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現的隋朝千年糧倉專家稱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怎麼看?

小城市的奮鬥者


2014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的大運河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一個核心組成部分——位於洛陽市小李村南側的回洛倉也隨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回洛倉是下圖這個,看人的大小你就對比出來了,上面這個嚴格說叫糧囤,是家用的。下面這個才是國家用的。

隋朝一直有國家修建糧倉防備荒年的習慣——名為義倉,從隋文帝時期,全國徵收義租:在豐收每年秋天的時候,根據貧富不等,每家出糧食一石以下,存儲在國家政府建設的糧倉,等到饑荒年的時候,政府打開義倉放糧賑災。

回洛倉市隋煬帝大業年間建造而成,是在洛陽設置的——國家級糧倉。一個回洛倉能夠養活半個洛陽城。而且回洛倉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皇城裡的皇帝楊廣供應糧食。由於皇帝的加持,回洛倉的糧食向來是不會短缺的。

回洛倉不是一個倉庫,它是一個倉庫城——據推算大概由710個倉窖組成,目前考古人員已經探到了220座倉窖。回洛倉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倉,東西長度1000米,南北寬度355米,相當於50個足球場加起來的面積那麼大;回洛倉的城牆有3米多厚,沒扣窖內直徑10米,外直徑17米,深10米,可儲存糧食50萬斤,整個回洛倉總儲量為3.55億斤糧食。是一個真正的超級大倉。

為了建造回洛倉,隋煬帝命令尚書令楊素監造,每個月徵發200萬民夫修建,有遷徙了洛陽城和各州縣富商數萬家到回洛倉附近。

回洛倉如何保證糧食不會發黴、發芽、生蟲呢?這就是隋朝工匠聰明智慧的地方了。

第一,位置很重要,回洛倉選擇地址位於山地丘陵上,這裡海拔高、土壤乾燥而且不會被水淹。而且還離大運河距離非常近,便於糧食的運輸(水運永遠是消耗最低、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今天也是如此)。

第二,滅蟲滅菌,挖好後用火燒周圍的泥土,不僅僅能夠讓倉窖變的更加乾燥,而且高溫能夠殺滅蟲卵黴菌(儘管那時只知道發黴不知道細菌)等。

第三,牆壁上塗上特殊的泥,加上木炭、乾草、木板等防潮物質,這些就徹底的避免了糧食能夠接觸到超市泥土的可能。

更有趣的是,監測糧倉的溼度——在糧倉入口種上小樹苗,根據小樹苗的勝場情況判斷糧倉內的溼度。

有了這幾個步驟,回洛倉在當時的存儲規模、技術上可以說是全球一流。這也是我們古人的智慧。

但是這樣的技術真的比我們現在還先進嗎?如果這話對,我們就太對不起我們的老祖宗了。過了這麼多年都沒有長進,豈不是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這麼大規模的倉庫,放在現在修建需要多長時間呢?答案是一個星期,不需要200萬人,只需要一個施工隊。所以說專家太不懂理工科的牛逼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太不瞭解當前我們“基建狂魔”的稱號怎麼來的了。

中國的超級工程這位專家來了解一下。

回洛倉能夠提供當時洛陽半數人一年的糧食,而當時的洛陽城只有100萬人。而我們現在一個3線小縣城的人口都有幾十萬人。回洛倉放在今天北京,連一個區的人口都養不活一年。隋朝的都城洛陽放在今天也就是縣級的,專家拿1200多年前來和今天比較,圖樣圖森破。

糧食存儲技術,雖然說古今存儲糧食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防潮、防黴、防蟲、防火,但是技術不可同日而語。現代糧倉裡得糧食,常年保持再20℃以下得準低溫,入倉得時候回經過殺蟲,倉庫設定有電子測溫、測溼度、互聯網監測攝像等技術,而且已經達到了智能化、自動話得地步。

糧食保存得核心要素沒有變,但是拿1200年前得技術說超越今天得技術,這顯然就貽笑大方了。


嘟嘟讀讀


隋朝的千年糧倉——“回洛倉”,其建造技術與技巧的確令人稱奇,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要說“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有點誇大其實了吧。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糧倉到底有哪些令人驚奇的地方:

回洛倉又稱興洛倉,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河洛鎮。據史料記載,此糧倉建於隋煬帝大業二年,倉內有三千糧窖,每窖藏糧超過八千擔,守軍上千人,以此估計,興洛倉共有2400萬擔糧食。

