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瀕海戰鬥艦'是何來歷?沙特曾112億美元買4艘

美國海軍艦隊中除了航母、驅逐艦、巡洋艦等引人注目的大型戰艦外,近年來有一種排水量3000來噸的小型艦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世界各地,這就是“瀕海戰鬥艦”。這型戰艦是何來歷,又有何過人之處呢?

美

美國海軍“自由”級(上)與“獨立”級(下)瀕海戰鬥艦。

“冷戰”期間美國建造的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等主要視為遠洋作戰設計的,而沿岸淺海地區的情況比大洋遠複雜得多,這些威風凜凜的大型“深水艦艇”在近海卻很容易受到導彈艇、魚雷艇等小、快目標的威脅而無從應對。這就使得美國海軍在21世紀初開始調整艦隊構成體系來應對越來越多的沿岸軍事任務。

最初設想是統一為三種艦艇,即巡洋艦CG(X),驅逐艦DD(X)和瀕海戰鬥艦LCS,2011年巡洋艦項目被取消,生下來的就是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這兩支。

所以瀕海戰鬥艦的任務角色就是充當“艦隊打雜者”,承擔例如近海巡邏反潛、登陸支援、搜捕導彈艇等低烈度作戰任務。此外還可以用於在己方以及對方沿海地區進行武力威懾等非戰爭軍事行動。

而當下承擔這些職責的多是“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嚴重浪費了海軍艦艇資源,瀕海戰鬥艦的入役則可以彌補這一空缺,讓驅逐艦迴歸本職工作。

美

瀕海戰鬥艦是一種多用途輕型艦艇,相對於其它國家的巡防艦或護衛艦。它吃水淺、機動性好,可全球通行,圖為DDG-1000與“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在21世紀初進行瀕海戰鬥艦選型時,有兩種船型進入最終環節,分別為洛·馬的“自由”級和通用動力的“獨立”級。美國海軍原本計劃兩種船各建造數艘進行試驗運行以選出優勝者量產。但2008年時又決定同時量產兩種船型,因為此時兩者的量產成本類似,這樣還可以加快建造速度。這樣也就誕生了外形迥異的兩種“瀕海戰鬥艦”,並對應使用環境對船隻進行了一些特殊設計。

“自由”級採用常規船型設計,全長115米,寬17.5米,滿載排水量2784噸,而“獨立”級則採用了特殊的三體船構型,全長127.4米,寬31.6米,滿載排水量3000噸。由於兩種艦型之間極強的通用性設計,船型就成了“獨立”和“自由”之間最主要的區別。“獨立”級的採用三船體構型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興波阻力,以提升艦船的最大航速。

美

美

“自由”級(上)和“獨立”級(下)在船塢中,船身構造差異明顯。

除了船體設計外,動力系統也是瀕海戰鬥艦提升機動性的重點之一。“自由”級配備了兩臺MT30燃氣輪機和兩臺高速柴油機,驅動四個噴水推進器推動艦體,最高航速可達47節。而“獨立”級則配備兩臺LM2500燃氣輪機和兩臺高速柴油機,同樣具備四個噴水推進器。

兩級艦的動力系統總功率均超過84兆瓦,要知道排水量更大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全艦動力輸出總功率約為78兆瓦,這就使得瀕海戰鬥艦的功率密度遠高於驅逐艦。賦予其強勁的機動性能。

瀕海戰鬥艦的另一大設計特點就是開放式船體與模塊化任務包,具備“即插即用”功能。任務包包括武器系統和傳感器以及相應的操作人員。除了艦上已有的基礎固定武器和探測通信設備外,通過裝載不同用途的作戰模塊包即可改裝為不同用途。

美

“自由”級,可見艦首的MK110型57毫米艦炮,機庫上方的“海拉姆”近程防空彈發射裝置,以及寬大的直升機飛行甲板,該級艦的防空能力很弱。

任務包主要包括瀕海反潛戰(ASW),水雷戰(MIW)和反水面戰(ASUW)三種類型。

反潛戰裝備包括一架可攜帶聲吶浮標、吊放聲吶以及反潛魚雷的MH-60R反潛直升機、反潛無人機、拖曳式聲吶系統在內的設備。以阻隔和干擾敵潛艇進入警戒區,保護要地或艦隊安全為主。

