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玉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話說人這輩子他就離不開四個字——吃穿住行,這四個字您缺一個字,這輩子過的都不算舒坦。
題主說的這棉被,其實也就是“穿”當中的如何保暖的問題。大傢伙都知道,這動物好說,冬天長一身長毛,隔風擋寒,夏天再換一身短毛,散熱去火。
這毛他都是自己從皮膚裡邊長出來的,千萬年來的進化讓他們佔了便宜,老天爺也允許,用不著他們操心。
但人不一樣,這一年四季皮膚光溜溜的,沒幾根毛,隔風擋寒這想多了吧,就算他真能長出來,自己都感覺這是不是脫離了高級動物的範疇了,否定自己了。
所以咱人只能憑藉外物來保暖。擱現在,咱好說,啥空調啦,啥地暖啦,給樓房穿衣服啦(保溫層),甚至於北方這地玻璃都是雙層的。
就這條件,大冬天,屋子外邊大風吹小風颳的,而屋子裡的娃娃恨不得光著腳丫子溜達,順手還得操起一根冰棍玩命的往嘴巴里擼:“熱死了!熱死了!”
就那得意樣,恨不得抽他兩巴掌,大冬天的吃冰棍不要命啦!
哎!這讓俺想起,俺小時候,大冬天最害怕的就是從熱被窩裡往出爬,穿哪大棉褲扒溜溜的涼,一臉的生無可戀的德性。
還冰棍呢,到一碗熱水,分分鐘鍾就變成了涼白開,再晚一點,就等著吃冰皮子吧!
好了,以上就是現代人的取暖,用不著俺瞎得得了,咱接著聊一下古代人的取暖方式。
古代人的保暖方式
最開始,人們為了解決保暖的問題,這就在地上挖一大坑,然後在坑邊上圍上牆,接著搭個茅草頂子,也就是那種半地下室的屋子。
原理也簡單,您就算是風再大,能把地皮吹透了嗎?所以那個時候,人們基本上是住在地面以下。這還不算,為了取暖,人們還擱這屋子的當中間弄一篝火堆,用來加熱這房子裡邊的空氣,順道給人們取暖。
請注意這篝火他不能太大了,不然分分鐘鐘的就把那屋頂給你燒禿嚕皮了,那個時候防火的意識就特別的強。
話說這玩意操作有風險,如果不小心不僅會把屋頂給你燒沒了,那整出的一氧化碳也能給你把人整沒了。
但咱離不開這火,所以後來就發明了火盆,把那木炭燃燒以後,留下那沒有煙的還有溫度的擱裡邊取暖。
再後來,這東西就變成了火爐,火炕。
就這兩件保暖工具,擱現在您到北方的一些個村子裡,還是能找得到。
現在大傢伙一股腦的想住樓房,這東西似乎就少見了。
當年俺記得,大冬天去同學家玩,俺們五個人玩了大半夜,開始擱那火炕上睡覺。
俺同學的媽媽知道俺們這幫子愣頭青,大晚上一準不睡覺,所以那火炕燒的特別的旺,就怕俺們晚上挨凍。
所以睡覺的時候,俺同學說你別挨著燒火的那一節睡覺,燙死你。
俺不信那邪:“俺這人就怕冷,燙才好呢?”
結果大晚上的,俺傻眼了,俺整個人的皮膚都紅了,整個就是一煮熟的大閘蟹。
最後實在是忍不住了,蹦到地上跳舞。
所以過去雖然沒有棉被,但咱大華夏的腦細胞不是白給的,不就是個保暖嗎?這不是問題。
據說在東北那嘎達,賊冷賊冷的,吹股子小風都能吹到你的骨頭縫子裡,所以人家乾乾脆脆天一冷,拿那水把整個牆體澆一遍,小風一吹,哪冰皮子嘎嘣嘣的就凍瓷實了,風想吹進來,門都沒有。
這風進不來,屋子裡不就暖和了嗎?
接著就是這被子。
在宋朝以前這棉花咱就沒有想到這貨能保暖,所以咱是把這物件當成了觀賞性的花骨朵,想不到吧,咱大華夏的智慧有時候也會犯渾!
