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此蔬菜,3年從一斤3元到15元,效益年年翻倍,為何少有人種

如果說以前大家用詞來形容農民,可能大家都想到了淳樸。而近些年來,農民機會都進過城裡打工,就算是整天在農村種地的菜農,他們也時刻關注著城裡市場的變化。

農村此蔬菜,3年從一斤3元到15元,效益年年翻倍,為何少有人種

大部分人都知道,如今農民很多也開始逐利,看到能種植賺錢的好東西,都一窩風跟上不說,自家吃的蔬菜水果講究,要賣出去的化肥滿上,農藥要上照上。而今天我們說的一種蔬菜,它從2016年的市場平均3塊錢,到如今短短3年漲到了15元一斤,效益可謂兩年翻倍,為何很少農民去跟風種植呢?

農村此蔬菜,3年從一斤3元到15元,效益年年翻倍,為何少有人種

我們今天說到的這種作物是黃秋葵,說起黃秋葵不少人第一印象應該是“補腎菜”而實現價格逆轉,其實這是比較片面的。秋葵原產於印度,後來被引入到我國,它又被成為黃秋葵,羊角豆和補腎菜等別名,廣泛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黃秋葵煮熟後入口柔嫩爽滑,含有豐富的果膠和植物多糖構成的黏性物質,讓其具有獨特的口感和味道。它具有清熱解毒,潤燥滑腸、滋補陰陽的作用,又因其的果膠為可溶性纖維,汁液中含有豐富的混有果膠,牛乳聚糖及阿拉聚糖,能夠幫助腸胃消化,保護胃粘膜和輔助治療胃炎胃潰瘍等,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

農村此蔬菜,3年從一斤3元到15元,效益年年翻倍,為何少有人種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於養生和保健不斷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秋葵的作用和好處,2016年市場上還到處是3元一斤的秋葵,開始得到人們的認可,價格開始走高。如今,價格和營養價值都高的秋葵,也被稱為蔬菜王。

有著多年種植秋葵經驗的老農告訴筆者,一般種植的秋葵實際上如今市場價格一般也僅為5元左右波動,很難超過8元一斤,但是這種秋葵採用現代化種植的方式,畝產可達5000斤。而有多年種植經驗的老農,一般都不會這樣種植,他們往往是選擇原生態種植,雖然畝產掉半,但是價格卻能賣到10-15元一斤,他們才是真正得到3元到15年價格暴漲好處的人。

農村此蔬菜,3年從一斤3元到15元,效益年年翻倍,為何少有人種

老農跟我們說,秋葵種植如今效益其實不錯,不過目前很多人沒法種植,主要關鍵是銷售渠道上。如今秋葵雖然市場需求量和價格都在上漲,但是依然是小型消費市場,比不了日常蔬菜好找銷路。

“新人種植無人上門收購是制約秋葵發展的關鍵,也是良性發展的保證。如今即便如此良好的價格市場,效益也僅是幾千元一畝的收益,大量人種植的話,價格一跌大家都遭殃”老農說。對此,讀者們有何看法?大家有吃過秋葵嗎?喜不喜歡它的奇特口味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