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文化之魂不能丟

城市治理,文化之魂不能丟

兩名年輕人在杭州橋西曆史文化街區一家博物館內學習製作油傘。金立旺攝/光明圖片

城市治理,文化之魂不能丢

陳忠 郭紅松繪

城市治理,文化之魂不能丢

王世福 郭紅松繪

城市治理,文化之魂不能丢

高春花 郭紅松繪

城市治理,文化之魂不能丢

武廷海 郭紅松繪

城市治理,文化之魂不能丢

來自廣州荔灣區五眼橋小學的學生在李小龍祖居門口表演嶺南傳統武術。吳偉洪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智庫答問·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本期嘉賓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陳 忠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王世福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建築大學教授 高春花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武廷海

城市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結束後,11月2日至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調研,就城市公共空間規劃建設、社區治理和服務等作出重要指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作為城市治理的一道必答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如何保護?怎樣妥善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係,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本期邀請專家展開討論。

1、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庫

光明智庫: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為何歷史文化對城市如此重要?

高春花:城市文脈是一個城市源遠流長的文化聚合體,歷史文化遺產作為這個聚合體的文化“酵母”,通過保留、傳承城市記憶,彰顯了城市精神和城市特性。比如,北京老城的營建理念、平面佈局、建築特徵,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和合精神;北京中軸線之構成、重要建築之命名,象徵著政治秩序的“和諧”追求;四合院民居建築表達了美善相樂的禮治秩序。

王世福: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庫,記錄了時間疊加在空間上的信息,並與城市生活環境交織在一起。近年來各地對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更加重視,陸續建立了歷史建築名錄、工業遺產名錄,完善了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與管理等制度性工作,但具體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偏重保存疏於修繕與活化等,相應的維護運營、技術服務等制度也亟待建立。

陳忠:目前諸多城市的文脈延續工程,出現了趨同化的現象。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城市文脈,接續城市文脈是否就等同於修復、修建具有某個時期特點的建築和街區?

其實,城市文脈存在於三個層面。一是空間層面。城市文脈由不同時期的標誌性建築與空間構成,保存這些不同時期的建築、空間,是傳承城市文脈的重要內容。但即使在空間層面,城市文脈也是一個空間鏈,而不是單純某一個時期的建築街區。二是生活方式。不同區域和時期的人們往往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即使在現代城市中,也會發現諸多非現代的傳統習俗。三是語言與情感。語言與文化是一個城市活的文脈。在當今這樣一個高流動性的社會,如何保存各具特點的方言、區域藝術、地方文化是一個難度極大的挑戰。或許,社會流通語言將日益趨同,但方言、方音、地方戲劇和文學等總會存在。隨著城市化進一步推進,人們在注重空間文脈的同時,也應更加註重從生活方式、語言與情感層面傳承、保護和更新城市文脈。

2、留住城市之根,鍛造城市之魂,營建城市之美

光明智庫:在您看來,應如何處理好城市規劃和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關係?

王世福:這個問題關係到如何拆舊、如何建新。

拆舊方面,真遺存一旦被拆毀,就意味著歷史文化遺產的消亡。因此,開展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度安排是禁拆歷史文化遺蹟。首先,應該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開展基本的城市歷史風貌評估,劃定各級各類歷史文化保護片區;其次,建立歷史保護片區中的禁拆制度,即涉及歷史保護的地塊,拆除建築物需要獲得相關部門許可。規劃管理部門可會同文化管理部門進行現場勘查、專家論證,作為是否允許拆除的依據。此外,應儘快建立廣泛的歷史文化遺產社會監督和專家諮詢制度;有效發動市民發掘歷史建築線索,並積極監督各項開發建設行為。

建新方面,如何在歷史文脈環境中建造新建築,實際上是對我們傳承與創新能力的綜合考驗。一段時間以來,在開發建設中,一些城市逐漸失去個性,“洋大怪”建築司空見慣。究其根源,是我們的建築與城市設計創新能力不足、地方文化自信不強。要把城市文化之根留住,就要有從歷史文脈之根中尋求文化基因、生髮時代精神的態度與行動。

武廷海:城市大規模擴張改變了以老城區為主體的傳統城市結構,歷史文化遺產客觀上面對不小的壓力與風險。吳良鏞先生曾在題為《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環境創造》的學術報告中,對文化遺產保護提出“積極保護、整體創造”的觀點,呼籲將遺產保護與建設發展統一起來,不僅保護遺產、文物建築本身,而且保護區內的新建築必須遵從建設的秩序,即在體量、高度、造型等方面要尊重歷史遺產所在環境,要與其在可能範圍內達到整體協調,保持一定的體形秩序。這為我們處理好城市建設發展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提供了有益視角。

