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文丨橘江北

1/6

十一月初冬的天氣已經很涼了。

晚上回到家,打開電腦看到知乎上有人給我留言,是一個母親。

她說,我的孩子讀大學的時候就欠了各種貸款10多萬,我們幫他還了,工作兩年後又欠了20多萬,我們又幫他還了18萬,剩下一點他說自己慢慢還,可是現在,發現他又揹著我們借了好幾萬,具體多少他都講不清楚,我們該怎麼辦,現在家裡欠著親戚朋友狠多錢,想幫他都已經力不從心了,這什麼時候是個頭,要怎麼樣才能讓他醒悟?

這件事在我看來已經不單單是網貸的危害這麼簡單,他的兒子不好好工作,挪用公款,常年混跡酒吧,找小姐,吃喝玩樂,在賺錢上一無是處,在花錢上百般能耐,做事從不考慮後果,只等著家人幫忙擦屁股。

最後她告訴我說,就當是兒子得了絕症,花了幾十萬,以後改了就當病治好了,改不好就當是病死了。

一個母親嘴裡說出這樣的話,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似乎大概也許我也能體會到一個母親面對兒子身上發生這種事情時候的心情,那是一種失望和希望反反覆覆輪番上陣,對脆弱心理的一次次折磨,直到心如死灰,聽天由命。

我真希望他的兒子能夠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父母的不易,能夠從迷途中早日清醒過來。

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2/6

去年底,我的債務危機剛剛爆發的時候,網貸催收打了我家人的電話,60多歲的老父親接起電話,用家鄉話跟對面的小青年對罵說,我的兒子是怎麼樣的人,我最清楚,他不可能欠你們的錢不還。

後來我偷偷把他的電話號碼設置了軟件攔截,有一次一個送水的師傅打他的電話怎麼也打不通,他以為手機壞了,拿去了修理店,才知道是設置的問題。

他跟我說起這個的時候,還反過來安慰我說,沒事,你在外面的事我不管,你也不用擔心我生氣,你不是小孩了,不會亂來。

我和父親就這樣保持著某種默契,他不挑破這件事,我也沒有主動跟他坦白。似乎他在盡全力保全他兒子在他那裡的最後一點面子。

4月份,交行的第三方催收去了家裡,先去的村委會到處打聽我,後來被父親給罵走了,父親跟我遠在外地的姐姐說了這件事情,讓我姐姐幫我還了這筆賬單,說不能因為這點錢影響我的名聲,他還惦記著村幹部家在醫院當護士的閨女,一直都想給我撮合這門親事。

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很多人問我,你也借網貸了嗎?你上岸了嗎?

我通常不知道怎麼回答,我的網貸和信用卡該處理的都處理的差不多了,但是我有別的錢要還,這個錢比起網貸要棘手的多。

2019年這一年,我基本上每個月都過的緊緊巴巴,除了每個月的車貸,還要還之前養貸的時候借的朋友錢。平時在外面跑著追我以前生意上的尾款,又幫朋友家的小工廠跑一跑建材的業務。想捎帶著做自媒體,但這又不是能立馬見效的事。

父親大概知道我的情況不是很妙,家裡的開銷就從來沒有向我張過口,昨天他給我打電話說,現在電費都聯網交了,我不會弄,你給交一下吧。我說好。頓了頓他又說,天涼了,你在外面住著冷,搬回來住吧。

他沒有埋怨我做的不好,只是想我能多陪陪他。

3/6

讀書時候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作家史鐵生寫的回憶已故母親的散文。裡面有一段節選: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

...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

...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我們這些負債累累的年輕人,在家人那裡,就像是一個雙腿癱瘓的孩子,儘管給他們的生活帶去了種種煩惱和壓力,即便在外人那裡很不堪,在爸媽眼中,也一樣是自己最最牽掛和疼愛的人。

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我們的家人不怕你有什麼身體上的缺陷,更不怕你有什麼生活上的疏漏,不怕你捅婁子,但是會怕你因為缺陷自暴自棄,因為疏漏越陷越深,因為捅了簍子還隱瞞著,導致這個簍子越來越大,直到無法彌補。

假如她的母親能熬到史鐵生成名的那一刻,見證自己癱瘓的兒子在某一領域證明了自己,我相信她一定會非常非常開心。

假如我們的家人能看到我們還清了負債並且工作生活越來越好,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非常非常欣慰。

我們給家人的傷害是可以彌補的,我們要給自己給家人這樣的機會。

4/6

21歲的舞蹈演員馮潔,因為不堪忍受長期以來的網貸催收壓力,在自己租住的地方,推開17樓的窗戶跳了下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料理完女兒的後事,父親昏睡了兩天,一瞬間蒼老了許多,然後大半年裡輾轉幾個城市,誓要替女兒討回公道,在記著採訪他的時候,他描述著當時的情形潸然淚下,這得有多疼啊,他自言自語道。

昆明大二女生張隋鴻自殺前,曾打電話稱自己要創業向家裡要兩萬元錢,他們以家裡經濟困難為由拒絕了。

因為這個,他的父母產生了心結,如果那兩萬塊錢給了女兒,女兒把欠網貸的錢還了,是不是就不會自殺了呢?

