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今年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后简称为“祖国”)一炮走红,也将总出品人傅若清,推至台前。

《祖国》是去年年底中宣部电影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华诞策划的影片,由华夏电影主出品,黄建新总制片,陈凯歌总导演,张一白总策划,陈凯歌、张一白、管虎、徐峥、宁浩、薛晓璐、文牧野等七位导演联合执导。影片上映40天收获超29亿票房,达到集锦影片史无前例的好成绩。

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傅若清时任华夏电影董事长,是《祖国》项目幕后重要的操盘手之一。今年9月26日,傅若清当选中影股份第二届董事会副董事长、总经理,成为同时兼任中影、华夏两家电影国家队的领导。

傅若清与中影其实颇有渊源。自2007年起,他便进入中影集团任职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11年成为中国电影董事、副总经理;2014年,进入华夏任董事长。

他曾主导建设过怀柔后期基地,也曾参与开发创立过“中国巨幕”,还在执掌华夏期间,参与投资出品了《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十八洞村》等影片,但这些年来鲜少对外发声,出现在公众面前。

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11月17日,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在由国家电影局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见到傅若清时,他的手机上还贴着《祖国》的衍生贴纸,与前来参会的新导演们相谈甚欢。

他告诉我们,自己最近依然在参加各种活动,希望把《祖国》带到更多观众面前,他还笑称,其实自己起初对影片票房的预期在10亿元左右。

除此以外,上个月电影《双子杀手》北京首映礼上,傅若清出现在映后导演对谈环节,我们才知道,原来华夏还在主推支持120帧、4K、3D放映格式的CINITY影院系统。而且,这个初现江湖的系统背后,有着更大的愿景与规划。

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电影行业国家队,正在对行业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推动力。

复盘《祖国》:抖音矩阵式营销,整合了互联网时代的所有资源

娱乐资本论:听说您对《祖国》的票房预期,最初只有10亿元?

傅若清:是我要求他们必须达到10亿元,其实我自己的预期没有那么高,因为剧本刚出来时,我没感觉有这么好的状态,我曾经说努力做到15个亿已经很不错了。

影片拍完后,看到整体的呈现效果,我们很有信心能够超过10亿。我当时要求要压住制作成本,控制好宣发成本。其实设立10亿的目标,我们也是想在影片取得社会效益后也能收获一定的经济效益。

娱乐资本论:所以做这部影片,华夏追求的第一位是社会效益,第二位才是经济效益么?

傅若清:

第二位应该是口碑和观影人次,第三位才是经济收益。

娱乐资本论:最终超出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傅若清:毫不夸张的说,有一半的票房贡献,来自于国家创造的一个70周年的氛围,阅兵、国庆游行、演出等等,所有的这些东西,孕育了浓浓的爱国热情,也给电影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我们只是把一个好电影嵌入到了整体的大活动里面去。

一开始我们对制作这种集锦电影,老实讲,真的没有信心。把这七个各具风格的导演,拍摄七个横跨七十年的故事,我们觉得它很难出色完整的呈现。

你们看到的是一个片子,在我脑子里这是七个影片的整体统筹,因为七个导演每个都是杰出的导演,都有杰出的团队,他们都有杰出的想法来解除衔接上的磨合困难。

其实我最感动的是大家协同团结,都努力把片子做好的情怀。其实用什么形式来串这七个片子,那时候已经来不及想,先拍下来再说。

初期拍摄的时候,凯歌导演要求每一个导演一定要传达最质朴的情感,最淋漓尽致的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我们当初为影片制定了一个十二字方针——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

其中的“迎头相撞”就是,这种情感,要把小人物的经历“撞”进历史大事件、时代和社会大背景中。

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其实这样表达出来了,虽然人物不同,时代背景也不同,但是我没有听到有观众在说这七个故事不协调,大家说的更多的是哪个导演的段落他更喜欢。

后期我们创作和制片团队来复盘这个事的时候,认为把控好内在情感来串联故事,可能比用物理的方式去串,更好。

娱乐资本论:七位导演中,您觉得谁拍的最符合最初的创作预期?谁拍的超出预期?

傅若清:这七个导演都符合了当初的预期,也都超出预期。

娱乐资本论:现在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多,您觉得创作和宣传中有哪些要点?

