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标签:妙面爸英语方法

随着电子产品的迭代和普及,英语高效学习的时代已经来临。

但一大群死脑筋的人还守着纸质书这种低效率材料不放。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今天妙面爸再来一轮语言学习的科普。

一、想学好英语,就一定要用电子屏幕

有一次我推荐了英文全学科软件brainpop给大家。这是一个在美国超过4分之一学校正在使用的各学科网络平台。

参考妙面爸公号:

把美国名校搬回家,BrainPOP,超牛全动画全科英文教育APP

文章发表后,不止一位网友留言和发信息问:

这个一定得用电子屏幕才能学吗,能买到这个资料的纸质版吗?

妙面爸的回答有点扫他们的兴,我反问道:“买纸质版有任何意义吗?”

几乎我每推荐一个英语学习网站或者app,都会有人问:“有没有纸质版?如何打印?”之前还有一位家长微信上咨询妙面爸英语学习的方法。

期间她说了一番话,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想我孩子学好英语,不过有一个条件,尽量不使用电子产品。

不使用纸质版,有少部分学习者是因为怀念那种“摸着纸书的踏实感”。其中大部分则出于对视力保护的考虑,而且怕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上瘾。

我的回答其实很简单:

“学英语,电子产品效果最好,纸质书效果最差。”

我接下来要告诉大家为什么。在以后的文章里有机会也会介绍:使用电子产品只要时间适中,对视力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

二、学语言的最佳条件是多感官环境

既然是讨论英语学习,那么首先来看看什么是语言学习最好的环境。

毫无疑问,语言学习的最佳环境是母语国家。学中文,呆在中国最好;学英语,英语国家最佳。这是一个常识。

但为什么在母语国家学习语言效率最高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母语国家能用多种感官同步学习一门语言。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谈到感官,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传统5感:看、听、闻、味、触,被称为“亚里士多德5感”(Five Aristotelian senses),源自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其实人和动物远远不止只有5种感官,现代科学发现还有20多种其他感官:包括平衡感(Balance),加速感(acceleration),温度感 (Temperature)、本体感(Proprioception )、磁力感(Magnetoception)、痛感(Pain )、性感觉(Sexual stimulation )等内部感官。

其中有的感官人体具有,有些是动物特有的。比如有些鸟类拥有的磁力感,人类就没有。

上帝造物让多感官同步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和动物更好地处理信息,大大提高生存和发展的几率。

对应在语言学习领域,在母语国家学英语,就能用“看听嗅味触”等多感官同步输入输出,并和人群互动,获得信息加工和神经生成惊人的“乘积效应”。

举个例子,假设单个感官通道加工的效率为4个单位,那么如果“视觉╳听觉╳触觉”三感同步加工的效率就是4╳4╳4=64,就比单个感官的效率高出16倍。

除了多感觉加工外,还存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际互动。人际互动的本质,是拥有多感官的个体的彼此交互,产生几何数量级的乘积效应。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例如,单单从5种感官来计算,三个人彼此交流,就形成了最多5╳5╳5=125种信息交流通道。更不要提一群人的交往了,那种信息量级简直是天文数字。

举个例子,大洋彼岸有一群中国孩子在美国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动物园,就处在一种多感觉同步的语言信息环境中。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孩子看到长颈鹿(视觉)的样子。同时,听到长颈鹿的叫声和其他人说出有关长颈鹿的英文(听觉),闻到长颈鹿的气味(嗅觉),摸到长颈鹿的身体(触觉),然后和他人交流关于长颈鹿的语言信息(群体交流)。

因为多感官是同步复合的;这样学语言,信息流就迅速在大脑形成对应的神经网路,效率就奇高无比。

基于同样的原理,妙面爸之前写过多篇文章,论述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去母语国家学习英语,效率是最高的,厉害过任何顶级的英文老师、英语教材和英语学法,当然更厉害过妙面爸的指导。不过也有很大的缺点:费钱。