要說咱大華夏的地界有棉花,這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但也僅僅是在邊疆地區進行種植。
到了宋末元初的時候,這才在中原地區有了種植,但咱大華夏的子民感覺種這玩意,還不如種點吃的實在,推廣度有限。
這直到了朱元璋坐了江山,在他的強制命令下,這棉花才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
種完了之後,大傢伙才明白這東西雖然不能吃,但經濟價值比糧食還好。
打這個時候起,老百姓才有了大棉被蓋。
這也是為什麼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的原因。
那麼在宋以前咱沒有棉被,咋整呢?簡單,過去人們睡覺的時候都穿寢衣,這就是害怕晚上睡覺的時候凍著了。
擱現在咱睡覺,講究的套一身睡衣,就俺這不講究的,褲衩子大背心躺下就著。
更有不講究的,光溜溜的睡覺,美其名曰:“迴歸自然!”
哎!臊的慌!
那麼外出呢?
有錢的,弄幾頭這皮那皮的動物皮,披自己身上保暖。就這模式到現在都沒有丟掉。擱現在有哪些個有錢的主,都沒有擺脫這種習慣,不管天氣冷不冷,一條狐狸皮的大圍脖,一身貂皮的大氅,也沒誰了。
人家熱,他也不脫,直接開空調大冬天吹冷風。
那麼沒錢的呢?這不有稻草嗎?這幹稻草可以防潮,禦寒,您可別小瞧了他。
這要是弄好了,也算是純天然無汙染的床墊。就擱現在有些個學生寢室裡都有草墊子鋪床的,其實這比那人工床墊要舒坦。
咋說呢?這稻草雖然能保暖,但他的保暖功能還是有限的,擱過去這天太冷,一屋子的人凍死的他也不在少數。
還是和平的盛世好啊!俺慶幸自己個能活在當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羊毛牛粘,我60多歲了,記得小時候七八歲,冬天在老家睡覺,奶奶說;那張大席也不知道幾百年了,是用嗎?雞毛羊毛編制的,上面鋪個單子特別暖和,還有我身上小時候穿的那種火龍衣,有100種不同的鳥獸編制的,也是麻線,和羊毛葦英紡城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我進城後,起碼有七八家,來借,怕孩子不承人,還有一種貓頭翁的鞋,後來就借丟了,據聽說現在駐馬店一帶還有人會做會編。
馬金駒
充分利用動物皮毛
從遠古時代開始,動物皮毛就被當成禦寒之物,狐皮和貂皮比較貴重,只有達官貴人們才用得起,普通老百姓則選擇牛、羊等常見動物來制皮。獸皮不僅可以當被子蓋,還可以作為墊子。
《論語》中就記載:“狐貉之厚以居”,意思是狐和貉的皮毛很厚,可以拿來當墊子坐。沒有棉花也有被子,採用其他材料作為“被胎”
出了棉花,老百姓也想到了其他填充物,例如柳絮、蘆花,但是保暖不是很好。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就寫道:“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一方面,當時的杜甫棄官逃難,帶著全家人流離失所,此時在漏雨的茅草屋裡,杜甫深深感受到國破山河在的悲涼。另一方面,他也是在吐槽:“這被子不保暖呀!”
除了植物,動物的羽毛和獸皮也可以當作被子的填充物,例如雞鴨鵝等羽毛或者羊毛等。
除了羽絨、羽毛和獸皮,還有一種常見的禦寒材料——稻草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農作物,秋收之後會產生大量的稻草,這些防潮保暖的材料也被農民充分利用起來。
將稻草的關節等堅硬部分去除之後就可以得到柔軟的細稻草,將其鋪在床上可以直接當成床墊來使用。我們常常在電視劇中也可以看到監獄的環境,鋪在地上的稻草囚犯的床,因為獄史們不會給囚犯們提供被子,廉價易得的稻草就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古代人沒有棉被,但聰明的古人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到了很多棉花的替代物,也因此度過了一個個寒冷的夜晚。到了明朝時期,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意識到了棉花的重要性,並採取強硬手段,命令老百姓在種植水稻小麥的同時還必須種植棉花。
從此之後,棉花正式在底層民眾之間流行開來,老百姓穿得起棉衣,蓋得起棉被,直接解決了保暖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講,朱元璋的這一舉措可以稱得上功在千秋。
正一品貴妃
對於現代人而言,冬天的被窩就像天堂一樣溫暖舒服。早上起床離開被窩都需要巨大的勇氣,但是在宋朝以前是沒有棉被的,古人又是怎樣睡覺的呢?
