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本院校辛苦嗎,平常怎麼度過?

野月狂浪


沒有辛苦的人生就沒有輝煌的明天!

首先恭喜上大學,雖說是二本院校,但好歹是趕上了大學的末班車,進入了象牙塔,在我的意識裡,象牙塔是針對二本以上的院校來說的,因為從今年開始,河南省徹底不存在三本招生了,本科學歷最低都是二本院校,接下來大專、中專等專科類學校和專業,專科也屬於大學學歷的一種,但由於大學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本科院校,專科在大家的意識裡也就不那麼重要了。雖然有的省市三本依然還在招生之列,不過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慢慢會被取消掉的。二本院校跟專科相比較,有一些優越感,但是要知道,上面還有很多一本、211、985、雙一流等高校,每年的畢業生大量的湧入社會,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看到這裡,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競爭力還剩下多少?有沒有瞬間感覺壓力山大?

上高中艱難複習高考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會說:“現在的血和淚都只是暫時的,到了大學你們就輕鬆了,因為大學就是天堂。”在十年前,這句話還算應景,但是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畢業生,如果到大學以後真的把高中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這句話當成以後生活和學習的標準,那最後哭的肯定是自己,到那時,沒有後悔藥可吃,遺憾也好,沮喪也罷,苦果只能自己吞。

甭管是二本院校還是其他名牌大學,未來四年或者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和實踐,辛苦、累,感覺時間極其不夠用,恨不得把睡眠時間都給擠佔掉,那麼在最後畢業的時候,你一定會感謝曾經那麼努力的自己。在大家都還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你已經有好幾家知名企業將要籤三方,或者考上了研究生,亦或是考上了機關事業單位。僧多粥少,找工作確實是大學畢業生的一個難題,但好工作從來不愁招不到合適的人,努力學習的學生也從來不愁找不到心儀的工作,一方面是合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有能力有底氣。不是大學畢業生太多就業崗位太少,而是自身能力在社會競爭中被淹沒,從側面也反映出大學沒有好好利用起來,充實自己。

大學生活到底應該怎麼度過,眾說紛紜,但宗旨只有一個,就是提升自身能力,包括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為人處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我認為大學應該這樣度過:

一、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比如:研究領域、涉及專業課、就業或者考研等信息,越詳細越有利於接下來的職業規劃,另外就是對自我的認知,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有何種興趣愛好,將兩者結合起來,為自己定一個初步的職業規劃,其實就是為大學生活立一個目標,目標讓我們知道每天醒來要幹什麼,要朝著什麼方向努力,每天進步一點點,量變引起質變。很多學生在大一期末考試的時候會出現突然不知道自己這一年來都幹什麼了,針對考試一無所知,專業課本拿起來也是艱澀難懂,複習就像是學習新課,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想使勁有力使不出,時間往往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糾結中被浪費掉了。目標明確,短期計劃、長期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驚喜也許就在不經意之間。

二、多看書,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其他種類的書,都可以涉獵,看書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認識世界,讀的越多,看得就越遠。當然網絡小說、言情小說除外,這些書看多了一點好處都沒有,有的還特別長,內容沒有邏輯不說,經常胡寫八寫。學校得圖書館就是最大的寶庫,大學四年能把自己學校圖書館裡的藏書看完,那就很了不起了,不過這種人也是不存在的。而且大學畢業以後很多學生就會發現,外面再也找不到像大學圖書館一樣那麼多書有那麼方便的看書場所了,有相當一部分書也就只有學校有,外面書店很難買到,即使有很多書,也沒有在學校時候那種超脫的心境一坐一天的沉浸在書的海洋裡。上班以後我曾經到書吧看過很多次書,環境很好,但每次都沒有坐太久,經常不是剛坐下來沉下心就接到單位或者家人的電話,各種各樣的事情佔據內心,再想心無旁騖的看書實屬不易。

三、多跟老師、教授溝通,學有餘力的可以申請參加教授的科研項目,很多時候害怕自己擔不下來,但是不去嘗試一下的話,你怎麼知道自己不行,萬一能行呢,這一點對以後即將考研的學生非常有好處,特別是研究生複試,參加過哪些項目,如果跟所報考的導師正好研究領域相同或者相近,更容易受到導師的青睞。還有一點優勢就是大學畢業之前每個學生都需要做畢業設計或者寫畢業論文,通過以後才能畢業,這幾年在畢業論文的審核上更加的嚴格,尤其是某明星畢業論文抄襲風波以後,大學寬進嚴出就更加的提上日程,以後上大學容易,但是想要畢業就得費點功夫了,大學如果跟著教授做過項目,寫論文就容易的多了,還可以讓師兄師姐甚至是導師提前改改論文,通過率會更高,在別人抓耳撓腮不知道怎麼進行的時候,你已經氣定神閒搞定了,這都是積累的力量。