小学生到英美澳加学习费用30万一年,一点也不离谱。亲子分居、中文弱化、情感和自我认同危机等其他缺点,还得另外讨论。

作为草根,如何模拟母语环境创造学习有利条件,促进英语学习的高效率,才是造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学习者的事。

在没有英语环境下,全面模拟母语环境,需要依靠科技的发展,其中能产生高度“视听互动仿真”的电子屏幕,是一把关键的钥匙。

三、纸质书是最差的学英语材料

英语学渣之所以渣,和不会选择学习工具密不可分。其中一个渣的思维定势,就是认为学习捧着本纸质书是最严肃、最认真、最踏实和最高效的。

从多感官输入模型,我们可以明白:用纸质书学英语,效率最差!单用纸质书学英语,不是高效,而是搞笑。

纸质书,一般只有1种信息元素——视觉,纸质书的视觉信息主要分为两种:

图片(pictures)

文字(words)

纸质书中学习效率最高的英语启蒙书籍,会让图片对应配搭文字,比如绘本和漫画中出现的图文。在英语中有一个特别的词caption(文字说明)来描述,在中文中似乎没有一个非常好的词语对应。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图配文captions(说明文字)案例

这种captions的图文搭配让语言获得了可理解性和趣味性,是人类提高文本信息理解率的一个成功尝试。

那些更高级别的英语书籍虽也出现图片,但不是图文严格搭配的,这些图片称为插图(illustrations)。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插图(illustrations)案例

再高级别的书籍,则几乎全部是文字。比如小说、哲学和社科书籍等,理解难度越来越高。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纯文字书


不管是什么样的纸质书,都仅仅用了视觉这一个单一感官渠道进行输入,而且这种视觉信息还不是很高级,是一种死信息。

为什么纸质书的视觉信息是一种低效的语言学习信息呢?原因有2:

1、图片静态

书本上的图片,不管是绘画还是照片,都是静态的图片,只能传达静态的视觉信息,对于动态的视觉信息和表达关系的视觉信息则几乎不能传递反映。

现在出现的洞洞书,立体书,也是少数异类,杯水车薪而已,不能改变根本局面。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2、没有声音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书本上的文字严格上也是视觉信息,而且是不直观的视觉信息。

文字是死尸,语音才是生命。就好像我们听歌曲时,伴奏人声才是核心信息,歌词琴谱是次要信息。没有声音的书本,其实就是语言的标本,干瘪无味,对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而言更是如此。

对于英文这种拼音文字而言,拼写更是次要信息,发音才是核心信息。

用纸质书学英语,就好像捂上耳朵用歌词琴谱欣赏演唱会一样缺乏听觉输入,难有趣味、效率低下。

选错材料、单纯用纸质书学英语的人,因为缺乏声音源就变成了聋哑英语。你的选择把你自己变成了选择本身,你选择的聋哑材料,把你自己变成了聋子哑巴。

四、英语学习的技术革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语言学习从干尸逐渐往活体发展。

1、纸书配磁带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声音从一次性的现象,开始能够固化到物质保存和再现,语言学习随之开始了变革。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纸质书开始配搭了对应文本的录音,让学习者能远在千里,相隔数年,依然能听闻其声。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纸书配磁带优点:

留声机让声音能够存留下来,语言学习从学习标本死尸,变成了学习活生生的声音化的语言。

于是,书本配磁带配成了英语学习的标配。

纸书配磁带缺点:
纸书配磁带虽然比纯粹图文的英语学习效率要高很多,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1)正在读的录音不能自动对应书本上的文字。

(2)图像依然是静态的。

特别是对于英语入门者而言,其缺点尤为明显。

2、点读书

基于英语启蒙的需要,点读书这种产品应运而生。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典范英语官方点读书

点读书优点:

