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面那個“槓精”,被辭掉了:你槓得是別人,槓死的是自己

第一次聽到“槓精”這個詞語的時候,我忍不住拍手叫好,一個說話總喜歡和人抬槓的人,用“槓精”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這樣的人,常常就出現在我們身邊,總是會讓我們感到不快。

辦公室裡面那個“槓精”,被辭掉了:你槓得是別人,槓死的是自己

1.

同事小張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你拼盡全力好不容易完成了一次工作任務,他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傻子都能做到!”

現在市場不景氣,你說你要拼一把,要加油做點業績出來,他會說:“加鹽都沒用,經濟危機了!”

你說要努力工作,多賺一點錢,他會說:“賺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夠吃夠用就行了!賺那麼多錢以後還不是要送給醫院!”

他工作上有一點沒做到位,你好心提醒他,他卻立馬反過來批判你:“你還不是這樣,你怎麼怎麼樣......”

總之,不管別人說什麼,他總喜歡提出反駁的意見,不管別人愛不愛聽,他都要講出來,最近,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他居然和老闆抬槓了,老闆叫他做一件事,他不但不肯去執行,還說那件事做了沒意義,沒價值,老闆一氣之下就把他辭退了。公司裡的人都一致叫好,那個煩人的傢伙,終於走了。

本·瓊森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瞭解你。

一個說話毫無遮攔的人,往往會把自己的所有醜陋展現在別人面前,他們自己是痛快了,可是他說的話會讓別人不痛快。

遇到“槓精”,我們常常會感到很無奈,有時候我們只能避而遠之。這樣的人,說話毫無界限感,什麼話都能說出口,他們總要在人前展示自己,總以反駁別人作為自己的快樂。表面上他槓了別人,實際上槓死了自己的路!

辦公室裡面那個“槓精”,被辭掉了:你槓得是別人,槓死的是自己

2.

無獨有偶,10年前,我和同事阿兵在一起上班,也住在同一個宿舍,按理說,我們應該相處得很好,但是兩人三觀有著很大的差別,對於很多事情總是會有不同的看法。

我覺得一個人只要努力,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他認為:“都是打工的,你還想翻天?”

我平時喜歡看看書,寫寫字,他總是要挖苦我:“沒讀過大學,還想裝大學生?看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打工的?”

平時我們聊天,只要一有不同看法,他要麼就是高談闊論,要麼就是擺起過來人的高姿態:“不跟你說,跟你說了你也不懂!”言語間,充滿了輕蔑的態度。

不管是什麼事,他都有著他的一套看法,而且他始終堅信他是對的,別人做了和他不同的事,他就認為別人幼稚,天真,愚蠢。和他在一起,總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心裡很明白,我和阿兵不是一路人,從那以後,我堅持做我自己,努力奮鬥著,10年後,我的收入翻了十幾倍,我買了房,在這個城市定居了,阿兵還是當年的阿兵,四處漂泊,居無定所。

吉斯特菲爾伯爵說:談話對各種年齡的人都有其樂趣,是很合理的消遣;但是,無知者的談話就不算是一種“談話”,不能給人們以任何樂趣。

的確,和有趣的人說話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和無趣的人愛抬槓的人說話,沒有任何樂趣可言,只會心生煩惱。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別人無權改變我們的觀點,否定我們的做法,但是有的人,他總是以自己的觀念去衡量整個世界,別人只要與他有不同之處,他就會提出質疑。

因為在這種人眼裡,容不下別人做出“愚蠢”的事。在這種人眼裡,你永遠都只能和他做同類人,他不希望也不相信你能“翻天”,如果與這種人保持一致,我們永遠也別想進步,如果你想進步,請儘早遠離這種人。

辦公室裡面那個“槓精”,被辭掉了:你槓得是別人,槓死的是自己

3.

