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和唐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呢?

月音吐槽


高句麗建國於西漢末期,建國人是朱高蒙,出生於漢朝玄菟郡高句麗縣,從朱高蒙的出身可以看出,當時的朝鮮半島原來大都是漢朝的領土。公元前8年,朱高蒙被為高句麗侯,並未建立國家。高句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獲得迅速發展,建立了高句麗王國。

自隋文帝開始到唐高宗時期,先後70年對高句麗進行攻伐,最終於668年被滅亡。為何隋唐一定要消滅高句麗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中原王朝的固有領土情節。

西漢時期高句麗所屬地區歸中原王朝管理,並且有州郡的設置,如下圖:

所謂的“三韓”只在朝鮮半島的南端,漢朝在朝鮮半島設置了真番郡、臨屯郡、樂浪郡、玄菟郡,高句麗建立後,漢朝時期的四郡基本都歸了高句麗,並且向北擴張,佔領了遼東的一部分地區。高句麗的初期的都城在吉林省境內,後遷都到朝鮮半島。

曹魏時期,遼東的公孫淵佔據遼東後打壓了高句麗的發展,曹魏攻打遼東時高句麗積極協助曹軍,當時的統帥是司馬懿。消滅公孫瓚後,高句麗和曹魏決裂,企圖佔據遼遼西地區。244年,曹魏軍隊攻破高句麗首都丸都城(現在吉林通化境內),以為消滅的高句麗,70年後高句麗重新在此建都。此時中原地區處於混亂的西晉王朝末期,中原王朝無力攻擊高句麗,高句麗得以發展壯大。

隋唐是大統一的中原王朝,帝王們為了解除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對已經壯大的西北、正北、東北的未臣服地區進行軍事進攻,解除王朝的外部隱患,居於東北方向的高句麗首當其衝。隋唐的帝王們也想恢復拓展原來中原王朝的疆域。

二、高句麗對隋唐的軍事威脅。

根據邊疆史和高句麗歷史研究專家估計,隋唐時期的高句麗有軍隊60萬,當時高句麗為了對抗隋唐中原王朝的進攻,採取了全民皆兵的戰略。

隋文帝時期,高句麗聯合靺鞨人派軍攻打遼西地區,企圖驅逐中原王朝所佔領的地區,瓜分佔領地區,聯合對抗中原王朝。假如成功的話,中原王朝將面臨北方少數民族的聯合進攻,這是任何一箇中原王朝都不願意看到的。(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圖)

高句麗王朝奉行對外侵略政策,對百濟和新羅實施打壓,並且出兵東北地區,任期發展壯大對中原王朝的渤海灣地區、東北地區都形成軍事威脅,不得不征討高句麗。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都慘敗而回,唐朝的李世民、李治父子對高句麗的軍事力量也不敢小覷,不消滅高句麗始終是王朝穩定的一根刺。

三、中原王朝對北方藩屬國的考量。

中原王朝的興亡,導致北方民族和國家的興亡。中原王朝混亂,北方民族興起,中原王朝統一,必然對北方民族的部落和國家打擊,以期獲得穩定的北方邊疆。

隋唐都是大統一的王朝,對待強大的北方少數民族採取強硬的政策,“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是中原王朝皇帝的心結。

隋唐時期的高句麗王朝桀驁不馴,不斷擴張領土,對中原的隋唐王朝時而歸順,時而反叛,自認為手中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足以對抗。況且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派軍征討大都歸於失敗,更加助長了高句麗的囂張氣焰。

隋唐皇帝對藩屬國有這樣的考量,第一,要真心歸順中原王朝的統治;第二,藩屬國之間不能太融洽,這樣不容易制衡;第三,藩屬國的軍事力量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綜合以上三點,高句麗都不符合,而且利用手中的軍事力量對外進行擴張,影響了中原王朝周邊的穩定。

四、百濟、日本聯合援助高句麗的威脅。

隋唐時期的朝鮮半島處於“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新羅臣服於中原王朝,而百濟同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稱臣,高句麗和日本互相勾結、進行貿易。唐高宗頻繁征討高句麗,百濟和日本派軍增援。

唐高宗認為,必須剪除高句麗的羽翼,聯合新羅攻打百濟,663年,滅亡了百濟政權。

同年,唐朝將領劉仁軌率軍在白江口打敗日本的艦隊,以少勝多,大獲全勝。至此,高句麗的外援徹底斷絕,迫於唐朝的軍事壓力,高句麗太子作為質子到唐朝長安侍奉唐王室宗祠,緩和高句麗與大唐的對峙局面。(白江口之戰圖,唐軍和新羅軍隊聯合,日本版)

666年,高句麗的權臣名將淵蓋蘇文去世,他的兒子們為爭奪權力而大打出手,唐朝趁機出兵,歷經2年,最終滅亡了高句麗。



日本白江口之戰慘敗,高句麗滅亡,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新羅一直與唐王朝保持友好的宗屬關係,有唐一朝,來自於朝鮮半島、日本的軍事威脅幾乎沒有,贏得了幾百年的邊疆穩定。


