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為何要投河自盡?

文紹J


1927年6月2日,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北平頤和園昆明湖自沉而死,終年50歲。

王國維被打撈出來之後,人們在他的口袋裡,發現了一封寫給兒子的遺書,遺書前幾句是這樣寫的: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意思是說:我也就活了整整半個世紀了,該做的、能做的,都做的差不多了。若論這輩子還有什麼遺憾?大概就只差一死。最近些年,世道變了又變,各種流言蜚語向我襲來,想必,我已無法承受此等侮辱,還是一死罷了。

簡單的十六個字,將王國維的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點名了王國維自殺的死因——義無再辱。

王國維究竟遭受了怎樣的“辱”,才使得他狠下心來“只欠一死”呢?

王國維的第一“辱”來自親家羅震玉

末代皇帝溥儀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裡,對這位最後的“南書房行走”的死因做出如下解釋:

王國維與羅震玉本是兒女親家,王國維的大兒子娶了羅震玉的女兒。加之,王國維與羅震玉都在研究國學,且都去過日本留學,二人關係匪淺。

據說,王國維未出名時,寫了好幾本書,都被冠以羅震玉的名字發表。要知道,那些書可都是王國維多年研究的成果,就這麼被羅震玉拿走,王國維心中定然不捨。

後來,王國維和羅震玉合夥做生意,生意賠本,王國維欠了羅震玉一大筆錢。王國維之所以會讓羅震玉白白佔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大抵是因為王欠了羅很多錢,加上兒女親家的關係,此時互相退讓一步,不曾爆發。

1926年,王國維的兒子去世,屍骨未寒之際,羅震玉竟然將女兒叫回孃家,並且令她不許再回王家半步。

根據傳統觀念,丈夫死了,女方就應該為夫守節。如今兒子屍骨未寒,兒媳婦卻被召回孃家?羅震玉分明就沒把王國維放在眼裡!這等羞辱,王國維咽不下這口氣。

王國維的第二“辱”來自南方北伐軍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末代遜帝溥儀逐出紫禁城。

在這一年前,王國維在朋友的引薦下,成為溥儀身邊的“南書房行走”,相當於前清大學士,可以獲准去查閱紫禁城的藏書。這對於鍾情國學的王國維來說,無疑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差事。

站在王國維個人立場上,他不想丟掉這份工作。

因此,他被北伐軍認為是鐵桿兒保皇派。既然保皇派,那就是“北伐”的絆腳石,那就不必手下留情了。同樣是文人、絆腳石,湖南著名學者葉德輝被殺、浙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被抄家。

兔死狐悲,王國維非常害怕北伐軍“伐”到北平,到時候還不知道怎麼收拾他這個“保皇派”。

1927年6月1日,北伐軍攻佔鄭州。佔領鄭州當天,《世界日報》刊出一篇文章,題目為《戲擬黨軍到北京後被捕的人物》,王國維的名字赫然在列。當這份報紙擺在王國維面前時,學生和同事們紛紛替他出主意,為他尋找“生路”。

越是如此,王國維越是感覺惶惶不可終日。一整天,王國維都在唸叨:

“我總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點辱!”

一個文人最大的恥辱,莫過於明明知道世上已無存身處,還苟且偷生地活著。自北京政變之後,北京已經沒有遺老(王國維腦袋後面拖著辮子)存身之處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等著被羞辱,要麼剪掉辮子。

就如同300年前滿清入關時一樣,沒有迴旋的餘地。

王國維堅決維護腦袋後面那條辮子,又不想被羞辱,那麼,留給他的活路已不多。

王國維的第三“辱”來自國學式微

王國維死後,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除了以上兩種原因之外,還有殉清說、驚懼說、諫阻說、逼債說等等。

王國維的好友陳寅恪,卻有完全不同的說法。

陳寅恪認為,將王國維的死,歸因於逼債、殉清、驚懼等等理由,極大地貶低了王國維的思想境界。陳寅恪給出的理由是:文化,在給王國維的輓聯裡,陳如是寫道:

“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民國初年,新文化運動席捲全國,傳統文化被全面否定。國學,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新青年”的全面圍剿下,王國維等國學大家成為“文化所化之人”。

葉德輝、章太炎等人都是舊文化的傑出代表,他們的遭遇,給王國維帶來極大的震撼,也帶來極大的痛苦。

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幾千年,難道就沒有可取之處?這可是中華文明的根啊!

