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母親讓年幼孩子送報紙:讓孩子自信和陽光,比金子都重要

寶媽寶爸加油站原創作品,稍後將同步到其他平臺,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否則投訴所在平臺。


作者 | 閆韓

賬號 | 寶媽加油站 (mamapinaa)


27歲研究生畢業那年,我做了小學班主任,成了55個孩子的“媽”。本以為自己的風格會是冷麵殺手,無情師太,但沒想到真正的畫風是知心姐姐,暖心媽媽......

一年級新生入學之初,有些孩子會在午休的時候因為想媽媽而哭泣,這個時候我就要充當媽媽的角色,幫助他轉移內心的那份思念。

還有的孩子因為來不及跑去廁所,便在自己的座位附近解決,這個時候我又要控制住滿腔的怒火溫和平靜地與他溝通......

一學年下來,驚奇的發現我竟如此有耐心。或許是因為有些愛在內心深處,一觸即發。

奧巴馬母親讓年幼孩子送報紙:讓孩子自信和陽光,比金子都重要

當童言無忌的孩子用一雙澄澈乾淨的眼睛無辜的望著你時,你會甘願做一棵大樹、一縷陽光、一塊兒草地,助力他成長。

葉聖陶說過:“教師應該為學生的一生著想,要想想學生將來怎樣一輩子做人,想想做一個社會主義的好公民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知識品德。”

這個問題我思考良久,終於有了答案。

班上有一個軟糯的小男孩,十分惹人憐愛。他的眼裡常含淚水,“我不行、我不會”是口頭禪。家訪時孩子爸爸和我說,孩子早產,從小體弱,家裡人都很寵著。

起初看著這樣一個軟糯的小男孩,覺得淚水都是閃耀的珍珠,便也不做過多要求,漸漸地我意識到如果一直放縱他的“不行”,這個孩子就真的“不行”了。

在他能力尚弱的時候我該為他建立習慣負責,以後的人生就該由他自己負責了,閃耀的應該是他本身而不該是他的淚水。

於是,在一次讀書活動中我對他說“孩子,能給同學們分享一本你最喜歡的書嗎?”,他又一次目帶淚光小聲地說“不能”。

奧巴馬母親讓年幼孩子送報紙:讓孩子自信和陽光,比金子都重要

但,這一次我沒有微笑著讓他坐下再思考,而是用一種無法還價的語氣很鄭重地對他說”要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記住,不要說自己不行。”

有那麼一秒他站在那裡愣住了,我不知道是在思考那些話,還是在想為什麼今天的老師和往常不太一樣。

片刻,他緩緩說出“我最喜歡《笨狼的故事》”。

那軟糯的聲音竟格外響亮。“你看,這不是可以麼,你行的。”聽到我的誇讚,其他孩子一齊鼓掌帶著節奏說“棒,棒,你真棒。”並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笑了,有些不好意思又帶著一絲得意,我也笑了,為了這次我的不妥協換來他以後的“我能行”。


我想讓我的學生做一個自信的人。一個自信的人不一定會是一個成功的人,但他一定是快樂的、積極的、正能量的人。

我並不是百分百鼓勵式教育的提倡者,但我認為自信很重要,小學階段是對孩子性格和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如果孩子學會自信,那麼隨著他們的長大這份自信會涵養心骨,成為內在的推動力。

奧巴馬母親讓年幼孩子送報紙:讓孩子自信和陽光,比金子都重要

而低齡孩童的自我認知多半來源於父母、老師及其他親密關係的人予以的認可,當孩子遇到自己不感興趣或者離開內心的安全舒適區時,會毫不猶豫地拒絕思考、嘗試以及配合。

作為他們最親密的人,不該幫助他做一個逃兵,養成得過且過的心理,也無須過分誇大的鼓勵或者逼迫。

而是應該幫孩子建立一種自信,一種對自己的內在肯定,並在此基礎上付諸實踐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


自信有多重要呢?這裡再引用分享兩個小故事:


1. “上世紀60年代,一個混血男孩出生在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他的父親是肯尼亞人,母親來自美國的一箇中產家庭。

男孩因為膚色問題的困擾,在班上少言寡語。每當老師提問時,他的雙腿就開始不停顫抖,說話也變得吞吞吐吐。

老師無奈地告訴男孩的母親,這個孩子連自己都不相信,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了。男孩的母親並不認同老師的觀點,她為男孩找了一份差事,課餘時間在街區裡挨家挨戶訂報紙。

奧巴馬母親讓年幼孩子送報紙:讓孩子自信和陽光,比金子都重要

在母親的鼓勵下,男孩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他敲開了鄰居家的門,努力地與他們溝通,徵訂報紙出人意料的順利,幾個鄰居都成了他忠實的訂戶。

有了掙“第一桶金”的經歷,男孩從此說話不再結巴了。多年以後,男孩才知道,他童年時獲得的“第一桶金”浸透了深深的母愛。

原來,母親早就安排好了,她自己出錢請鄰居們訂報紙,目的就是給兒子一份自信。


是童年那份寶貴的自信讓他一步步地走下來成為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他就是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


2. 有個小男孩頭戴球帽,手拿球棒和棒球,全副武裝地到自家後院。“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打擊手,”他自信滿滿。

把球往空中一扔,用力揮棒,但卻沒有打中。他毫不氣餒,又往空中一扔,大喊一聲:“我是最厲害的打擊手。”

奧巴馬母親讓年幼孩子送報紙:讓孩子自信和陽光,比金子都重要

​他再次揮棒,可惜又落空了。他楞了半晌,仔仔細細地將球棒和棒球檢查了一番。

他站了起來,又試了一次,這次他仍告訴自己:“我是最傑出的打擊手。”然而他第三次嘗試又落空。“哇!”他突然跳了起來,“原來我是第一流的投手!”


你看,自信多麼重要,它幫助你獲得成功,也幫助你在屢次失敗後依然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

自信對於成年人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面對社會的蹂躪,工作的壓力、家庭的重擔、內心的焦慮,在無數個失落掙扎的夜晚,其實真正能安撫自己的還是內心的力量。

要自我相信,相信自己能夠做得更好,相信自己能夠越過生活為你設置的藩籬;要對自己多些信心、寬慰和鼓勵。

不要一味自我否定和苛求,生活已經很多不如意了,請給自己一些甜。畢竟,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