电子笔点到那里,文本对应的声音就发出来,这是点读书的核心技术。其实这也是对真实言交流的模拟:听到人说话,你总得明白声音从哪里发出来,要指向哪里。

一般的点读书以绘本和漫画为主,图文精确对应文本,这让语言信息更具有理解性。

点读书让视觉和听觉的双感官匹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大促进了英语启蒙。

于是点读笔成为了英语启蒙的宠儿。

爸妈网、小达人等将英语启蒙为主打的英语论坛和生产商,将大量传统的有声绘本制作成点读版。

为了增加学习效果,他们甚至将流行的英美动画片每一帧都截图下来,配上台词,印制成“祖国版”点读书。在服务了大量英语学习家庭的同时,可观地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顺便提下,有一种特殊的点读书,可以形象地称为“按键书”。按键书针对幼童很难使用点读笔的难题,将点读变为按键。

例如迪士尼的英语发音词典,就是妙面爸买给妙妙和面面的一套按键书。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这套书将24个基础认知主题,每个主题包含几十个核心单词,搭配图片做成了接近实体的按键板。操作非常直观,满足了孩子好动喜欢探索的特点。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图片和发音同步,几百个启蒙的生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英语启蒙的难题用一套材料就得到了部分的解决。

妙面爸在实践中感觉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是英语启蒙中的一个经典材料。大家觉得不错可以试试。

点读书缺点:

(1)朗读不连贯

点读书是利用触觉动觉进行图文音对应,但由于是点到哪里哪里才发音,所以就会让朗读不连贯。对于单个生词和短句子还行,如果是大段文字,使用起来就很不自然了。

(2)图片静态

点读书也是一种纸质书,里面的图片也只是静态图片,视觉信息不丰富。

3、视频资料
随着娱乐业的发达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视频材料唾手可得,甚至导致了新的语言教学流派“视听法”(audio visual approach)的兴起。

英语视频资料又分为两类。

(1)教学视频课程

以英语教学为主题的视频课程层数不穷。比如央视从BBC引进的《跟我学》、动画片课程《马泽的故事》(Muzzy)。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走遍美国》也是一套经典的视频英语课程。它以住在纽约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连贯完整的系统生活口语教材。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教学视频课程优点:

1)视觉信息丰富

视频教学课程,保存了几乎全部重要视觉信息,动态的画面和同步音轨让视听信息非常接近真实交流场景。

2)音文同步

文本与语音通过字幕这一工具完全同步,让听读得到一体化解决。

3)搭配习题

教学视频课程一般都配备纸质教材,教材里还常常配置习题,在学习之后可以通过操练达到应用和巩固的效果,是不可多得的英语学习材料。

教学视频课程缺点:

1)材料难度分级不明显

不管是走遍美国还是Muzzy,都没有科学的评级方法和明显的进阶体系,学习者不知道自己适合学习哪一套。

2)系统材料容量太小

视频课程与电视剧电影没有本质差别。同样存在制作成本高昂、容易盗版和难以收费等问题。所以一般体量很小,不适合长期学习。学完一套后得自己找另一套,容易出现脱节。

(2)娱乐英文视频

英剧、美剧、真人秀、动画片和油管视频,都是内容丰富、活生生的学习材料。不过缺点也非常明显:

除了具有教学英语视频的同样缺点外,娱乐英文视频的语言难度更难控制,材料没有任何系统性,而且基本上都没有任何配套练习。单词的高频性、重复性和有用性基本没有任何保证。

五、app是学英语最强利器

纸质书、点读书和视频材料,都有一个极大的缺点:

就是缺乏互动性,不会给人以及时真实的反馈和交流,材料是死的。这是与英语母语环境相比差距最大的一个死穴。



随着科技的发达,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英语学习app应运而生,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英语学习app优点

1、轻松发音

英语学习app和网站通过触屏或者鼠标,即可自动发声。由于是电子虚拟,不需要手持笨重的点读笔,也不像按键书一样制作成本高昂。

可以说,英语学习app是高级版本的点读书。

2、视频动态

同时,它们利用动画和视频,让视觉场景具有了栩栩如生的动态性。尤其是动画视频,脱离了物理现实场景的束缚,对语言概念进行了极佳的诠释。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可汗学院少儿版用动画讲解书本的构成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用动画诠释自然拼读