2004年9月,由於洛陽一拖廠區進行修建而被發現,2009年7月,開始初步勘探。為配合2014年“隋唐大運河申遺計劃”,於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對其進行保護性挖掘。回洛倉城東西長達到1000米,南北寬355米,面積達355000平方米,和5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相當。倉城內佈局的整齊有序,有管理區、倉窖區、道路與漕渠,一共有700多座倉窯,每個倉窯口都成橢圓形,內徑約10米,深約10米,倉窯外圍還有基槽。

每個糧倉的建造過程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不僅考慮到了防潮防蟲防火,還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性。

首先來看看倉窖的建造吧!

第一步是按照事先的設計挖好倉窖;第二步是點燃乾草烘乾整個倉窯;第三步是用燃燒後的草木灰混合泥土塗在第一層;第四步是鋪設木板席子等防潮,最後放入糧食封存。這種倉窖因為經過了火燒,不僅防潮,而且土壤內的蟲卵也被燒死,還能防蟲害,而且密封性極好。

最能體現古人智慧的是:他們居然是通過在糧倉入口處種植的小樹苗來判斷糧倉的存儲情況。倉窖裡的糧食一旦受潮黴變,就會影響到小樹苗的生長,進而達到控制糧倉情況的作用。

由於戰亂,其中一個倉窯裡的糧食竟然保存到了現代,考古人員從中取出了部分糧食,種子居然還發芽了,種下去以後竟然還結出果實了,經過了千餘年,這不得不讓我們佩服古人的智慧。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實際上,此種保存糧食的方法在農村地區依然廣泛應用,所以,並不存在現代科技無法超越的可能。無論是古代技術還是現代的科學技術,都是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更多的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只不過是我們更驚歎於古人的智慧而已。


小史坑


2004年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陽一帶進行考古挖掘,當時一路發現了許多的倉窖和古代地下通道,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於是長達10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就從此展開了。

在考古學家不斷深入的發掘之後,發現這裡不只是一個單一的倉窖,這裡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倉城。

一開始挖掘到一個倉窖,它的體積就達到了400多立方米,足以讓考古學者感覺到震驚。而經過後來的不斷挖掘發現,專家學者們推測,這一帶大概應該會有700多個這樣的倉窖!

700多個這樣的倉窖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意思也就是說其中一個單一的倉窖,按它能夠大概儲存糧食達到55萬斤來算。如果整個倉城都裝滿糧食的話,那麼它的糧食總儲蓄量可以達到3.85億斤以上。也就是說這樣一座倉城能夠養活一座城市達到500年之久。

而經過一番研究之後,這個倉庫就是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的回洛倉,也就是位於如今河南省洛陽市小李村和馬坡村一帶的大型糧倉。

據隋史記載,隋煬帝在登機之後就開始營經營京都洛陽,並且計劃著將天下所有的富貴大族人家都遷到新修的東都洛陽來。以充實洛陽的人口,帶動洛陽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其實也是封建統治者常常用來對付地方勢力的一種方法。

而洛陽從一片虛無到繁華似錦,人口大量增多。那麼接踵而來的就是需要解決人口需要的糧食問題。所以隋煬帝就開始著手修建龐大的糧倉,來提供洛陽人民的糧食。

而這個隋朝洛陽回洛倉,到底技術先進在哪些地方呢?

要想保存糧食不壞,要解決三個大的問題,一是防火,二是防潮,三是防蟲。

防火問題對於糧倉來說,主要是選好優勢的地理位置和隱蔽的地方,儘量的遠離可能發生火災的地方。回洛倉選在了洛陽的郊區。並且常年有人把守,而且回洛倉的倉窖是挖掘成一個橢圓,並且循環下降。


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直接向下的通道,而是彎曲盤旋的,這樣有利於減少火災的發生,並且便於人們第一眼看到火災,及時的進行撲滅。

第二個問題就是防潮。在南方基本上糧食存儲的最大問題就是防潮了。而在北方防潮可能做得比南方更好,因為北方氣候條件相對乾燥,而且土地裡面的溼度不高。要是在南方往下挖十米就已經成了井,更別說進行糧食儲存。

