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辦合一”集中力量 推進株洲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

株洲新聞網11月18日訊(記者 劉姝琪 通訊員 漆小麗 張小季)自2017年河長制工作實施以來,株洲解決了很多河湖治理問題。但隨著河長制工作進一步深入推進,我市河長制工作體制與組織上的問題日益凸顯。今年,我市開啟“四辦合一”河長制工作新模式,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攻堅克難提供了體制支撐和組織保障。

“四辦合一”集中力量 推進株洲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

▲株洲市河長制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劉姝琪 攝)

從“九龍分治”到“九龍共治”

“河湖治理的問題在水裡,根子卻在岸上。”株洲市副市長、市河長辦主任顧峰在日前接受採訪時介紹,我市河長辦成立之初設置在市水利局,但市水利局是負責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資源管理、河湖治理保護等“水裡的問題”,而汙水處理廠建設和黑臭水體治理等“岸上的根子”工作則由市住建局負責,監管企業汙水處理和城市汙水處理等工作又在市生態環境局,出現了“九龍治水”的尷尬局面。與此同時,市河長辦受編制、人員、機構影響,“指揮棒”的作用也發揮不明顯。

今年7月,株洲市委、市政府藉助新一輪機構改革的契機,著眼更高站位,決定將市兩型辦、市河長辦、市創建辦與市湘江辦“四辦合一”。通過牌子整合、人員整合、力量整合以及辦公整合,將河長制工作從水利部門剝離出來與其他生態相關的職能進行整合,由行政領導指導下的“九龍分治”變成行政領導責任機制下的“九龍共治”,集中工作力量以河長制促河長治。

“四辦合一”集中力量 推進株洲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

▲認真工作的市河長辦工作人員。(劉姝琪 攝)

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

今年9月,我市正式按照“四辦合一”的模式開展工作,短短兩個月,河長制工作推進成效明顯。通過舉辦一期培訓、進行一場動員、製作一個彙報片、佈置一批亮點現場、開展一系列宣傳等活動,我市對各級河長履職不夠到位、河長辦工作基礎薄弱、重點工作任務相對滯後、河湖治理成效不夠明顯、河長制工作基礎資料不夠紮實等五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逐項攻破。

據瞭解,“四辦合一”的做法既整合了資源,又精簡了機構,解決了機構職能交叉、多頭管理等現象,有效克服機構設置小而全、各自為戰、政府資源浪費等問題,從而建立起精幹高效的生態建設隊伍,有效提升工作效能。

“四辦合一”集中力量 推進株洲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

▲市河長辦辦公區域。(劉姝琪 攝)

河長制工作創新做法亮點紛呈

除了“四辦合一”,株洲在河長制工作制度創新方面始終走前全省前列。在全省首創的“4+1”聯合輪值執法模式,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讚賞,表示要往全省推廣。同時,我市與江西萍鄉市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跨區域的聯防聯控、聯席會議等制度,啟動智慧河湖監管系統建設以及淥水省級樣板河創建工作,完成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工程。

各縣市區的河長制工作也亮點紛呈。天元區完成了萬豐湖水系綜合治理樣板河湖打造,蘆淞區通過無人機巡河解決了人難以看到的盲點和死角,醴陵市長慶示範區基層河長辦實施“六有”標準化建設,茶陵縣通過“河長制+貧困戶”,聘請貧困戶人口649人為河道保潔員助力脫貧攻堅等,全市河長制工作花開遍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