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他能拦得住吕后吗

有一天,刘邦召来御史大夫周昌,对他说要给他降职。周昌听后很伤心,对刘邦说:

“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然而刘邦说此事只有他能胜任,周昌这才答应下来。

原来,刘邦是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 这就相当于降职。周昌一心想要跟随刘邦,因此才会感到伤心,可刘邦认为,只有周昌能够保护刘如意,于是对他百般恳求,周昌这才无奈答应下来。

刘邦想立刘如意为太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吕后想加害刘如意,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刘邦派周昌去赵国,无非就是害怕自己死后,吕后会迫害刘如意。可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呢?周昌身为人臣,他能拦得住吕后吗?我认为,刘邦派周昌去,有这几个理由。

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他能拦得住吕后吗

一、有人举荐

刘邦立刘如意为赵王的时候,刘如意才十岁,此时刘邦就开始担心,将来有人会杀害刘如意。他一直在考虑,应该派谁去保护刘如意,才能防止他被杀害。恰巧这时一个叫赵尧的人,为其举荐了一个人。

赵尧是周昌的下属,年纪虽轻可智谋不凡。有人对周昌说过,让他多多提拔赵尧,此人是个难得的人才,将来会代替周昌的职位。周昌却对此话不以为然,他认为赵尧还年纪,官职也不高,不可能会替代自己的职位。

没多久,赵尧就得到刘邦的信任,他见刘邦闷闷不乐,便问他是否在烦恼,戚夫人和吕后不和,而赵王又太过年轻的问题。刘邦见他说中自己心事,便问他有何建议。于是赵尧建议,让刘邦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去赵国保护赵王,此人必须连吕后都敬畏才行。

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他能拦得住吕后吗

刘邦说自己深思熟虑了很久,可一直没想到合适的人选,此时赵尧又说:

“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

刘邦认为他的话有道理,这才决定派周昌前去,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周昌去了赵国以后,御史大夫的职位就空了出来,刘邦拿着官印,然后仔细打量了赵尧一番。之后刘邦任命赵尧为御史大夫,后来赵尧在攻打陈豨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刘邦又将其封为江邑侯。

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他能拦得住吕后吗

二、刘邦信任周昌

当初刘邦刚起兵的时候,击败了泗水郡的郡守,周昌兄弟从而开始追随他。在推翻秦朝的起义中,周昌、周苛兄弟立下大功,刘邦成为汉王后,周昌便被授予中尉一职,周苛则为御史大夫。

后来在驻守荥阳城的时候,周苛被项羽杀害,周昌便顶替了他御史大夫一职。此后一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刘邦称帝以后,周昌自然就成了开国功臣,被封为汾阴侯。由此可见,周昌当年是刘邦的生死兄弟,刘邦对他可说是极其信任。

周昌多年来追随刘邦,对他的性格十分了解,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所以周昌去到赵国,一定懂得该如何保护刘如意。加上周昌在朝中威望很高,有人想加害刘如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他能拦得住吕后吗

三、周昌对吕后有恩

周昌这个人有一说一,当初刘邦提出,想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时,吕后完全不知该怎么办。群臣都很反对,却又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只有周昌毅然决然站出来。他十分气愤地说道,刘邦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他万万不能接受这个诏令。

周昌原本就有口吃的毛病,听他磕磕绊绊说出这句话,刘邦随即笑了出来,当下没有再提改立太子一事。吕后心急此事,当时正悄悄躲在东厢偷听,她见周昌如此,对他心存感激。

后来吕后见到周昌,内心十分激动,随即跪谢道:

“微君,太子几废。”

意思是要不是周昌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了。所以说,吕后对周昌是很感激的,出于这一层原因,有周昌出面,吕后也不敢随意动刘如意。

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他能拦得住吕后吗

事实也如刘邦料想那样,后来吕后掌权,她派人召赵王进京,想在宫中将其杀害。周昌得知以后,谎称赵王有病在身,不能前往。吕后看在周昌的面上,也没有计较他抗旨之罪。

吕后敬畏周昌,便派人召周昌进京,向他说明自己对戚夫人的恨意,希望周昌能够成全她。可周昌说自己受了刘邦嘱托,就一定要保护好赵王。吕后没有办法,只好趁周昌不在赵国,派人悄悄将刘如意召回来。

周昌不在,赵国众人没了主意,刘如意只好奉旨进京。刘盈知道吕后要害赵王,就亲自去接他回宫,然后让其与自己同吃同住。只可惜吕后还是找到机会,将刘如意给毒死了,之后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丢到厕所里。

刘邦为何要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他能拦得住吕后吗

知道刘如意被害后,周昌一直很自责,他认为自己辜负了刘邦的嘱托,从此称病不朝。吕后敬重他,也并未为难过他。周昌一直深感内疚,无法放下此事,三年之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

其实我认为,刘邦派周昌,去赵国保护刘如意,是个很正确的选择。有周昌在,吕后确实不敢明目张胆对付刘如意。只可惜吕后再怎么敬重周昌,后者也只是个臣子,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

周昌能保护刘如意一时,却保不了他一世,刘邦这一决定,终究不是治本之法。吕后想对付戚夫人母子的心,是已经下定了,除非刘邦重生,否则谁也救不了这母子俩。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