傅若清:创作的要点其实还是你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做,而不是只站在创作人的角度去创作。

我们得打破以前“我拍我的,你看你的”的常规,你得从观众的视角切入进去,我们管这个叫“共情”,只有共情才能达到最后的共赏。

其实我觉得这次宣发对我来说有特别大的收获,也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整合工作。

以前我们做的宣发程式化的东西多一点,做版做盘发下去,然后配秘钥,协调排片发行。这次发行的点睛之笔,就是28号点映要排多少场、要保证一个怎样的上座率,来激起观众想看这部影片的欲望。

宣传上我们这次做了一个大整合,整合了互联网时代的所有资源。这是原来我们做电影宣发不太具备的,或者说相当欠缺的,比如这次抖音矩阵式的使用,原来我们不会太认真的去琢磨,但是这次都做了极大的开发。

另外,主旋律影片特别重要的是上宣,像人民日报、央视网、紫光阁、共青团这些媒体,因为它们很多时候是能给主旋律定调。

比如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国》,用流行唱法来编唱经典红歌,那么带来的肯定是方方面面不同的声音。但是上宣的宣传能够从正面给你定义好,这就出不了篓子了,它能够扭转一些杂音。

《祖国》会有续集,可能会聚焦好的陌生人

娱乐资本论:听说《祖国》未来还会有续集,还是会用这样的集锦形式么?

傅若清:其实续集我们也没想好,按我个人的理解,应该不会完全复制《祖国》,但是我们会借鉴它里面的东西来打造出不同的影片。

我觉得可以沿用的东西:

一个是影片的主线和纽带一定要清晰;

还要有协调的组合,比如第二部可能是五个导演拍一个故事,也可能是五个故事由一个导演执导,这种形式是多样的。

但是内核不变,就是普通个体与国家的情感连接和时代中的情感撞击。

续集中,我们可能会聚焦于好的陌生人。像有媒体报道过老太太当街摔倒,反倒敲诈搀扶她的人,使得人们不敢去扶老太太,这类关于社会冷漠的新闻其实不是主流,陌生人之间也有很多好的东西。

我不知道你们听过一个新闻么?有个聋哑的小女孩,做了一个跟大脑连接的电子耳蜗,有天她在大街上弄丢了这个耳蜗,要是超过12个小时找不回来,她就要去医院重新开颅安装新的耳蜗。分秒必争,结果所有的陌生人都在通过发朋友圈之类的方式帮忙找,最后给找回来了。

你有一个非常和睦的国家才可能有这样的民风,我们想通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展现时代。

娱乐资本论:华夏之前主要做发行,很少做制片,这次主导出品这部影片的契机是什么?

傅若清:一方面,你没有好的作品,就永远没有好的发行。比如说这部影片如果不是我们自己出品制片的,很可能发行团队就不会选择华夏。

另一方面,我们有强烈的创作好影片的动力。华夏已经有16年左右的历史,完全有能力去开发自己的电影项目,正好这次也能借着70周年的契机。

而且,华夏作为央企,整合资源的能力更强,像这次《祖国》有奥运、空军、核工业、应急部队等等,我们在中宣部的支持下,整合资源也会更容易。

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Cinity系统的价格比其他高端系统更具优势,是由中国主导的新的电影技术标准

娱乐资本论:我们很关注华夏主推的Cinity系统。之前我们听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您立马去了李安在美国的工作室。那次的经历是怎样的?

傅若清:关于Cinity,从根本说,还是对于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与践行。

我在中影的时候管过很长时间的电影院和院线,我一直都说电影院是电影的最终产品呈现的地方,但现在的放映条件,没有真正对得起创作者们辛苦创作出来的好影片。

我们就是出于这么一个朴素的初衷,想要改变影院。

在中影怀柔后期基地,我们看到所有创作的影片在银幕上都呈现的很棒,但是一到影院,整个感觉就不行了,与后期制作银幕差距太大了。所以我说,任何电影人都必须要做一件事,就是去捍卫电影作为最高级的视听艺术产品的地位。

而且,现在流媒体这么多,手机、电脑、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完全可以取代影院的影音功能。如果我们的影院不能展现出影片的魅力,那我们还怎么让大家进影院呢?所以我们影院呈现出来的东西,要让大家觉得值得,除了仪式感之外,品质一定是最好的。

如果是120帧的话,由于巨大的数据量,是不可能在线播放的,只能是本地播映,你就必须到影院来。然后我再创造影院的舒适度,调整座椅环境等,整体达到一个让你觉得最好的视听体验。

娱乐资本论:但现在是影视和资本寒冬,您怎么说服影院去更新放映系统?

