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蒙古地圖

民國時期,英國Beatrix Bulstrode女士曾兩次從北京出發,途經察哈爾,孤身一人前往蒙古地區。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Mrs. Beatrix Bulstrode

民國二年(1913)暮春時節,Beatrix Bulstrode女士第一次由北京出發前往蒙古。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整個旅程,Beatrix Bulstrode女士僅靠數位僱傭的中國嚮導,及馬、駱駝、馬車,經察哈爾張家口出關外。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正在吃飯的隨行僱員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張家口北大門

實為大鏡門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張家口的遛鳥人

張家口,舊時稱為「喀拉幹」。「喀拉幹」為蒙古語音譯,蒙古語書寫為——

。舊時,張家口的英文名「Kalgan」便來自於其蒙古語名「喀拉幹」。「Kalgan」作為張家口的英文名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才被「Zhangjiakou」替換。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同蒙古好友dobdun準備出發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穿過Han-O-Pa關口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商人駝隊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剛出家的喇嘛與妹妹拾幹牛糞

張家口,曾為舊時察哈爾省省會。現為河北省下轄地級市,又稱「張垣」、「武城」,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嘉靖八年(1529),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又因張珍開築,所以成為「張家口」。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郵差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路邊的人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給外國人托運行李的人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老人與兒媳

察哈爾省,「察哈爾」一詞源於蒙古部落,蒙古語為ᠴᠠᠬᠠᠷ 。簡稱為「察」。民國二年(1913),以直隸省口北道和綏遠都統、察哈爾部、錫林郭勒盟設置「察哈爾特別區」,政府駐張北縣。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規模最大的商隊之一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蒙古新娘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典型的察哈爾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盤坐在寺院前的兩三百名喇嘛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哈音海爾瓦廟(鑲黃旗境內)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田園景色

民國十七年(1928),察哈爾特別行政區撤銷,改置為察哈爾省,省會為萬全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北張家口市,北京延慶縣,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大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民國三十六年(1947)月,萬全縣縣城置張垣市,察哈爾省省會改為張垣市(今張家口市橋西區)。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Troitze-casavsk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招待 Mrs. Beatrix Bulstrode的布里亞特地區人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Jamschik和他的馬車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被俄羅斯人samson分開的博克手

察哈爾省東接熱河省、遼北省,北臨興安省、外蒙古地區,西接綏遠省、山西省,南接河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11曰15日,因察哈爾特殊的地理環境——地廣人稀、物資匱乏等等原因,經原察哈爾省軍區司令員王平的提議,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同意,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建制。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喇嘛和未婚妻

清統治者用喇嘛教控制蒙古人口數量的謠言不攻自破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庫倫附近的蒙古家庭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Mrs. Beatrix Bulstrode觀察附近的商隊

雁北專區、大同市及察南專區的天鎮縣劃歸為山西省,察北、察南兩專區16縣改為張家口專區,連同張家口市、宣化市歸為河北省管轄。從此,察哈爾省成為歷史。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阿爾泰冰山頂(敖包)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庫倫的大白寺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庫倫的駝馬市場

察哈爾部為蒙古部落之一,北元時期為蒙古中央萬戶,是蒙古大汗的直屬部落。其各鄂托克的領主均為「黃金家族」達延汗的子孫承襲。「察哈爾」(Cahar / Cakhar / Cahar)一詞史學界普遍認為源於波斯語,蒙古軍隊西征後帶回蒙古高原,最終由突厥語融入蒙古語,意味「宮殿衛隊」。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買賣城(恰克圖)的寺院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身穿盛裝的蒙古公主與兩位女性朋友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博格多汗的護衛

蒙古族史詩《江格爾》中,「察哈爾」一詞頻繁出現,並從清代開始沿用至今。第三十五任蒙古大汗——林丹汗統轄察哈爾部時期,後金汗皇太極遠征蒙古察哈爾,林丹汗兵敗後遠赴青海,最後死於青海大草灘。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柵欄附近玩耍的小喇嘛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政教關係:蒙古貴族與高級喇嘛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絲綢刺繡華蓋

林丹汗之子額哲翌年投降後金,蒙古帝國滅亡。漠南蒙古全部收歸為後金版圖,皇太極也被額哲為首的漠南蒙古各領主尊為「博格達徹辰汗」。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寺廟外磕大頭的喇嘛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兩人一組的弓箭手

康熙年間,察哈爾王布爾尼舉兵反清,最終被出身科爾沁蒙古的孝莊皇太后派其家奴圖海領數萬八旗家奴鎮壓。

射箭得分後的慶祝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查獁舞面具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頭戴金飾的蒙古公主

而後,察哈爾部按照滿州八旗建制,設計察哈爾八旗,有別於蒙古八旗。蒙古八旗旗主為蒙古貴族世襲,而察哈爾八旗由清廷委派察哈爾都統管理。民國時期,蔎察哈爾省。再之後,察哈爾撤盟,歸入錫林郭勒盟和烏蘭察布盟。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博克手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青年喇嘛

察哈爾人能征善戰,康熙年間西遷至新疆,隨恩赫阿木古朗汗康熙征討蒙古準噶爾汗國,後留守戍邊。民國時期,徐樹錚出兵外蒙古,也曾徵調察哈爾蒙古人隨軍出征。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位於博爾塔拉紀念察哈爾西遷的雕塑與白塔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庫倫的囚犯,將在包鐵的棺材中度過餘生

(「包鐵的棺材」曾是草原上盛行的便攜式監獄)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庫倫甘丹寺外de喇嘛靈骨塔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南方士兵

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種種困難後,穿越了茫茫蒙古草原,Beatrix Bulstrode女士最終抵達了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時蒙古正處於「宣言自治」時期。

庫倫,為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舊稱,始建於1639年,初時稱為「烏格爾」,蒙古語為「宮殿」,時為喀爾喀蒙古佛教領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一世的駐錫地。西方國家舊時成庫倫為「Urga」,緣自於庫倫舊稱「烏格爾」。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蒙古居留地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在小馬拉的牛車上繼續旅行

1913年:英國女子的蒙古之旅,民國時期的各地

引人注目的一歲男童

烏格爾在此後的150年中,遊移於附近一帶。乾隆四十三年(1778)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或「大庫倫」),蒙古語意為為「寺院」。

民國十三年(1924),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改庫倫為烏蘭巴托,定為首都,其意為「紅色英雄城」,昭示著其「紅色」的血統。

1920年,Beatrix Bulstrode女士將其兩次蒙古之行沿途所拍攝的照片及撰寫的旅行日記,出版了 <A Tour in Mongolia >(《蒙古之旅》)一書。遺憾的是,其第二次的蒙古之行記載不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