在回洛倉的建設過程中,聰明的隋朝人在倉窖周圍的峭壁上用大火進行燃燒。而燃燒過後的倉窖,其周圍近百米地方的含水量都烤乾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黃河以北的土地本來就含水少,再大火燒完峭壁之後又在窖壁上塗上一層青膏泥。然後再鋪上木板和木炭。

木板是乾燥的木板,吸水能力極強,而且木炭的防潮能力也是非常好。就像如今我們現代技術中所用的活性炭一樣,不得不歎服隋朝人的智慧。如此一番,防潮問題就得到了根本的解決。

最後一個問題是防蟲。在倉窖當中,不僅環境十分乾燥,而且經過火燒之後,土壤中那些蟲子的卵和自身的病害蟲都已經被殺死了。再加上木板之間的密封性特別好,木火碳又能夠消耗掉木架當中的氧氣。


所以蟲子幾乎不能生存,這個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不僅如此,還在糧倉的入口處種上一些花草樹木,一旦其中的糧食受潮發黴,其內的氧氣就會影響到樹苗的生長,能夠及時的提醒人們。

隋朝回洛倉的防潮防蟲技術,確實相當高明,但是說要比現代技術高,那還是太過了。


史之策


哪個專家說的?報上名來!

什麼叫隋朝的糧倉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這種話也敢說,服了。

首先,不可否認隋朝大糧倉確實很厲害,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洛陽發現的回洛倉遺址,屬於隋朝的國家級糧倉,整個倉城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65米,相當於50個國際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其內部存糧數量驚人。


隋朝糧倉的智慧到底體現在哪裡呢?

要說到存糧,必須要保證三大問題:防火、防潮、防蟲。

防火主要是糧倉管理,暫且不細說了。至於防潮和防蟲,回洛倉選擇在洛陽,有著很大的地理優勢。

黃河的衝擊沉澱,導致黃土特別的厚實,可以挖掘出很深的儲糧倉窖。

古人在挖好大型倉窖之後,會在裡面用柴草進行燃燒,燃燒之後倉窖的壁面含水量更低,而且也更加結實。

此後,再塗一層青膏泥,然後鋪設木板和木炭,木炭層可以有效的防潮,上面再鋪設很多層席子,最後再放入糧食。

此時的倉窖不僅十分乾燥,而且經過火燒之後也降低了土壤內蟲卵滋生病蟲害的可能性。

最後,在糧倉入口處種植了小樹苗,一旦裡面的糧食受潮黴變就會影響樹苗的長勢,可以隨時控制糧倉的存儲情況。


所以,隋朝糧倉可以長時間存儲糧食,確實很厲害。

但是,但是,再牛的技術也只是利用了當時的材料,真能和現代化的倉儲技術相比?這讓我國的科研人員臉往哪擱啊……

所以,讚歎可以,別太誇張了。


七追風


實際上,並沒有哪個專家親口說過“隋朝千年糧倉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之類的話,只不過是一些人的傳言罷了。但洛陽城邊的千年糧倉確實稱得上一個偉大工程,體現了隋朝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技術和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隋朝(581年——618年)只存在了38年,稱得上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相當短命的王朝。雖然歷史不長,但隋朝在各個領域的發展和貢獻都可圈可點。

在政治上,創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指把全國官僚機構劃分為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六部是尚書省下屬的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工部、刑部,是國家最核心的權力機構。每個部又下轄四個司,構成了科學而完善的國家管理機器,對中央政權的鞏固作用不言而喻。

在文化建設上,隋代推行的“科舉制”,可以說是為古代知識分子走向仕途、報效國家提供了極大便利,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創舉。

在民生和軍事上,人們熟知的“隋唐大運河”,是605年——610年由隋煬帝(569年——618年)動用上百萬工匠開鑿通了許多河道,把它們貫通後形成的,隋唐大運河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水上交通大動脈,不論於國家和百姓都是居功至偉。

隋煬帝即位後的第二年,即606年,就把都城從長安遷徙至洛陽。畢竟是新建的都城,況且一下子讓洛陽城增加了許多人口,隋煬帝擔心糧食供應不上,就決定在大運河·洛河岸邊建造三個糧倉,回洛倉、含嘉倉、洛口倉,以此來滿足城內居民的糧食需求。