那些個自詡新文化的代表人物,一邊嚷嚷著完全摒棄傳統文化,一邊瘋狂地汲取著傳統文化的營養;另一邊,還在批判傳統文化的守護人“頑冥不化”,這對以國學自居的王國維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恥辱。

北伐,無疑是在“伐”國學最後一片淨土。當國民革命軍真的踏入北京城時,這一片淨土必將不存,彼時,毛將焉附?

忍了十多年、受辱十多年的王國維,再也忍不下去了,只好“舉身赴清池”,以自己的死為傳統文化殉葬。

結語

王國維死後,在遺書裡如此勸誡家人:

“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

意思是:我死之後,能省則省,在清華大學旁邊的墳地,隨便找個地方埋了即可。但是你們(家人)千萬不要忘南方去,只在北平城內居住就行了。

王國維為什麼不讓他的家人往南去呢?值得深思。


祗樹


1927年6月2日,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草遺書懷之,獨行出校門,僱車至頤和園。步行至魚藻軒前,臨流獨立,盡煙紙一支,園丁曾見之。”,言之鑿鑿:王國維是主動求死,他死得平靜、安寧、主動,這不混帳!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而使一代國學大師投湖自盡呢?

眾所周知:王國維四歲失母愛,父親又常年不在身邊,,從小無父愛母愛的關懷,體質羸弱,性格憂鬱陰沉、膽怯內向,狡猾無二;還受叔本華哲學思想影響——成了悲觀而黯淡主義者;又他還受清朝青睞,羅振玉對他有知遇之恩,迫於革命軍得勢卻聲張不得。



而梁啟超亦避走天津東渡日本,這就讓與社會脫節的王國維惶惶不可終日;不透明的政治環境隨時壓迫著自己,他已陷入恐慌與心死狀態;還剛愎自用,不肯忍辱負重,委屈求全,但又策手無策;所以,悟出死就是自己最好的歸宿!



1926年9月,失心時末得摯友的勸解慰藉,迷惘時末得宣洩與排譴,他——一代國學大師從容地沉湖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關於王國維的投河自盡原因,無異於下面幾種說法:“殉清”、“欠債”、“怕被清算”、“喪子之痛”等等。那麼,究竟是哪個為真相呢?下面小追也來淺析一二。

一、寒微大師受重用 王國維出身寒微,但是他刻苦好學,博古鑽今,終有所成。他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史學家,他的古文字、古器物、殷商制度及西北歷史、地理考據等領域,有一定的研究貢獻,成績顯著。



王國維是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1923年被引薦給廢帝溥儀擔任“文學侍從”,加恩賞以五品銜,允准他在紫禁城騎馬出入。

1927年6月2日上午,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頤和園昆明湖投湖之盡,消失一出,海內外學術界大為震驚。

二、有“以身殉清”傾向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將廢帝溥儀趕出紫禁城。作為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又是寒微身份受重用的王國維,他忠心報國思想根深蒂固。因此,王國維當時就想跳進神武門的御河“以身殉清”。

1927年春,當北洋軍伐勢如破竹逼進北方,受湖南豪紳葉德輝被國民革命軍鎮壓影響,使得王國維產生兔死狐悲之感,“殉國”之心有所加重。



三、溥儀的諭諡及他證 王國維自殺那個年代,正值社會處於軍伐混戰激烈,動盪混亂變革之際。王國維身歷動盪,眼睹歲月滄桑,風雨飄搖的清朝既擾亂他的工作熱情,也打亂他精心鑽研學術的心機,他早有放棄一切,離開鬥爭頻繁、政治頻更的場面思想。

羅振玉在王國維投湖自殺後,向溥儀提交了一份關於自殺情況的“遺折”,溥儀看後十分悲傷和感動,發上諭諡“忠愨”。如果不是“殉清”,哪能得到這樣高的諡號呢?

