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一)「剪燭」與「燈芯」

唐代「抒情聖手」李商隱的詩歌特點是隱晦迷離,用典頻密,但是他的名篇《夜雨寄北》,語言卻樸實無華,近乎白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唐詩,一般認為是詩人遠在異鄉雨夜,思念家中髮妻而作,「剪燭」這個意象被後世詩人頻頻化用,也成為人們寄託相思,企盼團聚之情的「代名詞」。

「西窗剪燭」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多人文人騷客的共鳴,是因為這是古代婦人陪丈夫讀書的時候,經常負責三件事之一,也即:磨墨、焚香(添香)、剪燭。

那麼「剪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知道,古代的人們主要利用動、植物油脂加上燈芯來照明,燈芯一般為為天然纖維,如:燈草、棉線、竹條、麥稈。

古代的蠟燭其實也是一種昆蟲分泌物,分為「白蠟」和「黃蠟」。蠟燭的使用最早始於漢代,西晉以後開始增多,唐代逐漸普及到民間。【注1】

我們知道,「燈芯」起到一種俗話說的「扯油」作用,古人所謂的「剪燭」,就是將燃燒的「燭芯」剪短。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為什麼古人要「剪燭」呢?其實和古代「燈芯」材質、形態有關,


(二)蠟燭燃燒原理和燈芯作用

首先,我們以「蠟燭」和「燭芯」為例,搞清楚蠟燭燃燒原理和燈芯作用。

在火柴點燃燭芯以後,燭芯燃燒的熱量融化蠟燭成為液態,液態蠟浸潤燭芯。這時候會產生所謂的「毛細現象(capillarity)」:液化蠟通過燭芯細小的纖維,持續不斷輸送到燈芯上部,然後變成氣化蠟參與燃燒。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蠟燭燃燒是非常典型的「毛細現象」

毛細現象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由液體與物體之間的附著力和因內聚力而產生的表面張力組合而成,令液體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況下,流向細管狀物體的現象,該現象甚至令液體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

引自:【注2】

「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個部分,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 「外焰」溫度最高,因為氧氣充足,燃燒充分,
  • 「內焰」溫度次之,
  • 「焰心」溫度最低,因為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

所以,蠟燭燃燒過程中經歷了「固、液、氣」三種形態。「燈芯」主要作用就是利用「毛細現象」輸送液態蠟到「內焰」,然後形成氣態蠟燃燒。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三)古人為何要「剪燭」?

好,搞清楚蠟燭燃燒的原理過程和燭芯作用,我們再來談古人為何要「剪燭」。

如上所述,火焰「內焰」溫度最低,蠟燭呈暗紅色的「焰心」溫度,只有300-400度左右: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由於蠟燭內焰溫度過低,天然纖維材質燭芯燃燒不完全,發生碳化形成活性炭,這樣燈芯會越變越長。

燈芯變長,蠟燭火焰先是變大,火焰飄忽不定,產生黑煙。

同時,由於蠟燭燃燒的平衡漸漸被打破,火焰變大,會導致蠟燭液化、氣化不及時,漸漸蠟燭火焰又開始變小。

這時候,變小的火焰只在燈芯底部,燈芯上部暴露在空氣中,暴露在空氣中的燈芯,那裡也沒有氣化蠟產生,所以燈芯上部沒有燃燒。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燈芯過長,火焰先大後小,燈芯若不斷掉,就無法形成氣態蠟

所以,「燈芯過長」打破了蠟燭燃燒的平衡,蠟燭火焰先大後小。

其次,如果燈芯過長變彎曲的話,或者碳化燈芯斷掉形成新的燃燒點,火焰變大,且位置不在蠟燭的正中央,原來形成的蠟油槽就會缺口,蠟油會外流,蠟燭融化加速,照明時間就會變短。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所以,古人就會用剪刀剪去過長的燈芯,讓燈芯保持在一個合適的長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讓蠟燭正常的燃燒,照明時間變長。

燈芯的合適長度跟蠟燭、燈芯的粗細有關。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古代可能有專門用剪燭用的剪子,叫做「燭剪」。如《紅樓夢》中提到過「燭剪」:

《紅樓夢》第二九回:……照管各處剪蠟花兒,正欲得便藏出去,不想一頭撞在鳳姐兒 懷裡……那小道士也不顧拾燭剪,爬起來往外還要跑。


(四)法國人發明了不剪燭的燭芯?