其中,“回洛倉”是最大的糧倉。2013年被考古發現的就是回洛倉。

回洛倉是名副其實的超級糧倉,整體造型接近長方形,東西長1000米左右,南北寬約355米,總面積達到了驚人的35萬平方米,堪比50個足球場的面積總和。據推算,整個回洛倉可以儲存糧食大約3.6億斤,而隋朝總人口約為5000萬,都城洛陽人口將近100萬,如果按照當時每人每年消耗700斤糧食計算,也就是說,僅僅一個回洛倉的糧食,就足夠洛陽城居民食用半年。


建造這樣的糧倉時,實際上跟過去黃土高原老百姓開挖地下窯洞的工序相類似。現在地上挖出一個道“凸”形的大坑,接著,用特製工具把大坑的表面夯實,讓其達到較高的強度和韌性。之後,在倒“凸”形中間的環形臺階上,挖出一圈圈直徑10米、深度10米的倉窖,最後,用乾柴烈火來燒烤大坑和倉窖,使它變得更加結實、牢固。

最後,給大坑和倉窖表面塗抹一層白膏泥,就是製作陶瓷的高嶺土,質地細膩,黏性較大,不容易滲水,當受潮時,會呈現出青灰色,因此,俗稱“青膏泥”。最後,再把平滑的木板挨個固定在上面,再鋪設一層草蓆,倉窖就算建造完工,可以直接存儲糧食了。

整體來分析,建造一個糧倉並不見得需要多高的技術含量,只不過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很高,建造工序很複雜,在古代科技不算髮達的情況下,建造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大工程。據史料記載,當時是大臣楊素作為總監,每月從全國召集200萬人次來建造三個大糧倉,用時將近一年。

以現在的技術來看,建造它們很輕鬆。


鴻鵠迎罡


隋煬帝一生幹過不少大事,其中就包括修建超大型糧倉——回洛倉。但這個回洛倉真的有著當今都無法超越的水平?這倒是有些誇大了。

從修建的緣由來看,回洛倉是順應時勢而建的國家工程。是隋煬帝有這樣的想法,民間有這樣的技術,於是就有了這個巨型倉庫。

北周天和四年(569),一個將來“美姿儀,少聰慧”的孩子在長安出生。他正是楊堅和獨孤伽羅的第二個兒子——楊廣。楊廣在年幼時就因為父親的功勳而受封為雁門郡公。開皇元年(581),時年十三歲的楊廣就被封為晉王,官至柱國、幷州總管。不久後,楊廣又授任左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這些職位雖然更多是流於表面,沒有實權的。但能夠獲得這樣的恩賜,還是說明楊廣有足夠的心思,很能討人歡心。

楊廣的心思之縝密,從他與哥哥楊勇爭奪太子之位就可以略知一二。

隋文帝曾派擅長看面相的人私下打量過自己的兒子們。最終相面之人告訴隋文帝,楊廣貴不可言。不久,隋文帝就親自前去楊廣府邸。結果隋文帝發現,自己的這個年幼的兒子,府中絲竹蒙塵,甚至有不少都已經損壞。隋文帝看到這幅景象,以為這個兒子不喜歡玩樂,便對楊廣大加讚賞。自此之後,楊廣越發重視掩飾自己,慢慢博得了“仁孝”這樣的好名聲。

為了討得父母喜愛,楊廣親近自己的正妻,不沉迷於妾室;每次上朝都乘坐簡樸的馬車,對待大臣都非常有理;多次在母親面前抹黑楊勇……最終,楊廣從哥哥手中奪過太子之位。

仁壽四年(604),為了修建洛陽的防禦工事,楊廣徵調山西和河南的幾十萬農民。大業元年(605),楊廣又大興土木營建洛陽。這一番動作,儼然是要把洛陽打造為一個固若金湯的超級大都市。那又怎麼保證這座城市的後勤?需要糧食了就從外地運?在本地種?還是,修建大型糧倉慢慢儲藏?顯然,針對洛陽的地位和實況,楊廣選擇了在本地修築回洛倉。

洛陽作為國家中心,在楊廣看來,顯然不適合再作為農業基地,就好像今天的北京——北京作為國家中心,有的更多的是政治資源而非農業資源。所以在楊廣看來,依靠本地每年的產糧,不足以確保洛陽的糧食安全。而如果僅僅是為了運送洛陽日常所需的糧食就修建大型交通工程,顯然又成本過高,得不償失。所以在本地修糧倉,慢慢積累,就成了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之下,最合適的辦法。