王國維投湖自殺之後,梁啟超、曹雲祥、羅振玉等,通過王國維的個人思想傾向,以及當時的社會實除情況,認為他是“以身殉清”。



四、其它原因之說 王國維死後,家人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他死前一天所寫的遺書。遺書開頭是這樣寫: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從遺書看出,王國維早就下定決心自殺了。

有人認為,王國維自殺與羅振玉的逼債有關。當年末帝溥儀在他所寫的《我的前半生》中說:

當時報紙還傳,王國維與羅振玉合做生意虧本,欠羅鉅債。羅在其女婿死後,羅、王已生怨隙,羅令女兒居己家為夫守節,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費2000元。

但是,王國維每月有400塊銀元的收入,根據王的個人作風及生活狀況,是不會欠債被逼自殺的。而且,羅振玉還送來1000塊銀元為王操辦喪事。並在半年內為王寫了四集《海寧王忠愨公遺著》,可見“兩人早生怨隙”純屬子虛烏有。



數十年人,人們對王國維的自殺爭論不休,但小追個人認為其“殉清”自殺比較恰切。總之,不管是“殉清”或其他原因的自殺,都體現了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在治政頻變、軍伐混亂的洗劫中,找不到出路而憤然棄世,為後人所為之深感扼腕嘆息!


追波逐流


王國維為什麼會死很多人也迷惑,也做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測,一種說法是“以死殉清”,王國維是前清遺老,布衣平民身份做了溥儀的老師,溥儀對他有知遇之恩,即便再溥儀被馮玉祥趕出故宮退位後,王國維也有事沒事去看看老主子經常感嘆“有君無臣”,骨子裡是個非常守舊的人。

第二種說法就是“以死殉道”,王國維投湖之前寫下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作為一個守舊的老派知識分子恐懼無奈的應該是社會大變革,不能接受車伕要與主子同桌吃飯,地痞流氓搖身一變要成了政治的支配者,所以有人認為王國維自殺是因為日漸衰微的傳統中華文化“殉道”。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溥儀說的,王國維窮困潦倒的時候受到好友羅振玉的接濟,後來因為理念不同二人翻臉羅振玉向王國維討債讓他還錢,加上王國維妻妾出軌導致他心灰意冷投湖自盡,不管原因如何這位近代大儒,國學大師的離去也是中國的悲劇,也是中國極大的損失。



三千五要你命


作為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的王國維,1927年6月2日在北平頤和園昆明湖自沉而死。震驚了當時的文化界。對此,人們紛紛發表自己看法,為什麼王國維的會投湖而死。概括起來,有近十種死因說法。有“逼債說”、“由於國家沒有研究機關而致死說”、“《殷虛書契考釋》出王代撰說”、“受羅振玉影響說”、“不問政治說”、“新舊文化激變中的悲劇人物說”、“因病厭世說”、“受梁啟超排擠說”等等。但筆者認為以下兩種原因和王國維的遺書之說比較接近和有說服力。

一是梁啟超對王國維評價,說是王國維的性格使然。梁啟超說:“王先生的性格很複雜而且可以說很矛盾,他的頭腦很冷靜,脾氣很和平,情感很濃厚,這是可從他的著述、談話和文學作品看出來的。只因有此三種矛盾的性格合併在一起,所以結果可以至於自殺。他對於社會,因為有冷靜的頭腦所以能看得很清楚;有和平的脾氣,所以不能取激烈的反抗;有濃厚的情感,所以常常發生莫名的悲憤。積日既久,只有自殺之一途。”

二是國學大師陳寅恪對王國維評價則,說他“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比較中肯。陳寅恪在《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中寫道:“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三是王國維寫給兒子的遺書中說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也說出了他投河自盡的理由。他的遺書內容是這樣寫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託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能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這是筆者給出的答案。


