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胡姓探源

高安胡姓探源

高安市荷岭镇三桥胡村

宋朝有周岭人下山进高安,明朝也有,分别在明洪武(公元1368-1399年)、永乐(公元1403-11425年)、成化(公元1465-1488年)、嘉靖(公元1522-1567年)和万历(公元1573-1620年)五任皇帝期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华林山农民起义闹得最猛的明正德年(公元1506-1522年)间,位处“土匪窝”华林寨下的周岭人竟没有一家往高安地界迁,不知当年官府大力围剿华林寨时,周岭人是如何躲避的。

高安胡姓探源

高安市华林山惯竹坪

明朝过后是清朝。清朝立国,经过四朝皇帝近50年的战乱与治乱,到康熙皇帝登基时已开始走向盛世。大概看到周岭村人大部分都已迁走,留在村里的少数居民也按捺不住外迁求发展的欲望。于是从康熙到乾隆(公元1662-1796年)130多年的时间里,周岭人已基本迁光,只剩一家留守着故居祠堂。笼统计算,仅高安就迁下来了22个胡姓家庭。

高安胡姓探源

高安市华林山周岭村

不知如何,周岭人外迁的举动被一个叫高小九的宜丰棠浦人看到了,他觉得这么多现成空房旧屋弃之可惜,便于宋熙宁年(公元1068-1078年)间的某一日举家搬到了这里,等到了清乾隆在任的最后一年、清嘉庆开始的第一年(公元1796年)时,周岭村已完全变成宜丰高姓人的家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连最后一户留守祠堂的胡姓人也迁到奉新县落户了,以致如今的周岭村,连一个胡姓人都没有。甚至是整个华林山,都只有一个胡姓村,还是清嘉庆年间从高安祥符返迁到柏树开办造纸作坊才建村的。

高安胡姓探源

高安市华林山周岭村

以后,这22个从华林周岭迁来的胡姓村便成了高安胡姓村的主要分衍源,其中最大的分衍源是灰埠的龙口和杨圩的岩上。全市共有31个胡姓村是从龙口分衍出去的,主要分布在灰埠的卢圩、锦洲、锦江、沙洲等行政村、以及杨圩、相城等乡镇境内。全市由岩上村分衍出去的胡姓村有11个,主要分布在杨圩、灰埠两镇境内。此外,祥符的豪花胡村、也是分衍较多的一个胡姓支源地。八景的胡家坊则成为全市户数最多、人口最多的特大胡姓村庄。

高安胡姓探源
高安胡姓探源

悬挂于高安市华林山周岭村的华林胡氏祖居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