而現代並沒有那些需要隋煬帝去糾結的制約因素。我們有更發達的交通,如有需要,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物流資源去調配。所以從隋朝的超大型糧倉到現代散佈各地的中小型糧倉,這反而是一種進步。

而從糧倉的修建規模和技藝來看,回洛倉確實是當時先進水平的體現。但放在今天,還是比不過當代糧食儲存技術。

回洛倉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整體面積相當於50個標準足球場。整個倉內已知的倉窖有220座,但據推算總共應有700個左右。這確實是個龐大的工程,在當時可謂是難以想象的。但我們今天的技術水平,如果有需要,也能夠修築這樣的大型工程。目前國內最大的糧食儲備庫中央儲備糧三河直屬庫在本世紀初就已達到儲梁35萬噸的規模。回洛倉放在古代確實無法超越,但在現代看來,也只是一個大工程罷了。

而回洛倉的倉窖在修建時需要先挖坑,之後用火燒烤倉窖壁面,再依次塗抹一層青膏泥、鋪設一層木板、木板上鋪一層席。現在我們的糧食倉儲庫,都已經是混泥土建築。現代糧倉修建更高效,受環境制約也更小。<strong>

就修建的技術含量來說,現代遠遠比古代走的靠前。回洛倉有的,是把當時有的材料組合、利用。就像青銅器再繁複,也只是一件青銅器,製作難度不會高於現在的航空零件或高端電子芯片。回洛倉確實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但那技術放在當代,就是非常原始、落後的了。

我們說回洛倉無可比擬,一方面是它在當時確實世界領先。而另一方面,是我們對我們祖先的創造力的讚歎。他們用他們的雙手創造了這樣的奇蹟,我們用“難以超越”這樣的字眼去表達我們的敬佩,這其實也沒什麼不妥,不是嗎?


鄧海春


被發現的隋朝糧倉叫“回洛倉”,遺址長1千多米,寬355米,面積相當於半個故宮那麼大。你可別以為一個糧倉就這麼大,“回洛倉”就是一個建滿糧倉的小城——倉城。

倉城,可以理解為儲運糧食的物流園,倉城裡有700多個倉窖,倉窖才是儲存糧食的地方。倉窖上有屋,下有窖,窖是一個缸形圓坑,內徑十米,深十米,估算能儲糧50萬斤。什麼概念呢?前四後八拉煤車按每車拉10噸的話,就是25車的量。把這700多個倉窖裝滿。需要一次性出動近2萬個拉煤車。

隋朝糧倉,當然不止“回洛倉”。史料記載的洛陽附近。除了回洛倉至少還有洛口倉、興洛倉。回洛倉的記載是四周十餘里,七百多窖,而洛口倉則更大,四周二十餘里,鑿三千窖。要是史料記載沒錯的話,沒有被發現的洛口倉,將是回落倉的四倍規模。

也就是說用,假如用現在的拉煤車,要裝滿隋朝時洛陽周邊的糧倉,估計需要10萬以上車次。且不說,隋朝建立這樣規模糧倉,需要動用多少人力物力。單說運輸這麼多數量的糧食,用到的人力、物力對於當時的民工來說,也是一場災難。

隋朝糧倉,技術上真沒什麼可圈可點的。就是夯實基礎、烘乾倉窖、鋪設木板席子,還有各種防潮措施。說白了,就是規模空前大,捨得耗上財力、人力、物力,上馬大工程而已。

隋煬帝楊廣的做事風格就是:排場大,規模大,關鍵是工期短。

公元605年3月到6月,楊光同時上馬了幾個大工程,包括建洛陽東都、建顯仁宮、建西苑、開鑿南運河,造數萬首船。上馬的項目一個個工程量巨大,但是大部分要求幾個月內完成,完不成就會有人掉腦袋。

公元606年到608年,楊光上馬的大工程,包括建洛口倉、建回洛倉、修長城、修馳道、開北運河和江南河,照樣是一個個要求個把月就完成的大型項目。

別說什麼隋煬帝楊廣“功在當下、利在千秋”,楊廣真不值得我們洗白。光是一個建東都洛陽的工程——一座新城的建設要在幾個月內完成,怎麼完成?他的想法很是簡單粗暴,拿人命來填!