傅若清:很多人说到了影视寒冬,是因为打破了原来固有的一些利益主体,有可能某些资本的热度没有以前高。因为资本是逐利的状态,如果一个行业强调规范发展,或者说平稳发展,就会减少盲目投资和热钱。电影从2003年以来每年以35%的增长率发展,肯定什么钱都会往这走,出现逐利浮躁的形态。

所以我觉得现在是行业平稳后,资本也会平稳的匹配。我听到的是,比如现在春节档上映的七个重点影片,很多人都想投这些片子,好影片并不缺乏投资者。只是好题材和影片类型进入了摸索期。

对于Cinity的投入,曾经有人说,影片充足的话,几部戏就能把装这个系统的成本赚回来,因为我们这个设备价格极具优势。

娱乐资本论:您觉得CINITY影院系统未来会代替其他主流高端系统么?

傅若清:好莱坞900多位电影人在《双子杀手》美国的首映礼上,都认为Cinity的呈现要好过其他的系统的,Cininy在3D影片的呈现上目前是最高等级。

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未来我们愿意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合作,比如Cinity (by 中国巨幕)。

我做这个高格式系统的初衷,其实就是想大踏步的提升放映质量,让观众获得最好的观影体验。

娱乐资本论:我们听到一种声音,把CINITY影院系统与5G技术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中国主导的新的电影技术标准,希望能在全球推广。

傅若清: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在,现在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因为想要等技术更完善一些,再把更成熟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CINITY1.0的版本,随着两个月的时间,年底我们可能会更新到3.0版本,无论是软件版本还是硬件上的技术调整,我们都要把它打造的更完善。

所以我在整合完了所有东西后,大概在明年上半年,我们会全面推进,首先是美国。

我们这个系统的国际视野其实从名字你就知道,我们先起的英文名字,这是由我们美国的技术人员、观众和电影人共同探讨,几经测试创造的。CINITY内涵的可以是Cinema Infinity,也可以是China Infinity。

中文名“影无限”到现在还没开始推广。

《中国女排》《阿凡达2》也尝试高帧率拍摄

娱乐资本论:听说CINITY影院系统是由华夏、美国科视共同开发的,三方的角色分别是什么?

傅若清:CINITY影院系统中播放器部分是我们和GDC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的。科视是我们放映机的定制供应商,他们排他性的提供符合我们要求的设备。

娱乐资本论:未来华夏会怎样推广这个系统?

傅若清:我们要把CINITY分类推进,创作一个极致的电影观赏体验。

未来CINITY会变成一个大体系,不仅是120帧,也可以是48、60、96帧,未来会有一个阶梯的选项。对CINITY影院系统的硬性要求还要有高亮度、广色域、高对比度和沉浸音。

理想状态是,CINITY最普通的版本可以取代现在的影院放映系统,让观众形成高品质的观影习惯。这将会迭代原来的产业链。

娱乐资本论:我们在推广CINITY影院系统时会有补贴么?

傅若清:直接的资金补贴没有。我们会给一些物料和衍生品,在品牌宣传上给影院支持,另外提供优质优惠的技术保障,我们几乎首周都有驻场人员去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

娱乐资本论:现在用高帧率拍摄的好莱坞和国内导演有哪些?

傅若清:现在就是《中国女排》,是用48帧为主进行拍摄。由于影片运动的镜头比较多,制作周期又不长,如果全程用高帧率拍摄,制作费成本和周期都不允许,未来后期也不一定用48帧做处理,所以不能完全说是高帧率拍摄的作品。国外的话,《阿凡达2》好像是用48帧以上的帧率进行拍摄。

独家对话傅若清:《祖国》将有续集,主旋律电影遵循“12字方针”

这项技术的阻碍就是成本和周期。用这个技术一定会增加数据量,在后期做特效和渲染时时间就会拉长,又会增加成本。

假如现有放映设备可以支持120帧,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又能控制好周期和成本,我相信没有一个导演不愿意用。

未来李安导演还会帮助我们做一些培训,带一些年轻导演和创作者,让他们知道120帧怎么实际拍摄,让他们少走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