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幻想到現實:大都會如何應用區塊鏈解決醫療保險的難題


保觀 | 聚焦保險創新

這家壽險巨頭在新加坡推出了全球首個妊娠期糖尿病自動保險解決方案,將區塊鏈技術從理想變為現實。在此過程中,它揭示了分佈式賬本技術的潛力和侷限性,及其對服務不足的群體和整個社會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從幻想到現實:大都會如何應用區塊鏈解決醫療保險的難題

保險科創中心流明實驗室(LumenLab),總部設在新加坡,作為大都會人壽顛覆性創新的先驅者,正努力在健康、財富以及養老領域開拓創新性業務。Lumen意為“光的量度”,象徵大都會人壽致力於為當今消費者面臨的問題指引新的路徑。

2016年9月,一位員工帶著一個大膽的想法走進了流明實驗室,這種情況司空見慣,然而後來,大家才知道當初低估了這一時刻的重要性。

來人熱情地提出了一個基於智能合同的保險用例新概念,這個雄心勃勃的想法正是利用了比特幣背後的技術:區塊鏈,或者更準確地說,分佈式賬本技術(DLT)

那時,比特幣的價值還沒有達到峰值,雖然有很多關於企業用例的討論,但沒有人,在任何行業,去做過。流明實驗室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開啟了探索之旅。

區塊鏈 — 彌合保險缺口

對於構建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健康保險應用,團隊首先需要確保它能提供實實在在的利益。區塊鏈的好處是否符合客戶的實際需求?這項技術是否適用於實際的保險客戶?團隊能在區塊鏈上聯合正確的夥伴來建立一個系統嗎?諸如此類的問題化成橫亙在前一座座大山,團隊需要一一跨越。

第一個挑戰是找到一個合適的產品,覆蓋的風險成本相對較低,但仍然代表客戶潛在保險需求的缺口。 它需要成為一個利基市場,這樣才能保持足夠小的規模進行試驗。而且,它最好擁有一個短的索賠週期,有足夠高的發生率,以確保在短時間內瞭解足夠多的端到端客戶體驗。經過深思熟慮,一位團隊成員的懷孕妻子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妊娠期糖尿病(簡稱GDM)。

從幻想到現實:大都會如何應用區塊鏈解決醫療保險的難題

GDM是一種妊娠期間發生的糖尿病,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孕婦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胰島素不能很好地作用於體內的糖。這會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過剩,而這些葡萄糖會傳遞給嬰兒。妊娠和分娩期間的相關併發症包括新生兒體重超標、早產,甚至更為嚴重的死產情況。在新加坡,GDM影響著五分之一的孕婦,而且最重要的是,一般的醫療保險通常不完全覆蓋GDM。換句話說,團隊找到了一種真正的、可尋址的需求,這種需求貫穿整個人群。

於是,Vitana就此誕生了。

多方聯合,優勢互補

區塊鏈的一個關鍵好處是,它消除了許多增加客戶保險成本的過程 — 包括用戶導入、承保、索賠處理。Vitana的願景是簡化流程,為客戶提供無摩擦的體驗。客戶在幾分鐘內註冊,並及時收到簽發的保單。最重要的是,團隊希望完全消除受GDM困擾的客戶的索賠過程。這意味著一旦診斷結果出來,病人的銀行賬戶上就會自動出現賠付金額,而無需填寫任何書面文件。

這一目標的背後是一張來自許多不同系統的綜合網絡:醫療診所幫助分銷Vitana,電子病例(EMR)提供商記錄客戶數據,以及區塊鏈技術商的協調和維護。

從幻想到現實:大都會如何應用區塊鏈解決醫療保險的難題

由於大都會人壽在新加坡沒有傳統的保險業務,他們選擇

與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合作,對風險進行再保險,並就新加坡市場的產品設計和交付提供有價值的見解。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供了監管沙箱,為整個實驗提供了發育的溫床。

合作團隊還包括新加坡最大的診所集團、新加坡醫療集團(SMG)、電子病例初創公司Vault Dragon和商業區塊鏈服務商Cognizant。在六個月的時間裡,各方一起開發了這個獨特的客戶旅程,重新設計了臨床流程,建立了將Vitana變為現實的技術。

Vitana在實踐中

Vitana有兩大要素:面向客戶的移動App,和為所有相關方提供唯一真實信息的區塊鏈後端。但對於Vitana涉及的所有技術,重點還是客戶旅程

從幻想到現實:大都會如何應用區塊鏈解決醫療保險的難題

在懷孕早期得知GDM風險以及保險範圍時,準媽媽被鼓勵下載並註冊Vitana的應用程序。該App將自動連接客戶的電子醫療記錄,並填入個人信息。之後就是讓客戶回答三個簡單的承保問題並輸入支付信息。整個過程只需要大約兩分鐘,準媽媽立即獲得了一份保障。

智能合約將自動創建、加密並部署到太坊區塊鏈,創建一個保險文檔,而該文檔幾乎同時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客戶。所有各方 — 診所、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 — 現在都能實時看到新保單。它不僅加強了交流,也為各方消除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最高光的時刻當屬“理賠”階段。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順理成章,毫無障礙。在第25周左右,這位準媽媽在她的診所接受了GDM測試,並將結果更新到她的電子病歷中。如果測試結果為陽性,電子病歷會自動將結果寫入區塊鏈,然後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並觸發理賠,將賠款打到客戶的銀行帳戶中。同樣,所有各方都會立即得到通知,而客戶亦無需再聯繫保險公司。

“區塊鏈+保險”的未來

從幻想到現實:大都會如何應用區塊鏈解決醫療保險的難題

作為一個早期成功用例,Vitana為未來潛在的基於區塊鏈的實驗指引了方向。這些關鍵的見解脫穎而出:

指數保險:這是一種不賠償純粹損失的保險,而是根據事前約定,在觸發事件時支付賠款。它的主要好處是簡單和針對性,有利於創建低成本、小眾的產品。

無摩擦體驗:我們希望產品註冊簡單(最低限度的承保),並根據客戶的客觀、定量結果自動觸發索賠付款。這既減少了欺詐的風險,又消除了傳統索賠的繁瑣流程。

完全自動化的後端:我們的後端系統將消除所有手動步驟,以確保未來產品的智能數字化服務。這將使處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對於未來,流明實驗室希望更多人納入保險的羽翼之下,並積極推動他們確定的四個服務不足的細分市場:女性、中產階級農民、80多歲的老人和有信仰的人,從而實現更強大的的普惠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