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成都”作为地名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和成都齐名的另一个地名也在成都市内,这个地方叫“金牛坝”,该处位于成都西门外十几平方公里的一片区域。

“金牛坝”这个名称和古蜀道有密切关联。

李白的一首诗对金牛道有记载:

秦开蜀道置金牛,

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

锦城常做帝王州。

这是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一。关于金牛道的来历,成都金牛坝的人们是下面这样传说的。

巴蜀大地处于四面崇山峻岭包围之中,土地肥沃,物产车富。尤其是成都平原上的蜀国,自开明王朝以来地饶物丰,国泰民安。

当时的中原大地,秦国与六国战火纷飞。秦惠王为了能与六国抗衡,并达到逐步并吞六国的目的,早就觊觎巴蜀大地。意在把巴蜀作军事给养的大后方。

无奈的是,秦岭山脉横亘于秦与巴、蜀之间,山大沟深,道路阻且长,奇险无比。仅有羊肠小道可使往来,大部队是难以展开进攻的。雄才大略的秦惠王明白,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于是他便派使臣到蜀国,觀见蜀王,表示要与蜀国增进友谊结为同盟,并派兵帮助蜀国抗衡东边的巴国,还吹秦地美女如云,且健美多情,表示愿挑选五位绝色佳人送给蜀王,同时还将赠送秦国特产的五头金牛。

此牛无需饲养,每天排出的便都是金块。蜀王听后大喜,当即与秦使臣缔结盟约,并命令五丁力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凿蜀道,早日迎接美女和金牛入蜀。

蜀国多崇山峻岭,民夫劳作,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主要是肩挑背负。因而蜀中之人多为力大无比之壮士。官方将其组成五人一组的役夫,称作五丁力士,主要从事凿山、开道、运物、王室迎送等重体力活动。

五丁力士与蜀国使臣一道筑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经梓潼、剑阁、广元,到七盘关,开凿千里蜀道。

历尽千辛万苦自不必细说。仅在广元嘉陵江上的朝天峡、明月峡一带修筑栈道就十分艰辛。此处山高峡险,万仞绝壁上,猿尚不可攀,怎么能够修道路呢?

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五丁力士想办法,在绝壁上凿出一个个方孔,安装上一排排枕木,再用铁链相互连接,上面铺上木板,这样,难以攀援的绝壁便成了

“天梯石栈相勾连”的栈道,变成了可通人马的通途。

就这样,五丁力士历尽艰辛,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餐风露宿,终于修通了蜀道。

接着秦惠王就将金牛和美女如约送来。可是一见秦惠王口中的金牛,却是五头石牛,每头石牛臀后专置一个托盘,上摆放一大块金块。蜀王的使臣见此金牛,才知上当受骗了。

五丁力士历经艰辛,终于把秦惠王的礼物顺利地运回了成都。金牛便安放在如今的成都西郊,人们把这一块地方称作金牛坝。

成都西门有个金牛宾馆,就是以这个历史传说的金牛命名,该宾馆规格颇高,专门接待贵宾。

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蜀国与巴国发生战争,蜀国接连败北。蜀王请秦国出兵攻打巴国,秦国大喜过望,这恰是绝好进入蜀国的机会,当即派大军沿秦蜀古道而来,帮助蜀国一举消灭了巴国,回师途中,也顺便灭了蜀国,废了蜀王,改称巴蜀二国为巴郡和蜀郡,派郡守治理。

李冰就是秦国派往蜀郡的第二位太守,他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为蜀地造福,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金牛古道是一条开放和顺应历史潮流的大道。它的意义,是使蜀国融

入了更加开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接受外来文明更加便利。为成都日后的繁荣和兴盛奠定了基础。

这一条连接两个国家、两种文化的黄金通道,全线从陕西勉县起,经宁强,过七盘山,入四川广元,过剑门关,经梓潼、绵阳,其南端就直接延伸和铺展到成都金牛区这块肥美的土地上。

该道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进行观察,金牛道都是成都向北的主要通道和战略要地,它不断地接受外来的文明,同时又输出自己的文明,就像一开放的窗户,吞吐着历史的风云和文明的潮汐。

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金牛坝流传一首民谣:

“金牛昂昂叫,金谷消地粮满仓:

金牛昂昂叫,鲜花满地瓜果香。”

这首民谣来自当地古老的传说,据说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看中成都西边一块肥沃的土地,偷偷下凡,过男耕女织的生活。牛郎用天上带来的金牛教大家耕种,经过金牛的耕耘,土地平整肥沃,不管是种棉花、稻谷还是麦子都长势喜人。

织女则教大家用收获来的棉麻织市,织出的市匹柔软漂亮,穿在身上还很暖和。牛郎织女教会了坝子上的人们耕种织补,人们有吃有穿,生活幸福,大家都喜欢上了这对神仙伴侣。这事情触怒了天上的风、雨、雷、电四大金刚,他们憎恨村民敢于修渠拦河疏导洪水保护庄稼,妒忌村民不怕打击,顽强拼搏,年年都有大丰收。

于是四大金刚把牛郎织女私自下凡的事情告诉了玉帝。玉帝大怒,派人把牛郎织女抓了回去。临走前,牛郎织女把金牛留了下来,并鼓励坝子上的人民:“只要你们有金牛,努力耕种,即使没有我们,你们也能过上幸褐生活的”!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把这个坝子改名为“金牛坝”,并一直秉承金牛的实干精神,把这块土地建设成成都最富裕的地方。

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

很久以前,成都西门外曾有金牛出现,所以那块地方被命名为“金牛坝”。

清朝时,当地建有金牛庙,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翻开古老的地图,在它的旧址上,只能发现“香隆寺”这个名字。金牛寺的改名和清朝的一段官司有关。

金牛寺在清朝乾隆时香火旺盛,当时百待兴、大家都希望金牛能来好收成。于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一牛王生日,人们都纷纷前来祭祀。

渐渐地,把东门大桥外(现牛王庙大街)的香火都抢完了。因为金牛坝里并无金牛,而祭祀金牛的时间却于牛王生日为同一天,牛王庙的主持把金牛寺告到官府,指控金牛寺侵犯了牛王的祭祀权,于是官府为安抚和平衡两方争议,把“金牛寺”更名为“香隆寺”,让它更名副其实。

成都历史上蜀国第一条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为何称为金牛道

如今香陛寺早已不复存在,但能给人们带来财富的金牛人们依然记得。

牛王庙这个地名仍然存在,就在东门和东大街相连,邻一环路,有牛王庙公交站和地铁站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