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出臺新版“禁塑令”,塑料可持續發展相關產業將迎黃金期

因過度使用塑料而帶來的汙染問題,日益受到全球的關注。

歐洲議會日前以壓倒性的優勢,通過了內容為“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歐盟國家使用飲管、餐具和棉花棒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法案,以應對海洋、田野和水道中的汙染。

在中國,儘管2008年就開始施行“限塑令”,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舊版的“限塑令”不斷遭遇新的難題,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新版“限塑令”的出臺受到了更廣泛的期待。

欧盟出台新版“禁塑令”,塑料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将迎黄金期

業內人士稱,有很多人呼籲修訂2008版“限塑令”,此前國家有關部門也就“限塑令”後續政策的修改向全社會徵求了意見,相信新的“限塑令”會更加合理。

現狀丨我國的塑料消耗有多大,回收有多難?

隨著一個個互聯網新業態而來的,是大量的塑料消耗。

快遞業的繁榮是其中之一。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編織袋約53億條、塑料袋約245億個、封套約57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國內使用的包裝膠帶一年可以纏繞地球1077圈。

網絡訂餐是另一大消耗源。2018年中國外賣用戶規模達3.58億人,2019年將超4億人,若4億人每人訂一次餐,一次需4個餐盒,一年就產生了16億的餐盒數量。而由於清洗難度大等原因,這些餐盒幾乎都與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很難回收。

有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網絡服務業迅速發展,餐飲包裝及速遞用一次性包裝製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如餐盒、吸管、包裝袋、緩衝物等。但當前垃圾處理不完善,部分廢棄物外釋到自然環境,形成了大量汙染。

數據顯示,中國塑料加工企業有10萬多家,從業人數約400萬人。中國每年的塑料消費超過1億噸,約佔全球消費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人均消費也達到了驚人的82公斤。

欧盟出台新版“禁塑令”,塑料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将迎黄金期

2018年塑料製品業規模以上企業有15571家,累計完成產量6042.15萬噸,同比增長1.1%;累計完成主營收入1.8萬億元,同比增長5.04%。

塑料製品大規模使用,回收上的良性循環卻沒有跟上。

“較高的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率是包裝產品持續發展下去的前提。”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馬佔峰表示,雖然塑料製品在材料減量化、功能多樣化等方面豐富了包裝應用領域,但其無法回收處理的惡性循環,卻讓人始料未及。

“約80%的塑料包裝在一年內被廢棄。”有業內人士稱。

據相關數據,中國每年廢棄塑料約4000萬~4500萬噸,回收利用廢塑料約2000萬~2500萬噸。雖然有2000萬噸左右進入垃圾處理系統,但仍有5%~10%被有意或無意地釋放到自然環境中,這些廢棄物中多數為塑料包裝製品,尤其是一次性用品。

“發達國家如美國、歐盟、日本的塑料回收利用率高達50%以上,但發展中國家的塑料回收利用率卻僅有20%左右。”上述業內人士說。

欧盟出台新版“禁塑令”,塑料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将迎黄金期

趨勢丨“限塑令”利好了誰?

我國舊版“限塑令”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執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該“限塑令”的弊端日漸凸顯。

舊版“限塑令”中所限制的“塑料購物袋”,是指“由商品零售場所提供的,用於裝盛消費者所購商品,具有提攜功能的塑料袋”,並不包括商品零售場所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於裝盛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麵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

“限塑在一定程度上演變成了賣塑,這的確減少了一定的使用量,但因為價格較為便宜,消費者不會大量放棄使用塑料袋。而且在農貿市場,那些薄的塑料袋一直在使用。”一位業內專家表示。

這也意味著,更嚴格更具體更具實操性的“限塑令”,將很快出臺。上述專家說,即將出臺的新“限塑令”規定,生物可降解材料將替代一部分的塑料,如各類包裝袋、快遞餐盒、農用地膜等。

生物可降解材料,被認為是解決塑料汙染的一大利器。

“塑料行業很早就意識到,塑料製品被丟棄後在環境中不降解所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生物可降解材料便應運而生——這不僅是國家新材料戰略發展的重點,也是目前綠色概念最豐滿的材料之一。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一次性塑料製品最佳的替代品。”馬佔峰表示。

目前,生物降解材料最主要的需求來自歐洲,主要是因為歐洲國家對生物降解材料具備強大的政策支持。而我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還沒有打開,需求量相對較少。

安徽雪郎生物基產業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雪郎生物”)擁有2萬噸聚乳酸產能,但每年只生產1000噸。聚乳酸即PLA,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可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雪郎生物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聚乳酸生產成本較高(約4萬元/噸,塑料則不到2萬元/噸),國內市場較小,所以他們的產品主要用於出口。“我們99.9%的產量用於出口,國內沒有全面禁塑,只有吉林和海南等少數省份禁塑,用量較少,每年只有幾十萬噸。”

同樣困難的還有豐原集團。今年11月初,該集團5000噸/年乳酸、3000噸/年聚乳酸產業化示範線試車剛投產成功。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就說過,他賣掉了兩個上市公司,才養活了現在的豐原。

不過,在近期國家政策紅利及應用範圍不斷拓展等利好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或將持續走強。“即將出臺的限塑令將給整個行業助力。”業內專家表示。

根據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發佈的研究報告,2020年,預計全球生物降解材料需求總量將達到322萬噸左右,年均需求增長速度超過16%。

目前,全球宣佈投資建設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企業很多,但是真正能夠大批量供貨的企業卻很少。這也意味著,在政策的助力下,中國相關企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