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全域港口、交通金三角,成都有了空港、陆港,还要造“水运港”


11月7日,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对《成都港总体规划(草案)》(下称《规划》)做了公示。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公告

《规划》显示,成都港定位为四川省重要港口,是四川省水上旅游集散中心,在促进成都平原区域协调发展、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过程中,起着支撑作用。

结合“大都市慢生活”的成都特色,以及世界旅游名城的城市定位,在功能方面,成都港主要以旅游、客运业为主,游艇经济、水上运动和货物运输为辅。

在此基础之上,成都港将致力于发展为国际知名的旅游港口。

成都港要怎么造?

根据《规划》,成都港工程,将依托成都市境内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通航水域,以及三岔湖、朝阳湖、石像湖等湖泊库区,重点打造锦江港区、沱江港区、三岔湖港区“两江一湖”格局。

1、锦江港区

其中,锦江港区沿锦江打造,由锦绣天府塔码头群、城市阳台码头群、望江楼码头群、金融城码头群、南湖码头群、锦江生态带码头群及黄龙溪码头群共7码头群组成,主要发展旅游客运,是成都港的核心港区,也是成都市建设国际旅游名城重大计划的重要组成。

区域方面,主要涉及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的市中心部分,高新区的金融城版块,天府新区南湖版块、锦江生态带,双流区黄龙溪区域。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锦江港区规划图,图源: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官网

2、沱江港区

沱江港区规划有毗河码头群、小三峡码头群、淮州新城码头群、沱江第一弯码头群、简州新城码头群及简阳码头群共6码头群,涉及金堂县淮州新城西南区域、简州新城东部区域,以及简阳市城区大部分。

在功能上,沱江港区以旅游客运为主,货运为辅,服务于涉及区域周边市民生活和临港产业。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沱江港区规划图,图源: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22日至23日,成都市举行了成都市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系列规划国际专家咨询会。会上,《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总体规划(2017-2035)》、《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总体规划》等一系列“东进”相关方案亮相。

本次沱江港区的规划,将与《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总体规划》相呼应,助力成都“东进”战略的推进。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沱江发展轴规划图

3、三岔湖港区

“两江一湖”格局中的“一湖”,三岔湖港区,依托于三岔湖而建。三岔湖位于简阳市西南部,龙泉山东侧,总占地约12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27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湖泊,还是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两湖一山”的核心区。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三岔湖实拍图

三岔湖港区主要分布于三岔湖湖区东岸和东北岸,与简阳市空港新城西侧接驳,主要由马鞍山码头群、奥体中心码头群,以及垂钓中心码头群组成。

在功能上,与其他两大港区不同的是,作为唯一的湖泊港区,且有着三岔湖这一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光环,三岔湖港区将以发展游艇经济和水上运动为主。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三岔湖港区规划图,图源: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官网

用产城角度来理解成都港

在就成都港这一规划,天府楼市对全经联联合创始人、副主席雷越姝女士,以及成都的答案IP创始人、产业城市研策专家林森先生做了采访。

采访中,雷越姝女士对成都港的规划持保守态度,她认为:“成都港运用于观光旅游是可行的,但也会带来污染的隐忧,需要配套管理措施并限制使用的数量。”

林森先生的观点则显得更加积极:“成都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港口,就在于它是一个全域港。这里面的核心就在于,成都在解读成都港规划时,是以产城的角度来看,并非将其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形态的港区。”

而关于“全域港”的概念,林森先生谈到:“分别来看,锦江港区可以理解为人文港区、城市文旅港区

,将成都的文化、生态、公园、人居等城市人文息息相关的部分,通过锦江贯穿了起来;沱江港区为产业港区、商贸港区,串联了成都东部的淮州新城、简州新城,向南更是与资阳、内江等联通;三岔湖港区则是体育运动的主题港区。”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锦江夜景实拍图

东进区域是重点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从成都港总体布局图上可以发现,《规划》所涉及三大港口区中,除锦江港区外,沱江港区和三岔湖港区,皆分布于成都“东进”区域内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成都港总体规划,图源: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官网

对此,林森先生表示:“从成都单个城市的角度来看,这一规划主要还是契合成都东进的发展大方向。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

这是为了让成都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

他认为,与同为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城市的重庆相比,重庆拥有干流优势,而成都所拥有的则是水系和腹地优势。将成都港的重要产业港区、商贸港区放在成都东部,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成都的水系优势

成都“东进”再下一城,“成都港”规划两大港区落地东进腹地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简单来讲,如果将成都形容为长江经济带西段的大港区,那么东进区域则是成都的码头区,起着桥头堡的作用。

此外,林森先生还提到:“在东进区域打造产业港区,也是为了健全东进区域的交通‘金三角’路网。此前成都东进区域已有了青白江的铁路港、简阳天府国际机场航空港,沱江港区则是东进区域的‘水运港’。”

总的来说,成都要打造港口,对于城市而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民众创造财富的热情,二是地方政府开明的姿态,以及科学规划的能力。

一座城市,勤政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能。成都要发展世界文化名城,也需要音乐、美食、赛事以外的更多元化的体验。成都港充分激活和运用成都的水资源,也是一种积极的创新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