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國維的名句“人生過後唯存悔,知識增時轉益疑”?

信陵君無忌

這兩句詩,出自王國維《六月二十七日宿硤石》。全詩如下:

新秋一夜蚊如市,喚起勞人使自思。試問何鄉堪著我,欲求大道況多歧。

人生過惟存悔,知識增時益疑。欲寫此懷誰與共,鼾聲四起鬥離離。

【劃線句,提問中的“後”和“轉”字,應作“處”和“只”。】


這首詩作於1903年8月19日,王國維時年27歲。硤(xiá)石,乃浙江小鎮名,距王國維故鄉海寧50裡許。詩歌的頸聯精警,極富哲理。

對這聯,學者高明,多有表彰。不過,他們主要針對的是此聯的後一句。

其實,西洋詩人亦有此類言語,比叔本華小四歲的英國詩人雪萊有言,“知識的島嶼愈大,未知的海岸線愈長。”

而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莊子也有這類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陳永正先生則說,此“兩句是靜安見道之語。”誠哉斯言,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追求知識,需要不斷積累,日日有所進益,然而,如莊子所說,知識之海,了無涯岸,追求知識,幾乎沒有窮盡之時。人生有限,自然開始懷疑追求知識的價值。

逢此之際,可能會向相反的方向,準確說,可能向更為高遠的求道之路邁進。故而,陳先生說,此“兩句是靜安見道之語。”


人生過處唯存悔?


古希臘大哲蘇格拉底又云:“不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提。”孔門門徒曾子主張,“日三省吾身”。春秋時期,衛大夫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往古諸賢,盛讚自省遷善,並行之於身,出之於口。而27歲的王國維,對自省卻有著極為深刻的悲劇性生命體驗。

自省及可能衍生出的後悔,若以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為旨歸,對世人的進步提升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然而,若悔意太盛,痛自攻伐,以至不能自拔,自省便成了自戕自殘了。

王國維所言“人生過處”之“過”,可有兩種解讀

其一,過失、犯錯。犯錯失誤之處,不禁悔恨不已。這是人之常情,所不尋常者,則是悔恨太甚,走不出來。

其二,經過,經歷。凡是自己曾經歷過的,都不免後悔內疚。這種類似苦修派宗教徒式的人生態度,讓人敬佩,因為這種人具備常人難以比擬的自我省察習慣和能力,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可發現自身的不足。

這種人生態度,更讓人覺得可惜,具備高度省察能力的他們,反思之後,並未走向行動,鑑往思來,精進自我,反而沉浸於悔恨的苦水。

(浙江海寧,王國維故鄉)

他可能發現,縱然自己不斷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而,事到臨頭,依舊會再犯糾錯。舉一反三之後,收穫智慧,然在面臨具體情境之時,個性和積習,遠比省察後的覺悟強大,知道該如何做更好,但就是無法做到。

這種敏感多思,卻缺乏行動能力的矛盾和窘境,容易引發他對人類悲劇性經驗的思考,從而強化了其悲觀的人生哲學。

答主以為,王國維此詩中,“過”兼具以上兩重內涵,但以第二重為主。這樣以來,與下句“知識增時只益疑”相對,把矛盾、糾結、無奈、沉痛、悲涼的生命體驗真切傳達出來。


如果說,“知識增時只益疑”側重的是知識和理性,人類在追求知識過程中生髮出的懷疑,是大家共有的。而“人生過處唯存悔”,則偏向於感受和體驗了,更能夠體現王國維的悲觀氣質了


以上,便是鄙人對靜安這兩句詩的理解。

更多人文剖析,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如覺文章於您有益,還望不吝鼓勵,歡迎留下您的看法~~



風雅人文觀察

人的一生經過了,到最後留下的只有後悔,而知識的增多會讓你對學過的東西產生更多的懷疑

人的一生回顧你走過的路,必然會留下一路後悔,但是後悔又有什麼關係,只有你經過了,你才會有不同的體驗,你的人生才能夠增加厚度,你的人生才可以變成濃郁的茶,讓人回味,否則,你的人生只能是白開水,即使沒有後悔,又有什麼價值?!

我的一個朋友說,人生就是不斷的折騰,經歷各種不同,即使失敗了,頭破血流,也沒有什麼可以遺憾的,因為自己嘗試了,努力了,結果不盡人意,就隨他去了,此生無悔了。

你學到的東西越多,你的知識越豐富,你對世界的體驗才會有層次,懷疑多了又怎樣,那難道不是促進你去再學習的動力嗎?良性循環的,否則,你的人生只是白紙一張,即使沒有懷疑,又有什麼意義,

青青子衿的雲裳

“人生過後唯存悔,知識增時轉益疑。”只不過是王國維對人生的一種感慨。

我們一生,擁有時不會珍惜,一旦失去便感慨萬千,惋惜昨日的年少輕狂。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這番話道出了人在成長過程中對人生的態度。

聽過一句話嗎?學貴質疑。提出一個問題比解答一個問題更可貴。有疑問,會思考對錯,會辨別真假時,你已經擁有自己的知識,不會人云亦云。當你能夠挑戰權威時,你已經接近真理了。

“近代力學之父”伽利略,就因為質疑亞里士多德對物理學的許多臆斷,在不斷地實驗中總結出自由落體和慣性定律,開創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

如果你也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樣會明白那句詩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