死了的人得到了某種解脫,而對於活著的人,卻是餘生無法抹去難以承受的傷痛。

為什麼連原諒自己的機會都不給。

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在彼岸社100+故事計劃已經推送的文章裡,幾乎每一個負債的年輕人都選擇了跟家人坦白,大部分人坦白以後,儘管也會遭到家人的嚴厲批評,甚至有些被痛罵,但是跟之前相比,幾乎每天都想法設法要處理的賬單,費盡心力要應對的催收,以及絞盡腦汁要維護的通訊錄,這點代價又算的了什麼。

做錯要承認,捱打要站穩,更何況你要面對的是最在乎你的家人。

何必自己給自己設置這麼多心理障礙呢。

面對現在不堪的自己,承受做錯事的代價,是負債上岸的第一步。

你只是需要一點勇氣。

5/6

負債者跟家人坦白前,在害怕什麼?

害怕家人失望,怕人設崩塌,家人從此不再信任自己。

成功學裡有一句話經常會被用在銷售人員的培訓課上,就是:

你害怕什麼就要去做什麼,越害怕某件事發生它就越會發生。

這句話我覺得放在不敢跟家人坦白的負債者身上,也十分適用。一般負債者意識到網貸信用卡加上其它的借款,維持起來已經很艱難的時候,就是債務危機即將爆發的時候。這個時候基本上你拖延的每一秒對你的整個情況都沒有任何意義,不光沒有意義,拖延只會讓你的負債越來越多,讓你的情況越來越糟糕。

那麼就會有兩個結果,是現在撕破窗戶紙向家人求助止損,還是等債務再多一點實在扛不住的時候再讓家人知道。是意識到危機的第一時間就主動求助,還是等危機爆發由催收告知家人被動求助。

假如另家人暫時的失望,是你遲早都要面對的,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積極面對,然後吸取教訓,慢慢再向家人證明自己,儘快縮短這個失望的週期。

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有個小姑娘私聊我,跟我講了她自己的故事,跟大多數負債的人一樣,因為某種原因導致欠下了很多的網貸和信用卡,自己靠著微薄的工資每個月艱難的維持著這個鏡子不被打破,她跟我講:我要是跟家人坦白,我就完了。

遇見這種情況最是無解,有時候假如真的完了,那就早點完,假如一定會砍頭,那上刑場前的最後一餐美食,不貪戀也罷。

但是坦白以後,真的就完了嗎?

錢是你花了,還不起了需要承受代價了,你不敢承擔。錯是你犯了,你扭扭捏捏的抓緊那塊遮羞布,你不願面對。

世上的事情真如你想的那樣,可以兩全其美嗎?

家人幫你承受了,以後用實際行動去還家人。工作丟了,那就再找新工作。戀人離開了,沒關係,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

因為我們的不完美而失去的東西,本就不該屬於我們。

6/6

假如坦白以後家人也幫不上忙呢?

在我接觸過的眾多網貸負債者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負債者要想上岸,重新站起來贏回失去的面子,首先要面對自己糟糕的當下,不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去給自己遮羞,因為這完全沒有意義。

網貸坦白怕什麼?家人很好,都是我們不好

跟家人坦白,並不是說一定要家人在金錢上支援自己,至少他們知道了你現在的處境,在精神上你是不孤單的,你不用再過度的擔心,催收打電話給他們怎麼辦,銀行上門去催收該怎麼應對。你要讓家人對你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很多情況下,只要你能穩住局面,你身邊的人都不會拖你後腿。這也就是很多負債家庭照樣過得很好的原因。

但是你有惡習就要改掉,你不能吃喝嫖賭樣樣都幹,還奢求你的家人無條件支持你,凡事都站在你這一邊。

你不能總是一副沒有長大的樣子,自己欠下的債努力去償還,一年比一年少,就是良性的開端。

除非你現在就過得很好。

公眾號「彼岸社」,勵志於做一個正能量的信用卡網貸負債者公益交流社區,分享乾貨、經驗以及真實故事,與大家一起攜手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