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朝官員為何爭喝太監“尿”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史海之深,怪事百出。話說大明王朝一件怪事,至今叫人拍案驚奇,令人作嘔!

明熹宗朝官員為何爭喝太監“尿”

明太祖

l

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杭州張掖門內蓋建了大太監魏忠賢生祠,皇上親自賜題匾額。於是,各省風靡效仿建生祠,“竟為奢麗”,其中以浙江省最為厲害。浙江的生祠,宮殿亭式的超級華麗自不必說,至於所製作的魏忠賢塑像,更是“婉轉便捷,一切如生”,活靈活現,像活人一樣。

明熹宗朝官員為何爭喝太監“尿”

明朝太監

在一次官宴上,按當時風尚一定要恭請魏忠賢的塑像,奏樂會客,擺食進酒,全都享受像活人一樣的禮儀。這尊塑像的腹中置放著錫制的肚腸,上酒時,倒入錫腸中。估計將裝滿時,主人揖身恭請塑像出廳至庭下“小遺”——小便,即是拔掉錫腸下部的塞子,使酒流注到磁壇中。最後,命人撤去餚饌,連同磁壇中的酒賜給隨從眾官,大家恭恭敬敬爭先飲下魏忠賢的“尿”。

這是明代包汝楫《南中紀聞》中的一則記載,此事乃浙江巡撫潘汝楨所為,拍魏忠賢的馬屁,竟然“諂媚之工至此!” 這段史料無非說明當時的社會現象:魏忠賢的權勢到了何等地步!官員諂媚討好魏忠賢到了何等地步!

魏忠賢,少年時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由於為賭債所逼,就自行閹割,改姓名為李進忠,於神宗時混入宮中為宦官。魏忠賢不大識字,智力也極平常,可就是這麼個小混混,竟然會威權超越過去任何一個宦官,也超越任何一個權相,甚至皇帝。

吳晗先生分析說:魏忠賢之所以弄權,第一私通熹宗的奶媽客氏,宮中有內線。熹宗聽客氏的話,魏忠賢就可以為所欲為。第二是熹宗庸騃,十足的阿斗,凡事聽憑魏忠賢做主張。但光憑這二點,還不至於起黨獄,開黑名單,建生祠,稱九千歲,鬧得民窮財盡,天翻地覆。更主要的原因,第一是政府在他手上,首相次相和他勾結一起。第二是他掌握政權,就能養活一批官,反正官爵出於朝廷,俸祿出於國庫,凡要官者入我門來!於是,政權軍權合一,內廷外廷合一。

《明史》說:“內外大權,一歸忠賢。”當時所有的奏書都不敢直呼魏忠賢名字,而稱“廠臣”,皇帝的獎勵詔書也都用最高讚頌之詞。人們喊他九千九百歲,崇拜之勢,天下如狂。據史書記載,魏忠賢所安插的黨羽,還有“五虎”、“五彪”、“十狗”以及“十孩兒”、“四十孫”等稱號。總之,從內閣、六部、以及四方總督、巡撫,都有他的死黨。

明熹宗朝官員為何爭喝太監“尿”

太監比官員權力大

吏部尚書魏廣微,為了巴結魏忠賢,起先以同姓尊他為兄,後來竟自貶輩分兒稱他為叔。當時百官中奸小之人紛紛拜倒魏氏門下充當乾兒,有個禮部尚書顧秉謙,時已老態龍鍾,捋著長鬚對魏忠賢說:“本想做您乾兒子,可惜鬍鬚已白。”於是讓他的兒子做了魏氏之孫。魏忠賢喜不自勝,賞給他文銀二百兩以示嘉獎。近人嶽鴻舉為此在《明代雜事詩》中嘆道:“乾兒義子拜盈門,妙語流傳最斷魂。強欲為兒無那老,捋須自嘆不如孫。

更荒唐的事情發生了,天啟年間全國各地開始了一場為魏忠賢建生祠的獻媚吹捧浪潮。為魏忠賢建生祠的始作俑者是浙江巡撫潘汝楨,他在天啟六年六月向皇帝提議:東廠魏忠賢,心勤體國,念切恤民,戴德無窮,公請建祠,用致祝釐。而明熹宗竟然下聖旨同意地方營建生祠,“以垂不朽”,還賞賜匾額“普德”。

此例一開,善於鑽營的官僚敏銳地察覺到魏忠賢和皇帝的態度,趨之若騖,唯恐落後,紛紛在各地為魏忠賢建立生祠,一時間幾乎形成了一場政治運動。第二年,各地生祠即達四十多座,而且都極為豪華。《明史》記載:生祠“極壯麗莊嚴,不但朱戶雕樑,甚有用琉璃黃瓦,幾同宮殿。不但朝衣朝冠,甚至垂旒金像,幾埒帝王”,“每一祠之費,多者數十萬,少者數萬”,而且“剝民財,侵公帑,伐樹木無算”。

建生祠在當時已經成為魏忠賢衡量官員對自己是否忠誠的標準,倡導則忠,反對則異。於是,建生祠和五拜三叩頭的儀式,成了官員對魏忠賢表示忠誠的舉動,極盡媚態。薊遼總督閻鳴泰在請建生祠的奏疏大肆吹捧魏忠賢“治平績著,覆載量弘”,還在薊州生祠建成之際舉行了迎接魏忠賢“喜容”(偶像)的典禮。巡撫劉詔行五拜三叩頭禮,與迎接皇帝別無二致。兵備副使耿如杞頗有反感,只作長揖而不拜,遭到劉詔參奏,魏忠賢立即派錦衣衛緹騎把耿如杞逮捕入獄。這就更加助長了宵小之徒的崇拜氣焰。天津巡撫黃運泰為魏忠賢建生祠,迎接魏忠賢“喜容”的儀式隆重程度超過薊州。禮儀之隆重比祭祀歷代帝王有過之而無不及,阿諛奉承言辭之露骨、肉麻之極。

筆者注意到薊州生祠建成典禮史料中,對魏忠賢“垂旒執笏”帝王相“喜容”(偶像)有這樣一段具體描繪:“祠以宏麗相尚,瓦用琉璃,像加冕服。有沉檀塑者,眼耳口鼻手足宛轉一如生人,腸腑則以金玉珠寶充之,髻空一穴,簪以四時花朵。”這和《南中紀聞》中描繪的魏忠賢塑像極為相似。“至為忠賢像,婉轉便捷,一切如生”,不同的是,一個塑像肚腸裡塞滿金玉珠寶,一個塑像肚腸裡灌滿佳釀美酒;一個腦袋上挖個洞,擺放四時花朵;一個身體下部開個洞,可以撒“尿”給人喝。

由此可見,《南中紀聞》中的記載絕非虛妄,當時為魏忠賢作塑像風靡一時,而且官員們各有各的高招,真是玩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