3、互动反馈

它们充分借鉴了电子游戏的技术成果,使用奖励机制、人机互动、智能推送、语音评分等手段,让语言学习产生真实场景里的互动交际性,从而效率倍增。

4、分级系统

电子产品一般不用像真人视频一样耗资巨大容量巨大,产权非常容易保护,收费途径便捷。因此不少优质app都制作了分级非常完备的系统课程。

英语学习app基本模拟了英语母语国家的视听互动功能,是英语学习的目前最强利器。随着4D等技术发展,未来更是不可限量。

英语学习app缺点

1、可能影响视力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使用纸质书的年代,我们的学生也几乎人人佩戴眼镜。此外,产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户外光照时间不够。根据全球权威的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电子产品2岁以上儿童不超过2小时即可。

对于成人,在目前工作环境下,全天面对电脑屏幕几乎是白领的标配。注意用眼卫生即可。

2、易受干扰

由于使用英语学习app需要使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设备,而这些设备上容易有视频、社交软件和电子游戏等其他干扰,容易让学习者分神。一不小心,就可能从学英语变为刷抖音、发微信和玩游戏。

06妙面爸推荐的英语学习app

实际交流——书本——书本配磁带——书本配点读笔——书本配视频——app的视频互动——回归交流,这是语言学习历史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学习越来越电子产品化,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有人会反对说,那些民国英语大家,比如林语堂,不也是从来没使用过电子产品?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林语堂之所以不用电子产品,不仅是因为当时尚未发明,更是因为他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全英文的教会学校受的教育。能直接和英语母语人士人肉交流,哪里还需要电子产品模拟母语环境呢?

话说回来,英语学习app虽然好,但可不能随便用。英语学习类app以盛产垃圾著称。这是一个大坑,大家不可不防。

根据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0万个教育app,绝大多数的学习质量和体验却非常差劲。

英语学习类app,我通过神农尝百草,只推荐两类:

1、精学app

精学要以全英k12材料体系为核心。其中用brainpop的三个系列作为主干,以IXL为补充。

参考妙面爸公号:

把美国名校搬回家,BrainPOP,超牛全动画全科英文教育APP
用IXL这么快乐刷题,能刷出英语母语水平的效果,爽呆了!

关于这些材料,妙面爸已写了近10万字的文章。其学习的底层逻辑,就是三体的升唯攻击:以体攻击面和点。

妙面爸公号有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为何用K12材料学英语这么高效、轻松、廉价:

碎片化学英语,一辈子都别想学好

2、泛学app

泛学app,妙面爸推荐两种。一种是需督导类,一种是无需督导类。

(1)需督导类泛学app

需督导类泛学app,主要是分级电子图书库。妙面爸推荐3个。

epic

epic是一个依托美国国家图书馆、有着35000千册英文图书的阅读网站。它可以根据兴趣输入关键字来查找图书,有一些图书甚至提供音频朗读和视频学习的模式。它每篇阅读都配备了习题,学了就能用。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epic具有魔幻般的图文同步功能。

raz-kids
raz-kids是美国本土和国际学校通用的课外泛读补充读物。它从利用字母表的排序,将阅读材料从a-z进行26个级别的分级,材料非常丰富。

同样,它也是文音同步的,还配置了习题。

raz妙妙也用了一年半,效果还是不错的。它的缺点就是网络不稳定,经常要翻墙。

91reading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91reading是一个国内英文图书库,它按照K12的体系,从学前班到高三,每个年级引进了美国阅读量最高top100书籍,通过扫描的方式,将书本变成电子版,并配上音频。


此外,它也有同步习题甚至视频外教讲解。

不足之处,由于它没有进行二次加工,只是扫描了纸质绘本和图书,图文音的同步做得不是很好。

以上3个图书库,是非常棒的分级书库。但之所以称之为需督导类泛学app,是因为如果学习者没老师或者家长每日督促监管,可能很难持续学习。

因此,上面三个app比较适合英语基础比较好、对英语阅读学习兴趣强烈且自律性强的学习者。对于儿童而言,比较适合家长时间充裕且责任心强的家庭;这类高尽责的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愿意天天话时间陪伴、帮助和监管孩子成长。

