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親愛的讀者你們好,歡迎大家進來閱讀瀏覽,希望分享的每一篇文章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養娃路上有解不開的困惑,進來看看,或許就有你要的答案。

“我不想學畫畫,媽媽,我寧願每天晚上跟您學做飯。”孩子懇求地看著媽媽。媽媽看了看手裡的報名表,接著就放下了,說:“這是你的興趣嗎?好吧,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廚藝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關於興趣,似乎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媽媽口中的熱門話題。孩子參加幾個興趣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有哪個孩子沒有參加興趣班,那反倒成了奇葩異類。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但是對於興趣班,我們和孩子的觀點卻是兩不相同的。

在我們看來,興趣班不僅僅是能提升孩子的興趣,同時也是孩子未來加分、考學或者是求職的敲門磚。而在孩子看來,興趣班已經變成了他的第二課堂,而且還是不得不去的課堂。很多興趣班甚至不是他自己的興趣,而是被媽媽要求必須去的,即便一點基礎都沒有,也得必須喜歡上,必須學得精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興趣班讓我們感到很疲憊,明明一天工作很累,但卻得不到休息,還必須陪著孩子去;同時孩子感覺更累,畢竟要學自己不喜歡學的東西,就像在完成任務,這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2013年的端午小長假,僅僅3天的時間,很多孩子卻是在緊張的補課中度過的。比如,河北省石家莊市一個上3年級的小女孩,不得不在假期裡繼續學習英語和繪畫,整個假期父母和她都過得昏昏沉沉的,絲毫沒有放鬆感。

一位媽媽說:“孩子班上的其他同學都上興趣班,假如孩子不上的話,我們總怕他會被落下,其實看他這麼累,我們也挺心疼。而且每週都要帶著他奔波於各種興趣班,我們自己也覺得很疲憊。”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另一位爸爸也說:“曾經給女兒報過古箏班,當時每節課是80元,家裡還花錢給買了古箏,但是女兒學了沒多久就放棄了。她說,她不想學,想出去玩。”好在這位爸爸比較開明,聽了女兒的話之後,便不再盲目跟風報班,一到假日他就會帶著女兒出去玩,開闊她的視野。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但顯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像這位爸爸這樣的開明,大多數的人還是會被孩子未來的種種可能所束縛,即便自己疲憊,即便明白孩子不快樂,但就算拽也要把孩子拽去,因為“這都是為了孩子好”。而孩子自然也是一到上興趣班的時間,就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不想去卻又不得不去,否則媽媽嚴肅的表情也著實不好看。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這又何苦呢?想想看,人們對於不願意做的事情,一定會消極對待,孩子更是如此。就算他人在興趣班裡,可是他的心在嗎?這樣浪費時間,對他、對我們難道就有好處嗎?假如讓他利用這段時間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那麼,他的收穫是不是會有所不同?仔細想清楚這些問題,也許我們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第一,不要帶個人情感傾向地去了解孩子的興趣

很多媽媽在對待孩子的興趣方面,是帶有極強烈的個人情感傾向的。比如,有的媽媽就希望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在瞭解過程中,發現孩子並不喜歡這些,而是非常喜歡各種運動,她們的情緒可能就會發生變化,或者嫌棄孩子的喜好,甚至開始抱怨運動多了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這種個人情感因素的存在,會擾亂我們對孩子興趣的判斷,有些興趣只不過是我們個人單純地不喜歡罷了,興趣本身並沒有問題。所以,在瞭解孩子興趣愛好的過程中,我們要暫時拋開自己對某些興趣的喜惡,用更客觀的態度去確認孩子到底喜歡什麼。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第二,尊重孩子的興趣並施以恰當的引導

瞭解了孩子興趣的所在,接下來就是要引導他的興趣健康發展了。若是我們認可的興趣,那麼我們也許會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而且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我們可能還會主動去搜尋相關的知識或者學習內容,以期能幫上孩子的忙。當然,這時我們也要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問問他有什麼需求,比如他想要學什麼,想要有怎樣的發展,比較偏重學哪一方面,等等。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若是我們並不認可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自己調整心態了。也許就是因為我們不瞭解所以才會不認可,那就多去了解,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聽他說說他為什麼會喜歡這項內容,他從中有怎樣的收穫,多站在他的角度去了解他的心情與感受,也許會體會到他對這個興趣的感覺。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第三,鼓勵孩子多發展正向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的確需要我們的尊重,但是不管怎樣的興趣,都要保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這個興趣一定要是正向的,是積極健康的,這樣的興趣才有繼續發展的價值。

別再用“都是為了你好”這句孩壓制孩子,反而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那麼,這時他的興趣也許會變得不那麼穩定,會因為好奇而接觸一些不該接觸的東西,我們的監督很有必要,鼓勵他多與有健康興趣愛好的朋友結交,使他不至於誤入歧途。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今天就聊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身邊更多的人,歡迎大家踴躍評論,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