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在佛山一輛行駛的公交車上,一個約4、5歲的小男孩憋不住了,竟然當眾尿在了車上。尿液隨著車的晃動,在車廂內橫流,很快,車上就充滿了難聞的味道。

而此時,就做在身邊的家長卻坐視不理,沒事人一樣。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孩子尿急,是人之常情,可這位家長事前沒想辦法,事後也沒處理,實在令人無語。

不久前,呼和浩特一位媽媽讓兒子在商場擦粥的視頻,卻引來無數的贊。

兒子不小心打翻了一碗粥,商鋪的人說,保潔員會來打掃的,媽媽卻說:“這是他自己的事,他應該承擔責任。”

兒子蹲在地上,用抹布仔細擦拭,媽媽則耐心地等著。他把垃圾收拾乾淨,放入垃圾桶,母子倆才開心地走了。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孩子犯錯,有些家長聽之任之,甚至縱容。有些家長則以身作則,幫助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孩子犯了錯,父母的反應決定了孩子對待犯錯的態度,和從錯誤中收穫什麼。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分三層,看看你在哪一層?

低層次的父母,袒護孩子的錯誤

網上流傳著一個視頻。

熙攘的街道旁,一位環衛工正認真地做著清掃,一個小男孩就站在他旁邊,故意把紙撕的粉碎,扔的滿地。

環衛工勸阻,孩子卻任性地說:“我就扔,我就扔,你不就是幹這個的嗎?”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近在咫尺的媽媽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幫孩子說話:“你掃掃就行了唄!”

路人都看不下去了,停下來幫忙撿地上的碎紙。

大家批評媽媽不該縱容孩子,要給孩子做榜樣。可媽媽依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漫不經心地說:

“他不是小嗎?”

“你這麼大歲數,跟孩子一般見識什麼!”

熊孩子犯錯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袒護孩子的熊家長。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父母盲目的包庇和袒護,會使孩子誤以為事情本該如此。久而久之,一旦犯錯,就會習慣性地逃避過失。

袒護孩子的過錯,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熊”,父母也終將自食其果。

中層次的父母,懲罰孩子的錯誤

面對兒子犯錯,貴陽的一位媽媽沒有袒護,然而教育方法卻讓人如鯁在喉。

因為二年級的兒子在學校摸女孩的屁股,媽媽竟喝令他脫光衣服,只穿著個小褲衩,當街扎馬步。

路人紛紛聚在孩子身邊,好奇地觀看。孩子則像個小丑一樣接受路人的拍照、圍觀、取笑。

媽媽覺得,兒子該罰,“他怎麼對別人,我們就怎麼對他,讓他感受一下別人的眼光。”

一位網友說:“這種方法恐怕比打一頓還傷人,說不定還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心理創傷。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其實,媽媽完全可以以此為契機,對孩子進行一次性教育,可媽媽卻給了孩子一次羞辱教育。

孩子犯錯,父母不能姑息,要好好教育。然而,很多父母眼中的“好好教育”常常是懲罰、斥責、打罵。

這其實是在用一種錯誤懲罰另一種錯誤。

孩子犯錯多是無心的,知道自己做錯了,常常會害怕、悔恨。父母粗暴的懲罰只會讓孩子心生恐懼、逆反,僵化親子關係。

前不久,美國俄亥俄州的一位爸爸,把“懲罰”女兒的視頻發到了臉書上,竟收穫了一片讚揚之聲。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十歲的女兒因在學校欺負同學,被禁止乘坐校車。爸爸索性就讓女兒徒步8公里去上學。

在嚴寒中,女兒揹著鼓鼓的書包,大步走著,爸爸則開車緊跟其後。

聰明的爸爸沒有打罵孩子,而是用到了“自然懲罰法則”,讓孩子自己承受不能坐校車的後果。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這樣讓孩子進行自我反思,學會自己彌補過失,糾正錯誤。

教育最重要的是育心,只有激發孩子內在的責任感,孩子才能自覺地糾不當言行。


高層次的父母,幫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很多父母都有一種“瘋狂的錯誤觀”,認為孩子犯錯,就代表著無能、失敗。

然而,真正好的教育恰恰是允許孩子犯錯。

兒子的無人機郵到了,老公明確告訴他,先看說明書,弄懂怎麼操作,再帶到外面去玩,否則很容易失控。

兒子卻聽不進去,拿起飛機,頭也不回地跑了。但很快就沮喪地回來了,說飛機飛走了。

看著失落的孩子,老公沒有責備,而是耐心引導:“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不過,我們最好做點什麼?”

被老公提醒後,兒子做了以下幾件事。

1、請求爸媽幫忙一起尋找。

2、尋找無果後,自制尋物啟事。

3、張貼尋物啟事。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折騰到天黑也沒找到飛機,但是,卻成為一次有意義的生活體驗課。

在尋找飛機的過程中,孩子成功地釋放了內心的沮喪情緒,積極想辦法。

1、尋找飛機時,他把我們分三組,劃定各自範圍,分頭尋找。

2、寫尋物啟事時,他認真設計版面,潤色語言,並且提出用自己的玩具車作為答謝。

3、貼尋物啟事時,他要考慮貼哪裡兒合適,有沒有影響環境等。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學到的東西遠勝過損失的東西。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犯錯和試錯中成長起來的。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從認識錯誤到承認錯誤,中間有一個很長的感受過程,在感受錯誤的過程中,孩子往往能辨別對錯,獲得新知,進而迸發更多的熱情,提高能力。

允許孩子犯錯,幫助孩子成長,正是優秀父母必備的一課。


孩子犯錯,最終考驗的是父母

《正面管教》中說:錯誤是學習的大好時機,如何對待錯誤比犯的錯更重要。

優秀的父母不是視而不見,一味袒護;也不是一味地批評、斥責,而是能巧妙地幫助孩子認識問題,帶孩子成長。

換個角度看待孩子“犯錯”,給孩子一個“試錯”的機會。當父母晉升為高層次的父母,孩子才能更優秀。

犯錯誤是取得進步必教的學費,這個學費,請父母務必不要吝惜。


男童公交車上撒尿:孩子犯錯,父母的錯也分三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