反之,基础差、不自律的学习者,或家长没时间陪伴的儿童,使用这类app结果很可能是:买个账号,用了几天就丢在一旁,再看时早已过期。

(2)无需督导类泛学app——iEnglish

iEnglish是国内最近一款很火的英语学习平板。妙面爸亲自试用了下,发现这个产品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现在进行下解析。


iEnglish的缺点

任何一款产品都不会是完美的,它也不例外,它有如下缺点:

1)缺乏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由于没有K12的系统知识作为支撑,它的材料虽然分级清晰,进阶系统;但其信息主题不是系统的,因此只能作为一款泛学材料。

所以,必须要以精学app中的brainpop作为核心,以iEnglish进行泛学补充,才能达到学习的完备性。

这个妙面爸公号《在碎片化学英语,一辈子都别想学好》 和《为何用K12材料学英语这么高效、轻松、廉价?》一文中有过深入的探讨。

2)缺乏单词当场掌握的工具
由于它是采用类母语的学习理念,利用其学习一篇文章遇到的生词,只能通过另几篇文章的重复出现来巩固掌握。这其实是不够的。

妙面爸开发的“生词高频塑音冲击法”和“学习悦闭环”,可以快速当场掌握生词,解决这一不足。

3)视频模块属于鸡肋,容易变成单纯看动画

以前它的视频只允许一周特定时间观看的,现在为了孩子更加喜欢该产品,反而改成随时都可以观看。孩子容易把这台当做动画机。失去了英语阅读的初衷。非常建议产品设计者恢复原来的设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语学习材料的选择对英语成功的贡献,至少超过7成,妙面爸介绍了从纸质书、录音、点读书到app等材料系列,全文近9000字;目的是为了高效打造英语学习的基础——学习材料,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iEnglish的优点

它当然也有其显著的优点:

1)120级海量分级素材体系

一共120个级别,算是非常细分的。最高的120级,相当于大学英语专业八级。

2)学习材料智能精确的推送
与传统书籍和以往任何电子书库不同,它在学习者通过英语听说读的水平测试后,会自动将适合的材料自动推送给学习者。

如果学习者感觉材料难度不合适或者不感兴趣,可以选择跳过;同时选择对应的原因项。通过算法,机器就会在下次自动调整语言难度或者减少推送类似题材。

通过多次人机对话,机器就找到了该特定学习者的甜蜜点“sweet point”——以锁定酷爱的学习材料特征和精确匹配适合学习者的英语难度。同时,它还会将属于需要掌握的相同生词,通过多篇文章进行推送学习,每篇文章都会复现该生词群,从而实现了自然习得。

3)语音智能自动测评,整个学习流程无需他人辅助

这个平台的一个核心,就是它的"智能语音评测系统"。它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持续完成3个步骤形成的闭环:

  • 对照被高亮的一句文本,听一次原声朗读
  • 学习者跟读,机器自动录音
  • 机器对学习者的朗读自动评分,通过评分标准后,再进行下一句学习

如果学习者的朗读不符合标准,机器会自动再从第一步重新开始,直到达标,从而实现了实时纠音和深度学习,解决了学习者从输入到输出和开口难的问题。

纸质书、点读笔、APP,大部分人学英语效率低就是因为选错了材料

这个流程,与妙面爸提出的精学模型非常契合。

因为每个步骤都是由机器自动实现的,就不需要老师和家长在一旁指挥、督促和辅助。大大地解放了老师和家长,提高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发性。

4)高效能的社群激励

它采取群运营和训练营的方式,可以利用社群动力,促进坚持和兴趣。

5)闭环平板实现零干扰

它不能装任何其他软件,这种英语学习app的专机专用,看似最笨最浪费,其实是最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它实现了物理上隔离,为专注学习打下了基础。

你还有什么选择英语学习材料的经验?有什么好资源和工具分享呢?欢迎文末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