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之痛——为何美军赢不了越战

越南,地处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是一个国土面积较小,而南北狭长的小国。由于处于热带气候带上,因此越南气候炎热多雨,热带雨林众多,森林覆盖率很高。1961至1973年,在这个长满遮天蔽日丛林的南亚小国,美国军队陷入了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局部战争,称为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耗时最长、影响最重大的战争,也是冷战时期的“一次热战”。

丛林之痛——为何美军赢不了越战

虽然美国在越南战争初期一直小心翼翼,吸取以往战争中的深刻教训,只承担空中掩护和输送的任务,坚决避免派地面部队参战,但是当美国插手越南战争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踏进了泥潭,只会越陷越深。美军地面部队进入了越南茂密的丛林,其结果是,成百上千的美国大兵再也未能走出丛林,越南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成了美军的噩梦。

热带丛林环境异常复杂,气候炎热潮湿,毒蛇、蚊虫众多,这些都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作战,单单自然环境就是不小的考验。与对手相比,虽然美军海、陆、空三军都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但是茂密的林木严重遮挡视线,美军士兵永远不知道几米外的灌木丛里是否埋伏着敌人,这使得美军的火力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而美国的对手,土生土长、行动敏捷的越南人民军士兵则在丛林里来无影、去无踪。

丛林之痛——为何美军赢不了越战

越南人民军深知敌我优势所在,因此在整个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军都尽量避免在正面或固定的战场和战线上与美军交锋,而是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百姓支持,在每一条河流、每一片山地、丛林与稻田,对美军进行灵活分散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将美军牢牢拖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这种“不按套路出拳”的非对称作战方式让美军叫苦不迭,更催涨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这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的战争意志。

丛林之痛——为何美军赢不了越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