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買房故事 | 只想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說起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八大金剛”是無數初中生想要挑戰的名校,也是大部分家長心目中上海最好的12所高中。

想進好高中,當然從小學就要開始打基礎。所以上海孩子的學習競爭,其實從幼兒園就已經開始了。

於我而言,即便沒辦法讓孩子去讀像世界外國語小學一樣的TOP名校,也想在能力範圍內為他創造相對最好的教育環境。

被訪者 | 克里斯丁寫作者 | 孫小乖

01.

如果有得選,我們其實並不希望兒子生在2014年。雖然避開了龍年,但馬年好醫院的產科,也是懷孕8周內就要建卡的。過多的同齡人,意味著激烈的競爭和優質資源的緊俏。

我自己名下有2套房子,婚前有一套在外環外,結婚時我主貸和太太一起買了房在閔行,但都不是學區房;雙方父母家的房子和我們住的比較遠,也都不是學區房。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孩子面臨上學問題,但是手頭上現有的房子都掛不了好的對口學校讀書。

我們需要一套學區房。

也沒辦法,誰讓上海教育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好的高中每年的生源的大部分來自同一批初中學校,其中很多初中學校都與之有著關係,或者有直升名額。所以這些學校往往也是家長們在初中或小學階段擇校的主要方向。一是因為這些學校進名校的幾率更大,再者是因為這些學校整體師資教育力量更強,就算進不了最好的前幾所,也能進不差的高中。

作為家長,我們都已經意識到,孩子讀書的“分水嶺”已經從初升高“前置”到了幼升小。

就說上海民辦幼升小而言,堪比高考,面試錄取率很低。意味著你孩子的對手,是從小精英教育下的娃,這樣想想你的勝算還剩多少?就算是“牛娃”也要實力加運氣才行。

當然,如果是有實力的家庭就不一樣了,對口公辦不好可以擇校上民辦,體制內民辦上不去,體制外民辦砸錢進,或者大了以後出國。

也就是常說的,“底層放棄教育、中產過度焦慮、上層不玩高考” 。

當然了,我也不是沒想過讓孩子去拼一把讀好的民辦,但是看看周邊的“雞血家長”,孩子讀書那麼累,我想想還是讓孩子讀個好一點的公立學校。

02.

2017年底,我們開啟了漫長的“買房”之旅。

起初,我的計劃是一邊賣房一邊置換。

想先把2011年結婚時在閔行買的80平兩房賣掉,當時掛牌價能到420萬,再貼150~200萬左右可以置換到附近街區對口實驗小學的房源。

看房的速度很快,只看了3套,我就看中了一套86平的兩房,高樓層採光好還是三開間朝南,對口實驗小學,離原先的房子只有兩個街區。房東開價要570萬,加上稅費中介費總價要近600萬,在我們計劃的預算內。

其實我看中的房源要比周邊幾個小區中單價貴一些,甚至比旁邊的萬科的價格還貴點。

為什麼不選周邊其他房源?

原因是上海小學入學需要“人戶一致”,有些地方還需要報入戶或者戶口遷入滿3年或5年。實驗小學有幾個分校區,如果我購買周邊幾個小區的房源,雖然價格低了,但是排隊的生源眾多,我的孩子有面臨被調劑到路程遠的新校區。而我看中的房源,對口的校區只接收這個小區的生源。

我要保障買到的房子,孩子一定能讀上對口的小學校區。所以,最後我們交了20萬做定金。

03.

交了定金之後,我們期望原先的房子早點賣掉,就能交首付了。

但2018年開年後,二手房市場一直不好,買家不是3萬、5萬的還價,而是20萬、30萬的還價。

老房子一時半會賣不掉了,新房子手頭準備置換的錢不夠了。

我們也不是沒想過放棄買新房子,定金20萬不要了,但是根據合同毀約金卻要付60萬。我們被“逼上梁山,頂在槓頭上了”。

怎麼辦?那就只能買。沒辦法也要想辦法,無奈下只好讓太太淨身出戶,換了她的首套資格。

最後,為了減少貸款壓力,我們付了總價的一半還多,其中問親朋借了近150萬墊資。

這期間政策也發生了變化,幼升小推行了“公民同招”,要不報公立要不報民辦,不能一起報。

但是,還有個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由於買的還是兩室戶,孩子上學的日常接送成了問題。

父母們都住得離我們很遠,所以我決定在周邊再買個小的一室戶,在工作日拜託父母照顧孩子。

2019年3月,我們閔行的房子終於賣出去了,總價360萬,比2017年低了整整近60萬,降了這麼多也是為了儘快把親戚朋友的錢都還了。

最近,我忙著在看一室戶的房源,希望能買套性價比高離家近的。

买房故事 | 只想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時候我想,如果當初不置換學區房,現在“公民同招”了,直接去考民辦,可能考的人少了,入學面試也沒那麼難進了。畢竟算算買房又賣房的錢,也夠讓孩子上私立了。

換房經歷的曲折,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與“雞娃”相比,還真難以說清孰輕孰重。但是至少孩子的學校搞定了,房子也換好了,借的錢也還了。現在就等著復婚,為整個“換房工程”畫一個句號。

— END —

买房故事 | 只想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买房故事 | 只想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