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中国梦,工业梦,强大的中国需要强大的工业。

100多年前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最积弱的岁月,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就提出“实业兴国”。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网络图

百度百科里解释“实业公司”通常是一些生产、制造及科技型企业。泛指第二产业。

为什么科技类公司也属于实业。因为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入科技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时代,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简称第三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基本没有参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中国的工业开始启蒙。

关于工业的话题,有点大,在这里我只谈谈武汉市黄陂区前川的“黄陂新城产业园”。黄陂新城产业园前身是黄陂油岗工业园。我在网上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关于黄陂油岗工业园的来龙去脉居然没有详细的介绍,只能通过一些侧面零星的消息去还原它的发展历史。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油岗工业园第一期开发面积约800亩。最早一批的企业如:晨龙电子,于2004年在武汉工商局注册成立,百利恒体育器械于2008年在黄陂区油岗建设投资。2002年武汉太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等等。

此后,油岗工业园基本发展十分缓慢。大致在2013年左右,我注意到五里墩方向的原“远方钢铁”地段出现“合福高科”的字样,同时开始动工建设一些基础设施。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近日,我又去工业园,意外发现园区新建了很多各类工业园区,整个园区比几年前扩大数倍不止。

同联顺工业园。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正卓印象产业园。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园区范围从原来的油岗延伸到了五里墩,并且周边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我惊讶的同时,又有些好奇。是什么原因促使沉寂很久的前川工业园,短短数年发展如此之快?

总体讲,黄区区的工业发展比较曲折。现阶段全区各类大小工业园不少,比较分散。如盘龙城,滠口街道,武湖街道,横店街道,前川街道,罗汉街道等区域均有。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于武汉市周边地理环境而言,其实黄陂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可惜,如散沙一盘,缺乏主线。

现在园区的各类企业。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建设中的黄陂外环线,贯穿整个工业园。谈到交通,值得一提的是原黄陂地铁规划终点站在前川工业园,看得出当时县领导人(现在改为区)对工业的野心和长远布局。(现在最新的地铁规划已经改变路线,与前川工业园基本没有关系)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中裕金属制品企业与黄陂技术学校的联合发展。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管理严格的厂区。在我经过时,门口的保安一直盯着我看。这是我鼓起很大的勇气拍的一张图,厂区名字没有拍下来。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武汉太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门口,是最早来的一批企业。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武汉东风顺。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建筑公司大楼。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国旗飘扬的百利恒企业大楼。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算是前川的标志企业晨龙电子,养活了无数的家庭。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神风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大门。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还有正在开工建设的工地。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工地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远处是以前的远方钢铁地段。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还有正在施工的厂房。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部分配套的宿舍。金凯龙公寓。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部分配套的宿舍。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正在建设中的街道路面。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有点意思的墙面,正面墙全是毛笔书法。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正在修建管道。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园区某处偏僻的路面。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工厂内居然有菜地,准备开启偷菜模式吗?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空置的厂房一角,等待未来的主人从这里起航。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厂房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工业园出口之一。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工业园出口之一。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刚下班的工人。因为还没有到下班的高峰,显得有点冷清。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来自汉川的师傅,正在修建围墙。聊天过程中,发现几个师傅虽然不是本地人,但对黄陂的基本情况还是有所了解。

武汉卫星城黄陂区,需要怎样的实业经济

关于黄陂的工业史(实业类)是全中国的小小缩影。

独立而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国家昌盛基础的保证,再困难也要去发展。

1980年前,小而全,什么都有。1980--2000年改革开放初展,乡镇、乡办、国营等企业类型快速发展。2000--2010年大批企业破产转型,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10年后,受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等因素影响,黄陂陆续又开始引进各类实体企业。

2010年后黄陂区还有一组数据让人深思,2010年--2019年关于房地产投资,黄陂943亿,蔡甸619亿,江夏578亿,东西湖550(来源《关于黄陂和江夏两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公众号“黄陂观察”2019年10月8日日)。为什么要关注房价,因为工厂大规模内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地成本的直线上升。

后记,因为与工厂不熟悉,无法进入到生产第一线拍摄些素材。我记得关于沿海城市的工厂,有很多国内外的摄影师到工厂里面去拍摄,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而黄陂目前这块比较缺失。无法为将来的人研究提供直接的素材。但不管怎样,前川工业园开始成为我另一个长期人文摄影系列。

摄影: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