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換了五次老師,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學校有責任嗎?

有話要說886


對於這件事,學校可以不擔負責任。

作為一名在學校工作的八年的老師,我來談下學校年級老師的安排情況。一般教師資源比較充裕的話是一到三年級教師不動,四到六年級保持一樣。但這是比較理想狀態下的,大部分學校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教師的匱乏,導致學校教師人員流動特別明顯。

我之前所在的偏遠農村學校,年輕老師和老教師搭班,基本算是包班制。一到六年級每升一級,老師全部換一遍。老師也想跟班走,但是情況不允許。就像看著自己辛苦培育的苗子被別人拿走,心裡也很失落,但是學校政策就是這樣,現實人員就這麼多,無法滿足。所以學校也是無可奈何,能付什麼責任呢。

其次,隨著二胎放開,女性教師佔教師比例的百分之八十(粗算我們學校43個,不到10個男教師包括領導)老師產假、學校之間人員流動,都大大影響了學校的穩定性。每年新學期開始,這些也是學校頭疼的問題。至於城裡的學校,女教師產假也是經常遇到的問題。

最後,老師之間的變換可能會使孩子不適應,但是並不是孩子學習下滑的主要因素。還需要家長客觀看待孩子的學習問題,查找學生退步的真正原因,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才是真正的成長。


桃李芳園


看了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個人想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學校更換老師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學校是不會隨意更換老師的。但是任何事情既有其發展的規律,又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1、自然變動

老師變動的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短期的,如老師因婚、因產、因病等需臨時更換的:另一種是長期的,如因老師工作異動、因故無法上崗等必須要頂換的。我在這裡要特別說說老師工作異動的情況。

老師工作的異動,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的工作調動,這無可厚非。另一種是老師的流動。表面上看,老師的流動是一件好事,可以激活學校教育的生機。然而,一個學校每學年批量的老師流動,如有的老師考入嚮往的行業,有的老師招入了條件更好的學校,還有的老師甚至棄教從商。為什麼每年會有這麼多的老師工作異動?難道僅僅是老師本身的原因?如此現象不值得深思嗎?

2、學校調整

學校因工作需要,或根據老師的實際情況,每學年是會對小部分老師的工作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是必要的,也是合乎學校教育發展規律的,同時也有利於促進學校工作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校更換老師的利弊

1、正常調整

學校就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陣地,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因此,學校正常調整老師的工作,對學生的成績不會受影響,從某個角度來說,對提高學生的成績是有利的。

2、批量異動

學校如果每學年出現老師批量異動,說實話,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甚至對學校工作也帶來極大的困惑。學校培養一個新老師步入“正軌”的磨合期,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假如學校每年都是如此現象,根本不是學校所願看到的,更不是學校所需要的結果!但作為學校又能如何呢?


三、責任與對策

如此問題的出現,不是去追究孰是孰非的責任就解決了,而是要探尋化解問題的方法與對策。其實,國家及相關部門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很好的政策、措施,對化解此類問題會有明顯的效果,關鍵就在於貫徹落實政策,政策“落地”才能生根!


煙竹塘風情


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換了五次老師,影響成績,學校應該負責任嗎?

1.教師循環制。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任課,可以採取循環制。中學老師從初一一直帶到孩子初三畢業。

小學老師從一年級一直帶到六年級,這是大循環;老師也可以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再換老師,老師從四年級帶到六年級,這是小循環。

在師資力量雄厚的城市小學,小循環、大循環都沒有問題。

教師任課採取循環制,孩子、老師都相對穩定,老師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都很熟悉,教育教學很方便。

孩子與老師相處時間長了,對老師也產生了感情,能聽進去老師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比較有利。

2.非循環制度。

在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要想真正地實行老師任課循環制度,確實有點難。

有的老師沒有代過低年級,有的老師體弱多病,不願意代高年級,三年級有了作文,學習難度加大,有的老師也不願意代中年級。

有的學校乾脆就一年換一次老師,孩子上六年學,就要換六次老師。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均衡,孩子每年都重新分班。

頻繁換老師,確實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影響。每個學年開始,老師、孩子都相對陌生,老師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摸清情況,教學也不能得心應手。

孩子也需要了解老師的情況。有的孩子能很快地適用新的老師,但是也有的孩子,很長時間也不能適用,甚至對新的老師有牴觸情緒,這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經常換老師,對一些孩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在遇到新老師時候,他(她)的行為會有所收斂,碰到嚴厲的老師,他也能變好。

經常換老師,孩子的學習會受到一點影響,可也能使一些孩子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