穿越再現彼岸


只要把高句麗看作是後來的契丹、女真、滿清政權,就能理解隋煬帝和唐太宗一定要滅它的原因了。


我國的東北地區自古就有兩大優勢,一是有幾塊面積不大,但也絕對不算小的平原,可以自給自足,孕育出一個獨立政權;二是地理上相對離中原比較偏遠,而且又只能通過一條狹窄的遼西走廊與中原相連,進可攻退可守,足可以自成氣候。

因而,東北地區自古就具備攪亂中原的戰爭,甚至有資格逐鹿中原。

中原的統治者不笨,知道東北原生民族若成氣候,肯定會對關內造成巨大隱患。所以自古以來,中原的皇帝若是有實力,必然會撲滅東北地區的土著政權。

遠的如漢武帝、司馬懿,在衛滿朝鮮和遼東公孫氏還未成氣候時就將其剿滅,用一戰換百年太平。司馬懿之後,毌丘儉又再伐高句麗,他也是以一戰定乾坤,保了大魏、西晉在東北方向幾十年的和平。

後來中原大亂,五胡進入中原,長達三百年的亂華時代開始。在這期間,高句麗趁中原大亂之時,通過積蓄實力,逐步蠶食,發展到北周後期時,已經變成了一個雄據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擁有相當先進文明和69萬戶人口的大國了。



很多人對69萬戶這個數字沒概念,我拿南陳做個對比。南陳滅亡時,官方統計的人口也就50萬戶,200萬口。當然南朝有很嚴重的人口隱匿問題,南陳的實際人口肯定高於200萬。但是高句麗作為半農耕民族,其民眾戰鬥力和動員能力肯定是要強於南人的。後來隋朝徵高句麗時,高句麗的總動員兵力竟然高達50萬人。

這是什麼概念?這已經完全可以與後來的契丹人、女真人相比擬了。遠超同時代南陳的動員能力。

並且,高句麗當時還有一個讓中原皇帝無法忍受的“缺點”——當時的高句麗已經在東北亞地區自成體系,建立了一個包含百濟、日本在內的利益共同體。

在這個由高句麗為主導的小圈子內,根本不拿中原王朝當宗主國,它們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以農耕為主業,依山修築無數易守難攻的城池,可說是在東北枝繁葉茂,根深蒂固。

這就跟南陳一樣,在江南自成體系,建立了一套以自己為中心的江南勢力圈。

中原王朝對四方敵國的態度自古就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懲,代我者死”。高句麗跟南陳一樣,與隋朝打對臺戲,具備了取代隋朝的潛力。隋朝征討它,就是必然的。



公元598年,高句麗軍萬餘人,試探性進攻隋朝遼西地區,被隋軍挫敗。隋文帝楊堅當即下令發兵三十萬,水陸兩路浩浩蕩蕩,實施反擊。這是隋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

不過,由於隋軍陸路出山海關後,軍中突然爆發了疫病;海路攻向平壤時,又遭遇了狂風大浪,船多覆沒。因而隋軍尚未與高句麗開戰,這次遠征就失敗了。

這次遠征失敗後,隋朝由於與漠北強敵突厥全面開打,無暇顧及東北,因而當高句麗國王主動請和後,隋朝就沒打高句麗了。

當然,休戰只是暫時的,高句麗的小圈子不打掉,東北不臣服於中原,隋朝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所以隋軍打服了突厥,隋煬帝繼位後,就又開始遠征高句麗,以完成隋文帝楊堅的未竟之志,徹底解除隋帝國在東北方向的隱患。

不過,我們知道,隋煬帝志得意滿,決策荒唐可笑,而且他又十分虛榮,總是給高句麗鑽漏子,使得隋軍的三次遠征,最後都失敗了。而隋煬帝本人也因為暴力統治,最終被臣子所推翻。

後來,李唐王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擊平四方群雄,尤其是打垮突厥後,高句麗問題就又擺在了他的面前。對於李世民來說,高句麗是一定要滅的,否則後患無窮。

於是公元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親率十萬大軍突入遼東,立求一戰解決問題。

不過唐軍當時雖然驍勇善戰,在野戰中連連以少勝多,斬殺高句麗軍。但隨著高句麗的堅壁清野,天氣轉冷,無法再戰,唐太宗的這次遠征最後也失利了。

唐太宗撤兵回國後,認真總結教訓,他認為滅高句麗不能只靠陸路,還得走海路。於是唐朝自此開始,認真發展海軍,力圖水陸並進,消滅高句麗。

時間來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唐軍的海軍練成了,朝鮮半島方向也出現內訌,滅亡高句麗的時機來臨。於是唐軍名將薛仁貴、蘇定方等大將出擊,在連續大敗高句麗軍,多次取得斬俘逾萬的大勝後。最終於公元668年,由年過古稀的開國老將軍李勣掛帥,歷時兩年,一舉將高句麗犁庭掃穴,完成了隋唐三代皇帝的未竟之志。

值得一提的是,唐將蘇定方攻滅百濟時,日本為了救百濟,曾派兵支援,但被唐將劉仁軌全殲於黃海。日本懼怕唐軍渡海登陸,倉皇遣使請降,向唐朝臣服。昔日的“高句麗小圈子”至此終結,東北亞地區再次臣服於中原王朝的腳下。



