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有三马,演讲圈有两罗,浅谈不太顺利的两罗

互联网有三马,演讲圈有两罗,浅谈不太顺利的两罗

最近因为媳妇的影响,逐渐迷恋上了奇葩说,也比较震撼于能够将说话的艺术做成一套综艺节目,并且能够红火到第六季。逐渐开始钦佩于超强控场能力的马东,暖人心脾的蔡康永,看似荒诞,每有金句的李诞,严谨认真的薛兆丰。而比较尴尬的存在就是一直端着的罗振宇了。确实与观众缺少共鸣,不怎么讨喜。但在演讲圈,无论怎样否认,罗振宇和罗永浩,最被人期待的永远是演讲,无论他们怎样强调自己的主业。

2000年的罗永浩,焦虑不堪。据他所言,很是落魄。当然,我们不去追究他的出身会怎样助力他之后的成功。我们仅聚焦于他之后的一系列操作和成长轨迹。

自从17岁高中辍学以来,晃晃悠悠的浪荡生活,已经持续了差不多十年。直到遇到了新东方,这个改变了他一生的教育培训机构,才让他大露锋芒。

互联网有三马,演讲圈有两罗,浅谈不太顺利的两罗

年薪百万的职业,几年的讲台生活,让之前这个落魄又迷茫的穷小子,找到了自己的专长,并且不再寒酸。有学生将他上课时爆出的金句整理出来,发到网上,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罗永浩踏上了网络的风口。之后自创牛博网,独立孵化的老罗英语培训班,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锤子科技创业,直到现在成为老赖。

互联网有三马,演讲圈有两罗,浅谈不太顺利的两罗

2000年的罗振宇,同样比较窘迫。

早在1990年,凭借一张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罗振宇成功跳出了家乡芜湖的小圈子,来到武汉求学。

1994年,凭借优秀的专业成绩,北京广播学院同意将考试未能达标的罗振宇录取为研究生。

从目前的履历来看,罗振宇是一个比较乖的三好学生,为知识改变命运做了最好的注脚。从三线的城镇逐渐跃迁到首都一线城市。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天之骄子的身份,也要面对冰冷的现实,多年的工作,仍然无法得到编制内的生活和理想中富足的生活,不甘心的罗振宇,遂下决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互联网有三马,演讲圈有两罗,浅谈不太顺利的两罗

那之后便是大家熟悉的逻辑思维和得到app。

互联网有三马,演讲圈有两罗,浅谈不太顺利的两罗

两位老罗,这样看来,又有很大的不同。罗永浩好像总部安逸于自己目前的生活,总是想着更大的成功,全然陌生的领域。罗振宇则一直深耕知识传递领域,一直都想着如何契合这个时代。两者又有着一些相同点。就是罗永浩好像做那一行业,那一行业都比较不顺,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电子香烟。罗振宇同样悲催的地方在于,自己曾经夸耀过的黄太吉,暴风迎新,ofo等创业项目,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反倒是对自己多年的知识传播者啪啪地打脸。

世无英雄,终令竖子成名。名利当前,遑论如何,也无人去做英雄!可笑的是知识,书籍,思考,情怀,青春,精英,文艺等等词汇,都是藉此牟利的一层皮。很多广告语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也只能说广告语,让你买单的,比如,未来以来,为知识付费等。人性有一个大弱点,给了钱的东西才觉得它好,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自学?还有多少人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听演讲只是在找自我认同而已,其实他们说的那些大道理,鸡汤,3000年前就有人说过了,只是你不读书而已。碎片化的阅读时间,我们更倾向于得到自己片刻的欢愉。从罗永浩的几乎不付费的情怀演讲到罗振宇一开始的免费60秒知识速递,我们获得了自己内心认为的充实和成长,殊不知这很有可能是自己设置的“奶头娱乐”,当对方真正需要你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神话的续演时,反倒哈哈大笑离去,转身看来,两位老罗又狼狈的很。

是什么样的时代或机遇,孕育出了老罗与老罗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能够获得超越一般人的名望和利益?算了,不去纠结这些过于宏观的东西,活得浅薄些,人生海海,一切不值得。暮暮朝朝,起起落落,皆为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