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11月15日,由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的《海上钢琴师》时隔21年在我国上映,引起了广泛热议,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却不是《海上钢琴师》,而是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90年执导的电影《天伦之旅》。

《天伦之旅》主要讲述了西西里岛一个丧妻多年的退休工人斯库罗,在四个孩子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去看望以求共聚天伦所引发的一系列令人百感交集的故事。

1990年,《天伦之旅》一上映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9年,美国好莱坞对此片进行了翻拍,主人公由油漆工斯库罗变成了给电线包聚氯乙烯的工人弗兰克。2015年,我国导演张猛也对《天伦之旅》进行了翻拍,取名为《一直都好》,在《一直都好》里,主角由工人变成了一个退休老教授。

多次进行翻拍,可见《天伦之旅》的魅力。

距离《天伦之旅》初版上映已经过去了29年,但故事情节却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过时,相反,其中所表达的空巢老人的孤独,以及年轻一代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即使放在当下,也依然具有普遍性。

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一、孤独,空巢老人的共同心声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龙应台

自从老伴去世后,弗兰克就变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他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修剪草坪,就连说话都是自己对自己,总之就是做什么都是一个人。

对孤独的弗兰克来说,只有节假日与子女们团聚的时光才是最幸福的。

然而,就在这个本应该团聚的周末,弗兰克的几个孩子纷纷说自己有事回不来了,倍感失望的弗兰克不顾身体的不适,毅然决定亲自去上门去探访几个儿女。

他给几个儿女各写了一封信,匆匆上了路。

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在路上,弗兰克总是滔滔不绝的与人聊天, 哪怕周围的人已经不耐烦了也不闭嘴,孤独太久了,特别想和人聊天。

看到这里想起了著名作家薛忆伪曾经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空巢》。

《空巢》讲述了一个老人因电信诈骗而引发的故事,取材于薛忆伪母亲的真实经历。

一个知识分子,竟然还会遭遇电信诈骗,一开我是想不通的,但看了电影后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空巢老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孤独,因为而越是优秀的孩子就越是远离父母,想见一面也就变得愈发困难。

诈骗分子就是钻了这个空子,他们对这些空巢老人关怀备至,心中倍感温暖的老人们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其实,不止电信诈骗,在天价保健品诈骗中,老年人也是重灾区,同样也是因为孤独。

书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很令人感慨:

80岁独居的老母亲和出租车司机闲聊。得知司机原来奔波在外,后来因为老父亲得了肠癌,决定回家开出租车,陪伴父亲。

老母亲随后感慨:“我知道我的孩子们如果没有进过国内外名牌大学,如果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而不是在伦敦和纽约的大公司工作,我会有多么失望。可是现在,这个出租车司机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失望。”

这个老母亲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弗兰克的想法。在路上,弗兰克总是拿出几个儿女的合影,跟大家说他们多么多么的优秀,与其说这是发自内心的骄傲,不如说是对儿女深深的想念,以及对天伦之乐的渴望。

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几个儿女纷纷对父母爽约是因为他们不爱自己的父亲吗?

当然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最小的弟弟大卫因吸毒过量去世了,几个哥哥姐姐决定先处理好大卫的事,所以相约集体对父亲爽约。

大卫是弗兰克的小儿子,,所以弗兰克对大卫尤其喜爱,大卫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弗兰克便鼓励大卫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画家,在父亲的鼓励下,大卫果然成了一个画家,虽然他的画并不好卖。

都说艺术家是孤独的,大卫也不例外,孤独让他染上了毒瘾,最后吸毒致死,但发生在大卫身上的一切作为父亲的弗兰克都不知情,因为大卫总是报喜不报忧。

大女儿艾米,事业有成,是一个女强人,尤其是弗兰克亲眼看见艾米坐在漂亮大气的办公室做决策的时候,心情是十分骄傲的,但事业有成的背后是丈夫的出轨,儿子学习成绩的下降。

这一切都让艾米倍感焦虑,可她不想让父亲弗兰克知道。

和艾米一样报喜不报忧的是还有弗兰克的二儿子罗伯特,罗伯特在乐队工作,是一名鼓手,还是一个站在最后边,连暂时离开都没有被指挥发现的边缘人物。

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罗伯特对成为鼓手也并不是很满意,他喜欢指挥,做自己的音乐,可是在比他更优秀的人面前,罗伯特没有成为职业指挥家的机会,只能往打击乐方面发展。

同样没有对弗兰克说实话的还有他的小女儿罗丝。

罗丝从小喜欢跳舞,她告诉父亲自己在百乐宫当舞蹈演员,还是领舞,其实罗丝早就不跳舞了,而且还成为了一名单身母亲。但是,为了向父亲营造自己成功的假象,罗丝租了昂贵的车和公寓。

儿女们的隐瞒没有逃过父亲的双眼,弗兰克早就从蛛丝马迹中看出了一切,但出于对儿女的爱,他没有揭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有时候看似风光的背后往往蕴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有时候明明已经尽力了,却依旧达不成期望的目标,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

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三、个体成长,人类永恒的主题

弗兰克终于病倒了,几个儿女也因为父亲的病聚在了一起。

在弗兰克的追问下,儿女们终于告诉了他大卫死亡的真相,以及没办法团聚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在忙大卫的事。

对于一个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儿女所以夜以继日的工作的父亲来说,吸毒过量这种死法显然很难令人接受,但最令观众感动的还是在得知孩子们过得并不幸福的时候,弗兰克没有抱怨他们为什么不早告诉他,而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因为他对孩子们过于严厉以及对他们生活的不够关心,才造成了儿女们对他总是报喜不报忧的局面。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30岁了还什么都对父母说,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对待父母,就是要报喜不报忧。

是啊,父母们老了,为什么还要为我们瞎操心呢?让他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不好吗?

但这真的是父母们想要的吗?

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在《天伦之旅》意大利版中有一个这样的情节:旅途中,斯库罗遇到了一个老太太,几个儿女们为表孝顺,共同出钱为她找了一件养老院,养老院在葡萄园里,环境很好,可是孩子们却很少来探望,老太太虽然丰衣足食,其实内心非常孤独。

“我的孩子们达成共识,给我找了间养老院,很孝顺,在葡萄园里,但是他们从来不来,就打电话,朱利奥有天没听出我的声音就挂了电话。”

这段情节特别让人感到泪目。

豆瓣评分8.6,对亲情的诠释,我给它满分

我们的父母老了,他们不缺钱,甚至还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贴补我们,希望能为我们减轻点负担。可是,在父母对我们全方位关心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的父母需要的是什么?

他们无非就是希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和我们聊聊天。

在影片的最后,弗兰克认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问题,与孩子们是否能够成为自己骄傲相比,儿女们过得快不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而几个儿女也因为大卫的死和父亲的突然发病而认识到了父亲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是那些粉饰了的谎言,而是真实的陪伴与关心。

一个探访之旅,父亲和儿女都获得了心灵上的成长。

对社会问题,尤其是老龄化的问题的关注,是《天伦之旅》保持经久不衰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国版的《天伦之旅》里,导演给我们安排了合家团聚的美好结局,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和城市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在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日益加深的隔阂方面,该做出哪些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