四、加入學生會、校團理事會、競選班幹部等,當然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要去競選班幹部,擠破腦袋進入學生會,完全沒有必要,結合自身性格以及未來的職業方向,如果畢業以後有進機關事業單位上班的打算,可以鍛鍊一下,畢竟大學也是一個小社會,提前瞭解一下,未來也能更好儘快適應工作,不過有時候會比較佔用時間,想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來的學生還是要慎重一下,俗話說,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舍,多嘗試一種經歷對自身成長沒有壞處。

度過大學的形式還有很多種,以上說的四種是比較常見的,具體大學要如何度過,是辛苦還是舒舒服服,全由自己選擇,有句話說越努力就越幸運,越幸運人生就越像是開了掛似的潛力無窮。


清絡飲


如果上了二本,就千萬不要去名校去玩去看。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座標武漢。最重要的大概是無法剋制的自卑和不自信。學風差,環境差,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重要的是自己真的覺得自己的學校難登大雅之堂。過分一點的可能連學校名字都不好意思說出口,至少我是這樣的。學風差,環境差,老師水——這些不也是說不出口的點,給你自卑的源泉嗎? 對母校難以建立的認同感,因為這個商標給自己帶來撕不掉的有色眼鏡,因為母校不夠強大收到挫折和傷害時,並且無力反駁因為你自己都是這麼覺得的——這種感覺,作為一個一直要自己直面世界的傷口的人,心理上無法叫自己逃避。甚至你恨不得不要跟母校有絲毫的聯繫才感到安全!

我很極端,至少目前還依舊極端。因為高中同學大多都是985,211。


記得剛來這裡的時候,大家說起高中同學,我說我的那個同學某某某,現在在武漢的哪個哪個學校(事實是就算是外省的學校我還是會隨口說他們哪個學校的,因為他們的學校一個高中生或多或少都聽過一耳朵,我想這只是一種大家很平常的表達方式吧),他以前怎麼怎麼啦,講一件事,然後同學帶著笑容驚呼(這個表情自己想象一下就出來了):哇,那學校不錯哎~~(這好像不是我要說的重點哎)……

後來聊了幾次,他們hold不住了,因為我高中同學隨便一提,都在某個211,某個聽說過的重點大學。。。於是他說:你同學都好叼啊zzzzz還有類似的句式,但是一種那種酸酸的感覺,帶著刻意的漫不經心。我以為很平常的一件事——然後我一開始就知道一些高校排名,專業“內幕”,以後的發展問題,考研考博,我以為是常識的東西,我的同學,整個班都一致的一無所知。就不要談什麼流行,時尚,文化,哲學,小說,這些方面的了——就像一位同學說的,在馬原思修這種課會發現大家知識儲備很匱乏。剛開始覺得他們聊的我都不感興趣,都是閒扯,沒有意義,沒營養。

大學=孤獨

現在——營養是什麼?身在那種你搞學習是錯的的環境裡,本來就不是那種自來熟,人精,愛好就是看書,寫作,瞭解自己感興趣的文化之類的,我承認我還是一個很單薄的人。結果被孤立了。為了融入,只能同流合汙——我不想大學四年一個朋友都沒有,孤獨到死。我想起我大學剛進來的時候,還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渾身包裹著在朝精英青年發展的氣場。現在,還不如我十七歲的時候呢。好多以前知道的知識好久沒人交流溫習已經忘記了,沒有新的思想新的知識交流和吸收,感覺腦子都生了鏽。

高中同學因為隔的比較遠,走動很少,已經不太熟,畢竟我一個二本說他們對我不另眼看待他們自己都不信。

上次心血來潮想找回以前的自己,準備去武漢大學聽一場講座,給武大的朋友QQ發了一個消息,讓他有空就給我帶個路,他一直就沒回過那條消息(換作是你,你能不自卑嗎),後來去了以後找不到路,最後轉到的時候已經開始了。本來我想著遲到一點沒關係吧,大學嘛,結果發現武大真的跟我們二本不一樣,其實高中我也是一個很守時不遲到的人。偶爾作業沒法解決,給在北京讀書的朋友拍照片發過去——總是嚷嚷著學渣的他從來沒有被難到,我就是偶爾不會隨便發過去,沒有他們不會做的,畢竟我們二本的題能夠難到哪裡去。

