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财税刊,可加入地产-开发4群(不定时干货分享)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而如何更合理、高效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如今已经成为大湾区各城市重点研究的领域。其中,持续推动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便是颇为重要的一环。前段时间,市自然资源局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旧厂房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旧厂房改造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旧村庄改造提升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旧村庄改造意见》)两份文件。前者在中山现有三旧改造地方政策的基础上,特别针对旧厂房、旧村庄领域的改造,提出了更为细化的鼓励措施,力争让城市在旧改中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 

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新政出台

我市出台“旧改”新政,

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

据市城市更新局方面介绍,今年5月份,该局曾邀请省“三旧”改造协会中山组、中山市房地产协会部分成员单位,以及“三旧”改造咨询服务机构代表等企业和单位,召开政策交流座谈会,就上述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政策,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之后,出台了本次相关征求意见稿。

商报君从上述《旧厂房改造意见》中留意到,相比起近年中山出台的一些三旧改造办法,意见更加具有细节化和针对性。譬如,新文件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对中山范围内符合规划、建筑规范和满足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厂房进行改造。其中,对面积达到10亩及以上的工业用地,在保留原有合法厂房建筑继续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拆改建、加建,使整宗用地建筑容积率达到1.5及以上的旧厂房改造项目,在竣工验收后,市财政将对自持的新建建筑面积按200元/平方米标准进行奖励。改造后用于兴办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的,分别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出具认定意见,奖励标准再提高20%,单个项目市财政奖励最高1000万元。

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改造案例

东区旧厂房

变身“古典风”文创园

去年5月份商报君就实地了解了位于东区中山五路和长江路交汇处的旧厂房改造项目——东城里文创园。时隔13个月后,这个定位为东区首个中国风文创园的旧厂房改造项目,已于22日(上周六)正式首度面市。

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由旧厂房改造的东城里文创园,将打造成一个以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体。

与去年这个时候项目一片老旧厂房的面貌相比,近日商报君再度走进项目时,发现现场已经建成了不少具有徽派、岭南建筑风格的外立面建筑。与周边普通厂房等建筑相比,显得尤为抢眼。

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我们与土地所有方签署了15年的土地租约,希望通过深度改造和运营,未来打造成一个以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核心、融入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化综合体,为企业提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园。”该项目负责人、中山市匠心文化发展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鹏向记者表示,该项目由东区大鳌溪村一工业厂房升级改造而成,包括2栋高层综合办公楼、8栋大空间厂房、独栋综合楼。

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他向商报君透露,东城里开业后的物业租金可以提升至40至50元/平方米,届时大鳌溪村集体的租金收入预计可达600万元,比原来提高3倍。

“相比起一般的写字楼,我们项目除了文化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办公性价比。”该项目的运营负责人之一古嘉苗也向商报君表示,得益于目前东区以及我市相关政策对三旧改造项目的支持,目前进驻东城里的公司或团队还可获得装修、租金方面的补贴,这除了有利于项目的自身招商外,也切实减轻了进驻企业的运营压力。

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改造行动

向高度要空间:

全市最小镇持续推动棚改成效初见

虽然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但人为的改造却可以赋予土地“第二次生命”。

在目前全市三旧改造中,借工业起步发展较早、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北部镇区尤为积极。作为全市面积最小的镇区,近年南头镇就在积极推进当地旧厂房棚改,通过打造高标准工业地产项目,实现“工业上楼”,向高度延伸城市发展空间。

商报君查询今年初发布的《中山市南头镇“三旧”改造(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7—2020)》了解到,目前南头镇确定的三旧改造项目32个,预计改造后新增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厂房的开发面积达到了约55万平方米。在目前全市各镇区的三旧改造规划中,南头镇旧厂房改造规模可谓名列前茅。

譬如, 作为目前全市最大的工业地产试点项目、市三旧改造的重点项目,2016年启动建设的宏基e谷·国际企业港是一个产业综合体,规划占地2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8亿元。然而,在项目改造前,其只是南头镇同济西路上一片建筑面积仅3.8万平方米低矮锌铁棚,无论在形象还是功能上都无法满足南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如今,由这片锌铁棚上改造而来的宏基e谷已经是一个厂房最高达9层、建筑规模较改造前增加8倍多的高标准产研一体的项目。

中山旧城改造“钱景”如何,你家有份吗?

▲南头镇旧改项目宏基e谷·国际企业港。

据南头镇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该项目入驻企业达到7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家,包括生产研发、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行业,年产值约15亿元,税收约8000万元。同时,宏基e谷还通过成立扶持资金,对进驻优质企业提供融资帮助,如汉邦激光科技等企业就通过在园区孵化,逐步成为南头乃至走向全国的知名金属3D打印企业。

旧村庄改造:

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场参与等原则

相比起旧厂房改造,旧村庄改造的难度和规模往往更大。纵观目前中山旧村庄改造,地理位置优越、潜在商业价值较大、城市面貌升级需求迫切是旧村庄改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去年至今,中山中心城区、沙溪等部分镇区启动了部分城中村旧改的前期咨询调研工作,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对此,上述出台的《旧村改造意见》提出,要坚持稳步推进旧村庄改造,坚持拆改并举。其中,旧村改造要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场参与、利益共享、有序推进、公开公平原则,夯实政府管控资源、调控市场的职责,落实公建设施配套捆绑责任,强化市镇联动,明确市镇分工。

《旧村改造意见》明确,镇(区)专项规划主要负责细分全面改造、微改造、全面改造和微改造并举等范围,明确各个范围相应的优先改造时序、拟改造用途、产业方向以及配建公建设施任务清单(设施类型、数量规模)等。单元规划主要负责明确用地布局(含公建设施用地布局)、细分地块及其用途,提出城市设计要求、开发建设指标等。

文丨记者 梁展宏

图丨记者 洪喜鹏、南头宣办

二审丨梁展宏

三审丨赖传洪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未注明来源,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