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旬大伯胸悶還堅持旅行 結果在火車站都無法站立!天冷一定要當心這個病

杭州新聞訊 11月17日隨著一股強冷空氣東移南下,杭州氣溫驟降。在街道上,不少市民都紛紛穿上了冬裝以禦寒。

而這一波冷空氣帶來的不僅是大風和降溫,還有讓心血管醫生們無比警惕的“對手”——心肌梗死。就在本週一的凌晨時分,經過市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的及時搶救,戲稱“自己走了一趟鬼門關”的林大伯(化名)終於轉危為安。

60多歲的大伯胸悶後堅持雲南之行

差點把自己送進了“鬼門關”

為了完成自己年輕的許諾,60多歲的林大伯自退休之後一有機會就帶著老伴遊山玩水。深秋美如畫,但江浙天氣漸涼,林大伯便和老伴報名旅行團一同前往雲南旅行。

11月17日正是旅行團出發的日子。晚上11點左右,正在杭州市城站火車站候車的林大伯突然感到胸口陣陣發悶,他並沒有在意,認為只是自己年紀大了、久不晚睡而過於疲勞所致,便在老伴和導遊的照料下坐著休息。15分鐘過去了,導遊見林大伯依舊緊皺著眉頭,呼吸也彷彿有些吃力,便勸說林大伯暫緩本次旅遊,等身體恢復了再行前往。但執拗的林大伯並不認為自己身體有事,堅持要帶著老伴達成心願。

然而就在檢票登車的最後時刻,“意外”還是來了:林大伯被“胸口的疼痛”折磨地臉色慘白,滿身大汗,甚至無法在老伴的攙扶下站立起來。大家感覺情況不妙,趕緊把他送到了附近的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

急診黃愛華醫生接診後發現林大伯的胸痛為心前區疼痛,呈壓榨性,並放射至左肩背部,測量血壓已經偏低。根據心電圖等一系列相關檢查結果,醫院急診團隊迅速作出判斷: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需要急診介入手術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以挽救性命。

“時間就是生命”,醫院胸痛中心團隊立即行動,為林大伯開通綠色通道、啟動了導管室,醫護急診手術團隊迅速集結完畢。經過凌晨及時有效的搶救,林大伯完全閉塞的右冠狀動脈終於順利開通,危險警報成功解除。

老菸民常“標配”冠狀動脈嚴重狹窄

“心梗”診斷面前,請相信接診醫生

在為林大伯做急診冠脈造影時,醫院心內科主任謝曉林就意外的發現,這一次的情況特別“嚴峻”:林大伯雖才60多歲,但他的冠狀動脈已經有著十分嚴重的鈣化和狹窄。其中,左側冠狀動脈前降支近端狹窄30%,中遠段瀰漫性多節段狹窄,中段最顯著狹窄70%。右側冠狀動脈近段狹窄30%,遠段已完全閉塞。

在詢問林大伯老伴後,醫生們發現如此糟糕的情況竟然都是林大伯自己“作”的:30年間,他每日至少吸菸一包、每餐飲高度白酒3-4兩。這樣的不良習慣導致他的血管內皮損傷,從而促進血管斑塊的生長,非常容易引起嚴重的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據研究表明,吸菸、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都是引發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一年前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的林大伯,一人便佔了三項。

“在聽到診斷時,說真的,我心裡還是有些懷疑的”躺在病房上的林大伯這樣說,“現在想想真的是有些後怕。幸好謝醫生他們堅持要給我女兒打電話,讓她先斬後奏給我做了手術。要不然我真的就……”

謝曉林醫師介紹道,儘快開通堵塞血管,恢復心肌供血,是降低急性心梗死亡率的關鍵,而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則是發病後的120分鐘以內。目前,我國每年有近70萬例心梗發生,但是僅有約3.5萬例獲得了及時規範的救治。其中有不少是因為不相信醫生判斷或盲目自行診斷,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他也想提醒廣大市民,在“心梗”診斷面前,請務必相信接診醫生。

重保暖、識徵兆是防心梗的關鍵

牢記兩個“120”,及時急救莫慌張

對於急診和心血管內科的醫生來說,每一波寒冬冷空氣的到來,就彷彿是拉響一道“戰鬥警報”。因為他們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寒潮帶來的不只是溫度下降,還有不斷提高的心肌梗死發病率!尤其到了1月、2月,發病高峰來臨,嚴寒中許多原來有問題的心臟都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這是因為寒冷的環境會讓靠近體表、四肢的血管收縮,這樣回到心臟的血液就多了。心臟工作負擔增加,血壓升高,發生心梗、卒中的風險都會升高。如果像林大伯一樣,心血管就有狹窄、鈣化等情況,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同時,室內外溫度的劇烈變化,也容易造成血壓波動,從而加速疾病的進展。所以,高危人群對於自己的保暖措施切記不可掉以輕心”謝曉林醫師解釋道。

胸痛是中青年人急性心梗的特徵,在老年人群中往往並不典型。如果當你發現近兩週內身體出現這些症狀建議及早就醫:1.心絞痛症狀持續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並不明顯 ;2.突然出現心慌氣短、胸悶乏力等症狀,並逐漸加重。3.不明原因的疼痛,常為幾分鐘,休息即可緩解。

謝曉林醫師提醒,如果出現胸腔、頸部、下頜等部位疼痛或者是憋氣、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就應該立刻停止所有活動,靜坐或者平躺著休息。一旦發生心肌梗死,患者及家人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並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