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棚改“大清零”住進“陽光”

“早晨起來滿屋都是陽光喲!”對於20多年沒住過“陽光房”的朱麗英來說,告別10平方米的棚戶“小黑屋”,住進80多平方米的滿屋陽光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她“好幾宿睡不著覺!”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從2017年起,天津市實施市區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此前,一個院裡住七八戶人、一大家子擠在幾平方米大的屋子裡是朱麗英等十幾萬棚戶區居民的生活寫照。

  “之前每家都是‘一間屋子半拉炕’,我們家只有十平米大。”原住天津紅橋區西於莊的朱麗英描述改造搬遷前的窘境,“我兒子要睡覺的時候,我要先上炕才能給他鋪上行軍床,太不方便了!”

  此前,西於莊地區是天津市中心城區最大的棚戶區和危陋平房區,這裡的住戶中不少為低保家庭,戶均建築面積不足21平方米的戶數佔總戶數的68%。

  擁擠之餘,棚戶區還存在多種安全隱患。

  天津紅橋區西於莊街黨工委辦事處李嶽介紹,由於電路元件老化、雜物隨意堆放、道路過窄等原因,棚戶區常年存在消防隱患。“有的衚衕我側著身子都進不去,更別說消防車了。”除此之外,防汛、環境衛生等問題在棚戶區也十分突出。

  “那裡居住環境太差了,2015年我聽說西於莊要拆遷後,馬上就簽約了。”朱麗英說,2016年1月自己拿到了新房鑰匙,4月就搬進了兩室一廳的新房。

  2017年,天津著手落實棚改任務後,像朱麗英一樣住進“陽光”的居民越來越多。紅橋區區長袁家健說,當地創新解決資金緊張和房源緊張難題,在解決老百姓住房問題之餘,對困難老百姓實行特殊扶助政策,將就業、入學、低保、慈善救助等納入政策“工具包”,確保不落下一家一戶。

  目前,紅橋區已超額完成66.26萬平方米的棚改任務,實際完成73.77萬平方米,提前實現棚改目標,讓3.33萬戶、超過15萬居民圓了新居夢。

  喬遷新居後,朱麗英等新社區居民自發組織了合唱團等文體隊伍,享受社區生活。大家還組織起志願者隊伍關愛獨居老人,開展“早看窗簾晚看燈”活動,每天看看獨居老人是否開窗簾、開燈,確保老人家中無事,並定期入戶走訪。

  “沒有政府的好政策我過不上這好日子,搬家後我希望自己能發揮餘熱。”朱麗英說,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