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阳公主和辩机有两个儿子,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大唐高阳公主和辩机有两个儿子,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高阳公主和辩机

大唐高阳公主漂亮活泼,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是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真可谓万千宠爱在一身。也正是因为如此,养成了她飞扬跋扈,刁蛮任性的性格。

在高阳公主15岁的时候,由李世民做主,把她嫁给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为妻。

有人说高阳公主根本就不爱房遗爱,在洞房花烛夜之后就再没有让房遗爱进入过自己的闺房。这纯粹是胡扯,不让房遗爱进入闺房,他们的儿女从何而来?再说了,一个15岁的黄毛丫头,从小处在深宫之中,没有任何生活经验,更没有任何社会经历,她那里懂得什么是爱?只不过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罢了。

只是在结婚之后,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之后,在看见辩机和尚的那一瞬间,高阳公主才人生第一次明白什么叫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毫无疑问,辩机是个大帅哥,而且是非常帅的那一种,是让女人一见之下就不能自拔的那一种,要不然也不会让生性高傲的高阳公主一见倾心。

当然,辩机长得帅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大唐高僧唐玄奘的得意门生,辩机不但思维敏捷,才华横溢,而且温文尔雅,清新脱俗,让高阳公主赏心悦目,远不是那些王公贵族子弟所能比的,这也是高阳公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主要原因。

两人爱应该是真挚的,高阳公主还为辩机生了两个儿子。

对于这一点,史料记载含混不清,也许民间传说更真实一些。

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就算房遗爱能容忍高阳公主和辩机在一起,怎么能够容忍他们生孩子呢?生出来算谁的?谁来养?

其实恰恰相反,高阳公主和辩机之所以能顺利地在一起是因为房遗爱,能够顺利生下两个儿子也是因为房遗爱,他不但为高阳公主和辩机在一起提供方便,并千方百计帮他们遮掩,还把他们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养在府中,完全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畅快。

可如果说房遗爱太窝囊,就远不是那回事了。房遗爱不是窝囊,而是迫不得已,不得不那样做!

原因很简单,房遗爱娶了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就等于给家里娶了一个活祖宗,而且是一个刁蛮任性,飞扬跋扈的活祖宗。说不得,动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动不动还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说话做事更要小心谨慎,以防祸从口出,招来灭门之祸。寻花问柳就更不可能了,除非房遗爱不想活了,就连放个屁,都要看高阳公主的脸色,房遗爱感到活得非常憋屈,非常窝囊。

他渴望解脱,渴望解放,所以当他看到高阳公主和辩机在一起的时候,不但不生气,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因为首先犯错的是高阳公主,而不是他房遗爱。

所以房遗爱不但不阻止,反而为他们提供方便,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

高阳公主是聪明人,自然也不会辜负房遗爱的一番美意,除了把自己身边的两个漂亮丫头赏赐给房遗爱之外,还在唐太宗面前美言,给房遗爱升了官。这就等于间接告诉房遗爱,你给我自由,我也给你自由,只要你聪明董事,金钱美女,升官发财都不是问题。

这完全是一种双赢的结果,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果,怎么能说房遗爱窝囊呢?

至于两个孩子,那就更不是问题了,房家不缺钱,公主更不缺钱,不过就是两碗饭的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不幸的是,高阳公主与辩机的事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后不由大怒,把辩机处以腰斩之刑。

对于他们所生的两个孩子,就算高阳公主不交代,房遗爱也会交代,为了皇家的脸面,两个孩子也是要被除掉的。

可辩机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两个孩子也随自己一起去死,因为他们是无辜的,所以在事发之后,聪慧机敏的辩机很快就想好了营救两个孩子的办法。

他在临死前,把营救两个孩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托付给了自己的师傅唐三藏,希望他能设法挽救两个孩子的性命。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也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知道师傅不会拒绝,也没办法拒绝,因为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是他的职责,怎可能见死不救呢?

其次,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谁向唐太宗求情都没有用,唯有他师傅例外,因为他师傅不但是大唐最有名望的大法师,出家人,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义兄弟,于情于理唐太宗都不好拒绝,也不好怪罪。

果然如辩机所料,在唐山藏许诺收养两个孩子,剃度他们一起出家的条件下,唐太宗最终答应饶过两个孩子,放他们一条生路。

时光如梭,转眼就是十几年,辩机的两个孩子已长达成人,个个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也许是继承了他们父母的优良基因,袈裟也难掩他们的俊秀飘逸,让唐三藏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辩机。

唐三藏心里感到吃力了,因为这两个兄弟长得实在是太容易引人注目了,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辩机的悲剧也许还会发生,到时让他如何对朝廷交代?

唐三藏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后决定派兄弟两个到日本去传经布道。而唐三藏之所以派他们去日本,主要是因为日本和尚可以娶媳妇,这样就可以省区许多麻烦。

那时的中日文化交流比较频繁,日本对中国文化非常崇拜,有大量的使团和留学生来中国过学习。

两人随日本使团到达日本后,受到了日本各界的热烈欢迎。

他们兢兢业业,传经布道,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等各方面的进步,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获得了日本人极大的尊重。

后来当他们从唐三藏的书信中知道了自己父母的不堪往事之后,索性就在日本定居了下来,娶妻生子,扩枝散叶。

应该说他们是优秀的,他们的后人也是优秀的,在日本享有极高的声誉,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贡献有多大呢?

看看日本的国旗,一颗高高升起的太阳,再想想大唐有名的高阳公主的“高阳”,不就是高高升起的太阳之意?谁又能说这只是简单的巧合?

所以说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恋情虽然受到了国人的谴责,但他们却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也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