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兴趣班也有“鄙视链”,被鄙视的是这一种,你家中招了吗?

文|西红柿妈妈

在经济富足的今天,许多家长已经不满足孩子的成绩优秀,而是希望孩子能在课外学习新的才艺,而且越多越好。如果能做到家长的要求,这种孩子肯定会被大人们称为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了满足家长的这种欲望,宣传兴趣班的老师经常出没在学校周边。

周末徐静的家里热闹非凡,原来之前的几个工友说要聚聚,徐静提议可以把地点定在她家。在工友没来之前,她特地把孩子的奖状摆在了客厅最显眼处,当把切好的水果端上桌时,门铃声响了。

工友们一进门便看到了孩子的奖状,可徐静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追棒,只有一个工友冷不防地说:“你家孩子学习挺用功的。”徐静听到后,正想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大家却被组长的话吸引了。

“现在孩子光成绩好没用,不学一门特长,在大学没亮点。”组长盯着孩子的奖状摇了摇头。

“我丈夫的老板天天接送孩子学跆拳道,”一个工友说。

原来兴趣班也有“鄙视链”,被鄙视的是这一种,你家中招了吗?

“这有什么?家境好的,学高尔夫都是必须的!”挨着徐静坐的工友扯着大嗓门喊。

“我已经送孩子去练舞蹈,指不定将来能做特长生。”组长得意地笑着,徐静把头埋低,不敢出声。

闲聊瞎扯过了一下午,徐静堆了一股气,老公推门进来看见妻子闷闷不乐,便问她怎么了。徐静甩了一个抱枕,对老公诉苦,最后她担心地问:“孩子到了大学,会不会不合群?”老公说:“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么强,人又开朗,还是别想那么多!”徐静皱着眉说:“我还是有些担心孩子。”老公劝着她:“那得看孩子喜欢什么才能学呀,又不是付不起!”

这句话给徐静打了一剂强心针,她走了过去把抱枕捡起来,为孩子做起了晚餐。

事实上这种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出演了不下千万次,很多家长想要把孩子的优点跟大家说说,结果又被大家给压了回来,甚至还被告知孩子光学习成绩好没什么用,得学另一门特长。其实兴趣班也有“鄙视链”,被鄙视的是什么都没参加,光学习成绩好。

家长听到这些话时,内心是有一定的落差,可是决定孩子要不要去学,其实得看孩子的本身对这件事情是否有兴趣,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要这么做。

原来兴趣班也有“鄙视链”,被鄙视的是这一种,你家中招了吗?

1、摆正自己的心态,尊重孩子的爱好。

很多时候家长在听到他人的“友好安利”,便会想哪一种事物对孩子最好,接着就会没和孩子商量的前提下,为孩子盲目报班。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孩子好,但事实上家长却没有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也没有问明孩子的爱好。

这种做法就等同于家长把孩子像鸭子那样赶上了兴趣班,久而久之孩子肯定会不高兴,那么出现这种状况,家长最好要把以正好自己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及爱好。因材施教,会比盲目地塞给孩子最贵的粗暴方式好一些。

2、多与孩子交流,做到不盲目攀比。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家长想要为孩子报一个兴趣班,最好的做法是在报班之前多和孩子沟通,问清楚孩子究竟想要学的是什么。但父母要明白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为了孩子的能力变得更强,而不是和别的父母攀比。

原来兴趣班也有“鄙视链”,被鄙视的是这一种,你家中招了吗?

如果父母一味地强加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爆发出来。

这件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

1、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抓不到孩子的兴趣,反而还将一大堆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强塞在他们的手中,甚至还告诉孩子这是为他们好!以心换心,如果是父母想想自己被他人这么对待,自己会开心吗?答案肯定是父母会觉得莫名其妙。所以孩子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学东西,到了最后肯定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到时候不仅浪费了钱,还把孩子折磨得不成人样,这样有价值吗?

原来兴趣班也有“鄙视链”,被鄙视的是这一种,你家中招了吗?

2、把父母当成剥夺孩子本身自由的假想敌。

父母总是告诉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他将来好,可是父母却忽略了孩子最想要的东西:和他们一起探索自己所爱的东西,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爱好,而面对这样强势的父母,孩子们会把他们当成剥夺自己自由的假想敌,孩子和父母之间长时间缺乏沟通,他们之间的感情肯定会出现隔阂。

我能理解有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学一点高大上的东西,将来这种东西可以在社会上成为保护他们的铠甲;也可以把他们当成和其他人沟通的谈资。但事实上,学这种东西的主体是孩子,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若是不然,反而会弄巧成拙。

原来兴趣班也有“鄙视链”,被鄙视的是这一种,你家中招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