如果你悉心觀察我們今天使用的蠟燭的「燭芯」,會發現其實是由三股棉線構成,這樣做好處是,蠟燭燃燒時候會燭芯會鬆開完全燃燒,過長就會自動斷掉。

取兩根今天的蠟燭作實驗:

一個燈芯較長,一個燈芯較短,同時燃燒,一個火大,一個火小,燃燒一段時間後,兩根蠟燭的燭芯長短、火焰大小都基本上相同。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圖引自注3

所以,今天,多股棉線纏繞構成燭芯,在燃燒時候總保持一個合適的長度。

比如:化學課經常用的酒精燈的燈芯、煤油燈燈芯就是這種構造,不過編織股數更多,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燈芯散開,充分燃燒。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前幾天,我在聽《羅輯思維》時候說,這個「三根棉線編成的燭芯」是「1820年法國人強巴歇列」發明的: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我用谷歌搜索「法國、強巴歇列」,網上網文的說法,全部是一樣,這個說法大概是來自一本叫做《萬物家史》的書,這本書不是什麼學術書籍,也沒任何有信息源頭。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所以,這個說法暫時找不到可以印證的信息。我也不懂法文,不知道「強巴歇列」的法文該如何拼寫。

先不論「法國強巴歇列發明三根棉線編成的燭芯」這個信息是否可靠,其實,我覺得「三根棉線編成的燭芯」就是一根細繩子呀!

這並不是什麼很難想到的東西。我覺得中國古代是有這種「繩子燈芯」的,就是「燈捻」嘛,「捻」就有「纏繞」的意思,

我查閱了一些考古學的論文,果然發現考古發現過漢代就有多股纏繞的燈芯,有「燈芯草」和「細竹條」硬、軟兩種材質的纏繞燈芯。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引自【注4】

古代的「燈芯」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硬燈芯」,在固態油脂中使用,一種叫做「軟燈芯」,在液態油脂中使用。

所以,我很有可能覺得古代需要「剪燭」的,是那種硬質燈芯,也即用蘆葦杆、麻秸為燈芯的蠟燭。

比如:今天,我們清明節祭祖、寺廟用的這種紅蠟燭燈芯,用的就是麻秸稈一類的燈芯,燈芯非常容易變長,不是一會就燒沒了,就是一會就熄滅了。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我實在是不內行,只是草草看過一些材料,再依據常識,提出一點質疑,不下任何結論。


(五)、結語

從上可見,唐詩中的「剪燭」,就是因為古代的燭芯,容易碳化板結變長,打破燃燒平衡,影響火焰的穩定。

所以,古人要拿剪刀剪去過長的「燭芯」,讓蠟燭均勻、穩定的燃燒,獲得更長的照明時間。因為,燃燒煙霧較少的蠟燭,在古代並不是那麼廉價易得。

至於說,今天的蠟燭是不是完全不需要「剪燭」?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遇到蠟燭燭芯過長,火大將蠟燭快速融化的問題,也遇到燭芯太短自動熄滅。

所以,所謂「法國人發明三股棉線燭芯」只是很好的改善了這類問題。

今天,電力供應越來越穩定,點蠟燭的時間越來越少,可能很年輕人除了過生日,從沒有點蠟燭,以及「剪燭」的經驗。

其實,在經常點蠟燭的一些場所,依然會使用「燭剪」調節火焰,或者在燭芯過長時候「剪燭」,某寶上仍然有很多商家在賣「燭剪」。

古詩新證:也論古人的「剪燭」

----------------

參考文獻

  1. 張彥曉. (0). 宋代照明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河南大學).頁9
  2. 毛細現象,維基百科,from: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F%9B%E7%BB%86%E7%8E%B0%E8%B1%A1
  3. 隔空點火~蠟燭的燃燒(燭芯與蠟蒸氣),from:http://n.sfs.tw/content/index/11373?noframe=true
  4. 麻賽萍. (2012). 漢代燈具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復旦大學).頁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