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洋鎮:“內外兼修”建設宜居家園

蘭洋鎮:“內外兼修”建設宜居家園

蘭洋鎮番開村委會下番開村乾淨整潔的村道。 記者 丁子芹 攝

據《今日儋州》消息 硬化的村巷邊,錯落有致的居民房,獨特的民族圖案彩繪上牆,房前屋後的綠色植物充滿生機……今年以來,蘭洋鎮緊緊圍繞“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環境整潔、鄉風文明”目標,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強化農村規劃管理,突出整治農村垃圾汙染、生活汙水和亂搭亂建等現象,著力構建環境優美、村容整潔的新農村。

“內外兼修”

建設宜居家園

11月17日,在蘭洋村委會和頭竹村委會,村民們正積極投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許多外出務工青年也加入其中,紛紛拿起掃把、簸箕、鐵夾等工具,一路仔細清掃落葉、菸頭和包裝袋等垃圾。

深藏在路旁綠化草叢中難以用掃帚清理的垃圾,村民們直接用手撿起,扔進隨身攜帶的垃圾袋。“如今,村民的意識在逐步改變,從一開始的‘要我改’變成了‘我要改’,改的是環境,變的是觀念。”看到這一情景,蘭洋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相關負責人謝康強高興地說。

“新房子建好了,路燈安裝了,自來水送到家,汙水集中處理,垃圾統一回收,村裡的變化真大啊!”南羅村老阿婆談起家鄉的變化不禁感嘆,生活條件變好了,環境衛生也跟著變好。

“看著道路乾乾淨淨,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東西放得整整齊齊的,心情舒暢多了。以前總覺得搞好環境衛生是城裡人的事,現在才真正感受到搞好農村環境衛生也很重要啊!”外出務工回鄉的村民老李感嘆地說。

村民監督

完善管理機制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蘭洋鎮不斷探索新方式新手段,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項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新農村,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一方面,通過包點領導帶頭加強督促檢查,落實檢查反饋制度,加強對衛生整治環節的督促檢查。另一方面,各片區負責人嚴格落實責任,督促整改存在問題,攻克薄弱環節,確保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同時,蘭洋鎮將黨建“六要”工作法應用於環境整治工作中, 以“組織要引領、村民要知道、村民要參與、村民要做主、村民要監督、村民要滿意”為標準,嚴格考核保潔工作。鼓勵引導村民加入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由村民推選出環境衛生監督員,讓群眾成為環境整治主體,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下半年,該鎮基本完成81個自然村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工作完成率達98%,清理汙水溝約6千米,整治垃圾衛生面積100多平方千米,清理搬運各種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約1500噸,清理野廣告1000餘張,清理亂石堆、柴火堆400多處,拆除危房50餘間,村民群眾投工投勞2000多人次。

通過開展一系列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蘭洋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河水清了,綠化多了,街道靚了,空氣新了,居民環境衛生意識也進一步增強,各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比綠化、比整治,基本形成與現代化新農村相適應的村容整治、生態良好、空氣清新的農村人居環境新局面。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整治工作為契機,持續加大整治力度,實行常態化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細則和規章制度,充分發揮農村人居環境督導小組作用,確保抓出聲勢、抓出成效,讓百姓享有美麗潔淨、安全有序的人居環境。”謝康強說。(

記者丁子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