎮壓而散。

黃溪村古街老巷子多般是青石板板鋪地,兩側是窨子屋,琉璃瓦,飛簷翹角,錯落有致,規模宏偉。

地面弄子巷道要卡設若干大小門,門之兩側置觀察眼和望風臺,每院落中央設10層小樓,供望風報警之用,每院落設店鋪,學堂,客棧,茶館,作坊和寺廟等。

窨子屋多處仍保存著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門匾,楹聯,壁畫題字,石刻石雕,門窗上木雕,其技藝精湛。窨子屋分兩進兩屋,或六進兩屋等,主大門皆八字大門,佈局精美,結構合理,大門上分別書“四知堂”、“清白家風”、“宏農衍慶”、“關西別墅”等匾額,屋內設有正房,廂房,中堂,茶堂,廚房,雜屋,天井。

中和門,處在大院子那條街弄子裡,中和,是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禮樂文化精神的基本出發點。中國傳統文化,從聽覺、味覺程度適中之感取其“和”,從視覺、觸覺的安穩平正之感取其“中”,進一步揉合了“中和”,到《禮記》中的《中庸第三十一》、《大學第四十二》、《樂記第十九》,先秦禮樂文化中的“中和”內涵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了。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把中和視為至高境界。儒家以禮論酒,道家以道論酒,對傳統酒道審美也產生深遠影響。中國傳統酒道的審美內核就是“中和”二字。“未發,謂之中”(《中庸》),體現在酒道上就是對酒無貪婪,無嗜求。“無累則正平”(《莊子•達生第十九》),在酒道上要求無酒不求酒,有酒不貪酒。“發而皆中節”,體現在酒道上就是飲而不及亂,故謂之“和”。和,是平和諧調,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酒道的中和審美概念並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化到酒之味、禮之節、人之風範上,在旨酒的味覺審美(味)、宴飲的審美快感(樂)和飲酒的節制原則(節)上,都充分體現出傳統酒道的“中和”審美。

黃溪酒,在“中和”理論精神中不斷昇華,不斷完善,這是黃溪米酒至今聞名之關鍵。

四知堂,也這條街巷口,四知堂是天下所有楊姓人的堂號,有這麼個典故叫“楊震暮夜卻金”。話說東漢楊震往東萊郡上任做太守,路過昌邑縣,原先他所推薦的秀才王密,這時做了昌邑縣令,夜裡王懷中揣著十斤金子來贈送給楊震。楊震嘆道:“作為老朋友,我是瞭解你的,你卻不瞭解我呀”。王密卻說:“這麼晚了,沒有人知道這事。”楊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說沒人知道!”王密慚愧地出門走了。

從此後楊震後代以其為表率奉公清廉,四知堂也不時地鞭策著黃溪人。

「文韻懷化」曾仁元:黃溪古街巷子來歷

還有楊姓宗祠,那裡曾經是駐地。早在49年9月23日,蒲和生懷化縣保安團以宣佈起義,隨後收編為湘西縱隊第一旅。

1949年10月6日,這天是建國後第一個傳統節日中秋。蒲和生因事留在瀘陽,他打發參謀長扶勳,政治部主任張三毛陪同湘西縱隊參謀長羅健西前往,羅在做動員報告之際,銅灣董家衝劉朝來和沙螺灣的周全福(外號“周麻子”,此人後來反水)前來投奔解放軍。

據當時在二營五連任副連長黃溪人楊尚文(2009年逝)講述:動員報告結束之後,張三毛傳達了蒲和生的死命令:每個官兵必須背誦《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人人過關,才能去瀘陽待整編。

除了周麻子藉機回家拉隊伍,其他人都在練習,大院子中和門街弄子裡,熱鬧非凡。

晚餐“打牙祭(方言)”,中和門的米酒二十多壇、月餅三百斤,縱隊還宰了一頭豬,搞了個軍民聯歡晚會。

黃溪在1943年置懷化縣後就為銅灣鄉第八保,1953年4月設黃溪鄉,次年成立初級社,56年成立高級社,58年為生產大隊,83年隨屬懷化市銅灣鎮轄大隊,84年1月改稱村民委員會。

八十年代初期,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山林田土到戶。當時的大隊支書和大隊長從銅灣公社開會回來就被社員們攔在村頭問長問短。

好得打聽出個什麼來,大隊長是個萬年寬,老少和三班,想把這次會議內容和盤托出,但見支書那包公臉一黑,知道這不是說話的地方,便號召道:“走走走大夥兒都到大院子四知堂去!”