高句麗滅亡後,其民眾被唐朝內遷,後來與漢人同化。當然,唐朝不可能把高句麗人全部遷入中原,所以一部分高句麗人就與原本臣服於他們的粟末靺鞨人合流。這群人後來在唐玄宗時期建立了渤海國,並重新佔據了原屬高句麗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從這就可以看出,東北原生民族其實和草原民族一樣,都是生命力很頑強,有一絲機會就能浴火重生的戰鬥民族。如果中原王朝對他們的發展壯大置之不理,其後果必然是非常嚴重。

唐朝之後,遼國的崛起,金國的崛起,滿清的崛起,事實上都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原生政權不在意,默認其發展壯大,種下的惡果。

最後說一點:高句麗和高麗沒關係。高句麗滅亡時,極少一小部分高句麗人南遷,與朝鮮半島的土著三韓人融合。新羅滅亡後,由三韓民族出身的王氏一族建立的王氏高麗政權雖然國號與高句麗極近相似,但從民族構成來說,二者完全沒有關係。


Mer86


在中國古代,佔據中原的王朝雖然屢屢改名換姓,但對於周邊民族進行壓制,則基本上是薪火相傳的傳統。至於高句麗為啥死得最透,那是自找的。

隋唐以前:不管內部怎麼爭,對外只有一個字—削

對於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的對抗,最早的廣為熟知的事件應當是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族幹掉、西周滅亡,這一事件對華夏族造成了相當大的震撼。後來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各諸侯間雖屢有紛爭,但對外的態度是相當一致。

戰國時期,雖然各大佬間打得頭破血流,但對外繼續毫不客氣。秦國往西,趙國往北,既打壓了外族,又發展了自身。燕、趙面臨滅國之際,好像也沒誰提出過勾結北方遊牧民族自救的主意,當然,也可能由於當時的外族比較弱小的原因。

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外的第一件事就是派蒙恬痛擊匈奴,並修築長城、修建秦直道,提高面對遊牧民族的優勢;

秦末起義、楚漢相爭之際,匈奴統一了北方,實力空前,號稱“控弦40萬”。識時務者為俊傑,西漢不得不度過了幾十年的忍辱負重、休養生息。漢武帝即位起,漢朝與匈奴開展了持續百年的拉鋸戰。到東漢時,竇憲封燕然山,代表著匈奴政權對中原的威脅已基本消除。

三國時期,曹魏雖然在南邊要面對孫劉,但對北方的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也從未掉以輕心。可惜在西晉時,由於八王之亂導致的國力削弱,原本依附於中原的氐、羌、鮮卑、匈奴、羯族紛紛建立政權,中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戰亂。

在鮮卑族的拓跋氏統一北方後,全盤漢化,以中原正統自居,對於接手北方草原的柔然人深惡痛絕,將其蔑稱為“蠕蠕”。整個北魏國存在期間,都在持續對其進行打擊。我們熟知的花木蘭從軍,就是為了揍這個北方遊牧民族。

在南北朝期間,北方再度分裂,東西兩個政權勢同水火。而原本為柔然人打鐵的突厥人幹掉主人、鹹魚翻身,佔據了西、北的龐大地區。西魏/北周、東魏/北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紛紛對其進行拉攏。

但在隋朝建立後,曾經囂張的突厥人也告別了幸福的日子。在楊堅的以夷制夷、分化打擊下,突厥人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實力大為虛弱,並尊稱楊堅為聖人可汗。最強的突厥老實了,其他小國自然更風俯首稱臣,但只有東北邊的高句麗非常不老實,而且還挺有實力。

這就成功的引起了中原王朝的注意。

為啥高句麗必須滅:太囂張而且還挺有能耐

高句麗稱得上一個古國。它發源於東北的扶余族,在西漢時就見諸史書中的記錄,一直向中原王朝稱臣。王莽篡權時,曾經徵集高句麗出兵夾攻匈奴人;在遭到婉拒後,他直接把高句麗王叫到長安砍頭,引起了高句麗人的反叛。

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后,高句麗再度派人前來稱臣。其後,這個東北的少數民族政權一直坐山觀虎鬥,甚至屢次想趁著中原戰亂佔佔便宜,但經常被揍得很慘。最悲劇的一次,是被鮮卑慕容氏刨了祖墳。

隋王朝再度統一中原後,突厥被治老實了,其他小國當然見風使舵、進京朝貢叫大哥,高句麗也不甘人後。但是連續兩任高句麗王高湯、高元都有些兩面三刀,他們既稱臣,又時不時在背後搞些小動作,甚至還敢糾集靺鞨(女真前身)進攻遼西。

對此楊堅自然不能忍,在公元598年派兵出征,但由於瘟疫、後勤、颱風問題,還沒開打隋軍就遭受巨大損失,不得不撤回。而高元也迫於兵威上表謝罪。

但高句麗仍舊賊心不死,繼續噁心隋王朝,暴脾氣楊廣上位後自然不會忍,連續三次遠征,但巨大的消耗,構成了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這裡就能看出來高句麗為啥要捱打了:

首先,面對中原王朝不老實,如果不能收拾這個刺兒頭,持續千百年的朝貢體系豈不會被破壞?