水雷戰裝備包括配備對水雷探測器的艦載直升機,遙控獵雷系統,水下拖曳聲吶以及水面和水下無人掃雷潛航器等設備。使其可以避開水雷並進行中低強度的掃雷除雷任務。

美

“自由”級側面示意圖,可見艦尾的自由任務載荷區域以及直升機庫和起降平臺。

反水面戰的裝備則比較複雜,包括兩套位於兩舷上層建築30毫米自動艦炮系統,一個反艦導彈系統、兩條剛性充氣快艇、MH-60特戰直升機以及無人偵察機。其中反艦導彈系統是對付導彈快艇等目標的最重要手段。

2002年美國海軍曾進行過大規模兵棋推演,模擬了伊朗海軍快艇群對美國海軍艦隊發起反艦導彈突擊的情景,最後結果為美軍1艘航母、10艘巡洋艦和若干艘登陸艦在內的十數艘艦艇被擊沉。之後實際狀況的發展也從側面印證了當時的推演結果。

2017年沙特海軍的“麥地那”號護衛艦在也門外海遭到胡賽武裝自殺快艇的突然襲擊,艦尾被撞擊後發生爆炸燃起大火,導致兩人死亡,展現了小艇對大艦的突襲能力。

美

沙特花112億美元訂購了4艘“自由”級的改進型用於守衛紅海,今年10月初開始建造。

最初計劃上艦的是NLOS-LS導彈發射系統,也稱為“網火”系統。但這一系統的研製嚴重滯後,導致海軍在轉輾“格里芬”和“地獄火”導彈後只能先讓“魚叉”反艦導彈上艦測試,但“魚叉”的射程不能滿足海軍的需要。

直到2014年,由挪威製造的“海軍打擊導彈”(NSM)才在“獨立”級“科羅納多”號上首次試射,2018年海軍才將NSM作為瀕海戰鬥艦的標準反艦導彈,每艦配備兩座四聯裝發射器,共八枚導彈。NSM的最大特點是既水面艦艇也可以進行對地打擊,是一款多用途導彈,正好符合瀕海戰鬥艦的定位。並且該彈射程可達185千米,擴展了瀕海戰鬥艦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今年10月初,“獨立”級“加布裡埃爾·吉福德”號首次部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並在這一地區首次試射了NSM導彈。現在已有5艘瀕海戰鬥艦部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海軍第七艦隊,分別為三艘“獨立”級和兩艘“自由”級。

美

“獨立”級的NSM發射器設置在艦橋和主炮之間,對隱身性有一定影響,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事物總有好壞兩面,瀕海戰鬥艦的劣勢也非常明顯。

首先兩艦都採用了大功率柴燃聯合動力系統,在獲得強勁動力的同時,運行成本、系統重量和體積也很可觀。並且擠佔了大量艦內空間,這個問題在採用三體船構型的“獨立”級上尤為突出。這使得船上可攜帶的武器彈藥、燃料等有效載荷變少,總體作戰運行成本比其他類型的艦船更高。

其次,為了降低自身重量提升機動性,兩艦都在船體上大量採用鋁合金和複合材料。瀕海戰鬥艦吃水較淺,適航性不佳,所以它們在長期的海上航行中是否可以保持結構穩定可靠還是個未知數,而且鋁合金艦體本身就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在戰爭狀態下是否可靠也還待進一步檢驗。

美

“自由”級與兩棲攻擊艦協同演練。

最後,瀕海戰鬥艦在設計時就以提高自動化水平為重點,通過模塊化結構來降低操作人員的數量,旨在用輕型艦艇的乘員規模去承擔中型艦艇的作戰任務。這就意味著每名艦員需要掌握的技術技能更多了,比起專門負責少數崗位的水兵,對他們的技術素質要求更高,相應地培養時間越長,成本也越高。假如戰艦遭受損失,也可能會面臨搶修人手不足的窘境,拉長維修及恢復作戰能力的時間。

總的來說,因其特殊的設計用途,瀕海戰鬥艦在運用時會受到諸多限制。往往需要和驅逐艦、航母等大型艦艇形成編隊,承擔原本由護衛艦負責的任務,並由大型艦艇提供掩護才有可能發揮其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