這全村的老少爺孃們走過青石巷那條老街,腳步聲唏裡嘩啦著響,這就好像他們想聽到的事兒:是響雷,還是下雨?或者只響雷而不下雨仍幹著。

大隊部設在中和門四知堂,前些日子社員們都要在語錄臺前對著毛主席他老人家早請示晚彙報,然後才能下地幹活,必須務正業,不然就會被當成資本主義挨批鬥,人人口誅筆伐,追究家史,株連九族,禍及無辜。

1980年,走進四知堂,大不一樣。老支書換了行頭,改弦易轍,態度也比較緩和,首先不要大家向毛主席下跪請示了,聽完已改稱呼,宣讀村主任的當時比較含“密級”的“紅頭文件”中和門前掌聲雷動,再奔走相告,整個村子都沸騰了,打霸王鞭,扭秧歌。

黃溪出人才,美食也不賴。俗話說:酒好不怕巷子深,一聲吆喝最誘人。鴨腳板,鷓鴣菜,醃厥菜,鵝子菜,蓴菜,蘑菇,竹筍,鹽茶泡,還有叫不上名字的野菜,原汁原味,有句打油詩云:家中宰雞鴨,糯米拌血粑,豬肝煮起呷,臘肉香腸茶堂掛,家釀米酒隨處拿,溪裡撈只小王八,客人想呷就弄啥。

邊酌黃溪米酒,邊呷黃溪毛狗,遇上酷暑大熱天把滿桌子菜乾脆搬到街弄子裡,遇上路人,非得喊你喝幾盅,不然當你是瞧不起他。

人家這麼熱情好客,恭敬不如從命,吃敬酒不吃罰酒,鐮刀割肉,大碗飲酒,興頭來了猜拳行令,唱山歌亮酒歌,稱兄道弟,其樂融融,如同一家人。雞蛋燜泥鰍,月亮粑粑,油豆腐,大塊臘肉二兩粗,咋不叫人享受,吃不了兜著走。

「文韻懷化」曾仁元:黃溪古街巷子來歷

黃溪人請人幫工興“過早”,茶果,甜酒粑,饊飯擺上桌,先嚐後出工,三月三門口掛艾吃雞蛋,五月半下河扒龍船,七夕少男少女成群結伴上山搖竹樹求好運降臨,農曆10月初二過農豐節,戶戶弄好茶飯,先是把飯菜擺在自家的田間地頭燒紙撒酒敬一下,用竹筷呷幾口飯菜扔在田當頭祈求山野之神靈保佑來年豐收,在黃溪人眼裡春種秋收一年比一年好,年年有餘光景長。

霸王鞭除了當街舞,還隨身攜帶拿到了勞動場上,勞作累了歇息,不擇地,邊舞邊唱,就讓它當樂子驅散憊乏。

黃溪540餘戶,2000多人口,山林資源豐富,風景秀麗,田園風光,明清和民國時期古民居建築群仍保存完好,這裡主要盛產稻穀、茶油、木材等。

自1998年設中方縣以來,歷屆中方縣委縣政府極為重視黃溪人文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特別是縣政府外事旅遊局牽線搭橋,引外資於2002年創辦了黃溪旅遊風景區,遊客絡繹不絕,黃溪古民居建築群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清風徐徐,日晴月朗,雲淡星稀。老街巷子,四知堂,中和門,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築群,黃溪旅遊區,花重金打造,導遊小姐經過專門訓練,著旗袍,打油紙傘,即便在細雨綿綿的天氣裡,去黃溪古村你也許正趕上著名詩人戴望舒《雨巷》裡的那場邂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