建洛陽城,每個月強制200多萬勞役,民工傷死累死能有一小半兒,每天工地往外拉屍體的車輛,能排成一百里。

修長城,鑿運河的工程量更大,去服勞役的民工傷亡率,甚至超過了戰場上的士兵,楊廣是把國家建設當成了單機遊戲來玩,沒把人命當回事,號稱“掃地好兵”。

為了他自己玩的盡興,他的工程和戰爭,不停地徵調民力,連種田的人都沒了,天地都荒蕪了。勞役太多,男丁不夠,女人來湊。

第三次徵高麗的時候,從揚州到幽州,幾千裡的道路上,到處是餓死累死的運輸物資的民工。楊廣是真的為數不多,做到了“殘暴不仁,以百姓為螻蟻”的榜樣。

隋朝幾十年就垮塌,雖然也有諸多原因,但是楊廣的無盡的勞役破壞了社會秩序,使得大量平民百姓死於勞役,大量小地主損失了家財,這才真是“官逼民反”。

世道壞了,人心思亂,楊廣慘死江都,咎由自取。


爾朱少帥


自古以來,糧倉都是屬於戰備部署,到了現代也是一樣,每個城市都有儲備的糧倉。回洛倉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年間,位置就是今天河南洛陽的小李村。當初隋煬帝建好回洛倉後,因為施政不當,僅維持了10年左右。基於糧倉的戰略位置和重要性,回洛倉在歷史上曾被幾經爭奪,有記載的比如有:李密、李世民等。

直到現代2004年,回洛倉被考古發現,挖掘了八年才讓龐大的糧倉公眾於世。這些糧倉規模非常龐大,它的長度為一千米左右,寬三百五十米左右,裡面有倉窖區、管理區、通道和漕渠組成。倉城中整齊排列著七百多個倉窖,儲糧能力非常驚人,按它的體積容量計算,估計可以儲存3.4億斤左右的糧食。

它現在是國家重點保護單位,也是申報被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專家說這個隋朝千年糧倉,現代的技術都無法超越,我是覺得有一定道理的。為什麼呢?分析如下:

一、 在建造上

建造上來說,按現在的科技和工具要複製問題不大,現在有挖掘機,總比古人的原始工具強。因為糧倉是口大底部小的,到後期就要人工操作了,人工操作嘛也還算沒問題,但是牆面的加工就有分別了。

據記《農書》記載,“夫穴地為窖,小可數斛,大至數百斛,先令柴棘,燒投其土焦躁,然後周以糠,穩貯粟於內”。

說的是古人為了防潮防蟲蟻,糧倉的牆面用火烤焦,然後將泥巴和糠混合成漿,塗在牆體上。按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塗水泥,那麼水泥在泥土裡能保持多少年不腐爛呢,頂多也就幾十年吧(否則我們的房產也不會是70年產權了)。

回洛倉上千年的歷史下來,當人們挖掘開來的時候,牆面還是很完整,沒有滲水或者蟲蟻侵蝕的跡象。那麼我們就得研究了,用什麼材料的植物去燒,附牆上的泥巴有沒有其他成分?就牆面這一個防潮、防蟲技術,現代就未必做的到了。

二、在儲存時限上

考古人員在挖掘時,發現了糧倉裡堆得滿滿的糧食,這些糧食現在已經全部成為碳化物了。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歷史變遷,但是每粒糧食的形狀還是保存的很完整,能夠清晰的辨認出來。當中還發現了個別粒的糧食竟然還沒有損壞,居然還在發芽!

我們現在的生產條件好了,糧食是根本不愁缺乏了。但是有一點很多人都未必清楚的,那就是現代糧倉裡的大米是要定期更換的,就如流水兵一樣,多少年一到,就必須全部更換新米。很多更換的出來的米重新流轉到市場上消化。

有時候我們去買米就會發現,有些便宜一點的,有個別還能看到一些蛀蟲在裡面,這些大多都是糧倉更換出來的陳年米。那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的是我們現代的糧食保存年限還是有限的,防腐劑你總不能經常的使用吧,對身體不好。而回洛倉能做到糧食那麼久遠的保存,這裡面確實有值得研究的東西。

所以說,如題說述,針對被髮掘的隋朝千年糧倉,專家說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歷史小地主


隋朝雖然在歷史上只存在了不到四十年的時間,但其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隋朝用不到四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可能需要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的功績。更是給後世留下了大量珍貴的遺產,尤其是唐朝,幾乎就是完全繼承了隋朝的一切,當然隋唐從某一方面來說本來就是關隴集團內部領導權的輪換,只是可惜了隋文帝和隋煬帝為李淵作嫁衣裳。