第二,連續兩個強大的王朝接力才能將其滅國,由此可見高句麗挺有能耐。但很遺憾,能耐小的,還能被分而治之;能耐大的,就越必須被消滅。這樣才能一勞永逸,避免對中原王朝產生威脅。

高句麗的能耐體現在哪些方面?簡單總結如下:

一、地理優越,易守難攻。高句麗地處遼東,國土廣闊,遠離中原統治中心。《隋書》稱,“其國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此外,高句麗人常依山建城,易守難攻。

這兩個特點,決定了高句麗不是軟柿子。距離遠,導致隋唐軍隊運輸困難,物資補給掣肘了實力的發揮,楊廣第一次遠征、李世民親征都是由於後勤不繼而不得不退兵。

城堡易守難攻,戰爭不容易很快結束,反過來又會對進攻方的後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說,中原遠征高句麗的最大問題,就是後勤。隋唐軍隊的野戰能力,面對高句麗都是碾壓,但是頂不住對方龜縮防守,把戰爭變成消耗戰。(沒錯,你看到的高句麗與唐軍在野外大戰而且還挺牛的場景,都是某國瞎編的)

二、照搬中原制度的農耕政權

高句麗作為中原王朝的數百年小弟,各項制度基本照抄,比如建立在平壤的宮城名字也叫長安城(無恥~),各種兵器也與中原王朝類似,也就是說,技術上並不比中原落後。

高句麗境內多山川河流,適合耕種。舊唐書稱,高句麗“種田養蠶,略同中國”,並且民間熱愛看書,當然是中原的書,最受歡迎的包括《五經》、《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春秋》、《玉篇》、《字統》、《字林》等等。

這就是說,高句麗並不是烏合之眾,而是完全抄襲了中原技術、文化,有組織、有體系的成熟政權。這就決定了它具有一定實力。這就罷了,關鍵它還很好鬥。

三、侵略性強,破壞中原王朝的朝貢體系

高句麗人喜歡看書,但沒學會文雅。好鬥的民風,從史書記錄可見一斑:

高句麗朝廷最高級的官員叫做大對盧,每三年一換。換屆的時候,遇到不服氣的,直接各自帶兵一決高下,勝者接位。以武力定官位,決定了政府的風格不會很斯文。

高句麗用法嚴峻,而且鼓勵血性,比如其法律規定:守城降敵、臨陣敗北、殺人行劫者斬,頗有商鞅變法的風采。史書稱高句麗路不拾遺,也就是秩序非常好。而紀律,就代表著戰鬥力。

對於中原王朝,高句麗一直屢次挑釁。不僅在隋朝時騷擾遼西,在唐朝建立後,更是經常毆打聽命於中原的新羅、百濟,讓後者無法順利入朝進貢。

總而言之,對周邊民族進行削弱,避免中原王朝直接面對威脅,這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的共識。而高句麗在力量上已經嶄露頭角,偏偏又桀驁不馴,那就必被滅,沒別的出路。所以,隋唐兩朝四帝,雖然性格特點各不相同,但在對高句麗上出奇的一致。

只可惜,在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破壞了這一規矩,開創了首次把戰略要地送給遊牧民族的先例,中原從此不得安寧。

另,高句麗被滅後,百姓也被移民到中原(最有名的是高仙芝),部分流入契丹、靺鞨。後來的高麗王朝,民族主體其實是新羅,開國的王建為了扯虎皮做大旗,自稱高句麗後代,這一風格跟如今的某一宇宙大國何其相似,果然是祖宗。


正史漫談


隋朝和唐朝可以說與高句麗較上勁了。從隋文帝開始到唐高宗結束,連續兩個朝代四位皇帝。無論是千古明君的隋文帝、唐太宗,還是亡國之君的隋煬帝,還是政治平庸的唐高宗,都要和高句麗打一架。這四位皇帝,就像跑接力賽一樣,一棒接一棒,一直到把強大的高句麗消滅為止。

那麼,這四位皇帝,為何一定要與高句麗較勁,為何感覺不滅掉高句麗,他們就像寢食難安呢?

(隋文帝畫像)

我們先來看看四位皇帝攻打高句麗的情況。

隋文帝和高句麗打,敗得很慘。《資治通鑑》記載:“師還,死者什八九。”也就是說,十之八九被打死了,由此可見,隋文帝敗到哪種程度。

隋煬帝上臺以後,不服,發動了一系列與高句麗的聲勢浩大的戰爭。隋煬帝先後三次征討高句麗,第一次就動用了兵力一百一十多萬人。這還是兵力,參與後勤保障的,可以說不計其數。《資治通鑑》描述了當時的情況:“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就是說人多地擠滿了路,而且是白天晚上都有人在走。路上死了的人一個個堆疊在一起,滿路都是汙臭的味道。

可見,隋煬帝為了征討高句麗,發動的人之多,手段之粗暴,境況之慘烈,都是空前絕後的。

實際上,從隋煬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開始,老百姓就因為不滿,全國各地爆發了不少農民起義。但是,隋煬帝根本就沒有當回事,還要繼續征討高句麗。征討了第二次,又征討了第三次。最終,由於窮兵黷武、橫徵暴斂,隋煬帝沒有把高句麗滅掉,反而自己的國家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和諸侯造反給滅亡了。

