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11月15日,由朱塞佩·託納多雷導演的《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在我國上映,引起了廣泛熱議,但我們今天要講的卻不是《海上鋼琴師》,而是朱塞佩·託納多雷於1990年執導的電影《天倫之旅》。

《天倫之旅》主要講述了西西里島一個喪妻多年的退休工人斯庫羅,在四個孩子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去看望以求共聚天倫所引發的一系列令人百感交集的故事。

1990年,《天倫之旅》一上映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2009年,美國好萊塢對此片進行了翻拍,主人公由油漆工斯庫羅變成了給電線包聚氯乙烯的工人弗蘭克。2015年,我國導演張猛也對《天倫之旅》進行了翻拍,取名為《一直都好》,在《一直都好》裡,主角由工人變成了一個退休老教授。

多次進行翻拍,可見《天倫之旅》的魅力。

距離《天倫之旅》初版上映已經過去了29年,但故事情節卻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顯得過時,相反,其中所表達的空巢老人的孤獨,以及年輕一代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即使放在當下,也依然具有普遍性。

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一、孤獨,空巢老人的共同心聲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龍應臺

自從老伴去世後,弗蘭克就變成了一個孤獨的老人。他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修剪草坪,就連說話都是自己對自己,總之就是做什麼都是一個人。

對孤獨的弗蘭克來說,只有節假日與子女們團聚的時光才是最幸福的。

然而,就在這個本應該團聚的週末,弗蘭克的幾個孩子紛紛說自己有事回不來了,倍感失望的弗蘭克不顧身體的不適,毅然決定親自去上門去探訪幾個兒女。

他給幾個兒女各寫了一封信,匆匆上了路。

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在路上,弗蘭克總是滔滔不絕的與人聊天, 哪怕周圍的人已經不耐煩了也不閉嘴,孤獨太久了,特別想和人聊天。

看到這裡想起了著名作家薛憶偽曾經寫過一部長篇小說《空巢》。

《空巢》講述了一個老人因電信詐騙而引發的故事,取材於薛憶偽母親的真實經歷。

一個知識分子,竟然還會遭遇電信詐騙,一開我是想不通的,但看了電影后我發現,幾乎所有的空巢老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孤獨,因為而越是優秀的孩子就越是遠離父母,想見一面也就變得愈發困難。

詐騙分子就是鑽了這個空子,他們對這些空巢老人關懷備至,心中倍感溫暖的老人們自然也就放鬆了警惕。其實,不止電信詐騙,在天價保健品詐騙中,老年人也是重災區,同樣也是因為孤獨。

書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很令人感慨:

80歲獨居的老母親和出租車司機閒聊。得知司機原來奔波在外,後來因為老父親得了腸癌,決定回家開出租車,陪伴父親。

老母親隨後感慨:“我知道我的孩子們如果沒有進過國內外名牌大學,如果他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出租車司機,而不是在倫敦和紐約的大公司工作,我會有多麼失望。可是現在,這個出租車司機讓我對他們有了更深的失望。”

這個老母親的想法又何嘗不是弗蘭克的想法。在路上,弗蘭克總是拿出幾個兒女的合影,跟大家說他們多麼多麼的優秀,與其說這是發自內心的驕傲,不如說是對兒女深深的想念,以及對天倫之樂的渴望。

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二、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思考

幾個兒女紛紛對父母爽約是因為他們不愛自己的父親嗎?

當然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最小的弟弟大衛因吸毒過量去世了,幾個哥哥姐姐決定先處理好大衛的事,所以相約集體對父親爽約。

大衛是弗蘭克的小兒子,,所以弗蘭克對大衛尤其喜愛,大衛小的時候喜歡畫畫,弗蘭克便鼓勵大衛長大以後成為一名畫家,在父親的鼓勵下,大衛果然成了一個畫家,雖然他的畫並不好賣。