在隋朝所做的貢獻中,其中一項惠及至今但罪在隋朝的功績就是隋煬帝命人開鑿的幾條長水渠,即現今京杭大運河的雛形,當時開鑿的是廣通渠、永濟渠和通濟渠,將長安、洛陽、滄州、揚州和杭州等連接在了一起。政治作用在這裡就不提了,另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運糧,將全國各地的糧食經由運河運送到兩京(長安和洛陽),帶來了豐厚的稅收。

隋朝從隋文帝開始就建了幾個巨大的糧倉,用來儲存全國各地徵上來的糧食,而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位於洛陽城外的回洛倉,它幾乎是和重修洛陽城同時開始修建的,用以儲存洛陽以東地區徵上來的糧食,供應洛陽皇室和當地的百姓,同時也運往長安。

回洛倉倉城呈長方形,佔地35.5萬平方米,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倉城內佈局整齊劃一,管理成熟完善。管理區、倉窖區、道路和漕渠等一應俱全。大約有700座倉窯,每個倉窯內徑約10米,深約10米,外圍還有一個基槽,外徑達到了十六七米。這樣建起來的倉窯能夠更長時間的儲存糧食。

俗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回洛倉在隋末成為割據勢力爭搶的對象,並被瓦崗李密奪得,有了這天下第一的大糧倉,更是吸引了很多百姓的依附,而當時洛陽城中並沒有糧倉的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洛陽陷入孤城的境地,即便攻不進去,但沒有糧食足以毀掉一個佔據有利地形易守難攻的城市。也基於此,回洛倉這個隋朝時期最大的糧倉毀在了隋末戰亂中,成了戰爭的犧牲品,大唐建立之後的回洛倉已經不再被用作糧倉,而是直接廢棄了。而代之以含嘉倉,含嘉倉建在洛陽城內,是大唐時期最大的一座糧倉。

含嘉倉具體建於什麼時期並沒有記錄,或者是隋煬帝時期,也可能是唐初才建,但有一點確定的是,這座大糧倉真正大規模投入使用應該是在唐朝時期。並且在天寶年間達到了儲糧580萬石,約佔全國儲糧的二分之一,相當於現在的2.5億斤,這個儲存量是相當驚人的。

含嘉倉的建造和回洛倉略有不同,它南北長615米,東西長725米,約佔地43萬平方米,倉城內街道縱橫,秩序井然,管理區和儲糧區分立,大約有400個倉窯,而所有的倉窯基本都是同樣的結構和形制,只是大小有所不同,倉窯都呈口大底小的橢圓形,倉口的直徑是8米到18米不等,深約6米到12米不等。每個倉窯在建造的過程中都要充分考慮防潮防蚊蟲以及密封性等等。

當挖好一個倉窯後,先用火將整個倉窯烘乾,然後開始底層的防潮工作,第一層是草木灰,第二層是木板,第三層是席子,第四層是穀糠,第五層是席子,席子之上就可以放置糧食了。四壁的處理和底層是相同的,也是五層結構。放糧食的時候留出半米的高度,再設防潮層,第一層席子,第二層穀糠,第三層席子,然後填土封存。

這樣一個倉窯就算成功了,其糧食的儲備短則幾年,長則數十年甚至百年。在已發現的含嘉倉倉窯中,160號倉窯中有一整窯的粟,約有五六十萬斤,儲存良好,只是顏色略有不同,經檢測發現糧食顆粒的碳化率還達不到50%,而考古人員更是在木板縫隙中取出了部分糧食顆粒,在第二天居然發芽了,種下以後還能結出果實。

而這些糧食已經是有千餘年的歷史,還是唐宋時期存下的糧食,可見儲存技術有多強悍。而且當時的儲糧管理也很嚴格,每個倉窯都有刻銘磚,記載這些糧食儲存時的時間、數量、品種、來源以及負責的官員,還有就是倉窯的位置。

含嘉倉的糧食多來自於河北、山東和江蘇一帶,它們經過通濟渠和永濟渠被運到東都洛陽,然後在含嘉倉封存,主要是供應兩京的皇室和百姓吃食。我們知道,隨著開元盛世的到來,唐玄宗時期大唐的繁盛達到了頂峰,而當時的長安城就有人口百萬,所需要的糧食是非常多的,而含嘉倉的儲量完全保證了這種供應。