古代社會一般分為兩類人,一類是達官貴族或者富裕人家,另一種便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所採用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
對於富人和達官貴人,他們可以在屋子裡燒一個火爐,從白天到晚上,這樣房間的溫度也就不會太低。為了保暖,一些獵戶打獵的時候,會把動物身上的皮毛扒下來,做成衣服,披風等等,穿在身上,或者是睡覺的時候蓋在身上,也都是非常暖和的。像鴨絨被子、羊皮被子都有不錯的保暖效果,因此他們的冬天還是過的挺舒服的。
對於普通人家而言,不可能像富人那樣燒個火爐,也沒有錢去買那些昂貴的皮毛披風、被子。但是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為了保暖,他們會用柴火燒過之後的炭火再次放在炭火盆中燒,達到取暖的效果。他們會用一些葛或者是麻之類的纖維東西做被子,裡面在填充點柳絮充當棉花。雖然效果不及富家人的被子,但是抵禦寒冷還是可以的,除了被子,他們還會在床上鋪上一層厚厚的幹稻草來充當“被褥”,增加保暖性。
古人在夜間睡覺的時候,都會在床邊拉一個擋簾,上面也有床頂,這樣睡眠空間也會縮小,也能很好的抵禦冷空氣,增強保暖的效果了。
雖然古時候沒有棉花,生活條件也很差,但是古代勞動人民還是非常有智慧的。
文史侃大山
我是朱由桓,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古代的居住條件遠不如今天,既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甚至在宋朝之前棉花沒有普及,因此就連棉被也只有少數達官貴人才能用上。所謂貴人有貴人的取暖方式,窮人有窮人的取暖方式。
貂裘錦被、暖閣手爐
“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任何時候達官貴人們的生活條件都不會差,貴族家裡一般都建有暖閣、地炕、壁爐、火牆等取暖設施。
地炕適用於條件比較好的百姓或貴族,其構造是在房屋的一側或走廊下挖一數尺深的燒火坑,坑內砌灶,灶的煙道在室內地下面往復盤旋,灼熱的煙氣遂將室內烘的火熱。
壁爐和火牆則早在秦朝時就有了。在發掘咸陽宮殿遺址時,考古人員就發現洗浴池的旁邊發現三座壁爐,壁爐寬1.2米、縱深1.1米、高1.02米,爐膛為覆甕形,使熱氣在膛內有充分迴旋的餘地,可以使受熱面積擴大。
除了利用建築形式取暖外,還有各種暖爐,這種取暖方式在唐朝時特別流行,例如白居易的《賣炭翁》就講述了在嚴寒冬天進程賣炭的老翁,炭自然只有富貴人家才燒的起,所以白居易才感嘆“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另外,貂裘錦被也是隻有達官貴人們才能享用的,其中狐裘和貂裘是貴族才能用的起的,羊裘、鹿裘富裕人家也能用的起。
短褐灶灰稻草麥秸
貧窮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短“褐”來禦寒,褐石一種衣服的料子,是用麻織成的,用褐做成的衣服既不保暖又不美觀。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裡曾說過:“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即使是用麻做的短上衣,上面還有洞和補丁,可見古代窮人的冬天真不好過。
而冬天床鋪上鋪的則是曬乾的稻草和麥秸,鋪上厚厚的一層,雖然不是很舒服,但至少保暖效果還不錯。
可見在棉花沒有大規模種植以前,一般百姓的冬天真不好過,即使是最繁華的宋朝由於棉花種植規模小,棉布、棉被等製品貴族看不上,窮人用不起,只有一些較富裕的家庭才能用上。
朱由桓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面對冬天的寒冷,今天的我們自然不必說了,取暖的方式多種多樣,空調、暖氣、地熱,牆壁裡有防寒層、玻璃也是雙層的防寒玻璃。
冬天到來之後,我們可以穿著溫暖的衣服去外面玩耍,也可以在溫暖的屋子裡吃著雪糕。
但是在古代,宋代以前,人們沒有棉花的時候,是如何取暖的呢?他們又是如何面對嚴寒的呢?
