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崛起——第六回 王子薄命

正当吕后纠结找刘邦哪个儿子要地时,她的侄女从赵国跑回来了。原来她的侄女是赵王刘友的王后,仗着吕后的势力在赵国耀武扬威,连赵王刘友都不放在眼里。刘友堪称是一代才子,文学素养非常高,肯定不喜欢蛮横不讲理的吕王后,而喜欢别的妃子。


吕王后一怒之下,直接跑回了长安向吕后告状。事实证明:虽然吕后的侄女没有吕后的能力,但嫉妒心一点不比吕后差。她在吕后面前诬告赵王刘友,说刘友曾经说过“吕氏怎么能封王,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要收拾他们”之类的话。此时吕后最怕刘氏诸侯将来屠杀吕氏,一听见自己的侄女这样说,当即怒不可赦,直接派人宣赵王刘友入朝。


要说刘友真是个书呆子,上任赵王刘如意就是到了长安死掉的,他竟然接到诏书后,想都没想就往长安进发。刘友也有二十岁了,身边竟然没有一个大臣阻止他,也没大臣给他拿主意,显然刘友的聪明只在文学上。


刘友进京后,吕后并没有接见他,只是命人将他囚禁起来,不给他饭吃。赵国那些臣子知道后,便私下给赵王刘友送吃的。这种小伎俩,肯定瞒不过吕后,吕后将那些给刘友送食物的赵国臣子,全部抓了起来,大刑伺候。

赵王刘友在饥饿中,作了一首哀歌,他用凄惨的声音唱到:“吕氏家族专权啊,刘氏微弱;胁迫王侯啊,强行给我以后妃。后妃妒嫉心重啊,诬告我有罪恶;女人谗言亡乱国家啊,皇上却不能知晓。我没有忠臣啊,何故应召弃国?我快意在田野之中啊,希望苍天临监以评我理之直!后悔已不可能啊,宁可早些自杀!身为王而要饿死啊,谁来可怜?吕氏违天理啊,我只能请苍天报仇。”



于是,在连续唱了几天这首哀歌后,刘友终于因饥饿而死。吕后得知刘友已死后,以平民之礼安葬赵王刘友。当初吕后将她的侄女嫁给刘友,就是认为刘友过于聪明。显然,吕后看错了,至少刘友不是真的聪明,不然的话,怎么连一个吕家小女子都应付不了呢?刘友要知道的是:少帝刘恭是吕后的亲孙子,吕后怕他将来报仇,就将刘恭杀掉,会放过你刘友吗?刘友也可以看看,刘襄是怎样对待吕后的,吕后三番两次找刘襄要地,刘襄虽然不想给,但还是给了,因为活下来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吕后以如此灭绝人性的手段杀掉刘友,除了防止刘友复仇外,更是看上了刘友的赵国。当然,吕后不会直接暴露自己的目的,因为她还是担心强大的刘氏宗亲联合。在刘友死后不久,他将梁王刘恢改任赵王,将梁国交给吕产负责,同时封吕产为梁王。


这是典型的帽子戏法,吕后用这种手段,终于将偌大的梁国控制在吕氏手中。第一任赵王刘如意被吕后毒死,第二任赵王刘友被吕后饿死,那么第三任赵王刘恢呢?

赵王刘恢自从被改封到赵地之后,换了一个新环境的他,觉得哪都不方便,一直闷闷不乐。他和他的弟弟刘友一样,王后也是吕家女子。这个吕王后比刘友的更加恐怖,所作所为和吕后一模一样。她带着自己一套班子,擅权干政,并暗地监视赵王言行,赵王刘恢不能自做主张,处处受制。刘恢自然不会喜欢这个王后,而宠爱另外一个妃子。吕王后也不嫉妒,也不向吕后告状,她直接派人下毒将那个妃子给毒死。赵王刘恢无法克制悲愤,既不能报仇,又害怕自己的下场和刘友一样。在无线悲痛中,刘恢选择了自杀。


刘恢死亡距离刘友不过短短五个月。吕后得知刘恢自杀的消息时,心中一番窃喜,因为她终于可以将赵国封给吕家子弟了。但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刘恢是有儿子的,可这对吕后来说,根本不算问题。吕后下诏说:“赵王刘恢因一个妇人之死就自绝于祖宗社稷,这是大不孝。如此不孝之人,他的后代怎么能继承王位呢?”