都說藝術家是孤獨的,大衛也不例外,孤獨讓他染上了毒癮,最後吸毒致死,但發生在大衛身上的一切作為父親的弗蘭克都不知情,因為大衛總是報喜不報憂。

大女兒艾米,事業有成,是一個女強人,尤其是弗蘭克親眼看見艾米坐在漂亮大氣的辦公室做決策的時候,心情是十分驕傲的,但事業有成的背後是丈夫的出軌,兒子學習成績的下降。

這一切都讓艾米倍感焦慮,可她不想讓父親弗蘭克知道。

和艾米一樣報喜不報憂的是還有弗蘭克的二兒子羅伯特,羅伯特在樂隊工作,是一名鼓手,還是一個站在最後邊,連暫時離開都沒有被指揮發現的邊緣人物。

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羅伯特對成為鼓手也並不是很滿意,他喜歡指揮,做自己的音樂,可是在比他更優秀的人面前,羅伯特沒有成為職業指揮家的機會,只能往打擊樂方面發展。

同樣沒有對弗蘭克說實話的還有他的小女兒羅絲。

羅絲從小喜歡跳舞,她告訴父親自己在百樂宮當舞蹈演員,還是領舞,其實羅絲早就不跳舞了,而且還成為了一名單身母親。但是,為了向父親營造自己成功的假象,羅絲租了昂貴的車和公寓。

兒女們的隱瞞沒有逃過父親的雙眼,弗蘭克早就從蛛絲馬跡中看出了一切,但出於對兒女的愛,他沒有揭穿。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城市化和工業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有時候看似風光的背後往往蘊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有時候明明已經盡力了,卻依舊達不成期望的目標,生活遠比我們想象的更難。

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三、個體成長,人類永恆的主題

弗蘭克終於病倒了,幾個兒女也因為父親的病聚在了一起。

在弗蘭克的追問下,兒女們終於告訴了他大衛死亡的真相,以及沒辦法團聚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在忙大衛的事。

對於一個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兒女所以夜以繼日的工作的父親來說,吸毒過量這種死法顯然很難令人接受,但最令觀眾感動的還是在得知孩子們過得並不幸福的時候,弗蘭克沒有抱怨他們為什麼不早告訴他,而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因為他對孩子們過於嚴厲以及對他們生活的不夠關心,才造成了兒女們對他總是報喜不報憂的局面。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大意是說:30歲了還什麼都對父母說,就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對待父母,就是要報喜不報憂。

是啊,父母們老了,為什麼還要為我們瞎操心呢?讓他們無憂無慮快快樂樂不好嗎?

但這真的是父母們想要的嗎?

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在《天倫之旅》意大利版中有一個這樣的情節:旅途中,斯庫羅遇到了一個老太太,幾個兒女們為表孝順,共同出錢為她找了一件養老院,養老院在葡萄園裡,環境很好,可是孩子們卻很少來探望,老太太雖然豐衣足食,其實內心非常孤獨。

“我的孩子們達成共識,給我找了間養老院,很孝順,在葡萄園裡,但是他們從來不來,就打電話,朱利奧有天沒聽出我的聲音就掛了電話。”

這段情節特別讓人感到淚目。

豆瓣評分8.6,對親情的詮釋,我給它滿分

我們的父母老了,他們不缺錢,甚至還拿出自己畢生的積蓄貼補我們,希望能為我們減輕點負擔。可是,在父母對我們全方位關心的同時,我們是否想過我們的父母需要的是什麼?

他們無非就是希望我們能常回家看看,和我們聊聊天。

在影片的最後,弗蘭克認識到了自己一直以來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問題,與孩子們是否能夠成為自己驕傲相比,兒女們過得快不快樂才是最重要的;而幾個兒女也因為大衛的死和父親的突然發病而認識到了父親真正需要的其實並不是那些粉飾了的謊言,而是真實的陪伴與關心。

一個探訪之旅,父親和兒女都獲得了心靈上的成長。

對社會問題,尤其是老齡化的問題的關注,是《天倫之旅》保持經久不衰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國版的《天倫之旅》裡,導演給我們安排了閤家團聚的美好結局,但我們不得不思考的是,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和城市化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們在消除我們與父母之間日益加深的隔閡方面,該做出哪些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