在我心裡始終相信,只要比別人努力,就一定可以進步,一定可以過得更好,然而當你努力過得更好的時候,那些停留在原地的人,不但不會羨慕你,反而在那裡等著看你的笑話,因為他們打心裡認為你最終還是會失敗。

就拿買房來說,你辛苦打拼,在城市買了一套房子,可是有人卻說:“明明沒有能力,還要死撐!明明窮,還要裝成有錢人的模樣!”這句話瞬間把你拉回了無能的起點,他們認為你不配,認為你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還有人說:“你現在年輕,還能賺幾個錢,等你年紀大一點了,賺不到錢的時候,我看你拿什麼還房貸?”這句話,我不知道是他們自我安慰,還是心態不正,總之你的所有努力,在他們眼裡,都是一文不值。他們自己沒能力過得好,也打心裡不希望別人能一直好下去。

他們還說:“等以後房子降價了,你會哭到懷疑人生!”這種槓精,有時候真的槓得人無言以對!按照他的意思,我們就不用努力了,不用爭取了,什麼都順其自然,聽天由命了。

還有人從另一個角度打擊你:“在外面買房有什麼用?老家的父母不能照顧到,等你父母離去的那一天,你就會後悔終生!”你看,這些人甚至會用道德綁架來束縛你前行的腳步。他們進步不了,就要想盡辦法否定你的進步,難道,在外面買了房子,就是不孝子了?這是什麼理?

遇到 這樣的人,真的是心累,他們總是否定你所有的努力,他們就是希望你和他們一起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不要改變,不要進步。那樣才是他們眼裡的正常人。這樣的人會讓人感覺做什麼都沒意義,甚至連活著都沒意義!

這樣的人,永遠都不知道成長的快樂,就像住在2樓的人,永遠不知道住在20樓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有人對馬雲說:我真佩服你能熬過那麼多難熬的日子,然後才有這樣的輝煌,你真了不起,如果是我早就瘋了,

馬雲說: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點都不難!我知道它會變好,我更佩服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變,還能活幾十年,換了是我,早就瘋了!

辦公室裡面那個“槓精”,被辭掉了:你槓得是別人,槓死的是自己

不同層次的人,往往對事物的看法都不同,有的人總是以一個最淺陋的角度去看問題,有的人卻能夠站在更高角度去看問題,愛槓的人自己不想爬高,還總是想把別人拉下來,這種人我們要儘早遠離!

4,

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他所看到的都不同,對於認知不同又愛槓的人,你如果和他爭,那你就太傻了。

一天,孔子的弟子正在院前打掃衛生。一個過客問:“我想請教您,一年有幾季?”

弟子答道:“當然是一年四季。”

過客說:“不對,一年三季。”

弟子茫然,說:“您錯了。一年四季,天經地義!”

過客很有把握地說:“那麼,我們打賭。我輸了,向您磕三個響頭。您輸了,同樣對待我。”

這時侯,孔子正從屋裡走出,看見他們睜得面紅耳赤,向前一站。兩人見得孔子,肅然起敬,急忙請他評理。孔子聽畢,答道:“當然一年三季。”

弟子只好向過客磕了三個響頭。過客拂袖,揚長而去。

弟子垂頭喪氣,請教孔夫子:“您為什麼把一年四季違心地說一年三季?”

孔子指著過客的背影,說:“你看見沒有?他身著一身綠,他是蚱蜢呀。他沒有冬天,哪有一年四季?”

是啊,

有的人他接觸到的世界就這麼小,你越和他講道理,越講不清,你如果和他槓上,那就麻煩了!結果只能是沒完沒了,有的人格局太小,還總覺得自己是權威,認為自己所有的判斷都是對的,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

辦公室裡面那個“槓精”,被辭掉了:你槓得是別人,槓死的是自己

有的人明明沒朋多少見識,卻總是拿著自己僅的一點認知和一成不變的思想,來圈定他所接觸到的人和事。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很經典的話,世界上越是無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無知。對於喜歡抬槓的人,我們要儘早遠離,不要讓他的無知坑害了你,不要讓他的無知,阻礙了你前進的腳步。

說到底,愛槓的人,通常是一個固定思維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他們看到的只有那麼一點點天地,卻還自得其樂。他們總是要拿槓來槓別人,就是喜歡和別人過不去,阻攔別人的腳步,事實上,他們表面上槓的是別人,最終卻槓死了自己。

遠離“槓精”,不要讓他們的言語,影響了我們的心情。

遠離“槓精”,不要讓他們的淺陋,拉低了我們的視線。

遠離“槓精”,走自己的路,努力成長,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作者介紹:一個熱愛思考的青年人,喜歡文字,熱愛生活堅持讀書,堅持成長!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和點贊!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