陳忠:面對激烈的城市競爭,人們希望快速營建最新、最有特色、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以吸納發展要素,獲得快速增長。但與此同時,在現代技術條件制約和審美“潮流”影響下,不同區域的人們最終營建的往往又是相似的空間。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缺少人文底蘊,無法真正激活人們的創新動力;受制於現有技術,是造成“千城一面”的重要原因。反思城市發展史,比較成功的城市,其發展是一個傳承、更新和新建有機統一的過程。城市不僅是一個物質空間體、經濟體,更是一個綜合性的人文生命體。在全社會普及人文城市知識,提升城市多元主體的人文素養,對於增強城市發展中的定力與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高春花:科學的城市規劃,必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制定方針政策過程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做到城市保護與有機更新相銜接,實現城市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城市的根留住,把城市的魂凝聚起來。

其次,應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根據需求確立技術路線。在生產空間,著力促進歷史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讓歷史文化遺產“傳下去”。在生活空間,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講起來”,讓每個人成為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講述者和實踐者。在生態空間,要多為城市“留白增綠”,給城市多留一點可以休息、徜徉的地方。

3、用足“繡花”功夫,讓“鏽帶”變“秀帶”

光明智庫:黨的十八大以來,為防治各類“城市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開出“藥方”,各級黨委政府做出很多努力。您對此有何深刻印象與感受?

王世福: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州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築修繕保護情況。他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廣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古老城市,要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廣州既要保持老城市必要的從容,又要從實力、引力、魅力等多維度激發城市活力。比如,實施“保底蘊”的城市修復戰略,以微開發創新廣州老城建設管理方式;實施“出新篇”的活力激發戰略,通過產業創新落實“文化+”;實施“放異彩”的文化創新戰略,通過老城空間品質化釋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高春花: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前門東區,沿草廠四條衚衕步行察看街巷風貌,聽取區域規劃建設、老城保護、疏解騰退、人居環境改善等情況介紹。他強調,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蹟、文化古蹟、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蘊毀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統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要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一是合理控制城市規模,以資源環境為硬約束,劃定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解決城市無序擴張帶來的職住分離嚴重、熱島效應凸顯、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二是科學配置資源要素,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三是有效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城市文化精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陳忠:近年來,上海市推動黃浦江兩岸貫通及濱江岸線轉型,楊浦濱江逐漸從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昔日的工業“鏽帶”變成了生活“秀帶”,這為克服當前城市發展中的塗層化現象提供了有益思考。所謂塗層化,主要包括:為了快速提升城市形象,對主幹道、形象大道進行美化,而忽視對生活社區的改善;只注重城市物理空間的改進,忽視了城市權利、社會關係、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合理化。解決塗層式城市化,要克服城市發展中的形式主義,拿出“繡花”的功夫,從行為細節出發,切實改進城市發展、城市治理的運行方式。

4、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光明智庫:科學謀劃城市的“成長座標”,打造城市精神,要善於調動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在您看來,如何讓多元主體共同守護好“城市之魂”?

王世福:集聚促進城市發展的正能量,要讓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政府應充分認識到制度建設對歷史傳承、文化創新的重要性和優先性。對於歷史街區、建築的保護與活化利用,需各職能部門協同努力。市場應善於發掘城市文化意象,強調人文內涵的城市再開發,提供充滿地方文化魅力的公共空間和人居環境,盡力實現市場利潤與消費者文化品質需求的共贏。

社會各界應積極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實施與監督,以主人翁精神保護各類歷史文化遺產,以使用者的日常關切推動文化遺存活化利用,重視建立社區認同。

陳忠:城市文脈、城市特色是歷史的產物,更是城市多元主體共同營建的結果。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城市治理共同體,使城市的多元主體都對這個城市有歸屬感、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都願意並能夠參與到城市設計、發展、治理的過程之中,對於真正形成有生命力、有靈魂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人們常常強調多元主體對城市發展成果、機遇的共同分享,而相對忽視對城市風險、城市責任的共同承擔。實際上,城市權利與城市責任是相對應的。構建保障共建、共治、共擔、共享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對於激活多元主體保護、營建城市文脈的主體性和自覺性十分重要。

(學術支持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勝、王斯敏、蔣新軍、成亞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