(隋煬帝畫像)

唐太宗上臺以後,十分注意自己不要重蹈隋煬帝的覆轍,避免二世而亡。但是,他依然不忘打高句麗。而且他還為自己征討高句麗狡辯,說:“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豈比隋之行怨民哉!”他的意思是說,興兵前往征討高句麗,都是老百姓自願的。本來只徵集十個人,卻有一百個人自願來參加;本來只徵集一百個人,卻有一千個人自願來參加。

唐太宗打高句麗,雖然勝利了,但是代價也不小,以至於連他自己都不滿意。還感嘆說,如果魏徵還活著,絕對不會讓他幹打高句麗的事情。說是這麼說,但打高句麗這事,他絲毫不含糊。

唐高宗政治上比較平庸,很多政務都要仰仗武則天。但奇怪的是,在攻打高句麗上一點兒也不含糊。而且他在攻打高句麗上,也是四個皇帝中成就最高的。最終,高句麗被滅,高句麗百姓,有些被強行遷入中原內地,有的逃跑去與突厥融合,只有少數還留在原地。由此,高句麗滅亡。

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隋唐的皇帝們,一定要把高句麗打趴下為止。

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原國家不允許強鄰環伺。

(唐太宗畫像)

中國古代中原國家和周邊少數民族國家之間,是一種朝貢關係。周邊的少數民族國家,會奉中原國家為宗主國,他們則成為宗主國的藩屬國。如果是這樣,那麼古代社會將非常平穩。

但是,這種朝貢體系,只有在中原國家十分強大,以及周邊少數民族國家比較弱小的情況下才會成立。如果中原國家比較弱,而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很強大,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肯定不服,兩國之間必然發動戰爭。

這種戰爭,首先是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向中原國家挑戰。中原國家自然要應對,並給予打擊。

隋唐之前是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這些國家都比較弱小,高句麗因此發展起來。但隋唐建立後,中原國家就成了統一的強大國家,自然不允許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強大。因此,要對高句麗進行猛烈打擊。這種打擊,和秦漢時期打匈奴,是一樣的道理。當年漢朝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強大起來以後,就是對匈奴一陣窮追猛打,不把匈奴打得“遠遁”,決不罷休。

當然了,隋唐之所以一定要打高句麗,還有一個原因,是高句麗所在的遼東,和匈奴、突厥等民族所在的漠北及河西是不一樣。漠北與河西從來就不太平,而遼東則從來都比較穩定,至少在隋唐以前,基本上沒有強大過,也沒有試圖侵擾中原國家。因此,中原國家對高句麗的強大,顯然是無法接受的。不把他打下去,那口氣就順不過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隋書》《舊唐書》)


張生全精彩歷史


用宋太祖趙匡胤的一句話來說,隋唐兩朝用70年時間,耗費大量國力去征服高句麗的主要原因只有一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高句麗和隋唐之間的戰爭

其實在隋唐之前,中原王朝和高句麗之間就已經有過幾次交手,包括魏武帝曹操東征摧毀高句麗丸都城以及和前燕、北魏等王朝在遼東一帶的數次戰爭。但以前數次大多都是在中原王朝境內所爆發的的戰爭,中原王朝沒有一次真正跨江征戰高句麗的行動。

公元597年,高句麗平陽王聯合北方靺鞨入侵隋朝遼西一帶軍事重鎮,最終被營州總管韋衝率兵擊退,這次事件正式拉響了隋朝東征的大幕。來年春,隋文帝派兵30多萬,水路並進,攻打高句麗本土地區,結果卻遭遇疾病、澇災和颶風襲擊,死傷慘重,隋文帝不得不就此罷兵。

後來到了隋煬帝時期又前後三次集結大軍,東渡遼河,征討高句麗,然而最終的結果仍然和隋文帝如出一轍,不僅沒能徹底征服高句麗,反而隋王朝本身因為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導致天下狼煙四起,最終將自己拉進了滅國的深淵。

公元644年,唐太宗遣使臣前往高句麗,希望朝鮮三國能夠化干戈為玉帛,結果卻遭到了高句麗的拒絕,為此,唐太宗怒不可遏,決心派軍前往征服高句麗。唐朝和高句麗的戰爭相比起隋朝明顯進步了很多,雖然高句麗最終在公元668年才被唐朝平定,但唐朝東征戰爭中是收穫大於損失的,所耗費了大量國力相比起高句麗的沃土千里而言不值一提。

兩朝帝王東征高句麗的原因

為什麼隋唐兩代皇帝都不惜一切的去東征高句麗?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高句麗長期居住在遼東一帶地區,對中原王朝的發展有很大的威脅,盛世時期倒還好說,而一旦中原王朝發生戰亂,高句麗必將率軍南下,進入山海關,甚至威脅到中原統治,這是任何一個封建統治者都不想看到的一幕。

