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描繪國際科技合作“工筆畫”:中科院,率先趟出一條路

作者丨丁佳

11月7日,北京懷柔科學城迎來了一位新“客人”。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的見證下,“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正式在此落戶。這一由中科院倡議並聯合40多個國家、地區的科教機構和相關國際組織發起成立的國際聯盟,將站在新的起點上,共同推動科技共同體的建設。

這是值得所有中國科技工作者驕傲的一天。70年來,新中國國際科技合作從“白手起家”到“朋友圈”遍佈全球,從參與學習到主導引領,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不僅成為新中國科技騰飛的加速器,更為全球科技進步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為中國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在這段偉大的歷程中,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更是為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率先趟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

“金鑰匙”打開世界大門

1950年7月,時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所長吳有訓,中科院數學所籌委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教授華羅庚等4名新中國科學家的到訪,在德國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科學院成立250週年慶祝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在那次大會的開幕式上,吳有訓指出,許多德國科學家的中國學生在國內科學和教育戰線擔任著領導工作,祝願中德科學交流很快地發展起來;次月,吳有訓和華羅庚又作為中國科學家代表,參加了在布達佩斯舉辦的第一屆匈牙利數學大會。

這支中科院建院後首次派往國外的科學家代表團,率先推開了新中國科技界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門。在此之後,中國的對外合作逐漸“解凍”,並迅速地“熱乎”起來。

1951年,中科院派出新中國第一批留學生赴蘇聯學習;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科院先後與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美國、瑞典、埃及等國的科研機構簽訂了學術交流備忘錄或合作協議。

據統計,目前中科院與79個國家開展了雙邊合作、參與113項多邊合作,與61個國家簽署有效合作協議210餘份,與超過130個國家合作發表過學術論文,國際合作論文已達1.2萬餘篇。人員往來交流規模從上世紀70年代每年不足2000人次,攀升到今天的4萬餘人次。一大批科技骨幹通過海外學習和國際交流合作,成長為中科院乃至中國的學科帶頭人和科研管理將帥人才。

“可以說,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科技合作,就是從中科院開啟的。”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李寅說,“沒有國際交流與合作這把‘鑰匙’,就沒有中國科學家與不同國家科學家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互借鑑、相互促進,也就難以有今天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與進步。”

國際“朋友圈”日益壯大

“很少有人能從自己的人生長河中找出一件足以改變人生的事兒。但對於我來說,這事兒說來就來。”

對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John Speakman來說,這個足以改變一生的決定就是選擇到中國來工作。他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於動物和人類的能量平衡及其影響,來北京工作後,他在包括《科學》等頂級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並於2018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隨著科研實力的不斷上升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科院正在逐漸成為全球高級科技人才的“蓄水池”。 如今,像Speakman這樣來中國開展實質性科學研究工作的外國知名學者已經越來越多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只有150名外籍專家學者擔任中科院榮譽客座專家,而近10年來,中科院已累計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近4000位外國專家來華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在這些外國專家中,不乏第一個“973”計劃外國首席、第一個“973”計劃外國女首席,以及第一個外國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等。

1988年,藉助於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建成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此後,中國主導的合肥託卡馬克裝置升級、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暗物質衛星“悟空”號、“中國天眼”望遠鏡、量子衛星“墨子”號等重大創新成果的取得,國際合作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吸引著更多高水平外國人才到中科院開展科研工作。

李寅有一種感覺,隨著中科院科研軟環境的不斷改善、科研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會有越來越多高水平外國青年科技人才選擇到中科院開展科學研究工作。而人才隊伍國際化水平的提升,也將進一步增強中科院的原始創新能力。

“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智慧”

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中科院國際合作迎來了另一個關鍵的發展契機。2012年,白春禮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成為該組織成立30年來首位擔任院長的中國科學家,從此,中科院國際化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中科院率先在非洲、南美和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創建了10個海外科教合作中心,成為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鋒隊”和“橋頭堡”,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幫助所在國解決了很多困擾多年的民生問題,也提高了當地的科技創新能力。

2017年,斯里蘭卡城市規劃與供水部規劃與發展司原司長 Muinnudeen Mohamed Haniffa在退休之際,給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水與環境卓越中心發來了一封感謝信。信中寫道:“我要將深深感激獻給中國政府和人民,尤其是中科院,感謝慷慨敬業的團隊成員在我們國家致力於根除不明原因慢性腎病,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自1990 年中期以來,斯里蘭卡長期面臨不明原因慢性腎病和飲用水安全問題的困擾,一直在尋求國際合作。2014年開始,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楊敏等人圍繞腎病追因、飲用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雨水收集與利用、水資源管理規劃等與斯方開展合作,讓數千人喝上了經過淨化的飲用水,受到斯里蘭卡政府和當地居民的好評。

2018年,中科院更是通過國際合作,主動向全球伸出開放合作創新之手,牽頭成立了“一帶一路”倡議下首個綜合性國際科技組織——“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吸引了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32個國家的37家國立科研機構及重要國際組織作為發起成員,今年又有來自巴西、希臘、塞爾維亞等10個國家的14家單位申請加入ANSO,攜手建設科技共同體,為推動建設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

70年風雨兼程,與新中國同齡的中科院,不僅書寫了新中國科技創新的輝煌,在國際科技舞臺上的影響力和領導力也在不斷提升。而描繪這幅“工筆畫”的一代代中科院人,還將繼續深耕細作,實現更加令人期待的美好藍圖。

《中國科學報》 (2019-11-18 第1版 要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