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駕仕派自購的這輛長測車是放在我手上的,接下來安裝充電樁也是在我這裡。然而安裝充電樁又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雖然小區物業沒有什麼阻攔,可是小區地下停車庫也沒有預留牽線安裝的線路,所以只能從家裡面的電錶自己拉線安裝。

充電樁安裝公司的人第一次來看了以後,表示牽線除了從8樓直接牽下來之外,由於我們的車位距離負2樓強電井太遠,要從負2樓的夾層走線——問題是不知道夾層裡面什麼情況,是不是能夠順利走線——如果不能的話,呵呵,那就估計要繞近百米,而費用就得上天了。並且現在因為碰到雙十一,安裝公司還有安裝電視啥的其他業務,預計要等到月底才有空來安裝。

好吧,既然如此,也沒什麼辦法,只能先在外面自己充電開著。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一開始,我們把充電這件事情想象的太簡單,畢竟隨著電動車的普及,充電樁一搜到處都是。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充電樁的確是越來越多,然而大多數是直流快充樁,能夠支持交流慢充的地方其實非常有限。原因不難明白,都是2元錢一度電,慢充7kW一個小時,電樁公司也就掙三五塊錢,而快充現在怎麼也是20多kW的充電速度,幾倍的利潤。同樣是一個車位,你說電樁公司安裝哪種呢?

當然交流慢充電樁也不是沒有,就是得找。我們一共安裝了三四種APP,包括蔚來的“加電”,也有特來電、依威能源和國家電網的聯行逸充,基本上體驗下來蔚來“加電”APP是最靠譜的。一是它對充電樁的分類比較明確;二是顯示電樁狀態也比較準確;三是對電樁的位置有比較清晰的說明。一個典型例子是成都成華宜家在其他幾個APP上都提示有交流慢充,只有加電APP上沒有,而實際上那裡的慢充樁的確都已經被移除了。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從我們的體驗下來,交流慢充樁比較靠譜的還是國家電網自己的大型充電站,其次就是類似於宜家商場這樣地方,最後則是有共享電動車停放點會有。其餘的商場充電停車位往往對電樁的維護欠佳,又或者被一般車輛佔據的情況頻繁。

然而,就算我們能夠找到交流慢充樁,但是也不是想充就充,往往還有各式各樣的困難讓你有種“無力感”。

首先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有樁用不了。實際上很多停車場都是這樣,對於慢充的維護不好,在APP上顯示可以用,可是到了現場插上充電口之後,掃碼充電器怎麼也無法通電,停車場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你“已經壞了很久了……”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其次比較常見的情況是電動車充電車位被燃油車佔據。儘管在停車場裡面有著各種提示說這是電動車專用充電車位,後面也是清晰可見的充電設施,可是很多燃油車主們選擇視而不見,直接把車停到車位裡面,這讓人無可奈何。不過現在上海已經有相應的設施,停車位上有地鎖,只有充電掃碼後才會彈開,這樣可以比較好的解決佔位問題,只是這種位置一般都是快充樁,慢充畢竟不賺錢。

而更讓人鬱悶的是,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充電車位沒有被佔據,然而由於充電樁佈置在兩個車位之間的地面上,結果星越PHEV的充電接口在車頭左側,右邊的充電插口線纜太短,就是沒辦法插上充電。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還會遇到一個情況,為了佈置更多的充電插頭,電樁公司直接把32A的線纜一拆為二,一邊16A,這樣充電效率只有3.3kW,這樣充滿星越PHEV的電池組需要3個小時以上。

最最少見的一個情況是,一次我們在國家電網找到了足夠多的慢充樁,然而這些樁都沒連接線纜,據工作人員說這裡充電需要自己配備線纜,並且還不是隨車贈送那種,所以再一次沒有充上。

一般來說,按照目前的出行需求,星越PHEV 8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可以滿足兩到三天的出行,通常到了20%以下我們就會選擇充電,充滿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半小時左右。由於還沒有家充樁,我們現在基本每三天就會找一個商場或者停車場進行充電體驗,也算是探索了新世界。我目前已經找到了一個距離家裡最近的、比較方便的充電地,只是每次去充電時不可能坐在車內乾等——都要去盒馬超市買一圈,結果又是一兩百元消費出去了。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這麼幾次的在外充電過程中,星越PHEV的充電花費一般是20元左右,大概充10kWh能夠把純電續航里程從低於20公里提升到70公里左右。這樣算下來百公里花費大概是40塊錢,約合5L油,看上去和一般HEV車型差不多。當然,這的確是耗費一些時間,不過之後家充裝安裝好了應該就更完美了。

至於星越PHEV能不能饋電駕駛,從目前的體驗來看還是可以的,而且駕駛狀態也算能夠接受,當然動力性能會明顯下降。基本上在電量低於15公里續航以後我就會打開運動模式,這時就會完全啟動發動機,在提供行駛動力的同時進行發電,只是在城市道路駕駛時發電效率不高,最多是維持續航里程不再降低,行駛里程長的話可以補電,但不要妄想能夠充起來——看了一下百公里油耗可能會在10L以上,畢竟星越PHEV車重大概有1.8噸以上,對於1.5T發動機來說還是很大的負擔。

提車吉利星越PHEV兩週,說一說大趨勢下的小尷尬

實際上,在一般電量充裕的狀態下,開啟ECO模式或者舒適模式,星越PHEV也不是完全純電行駛,而會是在時速四五十公里時全部純電行駛,一旦進入七八十公里時速穩定巡航時就會切換到汽油機驅動。這一點你可以從瞬時油耗或者瞬時電耗的顯示看到,在高速汽油機驅動的情況下,車輛的油耗大概是4-5L/百公里,而在低速純電驅動的情況下,百公里能耗大概是18kWh左右,後面我們會進一步細緻記錄。

回顧:駕仕派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是吉利星越PHE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