首先,我給大家說一下住宅。古代的住宅給大家的印象都是那種大院子,大宅子,非常高大壯觀,門是木質的,窗戶是紙糊的,其實在早期,也並不是都是這樣的房子,當時的人們為了解決寒冷問題,會建造一種半地下的房子,類似咱們現在的一些地下室,一半在地面,一半在地下。
這樣的房子構造,可以有效避免寒風,而且一半在地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溫。在古代物質不夠豐富的時候,夏天還好過,冬天卻很難熬,除了這樣的房子取暖之外,他們還會選擇燒火盆。
將木炭燃燒之後,留下無煙且保持溫度的木炭,留在火盆之中,然後放到屋子裡取暖。其實這種取暖的方式在二十多年前的東北還能看到呢,火盆、爐子、火炕,只是這些年發展很快,才消失不見,相信很多80後的小夥伴都見過。
除了建築和火盆取暖,再有就是衣服和被子取暖了。在現代,咱們睡覺脫的光溜溜,在古代可能不行,得穿“寢衣”,防止夜晚睡覺著涼。
其實古代沒有棉花,但是卻有動物,比如現在大家經常穿的羽絨服,在古代就能製作,只不過沒有現在的輕薄。也可以用動物的毛皮製作披肩或者衣服來保暖。
當然了,動物雖然有,但是也不那麼多,窮人是享受不起,有錢人則可以用動物容貌做被子或者衣服,一次來抵禦嚴寒。
窮人沒錢,只能另想辦法,一般不富裕的家庭,都是用稻草鋪床,畢竟幹稻草可以防潮、還能禦寒,是一個天然床墊。現在很多的大學都用這種草墊子鋪床呢,我上學的時候就是用的草墊子。
沒有棉被,人們就想辦法唄,他們發現柳絮類似動物絨毛,於是在春天蒐集柳絮,做成被子和寢衣,用來保暖。當然了,柳絮只是其中一種,使用蘆花也是可以的,根據居住地的一些特點開制定取暖計劃。
雖然方法是有的,但是肯定還是有凍死人的情況,古代的所謂盛世,基本都是寒冷的盛世、飢餓的盛世,和咱們現在比,相差很遠。
今天就說到這裡,記得關注我哦,我是野史日記,一個願意與你分享歷史的人~
野史日記
這個問題有點杞人憂天,替古人擔憂的意思。
其實呢,我們老祖宗精明的很,對於生存之道一向是世界上理解的最為透徹的。棉花的出現,為古人過冬又提供了一種新材料,那麼棉花出現之前,古人如何在寒冷的冬季睡覺呢?
古人稱被子為“衾”“寢衣”等,衾為厚被,秋冬使用,那麼今天主要來說“衾”。杜甫在其《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有一句“布衾多年冷似鐵”,可見在唐朝的時候,被面材質應該是布,裡面填充物則不得而知,那麼依照布衾我們來分析一下到底古人被子以何物來填充。
在先秦時期。這個時期人類還處於奴隸制社會,食物來源主要是以狩獵為主,出土的陶器上也有用骨針縫製衣物被褥的圖案,可見這個時期大部分百姓禦寒主要以動物皮毛為主,至於低級奴隸,恐怕要以乾草,蘆葦之物為主要禦寒物了,而被面貴族會用絲綢之類的高檔物品,百姓與奴隸只能採用麻布之類。
在秦漢時期。這個時期的農書上已經出現了一種叫木棉的植物,木棉類似棉花,雖有一定的保暖效果,但是還是遠遠不如棉花效果好,正因為效果不好,所以只有普通百姓大量使用,總比蘆葦,柳絮充作被芯要強的多。權貴富戶則外以絲綢絹步為面,內以雞鴨羽毛為芯,更甚者則以貂裘狐皮為芯,保暖效果更是突出。
在隋唐時期。這個時期,絲麻棉在運用上遠遠超過了前朝,就拿杜甫來說,他所說的“布衾”應該是棉布填充了柳絮或者木棉才會“多年冷似鐵”,不要懷疑這個時候有棉布。其實在東漢末年就有國產棉布,只不過亞洲棉質量不太好,產出很低質量很差,在唐朝時候亞洲棉廣泛種植在長江流域,完全可以用來織布充被芯。這個時期的貴族,還是一如既往的用動物皮毛,絲綢之類禦寒。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來,動物皮毛是古帶貴族富豪被褥的主要組成部分,而絲綢棉麻也有一定運用。百姓則多以麻布加乾草、木棉、柳絮等絮狀物充當被褥的主要成分。
在宋之後,尤其是朱元璋強制推行種植棉花,讓百姓可以穿的上棉衣棉服,蓋的上棉被,為國家棉花運用貢獻了巨大作用,可謂是功德無量了。
望風瑟瑟
大爺生前80歲高齡仍然集中子孫要給太奶奶立個碑,說是如果沒有他照顧他們幾個沒孃的孩子就沒有現在這些子孫們。從大娘嘴裡才知道太奶奶心地善良卻死的可憐,只是因為收容一個乞丐吃住一宿,結果第二天一早發現乞丐把棉被帶走不見了,太奶奶一路尋找,結果中了風寒,不治身亡。我很納悶,為了一床棉被值得嗎?後來才知道那個時代好多家庭別說棉被,就連褲子都是共穿一條的。古代人生活條件更惡劣,尤其宋朝以前沒有棉花,他們冬天是怎樣睡覺的呢?