吕后七年注定是刘邦儿子命运悲惨之年,正月刘友死亡,六月刘恢死亡,九月燕王刘建也死了。刘建的死亡和吕后没有直接关系,但肯定是因为吕后的原因。作为刘邦最小的儿子,刘建身体非常孱弱,几个哥哥先后死于吕后之手,让他非常害怕,所以一直处在担心受怕之中。孱弱的身体,加上对未来的无望,刘建终于倒下了。刘建死时不到二十岁,留下了一个儿子。这个遗孤对吕后不会有威胁,但是他有燕王王位的继承权,光凭这一点,就注定了他难以活下来。吕后偷偷命人杀掉了刘建唯一的儿子。


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刘邦的五个儿子中的三个都惨死在吕后的手中。吕后这样做,不但是为了消除威胁,也是为了让吕家子弟能够掌握实权。在刘恢死后,吕后将吕禄封为赵王;刘健死后,吕后将吕台之子吕通封为燕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梁国、赵国、燕国,三大诸侯国都被吕氏控制,无人敢制止。至此,刘氏宗族势力严重削弱,吕家权势熏天。


从吕后临朝称制到现在,吕后一共封了四个吕氏为王,十多个吕家子弟为列侯,连成天只知道害人的吕媭都被她封为临光侯。九泉之下的刘邦,如果知道发生这些,不知道会不会从坟墓中跳起来。

刘邦一代英雄,难道子孙后代中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抗?也不是没有,至少有一个,这个人就是刘章。刘章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他的哥哥就是齐王刘襄。为了打压、控制齐国势力,吕后将刘章和他的弟弟刘兴居调离齐国,让这两人在长安任职。

大汉崛起——第六回 王子薄命

朱虚侯——刘章


理论上讲,刘章是没有资格取吕家小姐的,只是因为太过优秀,也被吕后看上了。吕后强行把吕禄的女儿许配给刘章。放眼大汉天下,那么多刘氏宗亲,只有刘章一人是真正的不怕吕氏。他不但不怕吕氏,还当着吕后的面杀了一个吕家的人。够牛吧!


刘章作为刘邦的孙子,此时恰好二十岁,血气方刚,对诸吕把持朝政早就心怀不满。他作为宫廷警卫的负责人,经常在后宫侍奉吕后参加酒宴。有一次,吕后在后宫大宴群臣,或许是吕后对最近几个月来窃取诸侯国的战果感到满意,便要求群臣不醉不归,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自然需要一名监酒官。何为监酒官?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监督在场所有宾客饮酒,只要发现有人作弊或不饮,将会受到处罚,而处罚就由监酒官来执行。此次,吕后便命刘章做监酒官。刘章对吕后说:“我本是将门之后,一般的处罚我不会,请大后允许我按军法监酒。”吕后毕竟没上过战场,对军法监酒没什么概念,高兴之中,随口便同意了。


酒过三巡之后,刘章请求为群臣唱一首歌助兴,吕后照准。刘章就吟唱道:“深耕播种,株距要疏;不是同种,挥锄铲除!”这显然就是做了比喻,将刘氏比作庄稼,将吕氏比作杂草,为了庄稼的生长,自然要铲除那些杂草。吕后听懂了刘章歌中所指,一时沉默不语。不久之后,宴席中有一位吕氏子弟不胜酒力,便直接走了。刘章发现后,直接追了上去,二话不说,手起刀落,斩杀了此人。然后,刘章回报吕后说:“有一人逃酒而走,我以军法将他处斩!”吕后和所有群臣都大吃一惊,但先前已经同意了刘章以军法监酒,也无可奈何。


从此之后,吕家子弟都非常害怕刘章,文武百官发现刘氏中竟然还有这样的英雄人物,便都聚集在刘章周围,听从刘章号令。在刘章的统筹下,刘氏宗室的势力得到了显著加强。要知道的是,刘章和刘恢、刘友一样,都有一位吕家小姐做夫人,但显然刘章要强大的多。刘章不但将他的夫人制的服服帖帖,反而让他的夫人充当起了双面间谍,时时刻刻将诸吕的动态告诉他。


刘章少年英雄,凭借这一己之力,将长安城中一盘散沙的刘姓宗室全部整合起来,但面对诸吕霸朝,也是毫无对策。在吕后的运筹下,朝廷中几乎所有的要冲部门都被诸吕霸占,而位居三公的陈平、周勃、曹窋都避祸不出,无为而治,刘章只能蛰伏待机。


局势坏得已经不能再坏了,甚至长安城中流言四起,说少帝刘弘不是刘盈之子,而是吕家的骨肉冒充的,借以偷窃大汉天下。如果真是这样,只要再过几年,等诸吕收复梁、赵、燕三国民心,朝廷中的重臣先后死去,即使吕家明火执仗的篡位,也无人能阻止。然而日中则昃,盛极必衰,此时局势也是如此。因为吕后已经进入了垂暮之年,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只要她一死,吕家的那些子侄能掌控朝局吗?请看下回——《吕后驾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