其次,隋唐兩代皇帝都屬於是一代雄主式的人物,其身上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共同點——好大喜功。不管是隋煬帝還是唐太宗,都期望自己的成績能夠更加輝煌,武力征服和領土擴張就是途徑之一,這也是二人攻打高句麗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後一點,高句麗確實對中原王朝有過數次的騷擾事件,雖然影響不大,但正好給了隋唐兩代皇帝一個名正言順的出兵藉口,最終導致自己被滅國。


總而言之,隋唐兩代皇帝不留餘力的征服高句麗,主要還是為了開疆拓土、震懾天下。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高句麗是位於東北亞的政權,有一部分疆土在中國東北的南部,也有一部分在朝鮮半島的北部。

高句麗還有個別稱叫“高麗”。當然,肯定有人不懂裝懂地跑出來區分這兩個詞。事實上,自南北朝時期起,高句麗就開始以“高麗”作為政權的簡稱。此外,中原王朝也會冊封高句麗的統治者為“高麗王”。

至於隋朝和唐朝為何一定要消滅高句麗,這話說起來可就很長了。

首先,高句麗多次入侵過隋朝的邊境。

這是隋朝和高句麗衝突的背景之一。

例如,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的嬰陽王就率眾入寇遼西,並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這一事件促使隋文帝楊堅決定發兵討伐高句麗,派出三十萬水陸大軍,由漢王楊諒、王世積等人率領,奔赴高句麗戰場。

但是,這場戰爭並無結果,隋朝軍隊準備不足,所以無功而返。最後,隋朝和高句麗通過外交渠道,解決了這場紛爭。

嬰陽王向隋朝上表謝罪,隋文帝也相應地撤回軍隊。

隋煬帝伐高句麗,是因為隋朝改變了羈縻政策。

隋朝的周邊,有很多不被其直接統治的部族。

對於這些遊離在外的政權,隋朝原本採取的是安撫政策。然而,隋煬帝上臺後,改變了這項政策,決定將其都納入朝廷的管轄範圍內。

對於高句麗,隋煬帝君臣是這麼看的:

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當陛下之時,安得不事,使此冠帶之境,仍為蠻貊之鄉乎?

換言之,隋煬帝改變了羈縻政策,決定恢復漢四郡的舊制度。這就是他發起三徵高麗的原因。

唐朝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句麗的本質原因,仍然是想要恢復遼東故土。


HuiNanHistory


確切說,隋只有隋煬帝才一心滅高句麗,楊堅並沒有那麼強的動力。

高句麗和北方政權間的矛盾,主要是前者趁十六國後期的亂局,拿下了原屬後燕、北燕的和龍和遼東(襄平)。如果說和龍歷史上屬於“邊外”,尚不足以在意(和後燕同屬鮮卑的北魏佔領和龍後也隨即放棄),遼東在兩漢就是中國十三部州之一,追溯到戰國已經是燕國的腹地,中原王朝只要安定下來,是不會置之不理的。也正因為此,隋文帝滅陳當年就寫信威脅高句麗,迫使後者的國王高元寫了封“糞土臣元”的請罪信,此後也一再逼高句麗歸還遼東,迫使後者西遷都城——但高句麗實際上也是發源於遼東的民族,請罪信可以寫,遼東是斷乎不能讓的,如果您現在去東北旅遊,還能看到高句麗時代的很多文物古蹟,比如丸都山城、好太王碑,通俗說,高句麗祖墳就在那,他們當然不會輕易走人。

但隋文帝只是威脅,施壓,而不是草率動手,這是因為內地統一不久,百廢待興,犯不著為了一塊邊地大動干戈,拖累自己(對更直接的敵人突那個啥,他也只是把繳獲的陳後主屏風送給可汗和可賀敦夫婦,而不是直接動手),因為時間是屬於強者的,只要內地穩定50年,高句麗佔的遼東,突那個啥佔的北地、上郡土地,這些農耕力量所及的漢魏故地,恢復只是遲早的事。

但隋煬帝是個好大喜功的人,手下又有裴矩等趨炎附勢之輩,一心開疆拓土,降服四夷,建立超過列祖列宗和歷代有為帝王的功業,因此他才會利用突那個啥的分裂在西北和北方大打出手,也才會不惜修運河、造海船,“驚動天下”,也要得一個“恢復遼東”的歷史聲名。

偏偏第一仗還打敗了,這是好面子的他萬萬不能忍的,於是才有了幾乎成為隋朝催命符的第二次東征,以及第二次東征被楊玄感攪黃之後、擬議中的第三次。

唐的東征慾望除了“恢復漢地”外,很大程度上是隋煬帝的鋪墊:那麼多中原兵將屍骨未寒,此仇不報,大唐就很難在東亞圈(當然他們不知道這個叫東亞圈,而是稱作“天下”)建立威望。因此唐太宗最初的戰略目標並非消滅高句麗,而是收復遼東,只是戰事較為順利後野心也就開始膨脹——但最終也的確就只實現了收復遼東的目標。

高宗時代的繼續用兵,和高句麗泉蓋蘇文家族的內訌有關,內有泉氏子弟接應,外有新羅助拳,換您是李治會如何?