佐航居士莫志生


曉記

王國維的死因,學界爭議很多,現在仍然沒有定論,但其死亡真相應該是外感逼迫,內無憑籍,兩者兼迫,所以便一死而解。

1927年6月2日,草遺書懷之,獨行出校門,僱車至頤和園。步行至魚藻軒前,臨流獨立,盡煙紙一支,園丁曾見之,忽聞有落水身,爭往援起,不及二分鐘已氣絕。





由此,可以看出王國維是主動求死,他懷裡的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也說明了這一點,而且他死的平靜,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而使一代國學大師投湖自盡呢?

性憂鬱內向,不善言辭,悲多歡少

《王國維自序》裡面這樣說道:

“性復憂鬱”,王國維四歲喪母,而父親一直在外,所以自幼便缺少父母愛的關懷,同時“體質羸弱”,患有腳氣病,所以這些可能使他性格上憂鬱內向。此外,王國維受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思想影響,對原本憂鬱的性格更受引導,所以養成了悲觀主義的人生觀。

對於這種積鬱性格加悲觀主意對王國維自殺的影響,我認為正如繆鉞先生說的“就其畸形人生而言,乃畸形之收穫,內心穩微之中,時感衝擊之苦。如一旦有特殊之刺激,則將乏抵抗之勇氣,蓋平時既存心厭世,苟大難將至,不如一死以避之。”


政治時勢所逼,常惴惴不安

王國維受清朝賞識,相隨擁護對他具有提拔之恩的保皇派羅振玉,其對欲剷除封建帝制的革命軍存有敵視。然而當時時局不穩,革命軍得勢,讓他常惴惴不安。同時守舊派著名學者葉德輝和王葆心被革命派鎮壓,與革命派對立的梁啟超亦避走天津,東渡日本,這就讓王國維內心愈加不安。

其學生徐中舒所言,“晚年篤守儒家經義,尚自編髮,自矢為清氏遺民。至是恐不能見容於黨人,又深鑑葉王等被執受辱,遂……憤而自沉雲。”由於政治環境的壓迫,葉王等人的刺激,使王國維陷入一個恐慌的狀態,不肯被執受辱,然而卻無計可施,種種壓力之下,便促使他以死解脫的心理滋長。


喪子之痛,羅王斷交,心無所依

1926年9月,王國維長子病故,喪子之痛可想而知,使其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同時自己一向依靠的前輩摯友羅振玉趁他兒子病故時,未打招呼就把兒子的妻子羅女帶回天津,認為兒子屍骨未寒,自己的兒媳婦不由分說就走了,掃了王家顏面,雙方便有爭執,關係鬧僵。而王國維向來常由羅振玉為其出謀劃策,並給予經濟援助,後若要避難遠走他出,但經濟條件不支持,又拉不下面子向羅求助。每想起摯友絕交、兒子病故,時感惆悵、失落,而其他好友卻不知其意,所以死志愈明。


正如其女王東明說“如果羅王不失和,父親失心時得摯友的勸解慰藉,迷惘時獲得勸解宣洩,或可打消死志。”

結語

學者對王國維死因爭論不止,是因為作為一名國學大師,他的死被放大了,其實王國維的死與普通人的自殺有何分別?都是因為退無可退的絕路而引起的自我解脫心態罷了。

純屬個人見解,歡迎評論!


歷史學舍


王國維,中國近代的國學宗師,享譽國際的著名學者,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極深的造詣。王國維把西方美學及文學理論與中國傳統美學和文學理論中相融合,創造了全新的美學和文學理論體系,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及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他的作品《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在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向朋友借了五元錢,乘坐人力車來到了頤和園,於昆明湖中投湖自盡,一代國學宗師,就此隕落。對於王國維自殺的原因,學術界有頗多爭議,基本總結下來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被羅振玉逼債致死,羅振玉也是一位近代的國學大師,是中國現代農學和考古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同時也是王國維的老師、朋友和親家。逼債致死的說法記載在溥儀所寫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說王國維曾欠下羅振玉鉅債,後來被羅振玉不知道用什麼手段再三逼迫,最後這位又窮又要面子的國學大師走投無路,只得一死了之。不過這種說法溥儀也是被特赦後聽人所說,不足為信。王國維與羅振玉亦師亦友,相交一生,就算有些許罅隙也不至於如此無情。王國維死後他的喪事都是羅振玉一手操辦,也證明了這一說法可信度不高。