對於皇族和富人來說可以有資本追求奢侈,他們一般是用皮毛做褥子,《論語》中就寫到“狐貉之厚以居”,意思就是狐貉的皮毛很厚,可以用來做墊子。另外用絲綢製作被膽,裡面填充以羊毛或者雞鴨鵝兔的絨毛,考古發現秦漢時期絲制的衾被。
對於窮人來說就比較簡單了,用不起絲綢,更買不起皮毛,直接用稻草鋪墊隔寒隔溼,用麻等植物纖維來製作被膽,裡面填充些蘆葦花或者柳絮,可以想象,這些東西保暖性能不會太好,杜甫棄官逃難途中苦於生計,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就寫到“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再逢陰雨天,確實難以入睡啊!還有專門做紙被的,填充物用蓬鬆的草紙,只不過太容易變潮,所以用一段時間要更換,如果沒錢不捨得,就要把紙掏出來重新搗一下,讓它變得鬆軟。
不管窮人富人有一點取暖的方式都差不多,就是用碳火。只不過富人用上好的木炭,比較充足也沒有多少煙,窮人也只能用做飯後剩的炭火或者木柴來取一時之暖。另外除了封嚴門窗,富人在床周圍多圍一些帷幔也可以縮小空間抵擋風寒,窮人則用蘆葦木板之類能用的起的東西來圍了。
對於乞丐來說,冬天無疑是最難熬的,乞丐本來就居無定所,衣衫襤褸,又沒有及時熱飯,再赤腳走在冰涼的地面上,簡直要命了,但是也正是因為常年這樣,他們的禦寒能力卻是比富人強,就像東北人穿很少不冷,南方人到東北裹成球照樣哆嗦一樣,自身技能的提升也幫助他們可以躺在破廟的稻草上,沒有被褥也可以過冬,當然冷的厲害了起來跑跑步激發陽氣也是一種方法,朱元璋當年就是這樣過冬的,所以後來他要求農民除了種植糧食作物之外必須種植棉花,讓農民也能蓋上棉被,也是一件大功德了!
國史通論
棉花只是人們的禦寒材料之一,我們這裡不討論棉花什麼時候進入中國,只談談在棉花之外,古代人還用什麼手段幫助取暖,使自己能夠安度寒冬。
首先是有一處庇護之所,比如房屋、洞穴或者遊牧民族的帳篷。
這些地方可以幫助人們得到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遮擋寒風和霜雪,再與柴草等取暖材料相結合,能讓人體周圍保持一定的溫度。另外,我們的古人很早就知道製作席子鋪在地上,讓人體與潮冷的地面隔絕開來,有利於保持體溫。後來有了床鋪和火炕,保溫的效果就更好了。
其次,是利用植物纖維或者動物的皮毛保暖。
在這方面,遊牧民族的方法比較簡單、有效,就是利用羊皮、羊毛等禦寒。狩獵民族使用獸皮、獸毛,比如熊皮褥子、狼皮褥子等,也能有不錯的取暖效果。當然,這些東西的體感舒適度就比較差一些。
農耕民族一般是利用植物纖維來保暖,漢字中很早就有了“衾”“被”等文字,都是睡覺時保暖的用具,一般使用麻、綿絮、棉花、蠶絲等等材料製成,也可以把雞毛、鴨毛、兔毛等收集起來,製成保暖的衾被。考古實踐中也發現了秦漢時期絲制的衾被。
再比如,清朝時的北京城裡有許多的乞丐和流浪漢,居無定所,冬天裡缺少禦寒的衣物。當時有一些富人做善事,開放一些火房,夜裡供給這些人取暖,免得凍死,不收錢或者象徵性地收一文錢。
也有一種營利性的取暖場所,名為雞毛房,就是一間大房子,地面上鋪一層雞毛或者稻草。乞丐們每晚要交三文錢,直接睡在雞毛上,取暖效果一般,但起碼不會凍死。早晨起來走出去,滿身滿腦的雞毛,樣子十分可憐。
最後,是憑藉自身的機能來禦寒。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古人茹毛飲血,生存的環境十分嚴酷。相應地,人類本身的機能也在適應這些嚴酷的條件,無法適應的那些人就被無情地淘汰。所以,在同等條件下,古代人的抗寒能力要比現代人強得多。古代一些人赤腳、半裸,也能抵禦嚴寒,靠的就是自身的適應力和忍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