李厚何


隋唐時期為何一定要滅掉高句麗,因為這四點原因,必須滅掉

隋唐時期從隋煬帝到唐太宗幾次派兵攻打高句麗,從此高句麗經過兩個朝代的攻打,隋唐兩國跨度七十年,歷經四代帝王,不惜花費人力、物力、財力就是為了能夠平定高句麗這個國家,那麼為什麼當時隋唐兩國一定要平定高句麗,不僅僅是因為高句麗是一個國家,地方資源也不是很豐富,而是因為是以下幾點,才導致隋唐兩個強烈的想要滅掉它。

一、不能任其做大,將來必定能給中原帶來無窮的隱患 當時的高句麗是東方的一個強國,土地和人力都似乎威脅到了當時中原王朝,對中原的東北邊境的安全有著強大的隱患,就相當於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引爆,將來肯定會後患無窮,再加上當時的高句麗進一步加強集權統一,當時晉朝時期中原陷入動亂,而這個時候高句麗伺機崛起,等到了南北朝時期可以說非常的強大了,已經成為了當時東北霸主,所以到隋唐時期不可能會任由它在這麼的擴張下去,在它沒有強大起來之前必須滅掉,以絕後患之憂。

二、多次拒絕向隋朝進貢 當時的高句麗是需要每年向中原王朝進貢,高句麗不僅不進貢反而多次的背叛當時的隋朝,不進貢就算了,而且還多次向隋朝的遼東地區發生小規模的鬥爭,這下徹底惹怒了隋朝,隨後直接率軍30萬,分水陸兩軍進行攻打高句麗,最後雖然沒有徹底的消滅高句麗。但是給了他們狠狠的一次教訓。 雖然讓當時的高句麗徹底的消停了一陣,還沒有等到隋朝徹底滅掉高句麗的時候,就被唐朝給取代了,等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也非常的贊同隋文帝的觀點,高句麗如果不徹底的出掉將來畢竟是最大的隱患,決定在一次的征討高句麗。

三、人口眾多,管理有方 根據史書記載:高句麗當時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六七十萬戶人家,人口方面也達到了300多萬,這麼一個人口大國,可以說在東北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同時高句麗這個國家一般都是牧民比較多,人的風格也是比較彪悍,比較善於騎射,能征善戰,加上當時的軍事素質方面完全是高於中原王朝,其實力不同小覷,所以在當時隋唐兩國肯定不會任由這個國家這麼發展下去。

四、所佔地區屬於中原地區 三國時期在魏國的領土板塊中,高句麗這個國家所佔的地區是當時魏國的領土,也是屬於中原地區,就是由於後來的五胡亂華,真正的脫離了中原這個王朝統治,不管是當時的隋煬帝,還是唐太宗李世民,這兩位皇帝都想極盡全力的向收復這個地區,實現真正的中原統一,證明自己的實力,就這樣高句麗這個國家,經歷了兩個朝代,到了第五個皇帝才將其滅掉,可以說費了很大功夫才徹底的收復。

如果從長遠來看的話,這兩個朝代的決策是對的,如果不滅掉高句麗,任由他們發展歷史可能會被更改,所以在當時隋唐時期,決定滅掉高句麗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次決策


劉某解密未知


高句麗之於隋唐,猶如契丹之於宋朝。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隋唐兩朝為何四代帝王(楊堅、楊廣、李世民、李治),70多年的時間,一定要滅高句麗的原因所在。

不滅高句麗,唐朝極有可能就與後來的宋朝一樣,當時的高句麗已佔據遼東,並不斷南下侵擾中原王朝的邊境地區。

所以,滅了高句麗的大唐成為天下共主,而不能擊敗契丹人的宋朝只能與遼國兄弟相稱,之後又稱臣於金國。


高句麗出自扶余,扶余出自穢秣。穢秣與東胡、肅慎並稱我國東北三大古民族。

對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遊牧漁獵民族並非來自蒙古高原,而是來自東北。

鮮卑、烏桓、柔然、契丹、蒙古皆出自東胡一系;

靺鞨、女真、滿族皆出自肅慎一系。

而穢秣中影響力最大的便是高句麗。

高句麗建於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所建,故得名高句麗。

所以,高句麗原本就是從漢朝分裂出去的,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已經佔據了遼東,注意南北朝時期的地圖,北朝各國均沒有收復遼東。


所以,隋文帝楊堅在滅南陳統一南方後曾言,不收復遼東,無以稱天下一統。

遼東,從戰國時期的燕國之時便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是華夏族的傳統生活區域。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我國古代東北其實有四大民族:華夏、東胡、肅慎、穢秣。


需要注意的是,高句麗在我國古代又簡稱高麗,但與朝鮮後來的王氏高麗並無直接繼承關係。

公元668年,唐高宗時期,李績和薛仁貴水陸兩軍聯手滅了高句麗。

此後,高句麗人大部分遷入內地,一部分留在東北,還有一部分進入朝鮮半島。


公元918年,王建在朝鮮建立高麗王國,其目的當然是認為自己繼承了高句麗,高麗成宗時期的大臣徐熙就曾明確表示:

“我國即高句麗之舊也,故號高麗”。

但時至今日,這個高麗王國與高句麗的關係其實已不只是一個學術問題了。


心向青山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一下高句麗和朝鮮、韓國沒有任何關係,如果非要攀關係就是古代朝鮮半島是高句麗的殖民地,僅此而已,真正的高句麗人和朝鮮半島的人種沒有任何聯繫。

言歸正傳,先說一下高句麗這個王朝,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公元5世紀後,高句麗被普遍簡稱為“高麗”,其君主也被中國皇帝冊封為“高麗王”。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句麗滅亡200多年後朝鮮半島出現的王氏高麗並非其繼承國。

題主問道隋朝和唐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這是因為高句麗是一個強大的封建王朝,對於強大尚武的隋唐而言,那些遊牧民族根本不足為懼,真正的威脅就是東北這個強大的封建王朝高句麗,因為它的存在讓隋唐王朝如鯁塞吼,不得不除,除掉身邊這個強大的封建國家,隋唐才能真正的稱霸東亞。

高句麗剛剛建國的時候相當弱小,所以中原王朝對它根本不注意,東漢時期後,高句麗不斷兼併周圍邊疆政權,逐漸強大起來;到魏晉南北朝後,中原地區長期戰亂,使高句麗得以更加發展東漢王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公孫氏的豪強所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正始五年(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這個時候的高句麗還屬於被曹魏邊兵虐殺的狀態。

但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了隋煬帝時期高句麗的疆域已經是相當大了,東北的大部和朝鮮半島的一部分都是高句麗的領地,而遼東郡在漢朝就是中原王朝的屬地,加上驕橫的高句麗不斷襲擊隋朝的邊疆,殺戮士民,劫掠糧草。,隋煬帝為恢復遼東故地,聲言“眷彼華壤,翦為夷類”,並指責高麗“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集合大軍征討高句麗。

但是隋煬帝急於求成,本人又好大喜功,加上指揮失措,高句麗動戰爭持續了三年,隋朝數十萬軍人喪生,百萬民夫死亡,財產糧草損失不計其數,在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隋末農民起義,當時的口號就是“無向遼東浪死歌”,到隋煬帝第三次徵高句麗時,各地大量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隋朝對高句麗的戰爭隨著隋朝的滅亡而失敗,而高句麗也乘機進一步擴張了領地。

李唐建國初期,高句麗和唐朝還相安無事,但是一個地方怎麼會存在兩個強大的王朝呢,何況這個王朝還是個農耕文明威脅性遠遠大於周邊遊牧政權。

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從萊州走海路向平壤進軍。又以李世勣(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六萬,以及蘭、河二州歸降的胡人,向遼東進軍。到了645年,唐將李勣、李道宗等接連攻克蓋牟城、遼東城和白巖城,圍困安市城。唐太宗在安市城指揮唐軍作戰,大敗15萬高句麗援軍,但最終沒能攻克安市城,唐太宗見兵糧將盡,只好撤兵。

唐太宗不甘心失敗,此後多次派兵進攻高句麗,但都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加強和新羅的聯盟,對高句麗和百濟同時開戰。到了660年,唐朝名將蘇定方滅亡百濟,唐高宗置熊津都督府,以管理百濟舊地。661年,百濟在日本的援助下復國,兩年後,劉仁軌在白江口大敗日本援軍,再次滅亡百濟,機智的小日本立馬向唐朝示好,從此遣唐使不斷。

百濟滅亡後,唐朝和新羅兩面夾擊高句麗的態勢再也無法逆轉。666年,淵蓋蘇文病死,他的兒子們因爭權奪利而發生內戰,淵男建、淵男產擊敗大哥淵男生,繼承了父親的大權。戰敗的淵男生派兒子淵獻誠前往唐朝求救。唐高宗抓住了這個有力的時機,迅速以老將李勣為統帥,指揮各路兵馬對高句麗發動了志在必得的討伐。

  對高句麗的滅國之戰中,唐朝名將薛仁貴表現極其優秀,著名的薛仁貴徵東的故事就由此而來,薛仁貴在667年接連攻克南蘇、木底、蒼巖三城,和淵男生合兵一處。668年2月,薛仁貴又攻克扶余城,威震高句麗,致使扶余川中40多座城池不戰而降,同年9月,薛仁貴和契苾何力抵達平壤城下,與李勣會合,對平壤城發動了總攻。唐軍經過一個月的戰鬥後,成功攻克平壤,俘虜高臧王、淵男建等高句麗貴族,滅亡了這個頑強抵抗自己的國家。隨後,唐高宗在高句麗舊地置安東都護府,以管理這片久經戰火的土地,高句麗滅亡,遼東重回中原大一統的唐王朝懷抱,完美。

隋朝和唐朝對滅亡高句麗不淺餘力,甚至於花了幾代人的時間,,這是因為高句麗的地盤本來就屬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原王朝的控制範圍,所以這不是軍事擴張,而是收復失地。同時高句麗在中國東北建立王朝,這個強大的農耕封建王朝一旦發展壯大定會對中原造成嚴重的威脅,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代帝王終於滅亡了高句麗,高句麗的滅亡,讓大唐帝國東亞取得了霸主地位,唐王朝終於成了唐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