第二種說法是文化總崩潰,是說當時已經出現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總崩潰跡象使得這位國學大師無法接受,絕望之中選擇自殺。第三種說法是多鍾因素說,是說王國維博採眾長,身上集合了儒家、道家、佛家、尼采等諸多消極悲觀的東西,這些文化彙集在他的腦子裡,使他精神上和肉體上都極度的痛苦,無法自拔。以上兩種說法有些過於虛妄,無論是中華民族文化崩潰還是多鍾悲觀文化匯聚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王國維突然的選擇自殺,必然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使他感到活著已沒有任何希望可言。

比較有說服力的是第四種說法:殉清說。王國維是滿清王朝的堅決擁護者,對大清朝忠心不二。在清朝末年他便出任過學部總務司行走,辛亥革命後他與羅振玉流亡日本,過著亡命遺臣的生活。到了1923年,清廢帝溥儀詔他為南書房行走,對此王國維感激涕零,常伴清廢帝左右,盡心竭力的為小朝廷辦事。當時清華大學籌辦研究院,聘請王國維擔任院長,王國維推辭不就,後經溥儀勸說才前往擔任教授。

從左至右: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

1924年,馮玉祥率軍逼宮,命溥儀遷出紫禁城,王國維引為奇恥大辱,在溥儀避居日本駐華使館之後,他就向溥儀上了一封“敬陳管見”的奏摺,表達了對民國的極端仇視。逼宮事件之後,王國維還曾與羅振玉等滿清遺老相約投金水河殉清,後因家人嚴密看護而沒有成功。

王國維自殺後人們在他上衣的口袋中發現了他的遺書,上面寫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其中所謂只欠一死,便指的是在逼宮事件發生當時,他就應該投水殉清,卻被家人阻止,因此“欠”了一死。後面義無再辱的“辱”,明顯也是指的清帝被馮玉祥逼宮一事。

王國維自殺當天曾經向清廢帝溥儀上了一封遺折,表達了他有心報國,無力迴天的憤懣之情,滿心痛苦之下,只有自殺以殉清。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曾說那封遺折字跡工整,但不是王國維的手筆,而後來文史研究者將這封遺折與王國維以往的奏摺相比對,確認字跡是相同的,可見遺折確實是王國維親手所寫,那麼自殺以殉清的說法,也就更加可能是王國維自殺的真正原因。

後世也認為,當時國民北伐軍攻打至河南,全國革命熱情空前高漲,王國維感到滿清復辟的幻想已經破滅,萬念俱灰之下選擇了自殺。





靜逸堂堂主


王國維死後,陳寅恪在他的碑上題詞寫到: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王國維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學著,更可以說它是一名思想家。當時中國就社會社會動盪,思想動盪,什麼都處於不穩定狀態。特別是作為有思想的學者,他們就更容易感慨時局。他的自盡,我認為是從內心中不能適應社會太大的變化而發生的。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情況,有熱情,有愛國情懷,有思想的人就更容易有矛盾心理。現實動亂,思想混亂的社會,看什麼什麼不入眼,看啥啥糾結。 現在的社會也是出於一種思想混亂時期,什麼各種各樣的價值觀都衝了進來。你看到別人做錯了事,儘管你心裡認為這樣不對,你也沒有一種語言來反駁他,因為他有他的道理,你有你的道理,結果是,道理太多,造成了社會混亂。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了。


李牧山


家事與國事糾結在一起,使得他實在無法應付,他的個性又偏於內向,不易於排解,於是就選擇了這條不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