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教育大国,中小学生“减负”该怎么做?

一、家 长 方 面

这几天,《南京家长已疯》一文“来啊,一起做学渣啊”在朋友圈刷屏。文中作者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南京正在推进的中小学减负政策的效果,还感慨:

“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活泼好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南京家长在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终于疯了”。目前已有家长公然向有关部门投诉此减负政策,引起了轩然大波。另外,来自苏州、无锡、西安、天津、长沙、北京等地的家长也加入了战队。无独有偶,这几天浙江的家长们也进入了同款疯癫状态。同样的,10月28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微博上放出最多的是下面这张图:

纵观世界教育大国,中小学生“减负”该怎么做?

消息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家长认为,这种规定只会沦为学渣们的狂欢。还有网友质疑:不让学生努力,如何提高成绩?微博上的王志安说:

义务教育明明是穷人最大的福利,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却整天在喊‘减负’,这是在削减穷人的福利好么?等减到每天只上半天课,就全成失学儿童了。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本质上都是奢侈品,富人愿意搞,就让自己的孩子去上私立。普通家庭的孩子,减毛线的负担?

“减负”只是扬汤止沸,遭到了部分家长的激烈反对。为什么明明是为学生着想的“减负”,却在家长群体中受千夫所指?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和很多中国家长的期望相左。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而高期望值,也必然是辛苦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世界上,从来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获得成功的,“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目前个别地区这种一刀切的减负,显然与一部分对自己有高期望的学生或对孩子有期望的家长存在严重冲突。
其次,个别地区这种一刀切的减负,也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
人是有区别的,对于一部分同学学起来吃力的东西,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却是吃不饱。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无视这种区别的。如果承认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有着更高的期望,如果承认人是有区别的,那么我们就知道,在减负上绝对不能一刀切!我们有必要在学校体系里,对那些有较高期望的学生,对有天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多学多教的机会,而不是一刀切地不允许。遗憾的是,伴随近年一些地方一刀切的减负措施,学习负担大规模向课外辅导班转移,形成了所谓的课内减下来,课外加上去,客观上造成了课外辅导机构的风光无限。不给课内机会,就转课外,负担没有减下来,却增加了经济负担。从一个维度看,这种减负,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的差距,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这的确是减负政策推行时所没有料到的,也需要考量。 教 育 部 方 面
教育部于14日上午召开通气会提出: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

学校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

2018年底,经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30条),明确了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政府各方责任。目前,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减负30条”,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

减负是否和学生取得好成绩矛盾?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回应称,于家长而言,希望孩子打好学习基础,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这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标本质上是一致。

(1)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明确:“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让学生的努力付出是值得的。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

(2)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

会上还明确,减负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减有增,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

同时,基教司也提出,要针对当前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同时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坚持因材施教,提供选修课程、弹性作业和帮扶辅导,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保障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3)要减少考试次数,坚决禁止分班考试

基教司明确要求:

首先,学校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质增效,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解决好学生学习上“吃不饱”、“消化不了”、需求多样等问题。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

其次,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培训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切实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

再者,深入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参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训。

最后,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和招生入学改革,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不出超标难题怪题,规范招生入学秩序,缓解竞争压力。

二、家长态度


因为教育仍是实现阶层跃升的最有效渠道。中国人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对公平有深入骨髓的信仰。不过残酷的是,这种社会流动性是以激烈的竞争实现的。社会竞争的本质是弱肉强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们竞争的不是自身知识绝对水平上的多少,而是自己在这个系统中排名的高低。所以减负也好,打击违规校外培训也罢,都是舍本逐末,只会治标不治本。

现在的减负,减的是学校的负担,孩子的负担没有减。

因为大家竞争的是排名,既然校内教学不足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那自然要通过校外补习获取优势。

这除了把学校、财政的负担转嫁给家长,别无用处。

在校外的竞争,“拼爹”的作用远大于孩子本身的天分与努力。

富人家的孩子上优质补习班,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上普通补习班或者全靠自学,农村孩子更惨,连上补习班的机会都没有。

公办教育在某些教育市场比较成熟乃至过热的地区,正呈现出“低保化”的趋势。

这等于变现剥夺了底层民众通过教育实现上升的可能性,使阶层固化更加严重。

不仅没能让最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还压制了社会流动性。

短期来看不利于国家人力资源的培养,长期来看相当于是埋下了一颗社会矛盾的“定时炸弹”

,阶层固化、贫富分化,最终将以一种更剧烈的社会冲突的方式爆发出来,导致社会动荡,掀翻富人的地位。

单方面强调应试教育的恶,推崇素质教育的好,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这样的结果更可能是强化阶层分化、锁死社会流动,使得富二代、富三代,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而普通人就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安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要有翻身的妄念。

三、世 界 各 国


1、日本前车之鉴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近邻国日本的前车之鉴~
1980年,日本政府开始推行宽松教育。但是30多年过去后,日本人发现,得到的除了整体学力跌落的“宽松世代”,还有被划分得明明白白的社会精英与底层,以及赚得盆满钵满的校外补习班。

纵观世界教育大国,中小学生“减负”该怎么做?

最终在2016年8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

2020年将在全日本小中高学校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将会大量增加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内容。

这等于宣布日本彻底放弃“宽松教育”,承认宽松教育对人才培养有害无益,再次回到高强度学习的轨道。

2、西方发达国家

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 美英法国家:

虽然口头上高喊“平等”,但一碰到教育问题,都在或多或少地推行“精英教育”。

  • 德国:

德国是少数过于强调社会公平的,很多大学设计了各种通道照顾各类弱势群体,很多时候大学录取几乎就是抽签,导致尖子学生数量剧减,再加上经费不足、教授晋升体制等问题,以致于今天的德国少有全球知名的大学。

纵观世界教育大国,中小学生“减负”该怎么做?

小 总 结 客观地讲,应试教育不好,但也并不更坏。

有观点认为“减负”本身是好的,但关键在于教育领域之外的改革

有分析认为:

“如果‘减负’只是停留在表象的少学、少考、少作业,却不改变中高考制度、名校制度、社会分层、选拔制度。家长从现实出发,在辛苦的学习和灿烂的未来之间,还是会无视‘减负’政策,做出‘增负’的选择,艰难而又决绝。所以减负,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否则,这个‘负’永远也减不下来。”

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对问题原因的分析切中了要害,但是解决办法跑偏了。有问题,未必是坏事,因为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很可能是另一个更加巨大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人才,那如何筛选人才?

纵观世界教育大国,中小学生“减负”该怎么做?

从个体的角度看,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跃升的通道。


从国家社会的角度看,教育是提升国民人力资源水平、选拔优秀人才、疏通社会阶层通道、维持社会稳定的工具。

因此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育和选拔人才,其次是平衡效率与公平。

这种需求是永恒的,因此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会轻易消失。

所以我们不一定需要着急解决问题本身,在看清问题的本质之后,应该试着和问题共存,控制它的影响。

高考制度、应试教育是现阶段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用“存在即合理”来推脱责任。

恰恰相反,其实还有很多改革工作值得做,只不过方向不是“减负”,而是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与此同时,除了知识类的教育,还应尽可能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

总结一下,讨论学校要不要减负,其实是找错了问题,改革的矛头也不应对准高考制度,因为这是今天一种“最不坏”的制度设计。

只要社会发展仍然需要人才,教育的核心作用就仍然是鉴别筛选。

未来改革的方向,不应以削弱竞争为目的,而是要因材施教,尽量发掘每个孩子的优势与兴趣所在。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