——這就是差距。當年我雖然是學渣,但是思想上還跟他們保持一個高度。雖然四六級對我來說,不是值得畏懼的事,但是跟室友一起吐槽,一起擔憂(嘴上的),從來不會跟高中同學說,只會問他們六級好不好過(他們考的早一點,大家就跟問哪家麵館的的面好不好吃一樣的心態),對於有些人來說,四級是比登天還難的事,四年都過不了,對於有些人來說,不過四級是難以啟齒的事。曾經真的很多次覺得現在的生活真的生不如死。很難碰到幾個英語講的標準的英語老師,很多都是嚴重的口音,水平跟我差不多。有什麼讓我對自身,對母校建立認同感?這所學校給我的,從來沒有驕傲。來自自身心魔,來自故友的冷落,來自長輩和網絡上的“惡意”,會很容易讓你變得沒自信。曾經回答過一個在xx大學就讀是什麼體驗的問題,就是我的母校。


當時還是大一,心氣很浮躁,回答比較直白殘忍,後來被看到的校友批,好多黑我的——我想他們一定都是生活在和諧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無法忍受異己。別的不說,只不過是他們沒有經歷過罷了,那些後來考研去了211的前輩不是也說去了211才意識到以前學校學風的差距,這樣說他們就覺得舒服多了沒人噴了。唉。BTW,那個問題,題主明明在描述裡說,說說X大跟武漢那些985,211有差距嗎,如果有,在哪裡。結果下面幾乎就沒有一個回答的人真的在回答答主這個問題。——這說是審題能力的問題我都覺得牽強附會。

——都說了是跟985,211的差距在哪裡,我們學校本來就跟武大這樣的學校全方面的差嘛,有什麼不能正視的,我說錯了嗎?那些說跟二本比,跟三本四本比的,這是要鬧哪樣——校友的素質可見一斑。好在題主明察秋毫,說我的答案是所有答案裡最客觀的一個,不過這還是沒法抵擋噴子……校友素質已經不能直視了……真不知道那些強行答題,還大咧咧寫著“實名反對”是幾個意思。


漫談生活花絮


要做好一件事,取決於你的內在的驅動力到底有多強烈。想要學好,不是嘴上說我想好好學,我要好好學。想想自己有沒有過特別強烈的願望想要實現什麼目標或者想要擁有什麼的那種感覺。如果對待學習能夠有這種內驅力,身在何處都是可以學好的,特別是在現在網絡資源這麼發達的時代,想要的學習資源,只要有心,大多能找到。

我知道有人讀的大專,然後專升本,考研,考博出來的,而且不止一人。

真心的想一想自己到底要怎樣過大學的時期,怎麼過將來才不會後悔。我一直說人可以有遺憾,但不要有後悔


Joy的攝影進階路


和一本、三本一樣,玩樂中渡過。


生活在橋北


一般來說,學校名氣越大,學生就越辛苦,他們出來就越受社會歡迎。二本院校,處於公立院校的最末端,一般都在經濟不發達省份較多。他們受歡迎程度自然不會太好,在學校裡是比較悠閒的。平時作業很少,應付做做就可以了。考試的時候,老師簡簡單單出點題走個形式就可以!著名高校每年會勸退許多學生,但二本基本不讓退。因為不讓走,招錄都成問題,再勸退?擔心人越來越少呢。所以,大部分二本都比較輕鬆,當然也有較好的二本,要求比較嚴。學生就辛苦一點!你是想辛苦?還是不辛苦?


京都老客41118


你好!首先,是否辛苦與學校本身並沒有太大聯繫。學校本身只是因素之一,主要還是要根據所學專業知識和個人的自我期望!在普通二本院校當然要學好專業課程,進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更好的開展自己的大學校園生活!



三老師


是不是辛苦,和院校關係不大,和你想怎麼度過大學生涯有關,和你未來的追求有關。用個不恰當的比喻:高中是飼養場,有人督促一日三餐打針吃藥;大學就是競技場,資源同等、規則明確,其他的全靠你自己拼搏,是大魚大肉還是殘羹冷炙,隨你便了。


高考志願填報大數據版


辛不辛苦這都無所謂,但是大學所帶來的經歷是其他的事情所不能代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