但我們知道,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將大唐從繁盛拉向了衰敗,隨之而來的是不停歇的戰爭,朝廷對地方的管控已經漸漸力不從心,而幾條大的水渠也因為戰亂而年久失修,逐漸的阻塞多處,且水源不充足。含嘉倉已經徵收不到足夠的糧食,一部分開始廢棄,但還是有一部分一直到了北宋時期還在使用。宋朝的戰亂終於讓含嘉倉步了回洛倉的後塵,被廢棄不用,但是其中一窯的糧食竟完好的保存到了現代,讓我們見識到了隋唐的智慧。

隋唐的大糧倉是當時人們智慧的結晶,即便已經過去了千餘年,但還是讓人感覺震撼,而他們儲存糧食的方法在近代還曾在部分農村使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而隨著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回洛倉和含嘉倉等也都已經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歷史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但若以此認為現代的科學技術趕不上隋唐時期的這種儲糧技術,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很多東西,實際上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古代的技術有古代的好,現代的科學技術也有現代的好,而且方式方法早已改變,只能說古代的一些智慧讓人震撼,而我們站在先人的肩膀上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東西來為生活服務。


蕭曉四姑娘


對於古代的帝王來說,修建儲存糧食的糧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但是對於我們後人來說,糧倉的考古價值確實不比王侯將相的陵墓那樣有吸引力,既沒有讓人驚詫的奇珍異寶,也沒有大量的碑文材料供史學家考據歷史人物或者大事件。但是隋朝的這座千年糧倉回洛倉的確十分出名,而下令修建它的正是一直被黑的隋煬帝楊廣。


很多人提到隋煬帝就想到荒淫無度和殘忍暴虐,其實他是一位文武兼備軍政全能的帝王,一手打下了隋唐盛世的基業。比如他完善了科舉制度,開鑿了大運河,開拓絲綢之路,親率將士征討吐谷渾等等功績,只是他本人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弄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最後弄得個慘死的下場。隋煬帝好戰,為了保證自己軍隊的軍餉,確保國家穩定,他修建了諸多十分雄偉的天下糧倉。

回洛倉有多大呢?根據考古專家測量,這座糧倉的平面面積有50個足球場那樣大,隋煬帝在遷都洛陽之後就立刻開始修建這座糧倉,主要還是為洛陽城的正常運行提供糧食,畢竟諸多王親貴族跟著一同來到洛陽,生活總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回洛倉之所以讓考古學家們驚歎,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規模之大。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回洛倉擁有倉窖三百多個,文獻通考之中的記載則是三千三百個倉窖,根據專家的考證,回洛倉的倉窖竟然有700個之多,的確讓人震撼。

不僅僅是數量多,每一個倉窖的儲存量也是極大的。據科學家計算,一座倉窖所能存儲的糧食可達到50萬斤以上,整座糧倉可儲存的糧食高達3.85億斤,十分讓人驚歎。倉窖的修建不僅僅是圖一個“大”字,其存儲糧食的實用性也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

倉窖整體是圓形的,建造之時,首先先挖出一個外徑16米左右,內經10米左右,寬3米,深1.5到2米的環形基槽,然後就在這基槽之中夯打,以形成足夠堅實的倉窖口。這樣的倉窖口不僅僅可以防水還可以防止坍塌。之後,倉窖的挖掘工作才正式開始,倉窖深10米,挖完之後先將倉窖的牆壁用火烤一遍,隨即塗抹一層青膏泥,鋪上一層木板,最後再鋪上一層席才算是最終完工。

以這樣的技術製造出來的倉窖能夠最大程度地保存糧食,據說隋朝糧倉裡的糧食一直吃到了隋朝滅亡後的唐朝貞觀年間。回洛倉是隋唐大運河的附屬配置,是大運河沿途最為重要的糧倉。通過今天對回洛倉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出當年大運河的繁榮盛況。

回洛倉的壯觀我們是十分驚歎的,但和今天的糧食儲存技術相比還是很落後的。我國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建設了倉容高達1000多億斤中央直屬儲備庫,和這樣宏偉的現代化糧倉相比,回洛倉實在不值一提,只是現在很多人還是喜歡以這種現代人比不上古代人的噱頭吸引大眾視線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